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华严经白话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华严经白话文

华严经白话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

《华严经》卷第三十六

【题解】此卷包含第四「焰慧地」及第五「难胜地」的全部内容。

十、第四地:「焰慧地」

关于第四地「焰慧地」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的判释:「文亦三分:一、赞请。二、正说。三、重颂。」其中,「第二正说分中二:初,明地相。后,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六颂的内容是: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与解脱月菩萨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三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并且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四地之法。

第四地「正说分」之一——「明地相」。关于此「明地相」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二、清净分。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四、彼果分。」

第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也就是后面所言之「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之因。在此部分中,金刚藏菩萨应自在天王、解脱月菩萨等会众之请,向会众宣说进入第四地的十大智慧之门:「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以此十法明门,得入第四焰慧地。」

第二,「清净分」,即「入地出障行」,在此地的菩萨「于如来家转有势力」。经中所言的「十智」又可区分为「自住处毕竟智」、「同敬三宝毕竟智」、「真如智」以及「分别所说智」等「四智」。

第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又分为二:

其一,为「修行护烦恼染」,其内容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也称「三十七道品」)。此中所言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是第四地修行的核心内容,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因此,又名「三十七道品」。

其二,「护小乘行」,关于其概要,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云何修行护小乘,不舍一切众生故。」实际上讲的是菩萨修行超越于小乘修行的地方。

第四,「果分」,此「果分中,即摄无尽行,离障成德,穷尽生界,为利乐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金刚藏菩萨在此向会众宣讲了修习 第四地的菩萨地满之后所获得的两种果。

其一,「离障果」,从远离烦恼之生起而获,因而称为「离障」。此部分又分为二:「一、烦恼染生远离果,此离惑障。二、业染生远离果。此离业障。皆言『生』者,烦恼染等犹如生食。今是寄位出世之首,能离彼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远离烦恼及业之染污,即可获得「离障果」。

其二,「成德果」,此「成德果」是「从护小乘生」,即远离「小乘行」而得到的修行果。此「成德果」又分为四果,第一种为「增上心欲果」,第二种为「报恩果」,第三种为「勤精进果」,第四种为「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

第四地「正说分」之二——「明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三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同事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精进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第四「焰慧地」的「重颂分」中有十五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四「焰慧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第四地名为「焰慧」的意义。第四地菩萨,在十波罗蜜多中,「精进波罗蜜多」。进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萨,安住于最胜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烧烦恼之薪,因此名为「焰慧地」。

十一、第五地:「难胜地」

关于第五地「难胜地」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判释:「文亦三分:初,赞请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位行,后辨位果。」「第三,重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九颂半的内容是: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与解脱月菩萨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四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并且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五地之法。

关于「难胜地」的「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七解释说:「第五地中,分别有三: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

第一,「胜慢对治」。其主旨为除掉慢心,此又有二:

其一,对治「他地慢」,是指「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其胜相名为『胜慢』,今以十种净心为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经中所言十种净心为:「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

其二,为除掉「自地慢」的内容。所谓「自地慢」是指第五地之慢,「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从以为慢」(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以上文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来企求殊胜的修行相状。其对治方法,如经中所说:「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

第二,「不住道行胜」。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摄离痴乱行,智清净等无痴乱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也有两部分:

其一,「所知法中,智清净胜」,其主旨为「自利护烦恼行」,即远离烦恼的修行,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以十门观「四圣谛」。

其二,「利益众生,勤方便胜」。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进入此地的菩萨面对众生而产生大慈大悲化度众生的智慧光明。在「别起悲观」中,金刚藏菩萨首先向会众宣说菩萨于此地所产生的化度众生的大愿,即澄观所说的「化生愿」。其次,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分「大悲」与「大慈」两方面来宣说此地菩萨所产生的「化他心」。

第三,「彼果胜」。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又分为四部分:

其一,「摄功德胜」。「云何摄功德胜?摄闻、戒、智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七)

其二,「修行胜」。经文十一句,前四句言菩萨自身的修行因果;后七句则显示「胜进」,其中前五句言「自利」,后二句言「利他」。

其三,「教化众生胜」。经文是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来说明此地菩萨教化众生法之殊胜处的。

其四,「随顺世智胜」。其涵义是「明染障对治,『染』即烦恼,『障』即所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其核心内容是五地菩萨修习 「五明」,以「五明」为随顺世间的智慧来救度众生。

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内容与第四地相关部分大致相同。进入第五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为主。

第五「难胜地」的「重颂分」有二十二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五地「难胜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难胜」的意义。如《成唯识论》卷九所说:「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可见,修行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使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因为其难为而菩萨能为,因而称之为「难胜地」。

十、第四地:焰慧地

(一)、赞请分

佛子闻此广大行,可乐深妙殊胜法,心皆踊悦大欢喜,普散众华供养佛。演说如是妙法时,大地海水皆震动①,一切天女咸欢喜,悉吐妙音同赞叹。

自在天王②大欣庆,雨摩尼宝供养佛,赞言:「佛为我出兴,演说第一功德行。如是智者诸地义,于百千劫甚难得,我今忽然而得闻,菩萨胜行妙法音。愿更演说聪慧者,后地决定无余道,利益一切诸天人,此诸佛子皆乐闻!」

勇猛大心解脱月,请金刚藏言:「佛子!从此转入第四地,所有行相愿宣说!」

【章旨】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与解脱月菩萨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三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并且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四地之法。

【注释】①大地海水皆震动关于此语的象征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地海动者,表无明厚地、大爱海水可倾竭故。」这是说,一经听闻此法,会众厚厚如同大地的无明已经被倾动,浩瀚如同海水的欲望 已经枯竭。②自在天王即「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第六天」之王。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借下天化作,自在游戏,因而名为「他化自在」,居「欲界」人、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酰首罗天」同为妨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

【语译】参加法会的佛子听闻金刚藏菩萨宣讲完如此广大的修行,如此可乐、深刻、玄妙、殊胜之法,心都踊悦而产生大欢喜,他们都散播许多华供养佛。金刚藏菩萨在演说如此美妙之法时,大地以及海水都产生震动,一切天女都十分欢喜,都发出美妙的声音一齐唱着赞叹。

自在天王也产生巨大的欣庆,降下摩尼宝供养佛,称赞说:「佛为了我等而现身,演说第一等的功德行。如此智者所演说的诸地之义,即便在于百千劫也是甚为难得的,我今忽然而得以听闻菩萨如此殊胜的美妙法音。希望您能够给那些聪明智慧者,再演说以后诸地的境界,以使一切诸天、人都得到利益,这一会中的诸位佛子都乐于听闻!」

具有勇猛大心的解脱月菩萨也请求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从此如何转入第四地,以及第四地的所有行相,都希望您能够宣说!」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相」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第三地善清净已,欲入第四焰慧地,当修行十法明门①。」

「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②,观察法界③,观察世界④,观察虚空界⑤,观察识界⑥,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⑦,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⑧。菩萨以此十法明门,得入第四焰慧地。」

【章旨】此章为「明地相」部分的第一层次——「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也就是后面所言之「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之因。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应自在天王、解脱月菩萨等会众之请,向会众宣说进入第四地的十大智慧之门。

【注释】①十法明门菩提流支将此语翻译为「十法明入」,「入」与「门」意义相通。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十法明入』者,得证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来所说法中。彼智名『法明入』。」世亲此语中,「『证地智』者,即四地证智也。『光明』者,即三地慧光,谓三地中,得此四地证智前相。」(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这也就是说,依持于在第三地所证得的第四地智慧的前相,得以进入如来所说法中。具体而言,也即进入第四「焰慧地」中。②观察众生界此为「十法明门」的总句。关于「观察」的涵义,澄观解释说:此章所言「门」者是指进入佛所说之法中。由于金刚藏菩萨是在诸佛的加持之下而说法的,因此,此中所言「佛所说法」也同时指金刚藏菩萨所说诸地之法。「观察众生界」的意思就是,观察众生界本来就是「空」,以证得人、法二空。因为「众生界」是妄染的,因而这一方法是「推假入实」观。③观察法界「观察」之涵义见注释②。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说,此中的「法界」是指「染分别」,也就是众生之「依报」和「正报」的凭借。「正报」,即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间,则具备四肢五官,受人间之果报;生于畜牲,则具备羽毛齿革,受畜牲之果报。「依报」,即指依于正报而受相应止住之所的果报,如受人间之正报者,则必有与其相应之家屋器物等依报;受畜牲之正报者,则必有与畜牲相应之巢穴等依报。概言之,「依报」指国土世间,即有情依托之处所;「正报」指众生世间,即能依之有情。④观察世界此句中的「世界」是指「彼假名众生所住依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也就是国土世间。⑤观察虚空界此句中的「虚空界」也就是众生「正报」与「依报」所依的空间。「观察虚空界」即获得「理空,皆无尽故」。⑥观察识界依照唯识学的观点,能够充当「依、正报」以及「染净所依」只能是「第八阿赖耶识」。⑦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之涵义见注释②。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此三句说:「由烦恼使染,成染分依他。有三界差别,着欲、着受及着想故,三界唯心故。」这是说,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立染污的「依他起性」,进而成立三界。这也合于三界唯心造的道理。⑧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后二『广、大信解』,成『净分依他』。《论经》前是『胜心信解』,依烦恼不染,与声闻同;后『大心信解』,依不舍众生,不同声闻。今经即前云『广』,则明护狭兼济之心;后是『大心』,即是护小,求大菩提。则二心俱异二乘,前观众生同体大悲,后观众生具佛知见,誓令同得。又皆言『界』者,通事、理也。事即曲尽差别,理则一一入实,即净法界故,皆为明门。」(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首先,此二心成立清净「依他起性」。其次,世亲说第一句所言,菩萨与声闻具同样的境界,第二句则为菩萨所独具。而澄观则依据此译认为,「广心」与「大心」都与声闻、缘觉不同,都为大乘菩萨所独具。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在第三地清净修行之后,想进入第四焰慧地,应当修行十种法明门。」

「这十种法是什么呢?所谓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以此十种法明门,得以进入第四焰慧地。」

「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则能以十种智成熟法故,得彼内法,生如来家①。何等为十?所谓:深心不退故②;于三宝中生净信,毕竟不坏故③;观诸行生、灭故;观诸法自性无生故④;观世间成、坏故;观因业有生故⑤;观生死、涅槃故⑥;观众生国土业故⑦;观前际、后际故;观无所有尽故⑧。是为十。」

【章旨】此章为「明地相」的第二层次——「清净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宣说「入地出障行」的内容,在此地的菩萨「于如来家转有势力」(世亲《十地经论》卷六)。

【注释】①以十种智成熟法故得彼内法生如来家此三句是说,进入此地的菩萨以「十智」为「能生因」而获得「内法」,进入如来之家。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云『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意明,初地已生家,二、三地起修方便,早有势力。今依三地多闻,成出世智,故云『转有』。此中智契,即『无行无生行慧光』。」此句中的「多闻」即菩萨在三地所证得的「多闻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为此地菩萨所证。依照世亲的解释,此后所言的「十智」又可以区分为「自住处毕竟智」、「同敬三宝毕竟智」、「真如智」以及「分别所说智」等「四智」。②深心不退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说此句所言为「自住处毕竟智」。澄观则解释说:「谓大乘是菩萨自所住处,深心相应为『住』,『毕竟』即是『不退』。」③于三宝中生净信毕竟不坏故此句是指「同敬三宝毕竟智,谓证三宝同体,成不坏信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即菩萨在此地已经证得佛、法、僧三者于同体,因而其信仰不再有退转。④观诸行生灭故观诸法自性无生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说此二句是言「真如智」「真如智」即证得「人空」与「法空」之智慧。⑤观世间成坏故观因业有生故此二句属于「分别说智」的内容之一。「分别说智」的涵义是:「谓是教智,故名为『说』;知世谛故,名为分别。」可见,「分别说智」属于向众生权宜说法的智慧。此后的六句都可以归于「四谛」的诠释系统。此二句所言「世间成坏」、「生」等都是「随烦恼」所染的结果,「染即是苦谛,依、正二报随烦恼集因所生故。」第一句指的是「依报」,第二句指的是「正报」。这是说,菩萨具有分别明辨众生依报、正报的智慧。⑥观生死涅槃故此句属于「分别说智」的内容之一。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其涵义说:「生死、涅槃复双观苦、灭耳。」即观生死而得涅槃之智慧。⑦观众生国土业故此句属于「分别说智」的内容之一。此为「利他行」之智慧。澄观认可了世亲的解释,而认为此句应该翻译为「观诸国土化众生业故」,这样就与前「观因业有生故」句不相杂滥。⑧观前际后际故观无所有尽故此二句属于「分别说智」的内容之一。后二句为「自利行」之智慧。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焰慧地,就能够以十种智使法成熟,获得那内法,生于如来之家。这十种智慧是什么呢?它们是:菩萨其心安住于大乘,不再退转;菩萨在此地已经证得佛、法、僧三者于同体,因而其信仰不再有退转;菩萨观诸行生、灭无常的缘故;观诸法自性是无生的缘故;观世间之成立与变化的缘故;观因为有业而有生的缘故;观众生生死与涅槃境界的缘故;观诸国土世间而化导众生之业的缘故;观众生的烦恼无始与涅槃无终的缘故;观烦恼本来就是空,涅槃本来就是净,非新增加的缘故,因此,烦恼与涅槃都是无有可尽的。这就是十种证得内法,生于如来之家的智慧。」

「佛子!菩萨住此第四地,观内身①,循身观②,勤勇念知③,除世间贪、忧④;观外身⑤,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内外身⑥,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如是,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⑦;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⑧;观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⑨,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相」的第三层次——「对治修行增长分」。此「分」的第一种为「修行护烦恼染」,其内容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也称「三十七道品」)。其涵义是,以此三十七道品「能有所除,故云『对治』;进习 上上,名『修行增长』。」(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此章为「对治颠倒道,即四念处」的内容。「四念处」,又作「四意止」、「四止念」、「四念」等,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获得真理的四种方法。具体言之,即以「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的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其念能止住于一处。

【注释】①内身「内身」是指主体所依恋的对象以及依恋的情绪、情感本身。此为「身念处」的三观之一。「身念处」即「身念住」、「身观」,指观身之自相不净,又观其「共相」之「苦」、「空」、「非常」、「非我」,而对治四颠倒中之「净颠倒」。②循身观「循身观」是修习 「身念处」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破「四颠倒」,进入「四谛」。前述「观内身」是观「本质」即身的实体,此「循身观」是观「影像」,即观自己之身的心理图像。③勤勇念知澄观说此为显示修习 之仪。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说:「以贪等世事无始恶习 ,离之甚难。过于世间慈父离于孝子,故须精进,方能除遣。『勤』即欲勤策励,『勇』谓勇猛不息,『念』则明记不忘,『知』则决断无悔。」澄观又说:「心若驰散,当念老、病、死、苦、三恶道苦、身命无常、佛法欲灭,名为『念知』;则能鞭心,令复本观,便生勤勇。」④除世间贪忧此为「身念处」所得之果。⑤外身外身是指众生「内身」之外的存在,特别是指能够资养众生的物质存在。⑥内外身「内、外身」是指众生的家属与妻子、儿女等。⑦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此句是指「四念处」的「受念处」或称「受念住」,即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⑧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此指「心念处」或称「心念住」,以观心之「无常」为其主旨。「心」为眼、耳、鼻、舌、身、意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之为无常,以破除「常颠倒」。⑨观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此指「心念处」或称「法念住」。一切法本来是因缘所生而无自性,然众生颠倒,常于善、恶法中,妄计有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但善、恶法中,本即无我,若善法是我,则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则善法应无我。佛为令众生知晓因缘性空之理,因而使其观法无我。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于此第四地,观想内身,循身观想,勤奋勇猛明记决断,除去世间的贪、忧;观想外身,循身观想,勤奋勇猛明记决断,除去世间的贪、忧;观想内外身,循身观想,勤奋勇猛明记决断,除去世间的贪、忧。如此,观想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想;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想;观想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想,勤奋勇猛明记决断,除去世间的贪、忧。」

「复次,此菩萨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①;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②;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③;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故,修令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④。」

「复次,此菩萨修行欲定断行,成就神足⑤,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⑥;修行精进定、心定、观定断行,成就神足⑦,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章旨】此章为「三十七道品」的「二、断诸懈怠道,谓『四正勤』。三、引发神通道,谓『四神足』」(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的内容。「四正勤」是指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四正勤」的实质就是「精进」。「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因此又名「如意足」。

【注释】①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此四句是言「四正勤」之一的「律仪断」,指为使未生的恶法不再产生而一心勤于精进。也就是在修习 「四念处」观时,懈怠心、「五盖」等烦恼心虽然未曾生起,但因为恐其后生起而遮蔽「信」等五种善根,于是一心勤于精进,方便遮止使其不再产生。此四句中,「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举所缘」,「为不生故」是「明修观意」,「欲生」是「起希愿心,是修习 依止,即增上意乐圆满」;「勤精进发心正断」是「正显修习 ,即加行圆满。『勤精进』者,常自策励发心。『正断』者,谓策心、持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②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此四句是言「四正勤」之一的「断断」,指为了断已生之恶法而一心勤于精进。也就是在修行「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蔽心,使远离「信」等五种善根,为断除这类已生之恶,须一心勤于精进,以方便除断。此四句的结构涵义参见注释①。③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此四句是言「四正勤」之一的「随护断」或称「防护断」,为了使未生之善法生起而一心勤于精进。也就是在修行「四念处」观时,为使未生起的善根生起,一心勤精进而方便修习 ,使彼善根生起。此四句的结构涵义参见注释①。④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故修令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此五句是言「四正勤」之一的「修断」,指为了使已生善法增长而一心勤于精进。也就是于「信」等善根生起时,为使之增长而勤精进方便修习 ,令无退失而得以增长成就。此四句的结构涵义参见注释①。⑤修行欲定断行成就神足此指「四神足」之一的「欲如意足」,又名「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 神足」、「欲神足」等。「欲如意足」是指由欲力所引发而现起种种神用的禅定。此「四神足」中,「欲」最为重要,而其修行本质是禅定,因此,统称之为「欲定」。⑥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此四句是言「四如意足」的修行过程。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缘四谛而修,谓缘『苦』修,必依厌苦;若缘『集』修,必依离欲;若缘『灭』修,必求证灭;若缘『道』修,必趣灭苦之行,能舍于苦。缘此境时,必求修习 ,故云回向。亦是加行等四道。」⑦修行精进定心定观定断行成就神足此是指「四神足」的「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观如意足」。「勤如意足」又名「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 神足」、「精进神足」、「精进如意足」、「进如意足」,是指由勤力所引发而现起种种神用的禅定。「心如意足」又名「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意定灭行成就修习 神足」、「念神足」,是指由心力所引发而现起种种神用的禅定。「观如意足」又名「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 神足」、「观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是指由观力所引发而现起种种神用的禅定。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此菩萨对于没有产生的种种恶不善之法,为了使其不再产生的缘故,而产生希愿,发起勤奋精进,发心正断;此菩萨对于已经产生的种种恶不善之法,为了使其断绝的缘故,而产生希愿,发起勤奋精进,发心正断;此菩萨对于未曾产生的种种善法,为了使其产生的缘故,而产生希愿,发起勤奋精进,发心正行;此菩萨对于已经产生的种种善法,为了使其常住而不再失去,并且能够增加使其广泛的缘故,而产生希愿,发起勤奋精进,发心正行。」

「其次,此菩萨修行欲定断行,成就了神足,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菩萨修行精进定、心定、观定断行,成就神足,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

「复次,此菩萨修行信根①,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根②、念根③、定根④、慧根⑤,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复次,此菩萨修行信力⑥,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⑦,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章旨】此章为「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的内容。此中的「五根」指「五无漏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者对于伏灭烦恼导引圣道有增上之用,故名「五根」。而「无漏五根」所具的坚固发生的力量,叫做「五力」,分别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注释】①信根「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无漏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为坚固不动之义。这是以草木之根来譬喻信心坚固不动摇。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根」也有十义: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尽管初入佛法的修行者,已经有了「信心」,但是由于缺乏禅定与智慧,所以,有「信」而无「根」。在菩萨修行进入第四地之后,由于前述「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的修行,纔有了「信」之「根」。具体而言,「信根」、「念根」是由修「四念处」所形成的,「精进根」是由修「四正勤」所形成的,「定根」则是修「四神足」所形成的,「慧根」则是修行四谛中所形成的。②精进根「五无漏根」之一,又作「进根」、「勤根」、「精进根」,是指深信教法后,如实勤奋地修行。「精进根」是由修「四正勤」所形成的。③念根「五无漏根」之一,念根,由精进故,心于所缘境,念住不忘。在「三十七道品」中,「念根」是由修「四念处」所形成的。④定根「五无漏根」之一,又作「禅定根」。「根」含有增上、生长之义。「定根」,即指使心止于一处,不为外境动摇之「禅定力」;盖、因为此禅定之力能生起一切之功德,因此称之为「根」。在「三十七道品」中,「定根」则是修「四神足」所形成的。⑤慧根「五无漏根」之一,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因而称「慧根」。在「三十七道品」中,「慧根」是在修行四谛中所形成的。⑥信力此为「三十七道品」中的「五力」之一,指对于如来所修植的清净法门产生坚固的信心进而形成「信根」,再也不会被外道以及世间之法所吸引牵夺。可见,「信力」是「信根」显现出来的力量。「五根」与「五力」及其内部的五个部分之间有展转相生之义。⑦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五力」之二、三、四、五。「精进力」指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为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指由勤修而念住于所缘之境,能抗外来之障碍而至无念。「定力」是指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慧力」指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此菩萨修行信根,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修行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

「其次,此菩萨修行信力,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

「复次,此菩萨修行念觉分①,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择法觉分②、精进觉分③、喜觉分④、猗觉分⑤、定觉分⑥、舍觉分⑦,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章旨】此章为「三十七道品」的“七觉分」的内容。「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于佛道修行时,能以智慧觉了简择诸法,因此名为「七觉支」。所谓「觉支」,意谓「觉悟的部份」,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法门。在「三十七道品」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

【注释】①念觉分「七觉支」之一,又作「念觉支」、「念觉意」、「念等觉支」。修道者于证悟佛法的过程之中,明记「戒」、「定」、「慧」「三学」以及「四圣谛」、「八正道」等佛教教法而忆持不忘的阶段。在这种状态中,修道者之心是以「念」为其体性。例如恒常正念正知,了知身受心法之「不净」、「苦」、「无常」、「无我」等,并将此等佛教正确之世界观,忆持不忘,即是此一证悟阶段——「念觉支」修行相状。②择法觉分「七觉支」之一,又称「择法觉支」、「法觉意」、「法解觉意」,指以智慧选择分别诸法之真伪,取真舍伪,而进入菩提。③精进觉分「七觉支」之一,又称「精进菩提分」、「精进觉支」,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精」意思为「不杂」,「进」是毫无间断,也就是修诸道法时,能觉了且息止无益的苦行,而于真正法中,专心一意,无有间歇。④喜觉分「七觉支」之一,又称「喜等觉支」、「喜觉支」、「喜觉意」、「爱喜觉意」,即心得善法,以「喜」为体而产生的欣悦欢喜之心理感受。⑤猗觉分「七觉支」之一,又作「轻安觉支」、「猗觉支」、「除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即断除诸见、烦恼时,能觉了、能除弃虚伪法,并增长真正之善根。⑥定觉分七觉支之一,又作「定等觉支」、「定觉支」、「定觉意」、「惟定觉意」,以「定」为体,令心安住而不散乱。修此法已,则「定觉」满足,灭除「贪」、「忧」,于是产生「舍心」,进而修习 「舍觉支」,待「舍觉支」满足,则可达于无畏之境界。⑦舍觉分「七觉支」之一,又称「舍等觉支」、「舍觉支」、「行护觉意」,「舍」为舍离之意。舍离所见念着之境时,能觉了而永不追忆虚伪不实之法,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以「行舍」为体,而住于寂静。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此菩萨修行念觉分,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修行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

「复次,此菩萨修行正见①,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思惟②、正语③、正业④、正命⑤、正精进⑥、正念⑦、正定⑧,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章旨】此章为「三十七道品」的「八正道」的内容。「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

【注释】①正见「八正道」之一,指正确的知见,也即能够解知世间、出世间因果,如实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无漏的智慧,相当于现证「法性」的般若。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其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其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②正思惟又作「正思惟道支」、「正志」,「八正道」之二,即思考真实之道理,也即远离「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惟,而对「无贪」、「无瞋」、「不害」等生起思惟。③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三,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因为「正语」也必然是合乎道理之语,因此又称「顺理语」。④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八正道」之四,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婬」等一切邪妄。⑤正命又作「谛受」、「正命道支」,「八正道」之五。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 榻等生活资具,即称为「正命」。⑥正精进「八正道」之六,即正确的努力。「四正勤」就是「正精进」的具体内容:其一,已得善令得增长。其二,未得善令得生起。其三,已得恶令得消灭。其四,未得恶令不生起。如果以此四种而精进,则善法日益滋长,恶法必不复生。⑦正念又作「谛意」,「八正道」之七,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其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其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⑧正定「八正道」之八,简单言之,即正当的、正确的禅定,亦即是使自己的心能在自己控制之下的境界。一般是指住于「四禅」之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此菩萨修行正见,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而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修行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止于厌弃苦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脱离欲的集谛之上而修行,依止于证灭的灭谛之上修行,在道谛之上而修行,即舍于苦,回向于舍。」

【说明】「明地相」的第三层次——「对治修行增长分」的第一种为「修行护烦恼染分」所言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也称「三十七道品」),是第四地修行的核心内容,因此,特加以说明强调:

其一,「三十七菩提分法」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因此,又名三十七道品。

其二,兹将「三十七道品」七类之内容要点归纳如后:

「四念处」,包含「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无常」、「苦」、「无我」。

「四正勤」,包含:第一,「断断」,指努力断除已起之恶。第二,「律仪断」,指努力使未起之恶不生起。第三,「随护断」,努力使未起之善产生。第四,「修断」,指努力使已经生起之善增长。

「四神足」,包含:第一,「欲神足」,即欲得禅定。第二,「精进神足」,即努力于得到禅定。第三,「心神足」,即欲得禅定的守心状态。第四,「思惟神足」,即为得到禅定而作的思惟观察。

「五根」,包含「信根」、「勤(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个方面,「五根」是指使众生倾向修行目标的五种能力。「五根」是初学者的修道法。

「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潜在)能力,而此能力实际发挥出来的具体力量,就是「五力」。在内容上,「五力」与「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场而言,则「五力」较「五根」更进一步。

「七觉支」,包含:「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里的「觉支」或「等觉支」,是「觉(悟)的部分」的意思,指到达开悟前的修行阶段。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

「八正道」,即八种正确的修道方法,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其三,关于「三十七道品」之七类之间的关系,澄观有一譬喻,非常精辟,列举如后:「上之七类总以喻显,『法性』如大地,『念处』如种子,『正勤』为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增长,开『七觉』华,结『八正』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

「菩萨修行如是功德,为不舍一切众生故,本愿所持故,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庄严佛土故,成就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相①好②音声③悉具足故,求于上上殊胜道故④,随顺所闻甚深佛解脱故⑤,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章旨】此章为「明地相」的第三层次——「对治修行增长分」的第二种「护小乘行」的内容。关于其概要,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云何修行护小乘,不舍一切众生故。」实际上讲的是菩萨修行超越于小乘修行的地方。

【注释】①相即「三十二相」,也就是「三十二大人相」、「四八相」,指释迦牟尼佛所具有的与常人不同的三十二种最为显著的特征。②好即「八十种好」,也就是「八十随形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指释迦容貌的八十种微细隐秘,难于一眼看出而须待指明的特征,主要涉及头、面、鼻、口、眼、耳、手、足各处的奇特长相,其中在造像上可以得到体现的有十多项。③音声佛教典籍中说,佛在声音方面具有八种不同于常人的特征,称之为「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具体是:其一,「极好音」,一切诸天、二乘、菩萨之声 音都未能达至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其二,「柔软音」,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其三,「和适音」,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其四,「尊慧音」,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其五,「不女音」,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其六,「不误音」,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其七,「深远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其八,「不竭音」,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④求于上上殊胜道故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求彼地方便无厌足行,谓五、六、七地,故云『上上胜道』。」这是说,菩萨在此地继续追求第五、六、七等地的殊胜境界。⑤随顺所闻甚深佛解脱故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其涵义是「修入不退转地行,即八地已上觉法自性,顺佛解脱也。」这是说,菩萨继续修行达到第八地、第九地,即至不再退转之地。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修行如此功德,就是因为其不舍弃一切众生的缘故,也是菩萨持守自己本愿的缘故,是菩萨大悲为首的缘故,是其大慈所成就的缘故,是菩萨追求一切智智的缘故;也是菩萨为了成就庄严的佛土的缘故,是为了成就如来所具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如来相好音声完全具足的缘故,是菩萨追求最上上等殊胜修行道的缘故,是菩萨为了随顺所闻的甚深成佛解脱之法的缘故,是菩萨思惟大智善巧方便之法的缘故。」

「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见①为首,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所起执着,出没②,思惟③,观察④,治故,我所故,物财故⑤,着处故⑥,于如是等一切皆离。」

「此菩萨若见业是如来所诃、烦恼所染,皆悉舍离;若见业是顺菩萨道、如来所赞,皆悉修行。」

【章旨】从此章起为「明地相」的第四层次——「果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在此向会众宣讲了修习 第四地的菩萨地满之后所获得的两种果。此章先言「离障果」,从远离烦恼之生起而获,因而称「离障」。此部分又分为二:「一、『烦恼染』生远离果,此离惑障。二、『业染』生远离果,此离业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远离「烦恼」及「业」之染污,即可获得「离障果」。

【注释】①身见音译作「萨迦耶见」、「飒迦耶见」、「萨迦邪见」,又作「有身见」、「我见」。众生之身本为「五蕴」之集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因此缘「五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如此等等的妄见称之为「身见」。②出没关于此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出』者,三昧起义故,谓修起彼定。『没』者,三昧灭义故,谓定所除。今计我能修此定,此定即我所修故。」其涵义就是,修三昧定,从此「定」中出。③思惟关于此语,澄观解释说:「『思惟』者,明起,谓不正思惟而起慢故。」这是说,由于不正确的思惟而产生了「我慢心」。④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⑤治故我所故财物故关于此三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三句明『护治』者,数数观察,修治所见。『我所』者,起于我想,取彼胜相,属我己故。『财物』者,如畜财者,受用护持故。以上三事防护自己所得。」⑥着处故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着处』者,明过,谓心坚,安处『法』、『定』二事故。」此中,「二事」大致是指「法」即佛法和「定」即禅定。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在此焰慧地,所有以我见为首的邪见,对于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等等所起的执着,从三昧定中出、入,不正确的思惟,以智慧照察,修治所见,生起为我所有之想,积蓄物财,执着于人我、法我,菩萨在此地对于如此等等都得以远离。」

「进入此地的菩萨,如果见到业是如来所诃责的、是烦恼所染的,都完全舍弃远离;如果见到业是顺应菩萨道的、是如来所称赞的,都完全去修行。」

「佛子!此菩萨随所起方便慧,修习 于道及助道分①,如是而得润泽心②,柔软心、调顺心③,利益安乐心④,无杂染心、求上上胜法心、求殊胜智慧心、救一切世间心⑤,恭敬尊德无违教命心、随所闻法皆善修行心⑥。」

【章旨】从此章起为「果分」中的第二部分「成德果」的内容。此「成德果」是「从护小乘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远离「小乘行」而得到的修行果。此「成德果」又分为四果,此章为第一种果——“增上心欲果」。「初果者,由本欲上求下救,今更为物转转上求,故云『增上。』」「求」指下文的「求上上胜心、求殊胜智慧心」,「救」指下文的「救一切世间心」。

【注释】①此菩萨随所起方便慧修习 于道及助道分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随所起方便慧』者,牒前『不舍一切众生故』,不舍众生而修道品;是有方便,则道品慧解。『修习 于道及助道』者,即前修习 如是功德也。『道』即四地证智,『助道』即菩提分法。」此中,「四地证智」即「无行无生行慧光智」。②润泽心这是此果的总句。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总云『润泽』者,深欲爱敬故,谓由修二道,自有所润,深欲敬上。由为物修,润及含生,深欲爱。」此中,「二道」即前文中的「道」及「助道分」,具体是「无行无生行慧光」以及「三十七菩提分」。③柔软心调顺心关于此二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一、『柔软心』者,明乐行胜,谓证法适神故。二、『调顺』者,调和善顺,缘中无碍,是三昧自在胜。上二是行体。」此二心是此地修行之体,「柔软心」与「调顺心」是言此行中所证之法与心协调适顺。④利益安乐心世亲、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此后的七句「明离过,对治胜,此是行用。」而此「利益安乐心」为总句,其涵义是「总利他无过故,利益自利无过故。」这是说,此后七句的宗旨是远离小乘修行之过错,即是此地所修之行的殊胜作用。⑤无杂染心求上上胜法心求殊胜智慧心救一切世间心据澄观的解释,此四句是言远离四种小乘行所生之过错。「无杂染心」是对治贪食以及因为追求名声而产生的嫉妒心,「求上上胜法心」是对治对于救助众生的功德不感兴趣的过错,「求殊胜智慧心」则对治不追求殊胜智慧的过错,「救一切世间心」则是对治因为懈怠而不摄持众生的过错。⑥恭敬尊德无违教命心随所闻法皆善修行心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是言「离于教生过,谓五、治自见取,不遵胜教过。六、治舍为首,不随说行过。如说修行,于闻思中最为其首,今舍彼首,所以为过。」(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恭敬尊德,无违教命心」是言对治固执于自己的见解,不遵行大乘的教诫;「随所闻法,皆善修行心」是言对治舍弃闻思诸佛所说诸法的过错。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随所起方便慧,修习 于道及助道分,如是而得润泽心,柔软心,调顺心,利益安乐心、无杂染心、求上上胜法心、求殊胜智慧心、救一切世间心、恭敬尊德无违教命心、对于所闻之法善修行心。」

「此菩萨知恩①;知报恩;心极和善,同住安乐②;质直,柔软;无稠林行;无有我慢;③善受教诲;得说者意④。此菩萨如是忍成就⑤。」

【章旨】此章为「果分」中的第二部分「成德果」的第二种果——「报恩果」。「谓前地中,从佛闻法,是说法尊。今起传法修行之心,则为以报诸佛恩也。上希求『种智』,由知佛有恩故。今思报亦上求果。」(《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菩萨知晓佛说法之恩而起报答之心。

【注释】①菩萨知恩此为「报恩果」的总句。澄观解释说:「总云『知恩』者,若随顺师教,心报恩行,方是知恩故。」②知报恩心极和善同住安乐此三句分为两层次,都是言「依人」。具体是:「一、『知报恩』者,依尊,起报恩心。『尊』即是佛,此为恩主,故偏名『报恩』。二、有二句,依同法,起报恩心,此名『顺同行善友意』。」(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后二句即指依持于同一法而起「报恩心」,此「同一法」即佛法。③质直柔软无稠林行无有我慢此四句三层次,都是言「依行」。具体是:「三、『质直、柔软』二句,依法起行,谓随顺受教,不违师命,故云『质直』;发修行事,逢苦能忍,故云『柔软』。」「四、『无稠林行』者,依受用衣、食,于施主所自,过不覆故。五、虽实有德,而不高慢。」其中,「稠林」,又作「谜」,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众生邪见烦恼,交 络繁茂,有如稠林。在此,则是特指修行者应该牢记自己的衣服、食品都是来源于施主,在用过之后,并不忘记而加以否认。④善受教诲得说者意此二句两层是言「依教」。具体是:「六、『善受教诲』,得师言诠。七、于教不倒,得师意旨。」⑤此菩萨如是忍成就此为「报恩果」的总结。澄观解释说:「谓十句不出此三忍,即『心极和善,同住安乐,调柔即质直、柔软、寂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也即是此三句为「报恩果」的核心,「三忍」则是指「依人」、「依行」、「依教」。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知晓恩惠;知晓报恩;心极和善,同住于安乐;其心质直,柔软;无有烦恼行;无有我慢心;善于接受教诲;得到说法者的意旨。此菩萨就这样成就了忍。」

「如是调柔成就,如是寂灭成就,如是忍、调柔、寂灭成就,净治后地业,作意修行时,得不休息精进;不杂染精进,不退转精进①;广大精进,无边精进②;炽然精进,无等等精进,无能坏精进,成熟一切众生精进③;善分别道、非道精进④。」

【章旨】此章为「成德果」的第三种果——「勤精进果」。其具体涵义是:「谓行二利,行勤无怠故。于前不舍众生护小行中,修勤故名。方便行中,正是无尽行相。」也即以自利、利他行而远离小乘行,因勤奋精进而得名。

【注释】①不杂染精进不退转精进此二句是从「自利」而言的,具体涵义是:「一、『不杂染』者,彼精进行平等流注故。『杂染』者,共懈怠共染故。『染』则着而太过,『懈』则堕而不及,若琴弦之急、缓;若不进,不怠,为平等流。二、『不退』,自乘。」(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②广大精进无边精进此二句是从「利他」角度说的,具体涵义如澄观的解释:「三、起广念利他之心。四、为无边众生作利益愿。」前者是生起「利他」之心,后者为兴起「利他」之大愿。由「心」与「愿」而起行,即是利他行。③炽然精进无等等精进无能坏精进成熟一切众生精进此四句言殊胜精进,具体涵义是:「五、『炽然』者,常志顺行,犹如炽火上进叵灭。《论经》名『光明兼照他地』。六、修习 过余。七、魔惑莫坏。上三,自利。八、摄取众生,即是利他。」这四句是言殊胜的自利、利他二行。④善分别道非道精进此句是言「解」,具体涵义如澄观的解释:「九、自断疑惑,决是非故,能伏他言,如无畏故。若能具此,为正修习 。」(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菩萨善于分别什么是正确的修行道路,什么是不正确的修行道路,并且能够说服他人。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调柔成就,如此寂灭成就,如此忍、调柔、寂灭成就,清净治后地之业,作意修行之时,就获得了不再停息的精进,具体是:不杂染精进,不退转精进;广大精进,无边精进;炽然精进,无等等精进,无能坏精进,使一切众生成熟的精进;善于分别道与非道的精进。」

「是菩萨心界清净①,深心不失,悟解明利②,善根增长,离世垢浊③,断诸疑惑,明断具足,喜乐充满④,佛亲护念,无量志乐皆悉成就⑤。」

【章旨】此章为「成德果」的第四种果——「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此果也就是由修「三十七菩提分」而获得的精进心之果。

【注释】①是菩萨心界清净此句为「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的总句,其后的九句则是对此句的具体解释。关于此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菩提分心是『本心界』,正念真如修上道品故;云『满足』,由精进故。」又曰:「此果从前二果生,谓意乐即第一果,增上意乐即第二果,胜解界性即此心界。谓由第三精进,令前二果增长,故云『满足』。」可见,此果名称中,「增上欲」是指第一果「增上心欲果」与第二果「报恩果」,而「本心界」则是指对于「三十七菩提分」的殊胜理解,增上这两种果,即「满足」之意。②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增长关于这三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解释是:「一、『深心不失』者,彼道品心修行增益故。此一自分下,皆胜进。二、于五地已上,胜上证中,明鉴决断故。三、即彼上证因,谓对治善根,治行过前,故云『增长』。」可见,「深心不失」的涵义是修习 「三十七道品」使其心增益;「悟解明利」的涵义则是坚定地相信五地以上所证肯定超越前地所证;从对治而言,此地胜过前地,因此就称为「善根增长」。③离世垢浊断诸疑惑关于这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解释是:「四、除灭所治烦恼障垢。五、断除此地中秘密疑事,即是智障,微细法慢为秘密疑事,由无摄受则能除之。上二除内障。」这两句是说,于此地除掉了两种内在障碍。④明断具足喜乐充满关于这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解释是:「六、触境明断。七、依胜乐行三昧适神。」前者是指断绝心与外境的缘取关系,后者是指依持于殊胜的三昧使心神充满喜悦。⑤佛亲护念无量志乐皆悉成就关于这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八、上依佛力化众生故。九、《论》云『依现无量,三昧心智障清净』故。此除『定』中智障。」其中,后一句是言清除三昧定中所有的智慧之障。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心界清净,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得到增长,远离世间的污垢混浊,断除了诸疑惑,明断具足,充满喜乐,得到佛的亲自保护挂念,无量的志乐都完全成就。」

【说明】「正说分」之一——「明地相」部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至此全部宣讲完毕。在此,将其基本内容小结如后:

第一,关于此「明地相」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二、清净分。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四、彼果分。」

第二,第一层次「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也就是后面所言之「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之因。在此部分中,金刚藏菩萨应自在天王、解脱月菩萨等会众之请,向会众宣说进入第四地的十大智慧之门:「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以此十法明门,得入第四焰慧地。」

第三,第二层次「清净分」,即「入地出障行」,在此地的菩萨「于如来家转有势力」。经中所言的「十智」又可区分为「自住处毕竟智」、「同敬三宝毕竟智」、「真如智」以及「分别所说智」等「四智」。

第四,第三层次「对治修行增长分」,又分为二:

其一,为「修行护烦恼染」,其内容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也称「三十七道品」)。此中所言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是第四地修行的核心内容,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因此,又名「三十七道品」。而关于「三十七道品」七类之间的关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有一譬喻,非常精辟,列举如后:「上之七类总以喻显,『法性』如大地,『念处』如种子,『正勤』为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增长,开『七觉』华,结『八正』果。」

其二,「护小乘行」,关于其概要,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云何修行护小乘,不舍一切众生故。」实际上讲的是菩萨修行超越于小乘修行的地方。

第五,第四层次「果分」,此「果分中,即摄无尽行,离障成德,穷尽生界,为利乐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金刚藏菩萨在此向会众宣讲了修习 第四地的菩萨地满之后所获得的两种果。

其一,「离障果」,从远离烦恼之生起而获,因而叫「离障」。此部分又分为二:「一、『烦恼染』生远离果,此离惑障。二、『业染』生远离果,此离业障。皆言『生』者,烦恼染等犹如生食。今是寄位出世之首,能离彼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远离「烦恼」及「业」之染污,即可获得「离障果」。

其二,「成德果」,此「成德果」是「从护小乘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远离「小乘行」而得到的修行果。此「成德果」又分为四果,第一种为「增上心欲果」,第二种为「报恩果」,第三种为「勤精进果」,第四种为「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

关于四种「成德果」之间的关系,澄观有两种可以互相补充的解释。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先言:「此之四果,前三从前生,后一复从此三果生。前中,初二护小心果,后一护小行果。」这是说,前三果是从「护小乘生」,最后一果是从前三果之中派生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解释第四果时,又具体解释了从前三种果如何派生出第四果:「此果从前二果生,谓意乐即第一果,增上意乐即第二果,胜解界性即此心界。谓由第三精进,令前二果增长,故云『满足』。」

(三)、正说分之二:「明地果」

「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皆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具足修行。复于彼诸佛法中出家修道①。」

「又更修治深心信解,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令诸善根转复明净。佛子!譬如金师炼治真金作庄严具,余所有金皆不能及②;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此地所有善根,下地善根所不能及。」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调柔行」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含有三层涵义:第一,「见多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供佛福行」(即「供养诸佛」)、「回向大行」以及「听法慧行」三方面的内容。第三,「所炼净」,内容为「善根转净」。

【注释】①复于彼诸佛法中出家修道按照一般的道理,进入初地以后的菩萨,已经具备十法界身,出家、在家已经自在。而《十地品》则从「法」的角度来诠释菩萨之出家与在家。因此,澄观解释说,第一「欢喜地」、第二「离垢地」、第三「发光地」寄世间法,因为前两地为人之王,所以有在家、出家之果报,而第三地之果报为天之王,因此无出家之说。第四「焰慧地」则较为特殊。从表征出世之心的角度言之,应该有出家之果。但第四地的「摄报果」为天之王,应该无出家之相。所以,经中特意在「调柔行」中说明出家之相。②譬如金师炼治真金作庄严具余所有金皆不能及关于此譬喻,世亲《十地经论》卷六解释说:「『真金作庄严具』譬者,喻阿含现作证智庄严,示现得证智故。如经,『譬如本真金,巧师炼治作庄严具,成就不失』故。」「阿含」即无比法的意思。这是说,用作庄严具的「金」比不用作庄严具的「金」要美妙得多。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都恭敬尊重诸佛,承事供养诸佛,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萨,又依照诸佛之法而出家修道。」

「进入此地的菩萨又接着修治深心信解,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使所有的善根都转而更加明净。佛子!这正如金师炼治真金制作庄严具,用作庄严具的真金是未作此用途的金所不能比拟的。进入此地的菩萨也是如此,进入此地的菩萨所具有的所有善根,是地前菩萨所具的善根所不能比拟的。」

「如摩尼宝清净光轮能放光明,非诸余宝之所能及①;风雨等缘悉不能坏②。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此地,下地菩萨所不能及,众魔烦恼悉不能坏。」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教智净」的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以此地成就证净,从体起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智」为「体」,「教」为「用」,以此地所证得的「智」起摄化众生之用。

【注释】①如摩尼宝清净光轮能放光明非诸余宝之所能及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前以教成证故,喻『金』为严具。今从证起教故,喻『摩尼放光』。摩尼宝珠即证智体,无垢名『净』,寂照名『光』,圆满名『轮』。具上三义故称『证智』。言『能放光明』者,即放阿含光也。谓以此际智,证入无量教法门义故。故能照光明即是证智,所照教法以为智处。证能普照示现于教,得教光明,依证起焰,故地名『焰慧』。『非余宝』下,对前显胜。」②风雨等缘悉不能坏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风等不坏,对他彰坚。」此譬喻是用来说明此地所证是非常坚固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譬如摩尼宝的清净光轮能够放射光明,是其他珍宝所不能企及的;也是风、雨等外缘都不能毁坏的。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菩萨住于此地,是地前菩萨所不能企及的,也是如同众魔般的烦恼所完全不能毁坏的。」

「此菩萨于四摄中,同事①偏多;十波罗蜜中,精进②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三、第四部分——「别地行相」和「总结地相」的内容。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同事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精进波罗蜜多」为主。

【注释】①同事即「同事摄」,「四摄」之一,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使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②精进「精进」是指勇猛进修诸善法,梵语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勤」、「精勤」、「勤精进」、「进」,精进为修道之根本,原始佛教以之为「八正道」之一,大乘佛教也以之为菩萨修行实践的德目,即六或十波罗蜜之一。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间的区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法以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特指菩萨为证佛道所修的精进。此处则指后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所修行四摄法中,以同事摄居多;十种波罗蜜中,精进波罗蜜居多;其余三摄以及九种波罗蜜,并非不修行,只是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须夜摩天王①,以善方便能除众生身见等惑,令住正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与下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此章从两方面宣说「在家果胜」: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经文中的「须夜摩天王」。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以善方便能除众生身见等惑」等等。

【注释】①须夜摩天王「六欲天」之一的「须夜摩天」之王。「须夜摩天」,音译又作「焰摩」、「须焰摩」、「须焰」、「夜摩天」等,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妙善」等,也称为「离诤天」。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别。居于其中之天、人分分度时受不可思议之欢乐。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纵、广有八万由旬。其天王名叫「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此天界有高一万由旬的四大山及种种异山,亦有无数天华以为庄严,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河池有胜妙莲华,园林有天女喜笑歌舞,成就其他无量功德。天众受种种快乐,其胜妙非忉利天所能及。寿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二百岁。身长二由旬,衣长四由旬,广二由旬,重三铢。有婚姻之事,男娶女嫁,男女相近或纔相抱即形成性行为。儿从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阎浮提三、四岁之童(一说七岁),出生不久身形就迅速成满,常食净抟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夜摩天王,能够以善方便使众生舍弃身见等疑惑,使其住于正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是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入亿数三昧。得见亿数佛,得知亿数佛神力,能动亿数世界①;乃至能示现亿数身,一一身亿数菩萨以为眷属②。」

【章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禅定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为世亲对初地的相关部分的解释,关于第四地,经文中,「百」递进为「亿数」。)而「三昧所作胜」则同样是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注释】①得见亿数佛得知亿数佛神力能动亿数世界依照澄观的解释,此三句是说明出家菩萨所得胜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第一句「见亿数佛」的意思为「十方各十万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义是知晓佛所加持给初地菩萨的神力。「能动亿数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义是:面对对佛教有信仰的众生,可以为其显现震动国土的神通。②乃至能示现亿数身一一身亿数菩萨以为眷属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是说明自利、利他行为实现之速疾的。「示现亿数身,一一身亿数菩萨以为眷属」的涵义则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如果发奋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亿数三昧。得以观见亿数的佛,得以知晓亿数佛的神力,能够使亿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这些菩萨甚至能够示现亿数个身体;而每一身都能够示现亿数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内证愿力,教智自在;又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称『愿智』。」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亿数』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三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同事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精进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言:「菩萨已净第三地,次观众生、世、法界,空界、识界及三界,心解悉了能趣入。」

【章旨】此章之后为「第四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四地「焰慧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十七颂分为三大部分。从此章一颂始,进入颂「明地相」部分。此章为「明地相」部分的第一层次——「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也就是后面所言之「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之因。在此颂中,金刚藏菩萨应自在天王、解脱月菩萨等会众之请,向会众重新宣说进入第四地的十大智慧之门。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摩诃萨在第三地清净修行之后,接着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以此十种法明门,得以进入第四焰慧地。」

「始登焰地增势力,生如来家、永不退,于佛、法、僧信不坏;观法无常无有起;观世成、坏,业有生;生死、涅槃、刹等业;观前、后际,亦观尽;如是修行生佛家。」

【章旨】此章二颂颂「明地相」的第二部分「清净分」,其内容为:进入此地的菩萨以「十智」为「能生因」而获得「内法」,进入如来之家。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开始进入此焰慧地,就能够以十种智增长势力,生于如来之家。这十种智慧是:菩萨其心安住于大乘,不再退转;菩萨在此地已经证得佛、法、僧三者于同体,因而其信仰不再有退转;菩萨观诸行生、灭无常的缘故;观诸法自性是无生的缘故;观世间之成立与变化的缘故;观因为有业而有生的缘故;观众生生死与涅槃境界的缘故;观诸国土世间而化导众生之业的缘故;观众生的烦恼无始与涅槃无终的缘故;观烦恼本来就是空,涅槃本来就是净,非新增加的缘故,因此,烦恼与涅槃都是无有可尽的。菩萨如此修行,就生于如来之家。」

「得是法已增慈愍,转更勤修四念处,身、受、心、法内外观,世间贪爱皆除遣。菩萨修治四勤行,恶法除灭善增长,神足、根、力悉善修,七觉、八道亦如是。」

「为度众生修彼行,本愿所护慈悲首,求一切智及佛土,亦念如来十种力,四无所畏、不共法,殊特相、好、深美音;亦求妙道解脱处,及大方便修行彼。」

【章旨】此章四颂颂「明地相」的第三部分「修行增长分」的内容。前两颂颂「护烦恼」,后二颂颂「护小乘」。「修行护烦恼染分」所言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护小乘行」实际上讲的是菩萨修行超越于小乘修行的地方。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获得这种法之后慈愍之心更得到增长,转而更勤奋地修习 四念处,身、受、心、法内外观察,世间的贪爱都得以除遣。菩萨修治四勤行,除灭恶法使善法得到增长,四神足、五根、五力都得到很完善的修习 ,七觉支、八正道也同样得到修习 。」

「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修行这些法门,也是菩萨持守自己本愿的缘故,是菩萨大悲为首的缘故,是其大慈所成就的缘故,是菩萨追求一切智智的缘故;也是菩萨为了成就庄严的佛土的缘故,是为了成就如来所具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如来相好音声完全具足的缘故,是菩萨追求最上上等殊胜修行道的缘故,是菩萨为了随顺所闻的甚深成佛解脱之法的缘故,是菩萨思惟大智善巧方便之法的缘故。」

「身见为首六十二①,我及我所无量种,蕴、界、处等诸取着,此四地中一切离。如来所诃烦恼行,以无义利皆除断;智者修行清净业,为度众生无不作。」

「菩萨勤修不懈怠,即得十心皆具足;专求佛道无厌倦,志期受职度众生,恭敬尊德、修行法②。知恩易诲无愠暴,舍慢离谄心调柔③;转更精勤不退转④。菩萨住此焰慧地,其心清净永不失,悟解决定善增长,疑网垢浊悉皆离⑤。」

【章旨】此章颂「明地相」的第四部分「修行增长果分」,在此,金刚藏菩萨在此向会众宣讲了修习 第四地的菩萨地满之后所获得的两种果——「离障果」和「成德果」。前者从远离烦恼之生起而获,因此叫「离障」。「成德果」则是从远离小乘而行利他功德而生,因此叫「成德」。此中,前两颂颂「离障果」,后三颂颂四种「成德果」。

【注释】①六十二即「六十二见」,指佛教典籍中所归纳的印度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此「六十二见」可归纳如后: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分别产生「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种见,如此五、四共成二十种见。其次,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分别产生「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等四种见,如此四、五又成二十见,连同上面共成四十见;再其次,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分别产生「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来非无去来」等四种见,如此四、五又成二十见,连同上面共成六十见。在此六十见之上,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即总共成立「六十二见」。②菩萨勤修不懈怠等五句此五句颂「成德果」的第一种「增上心欲果」。其中,「受职」是指「受职灌顶」,即菩萨自第九地进入第十「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以为受法王职位的证明。③知恩易诲无愠暴舍慢离谄心调柔此二句颂「成德果」的第二种「报恩果」。④转更精勤不退转此句颂「成德果」的第三种「勤精进果」。⑤菩萨住此焰慧地等四句此四句颂「成德果」的第四种「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住在此焰慧地,所有以我见为首的六十二种邪见,对于我、我所等两种法,蕴、界、处等等所起的执着,所有这些,都在第四地中得以远离。进入此地的菩萨,对于如来所诃责的、烦恼所染的业,因为其既不符合道义,也得不到好处,因此都完全除去断绝;对于大智慧者所修的清净业,为了济度众生的缘故,菩萨无不去修行。」

「此菩萨勤奋修行,永不懈怠,随即就获得十种心。这十种心是:润泽心,柔软心,调顺心,利益安乐心、无杂染心、求上上胜法心、求殊胜智慧心、救一切世间心、恭敬尊德无违教命心、随所闻法皆善修行心。住于此地的菩萨知恩且易于教诲,无有生气和横暴,舍去了我慢,远离谄心,其心已经调柔;菩萨转而更加精勤而不再退转。菩萨住于此焰慧地,其心清净,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得到增长,远离世间的污垢混浊,断除了诸疑惑,明断具足,充满喜乐,得到佛的亲自保护挂念,无量的志乐都完全成就。」

「此地菩萨人中胜,供那由他无量佛,听闻正法亦出家,不可沮坏如真金。菩萨住此具功德,以智方便修行道,不为众魔心退转,譬如妙宝无能坏。」

「住此多作焰天王,于法自在众所尊,普化群生除恶见,专求佛智修善业。菩萨勤加精进力,获三昧等皆亿数。」

「若以愿智力所为,过于此数无能知。」

【章旨】此章五颂颂「辨地果」也称「校量胜分」的内容,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三地。前两颂颂「调柔果」,中间一颂半颂「摄报果」,后半颂颂「愿智果」。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是人中最尊胜的,供养那由他无量数的佛,听闻佛所说的正法,也出家,其意志不可沮坏就同真金。菩萨住于此地所具的功德,凭借智方便之修行道,不被众魔所扰乱,其心不再退转,譬如美妙的珍宝没有什么能够毁坏。」

「这些菩萨如果发奋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亿数三昧。得以观见亿数的佛,得以知晓亿数佛的神力,能够使亿数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这些菩萨甚至能够示现亿数个身体;而每一身都能够示现亿数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亿数』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如是菩萨第四地,所行清净微妙道,功德义、智共相应,我为佛子已宣说。」

【章旨】此章为「重颂分」的最后一颂,金刚藏菩萨结叹自己向会众所阐述的菩萨第四地的境界。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如此菩萨第四地,所修行的清净微妙之道,功德之义与其智慧都是相应的,我已经为佛子们宣说完毕。」

【说明】第四地——「焰慧地」的内容至此已经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的判释:「文亦三分:一、赞请。二、正说。三、重颂。」其中,「第二正说分中二:初,明地相。后,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世亲《十地经论》卷六则将「明地相」部分再分为四层次:「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二、清净分。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四、彼果分。」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焰慧」的意义。第四地菩萨,在十波罗蜜多中,「精进波罗蜜多」偏胜。进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萨,安住于最胜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烧烦恼之薪,因此名为「焰慧地」。此名既是「法」之名,又是一个譬喻。

第三,关于此地「焰慧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四「焰慧地」为「道品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四地已上皆慧行,于中,四、五、六地是寄二乘慧。」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四「焰慧地」为「精进度」即「精进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而第四「焰慧地」属于出世之「声闻」四果之中的初果「须陀洹果」之法。

十一、第五地:难胜地

(一)、赞请分

菩萨闻此胜地行,于法解悟心欢喜,空中雨华赞叹言:「善哉!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闻法踊跃住虚空,普放种种妙光云,供养如来喜充徧。天诸婇女①奏天乐,亦以言辞歌赞佛,悉以菩萨威神故,于彼声中发是言:「佛愿②久远今乃满,佛道③久远今乃得,释迦文佛④至天宫,利天、人者久乃见。大海久远今始动⑤,佛光久远今乃放,众生久远始安乐,大悲音声久乃闻。功德彼岸皆已到,憍、慢黑暗皆已灭,最极清净如虚空,不染世法犹莲华。大牟尼尊⑥现于世,譬如须弥⑦出巨海。供养能尽一切苦,供养必得诸佛智;此应供⑧处供无等,是故欢心供养佛。」

如是无量诸天女,发此言辞称赞已,一切恭敬喜充满,瞻仰如来默然住。

是时大士解脱月,复请无畏金刚藏:「第五地中诸行相,唯愿佛子为宣说!」

【章旨】此九颂半为第五地的「赞请分」。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与解脱月菩萨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四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并且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五地之法。

【注释】①婇女又作「采女」,大概指地位卑微的宫女。②佛愿佛之誓愿。③佛道梵语的「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汉语的「道」为「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为「道」。佛教常言的「道」有三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佛所得的「无上菩提」,名之为「佛道」。④释迦文佛「释迦牟尼佛」的另外一种汉译。⑤大海久远今始动关于此语的象征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大海动者,动佛智海,竭苦海故。」⑥大牟尼尊「牟尼」意指圣者、隐遁者、仙人、沉默行者。此名称渊源甚早,后来佛教沿用其称呼圣人、仙人、寂默者,如称「释尊」为「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为「拘那含牟尼」等。⑦须弥即「须弥山」,意译「妙高山」,因为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的四方。⑧应供佛的十号之一,又作「应真」、「应」,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也就是应受一切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

【语译】参加此会的菩萨一听完如此殊胜的修行境界,对于佛法有了解悟,心中产生无限欢喜,在空中降下花而发出赞叹说:「好啊!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听完金刚藏菩萨所说的第四地之法后,跳跃而停住于虚空,完全放出种种美妙的光云,以供养如来,欢喜之心也同时充满了他们的心中。天上的诸位婇女演奏天乐,也以言辞唱歌赞叹佛,都凭借菩萨威神的缘故,放声这样说:「佛的誓愿历经久远而今縩满足,佛的无上菩提历经久远而今纔获得,释迦牟尼佛来到天宫,天道、人道中的有根机者久久縩得以看到。大海经历久远的时间现今縩开始摇动,佛光历经久远而今纔得以放出,众生历经久远纔开始安乐,大悲之音声久远纔得以听闻。功德彼岸都已经到达,憍慢的都已经灭除,最极的清净如同虚空,不沾染世间法犹如莲华。大牟尼尊显现于世间,譬如须弥山周围的大海。供养诸佛能够除尽一切苦,供养诸佛一定能够获得诸佛的智慧;这位应供之处的供养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欢心供养佛。」

如此无量诸天女,在发此言辞称赞诸佛之后,心中充满了恭敬欢喜之情,仰起头来凝视如来,默然而停住。

这时大士解脱月,又求请无畏的金刚藏说:「第五地中的诸行相,希望佛子能够为我们宣说!」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第四地所行道善圆满已,欲入第五难胜地,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①趣入。」

「何等为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②、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③、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④。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入菩萨第五地。」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此章为「胜慢对治」的第一种「他地慢」。

【注释】①十种平等清净心关于此章所言的「十种心」,澄观解释说:「『平等』有二义:一、是如理。二、是因果净法,千圣同规,名『深净心』,是此地观解故。《论》云:『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故。」这是说,此中之所以言「平等」,首先是从「性空之理」的角度而言的;其次,是从凭借此「平等深净心」而得以进入第六地角度而言的。至于此处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与第六地所言「观察十平等法」的不同,澄观解释说:十地的修行是地地环环相接,后地舍前地所证。而此地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是对治第四地可能存在的凭借「净」而产生的慢心,因而此「地」是偏重从「理体」的角度言之的。而第六地则是从「依真入俗」的角度来对治此地所证的「地相」的。②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澄观将这两句所言简称为「戒净」、「定净」。这两种在「在见道前,以创背凡,过宜以戒防,欲生真慧,理须习 定。然未合理,判属世间。」(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戒净」、「定净」在「见道位」之前,属于世间众生所具之清净心。③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澄观将这三句所言简称为「见净、度疑净」与「道、非道净」以及「行净」。关于此三心,澄观解释说:「次三,在见道,以见道中断身见故,断疑故,断戒取故。戒取是『非道』,知无漏慧是正道。入见道时,十使俱断。偏言三者,《涅槃经》说此三重故。又十使中,五见及疑,但障见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所言的「十使」,又名「十惑」,包含「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三句是说,在「见道位」已经断除了「十使」即「十种根本烦恼」。④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关于此二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大乘后二,皆在『修道』,断障成德,故有二也,行实同时。若约位分,七地已还为行断,修道断结故,八地已上入『法流』中,顺菩提故,名『思量上上』。」澄观在此的解释是将菩提流支《十地经论》的译文与此中的译文联系起来对释的。《十地经论》将「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翻译为「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平等深净心故」。澄观的意思是,此句是指向第七、第八地的修行境界的。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在第四地所行道修行圆满之后,欲入第五难胜地,应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进入。」

「这十种心是什么呢?具体为:于过去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于未来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于现在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定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的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以进入菩萨第五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①。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②;积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习 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观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来护念故③;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④。」

【章旨】此章为「胜慢对治」的第二种除掉「自地慢」的内容。所谓「自地慢」是指第五地之慢,「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从(此字可能为「复」)以为慢。」(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以上章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来企求殊胜的修行相状,这本身就是「慢」。

【注释】①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此四句是此章的主旨。澄观解释说:前两句「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为修行对治的对象,而「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则是能治,则对治「所治」的方法与主体,即以「真如性空之理」来对治而除掉对于清净心的执着。此四句之后的九句从八个方面来解释「所治」与「能治」。②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据澄观的解释,「前二是起行心」。即「愿力所持故」句是言「自利愿,即修菩提心」。而「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是言「利他慈,即不疲倦心」。③积集福智助道故等五句根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解释,此五句是言「行」即修行。具体是:「积集福智助道故」一句,是言「得善根力」;「精勤修习 不息故」一句,是言「不舍众行」;「出生善巧方便故」一句,是言「善巧修行」;「观察照明上上地故」一句,是言「无厌足,故照明上上」;「受如来护念故」一句,是言「得他胜力」。④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此二句是此章所言的第六种「行」,即「自得胜力」的内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初句具三慧,念是闻、思、智,即修慧。后句,胜进究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五地之后,以善于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缘故,善于使自己的深心清净的缘故,又转而寻求尊上殊胜之道的缘故,随顺真如的缘故,获得不退转之心。由于菩萨大愿之力所持的缘故,对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弃的缘故;积集福与智等助道之法的缘故,精勤修习 永不休息的缘故,产生善巧方便智慧的缘故,观察照明上上地的缘故,受到如来护念的缘故;由于自己所得念智之力所持的缘故,进入此地的菩萨获得了不退转的心。」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①: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

「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②;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③;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摄离痴乱行,智清净等无痴乱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章与下一章为「不住道行胜」的第一层次「所知法中,智清净胜」的内容,其主旨为「自利护烦恼行」,即远离烦恼的修行。此章是言「四谛实法分别」,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以十门观「四圣谛」。

【注释】①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今初言『实法』者,有佛、无佛。『苦』、『集』二谛体是妄想杂染因果,『灭』、『道』二谛体是出世清净因果。——此约谛实义释。若约审谛释者,前二无佛,不能知此是『苦』是『集』,宁有后二『灭』、『道』因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四圣谛中的苦谛、集谛是「无佛」即不成佛的原因,而「灭谛」、「道谛」则是「有佛」即成佛的原因。②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此五句说:「前五,通观『四谛』,谓:一、世俗者,观『四谛法相』。二、观其性空。三、通观性、相无碍。四、观性、相各异。五、观此四缘起集成。」③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澄观解释此四句说:「次四,别观四谛,谓:六、七、八、九,如次观『苦』、『集』、『灭』、『道』。」④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此二句仅为一种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后一,但观『灭』、『道』。菩萨地因,证佛智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晓: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

「菩萨善于知晓俗谛,善于知晓第一义谛,善于知晓相谛,善于知晓差别谛,善于知晓成立谛;菩萨善于知晓事谛,善于知晓生谛,善于知晓尽无生谛,善于知晓进入道智谛;善于知晓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于知晓如来智成就谛。」

「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①;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②;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③;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④;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⑤。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⑥。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⑧。」

【章旨】此章则从化度众生的角度对于「以十门观四圣谛」进行具体解释,世亲《十地经论》卷七释其主旨为「化众生方便差别」,「方便差别,应知所化众生有七种」。其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初一,为根未熟众生,谓未堪入『大』,为说『四谛十六行』等,名知『世谛』。」此中,「大」指大乘,「十六行」是指「四谛」的十六行相,即从四个方面看「四谛」,总共获得的十六种观法。俗谛,又作「世谛」、「世俗谛」。「谛」是真理、道理之意,「世俗谛」即世间一般所认为的真理。此「俗谛」是为那些根机不成熟而不能信仰佛教或者尚不能接受大乘佛教教理的众生而言的。②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二、为根熟堪入『大』故,为说法空第一义谛。」「实相」即诸法的最真实相状。「第一义谛」又名「胜义谛」、「真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因此而名为「真」,其理永恒不变,因此而名为「谛」。而此「真谛」专门是对于那些堪受大乘佛教的众生而言的。③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三、为疑惑众生故,知相谛。谓有闻第一义谛犹豫不决,若是空耶,则无因果。若是有耶,云何言空?今明即俗,自相是空,共相俱处无违,故名相谛。」「自相」,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自相」是现量之所得,并非可以凭借分别智慧可得知,而必须依证真实的智慧方能证知。但是,如果依赖于暂时智慧,而对「共相」加以层层之探讨分析,则解析至终极时,也可大致辨知诸法之「自相」。这也就是「相谛」。对于那些听闻诸法皆空的道理但却心存怀疑的众生,就应该以「相谛」来开导。④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四、为谬解迷惑深法众生故,知差别。谓前缘二境,故名为疑;今闻俱处,便谓是一,名为『谬解』。今明,体虽不异,性、相分位,歷然差别。」这是说,针对那些认为诸法并无差别而为「一」的众生,应该以「差别谛」而开导,使其明白诸法之体为一性空之理,但其「性」、「相」仍然是不同的,是有差别的。⑤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五、为离正念众生故,知成立谛。谓既闻差别,谓皆有体,名离正念。今明差别,但是缘成,无有自性,故云『成立』。」「成立」是指诸法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大乘佛教认为,诸法尽管是一种有差别的存在,但是却是缘起的,并无固定不变的自性。⑥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等八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六、为正见众生,知事等四谛。由无前疑执,故名『正见』,可令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事』即『苦谛』,『生』即『集因』。『无生』是『灭』,因亡曰『尽』,即尽智也。后果不起,名为『无生』,即无生智也。」这是说,「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是言正观「苦圣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是指正观「集圣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是言「灭圣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是言「道圣谛」。而「出、生无二故,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中,「出」指出世间,「生」指「众生世间」,此指大乘佛教所言的涅槃与世间不二的思想。⑦正觉一切行相故等三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七、为大乘可化众生故,知菩萨地,乃至如来智谛。谓先住大乘,化令进故。言『正觉一切相』者,大乘要须于五明处善巧知故。『菩萨地』是因,言『次第相续』者,如从初地入二地,乃至十地入佛地大果也。」「五明」是指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⑧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此二句是对于「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的补充说明。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以『信解』等者,为释外疑。六地已上,乃至佛智,未曾证入,彼云何知?故此,释云:信解,镜像观智力知,非成就智。『镜像』即影像观,未得本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菩萨修行进入第六地以上,方纔证入佛智,而此时方纔证入第五地,为什么能够善于知晓佛智呢?经文说是依靠「信解」,而并非实际证入。而世亲则以镜中之像来说明之,澄观沿用了其说。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因为要针对众生心中的喜好而使其产生欢喜的缘故,知晓俗谛;因为通达一切诸法之实相的缘故,知晓第一义谛;觉解诸法的自相、共相的缘故,知晓相谛;了达诸法分位的差别的缘故,知晓差别谛;善于分别蕴、界、处的缘故,知晓成立谛;觉解身心之苦恼的缘故,知晓事谛;觉解诸道众生相续的缘故,知晓生谛;一切烦恼最终都会灭除的缘故,知晓尽无生智谛;出世间、众生世间无二的缘故,知晓进入道智谛;正确地觉解一切行相的缘故,善于知晓一切菩萨地之次第相续成就,甚至如来智成就谛。这是凭借信解智之力而获知的,并非凭借究竟智之力而获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诸谛智已,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妄①,诈、伪②,诳惑③愚夫。菩萨尔时,于诸众生转增大悲,生大慈光明④。」

【章旨】从此章进入「不住道行胜」的第二层次「利益众生,勤方便胜」的内容,此章为此层次的总句。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进入此地的菩萨面对众生而产生大慈大悲化度众生的智慧光明。

【注释】①虚妄「虚妄」是指并无固定不变的「我」存在,而众生却妄执有实体性的「我」存在。「如是知一切有为法虚妄」,也就是知晓「我」本身就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聚合而成的,众生以此聚合而成的存在,虚妄地合成一个真实不变的「我」,这自然是错误的。②诈伪关于此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诈伪』二字,观外『六尘』。世法牵取愚夫,故『诈』。此显能取迷真,谓由妄取,令彼世法隐虚诈实,使其贪取也。世法尽坏,故『伪』。此明所取不实,世法相似相续,似有义利,而实速灭无利,故『伪』。」「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诈伪」的方法是观外境,即「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从「能取」,即「主体」的角度而言,众生被世间法所牵引,而世间法以隐藏虚伪的本质而以似乎真实存在的面目吸引众生,使其产生贪欲之心与占有的行为;从「所取」,即「对象」的角度言之,世间法以似乎相续不断、能够带来利益的表像,掩盖了其变动迁流的、不真实的本质。从「能取」、「所取」两方面综合言之,世间的所有外境,都是诈伪的。③诳惑关于此语,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虚』、『伪』二境引心,总名为『诳』。『妄』、『诈』二心迷境,皆名为『惑』。」可见,「诳惑」是从「虚妄」的「五蕴」与「诈伪」的「外境」中所产生的烦恼之心的两种。④菩萨尔时于诸众生转增大悲生大慈光明关于此二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起慈悲者,怜愍故『悲』,胜利益故『慈』,不住道行胜故云『转增』。皆言『大』者,胜前地故。云『光明』者,救生『方便智』成故。『转增』、『光明』,俱通『慈』、『悲』,文有影略。转前慈愍,分同诸佛,故名为『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此诸谛智之后,如实地知晓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的,都是诈伪的,一切有为法以其虚妄、诈伪而诳惑愚笨的众生。菩萨这时,面于这些众生转而增长大慈大悲之心,进而产生大慈大悲之光明。」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智力,不舍一切众生,常求佛智。」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利益众生,勤方便胜」的第二层次——「别起悲观」。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首先向会众宣说菩萨于此地所产生的化度众生的大愿,即「化生愿」。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此智力,不舍弃一切众生,常常追求佛智。」

「如实观一切有为行前际、后际。知从前际无明、有、爱,故生生死流转,于诸蕴宅不能动出,增长苦聚;无我、无寿者、无养育者、无更数取后趣身者,离我、我所。如前际,后际亦如是,皆无所有。虚妄、贪着,断尽出离。若有若无,皆如实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无智,甚为可愍。有无数身已灭、今灭、当灭,如是尽灭,不能于身而生厌想,转更增长机关苦事①,随生死流不能还返,于诸蕴宅不求出离,不知忧畏四大毒蛇②,不能拔出诸慢见箭,不能息灭贪、恚、痴火,不能破坏无明黑暗,不能干竭爱欲大海,不求十力大圣导师;入魔意稠林,于生死海中,为觉观波涛之所漂溺。』」

【章旨】在此章与下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宣说此地菩萨所产生的「化他心」。此章从「如实观苦因缘集故,即知苦体性」以及「观深重苦,人而多故,即就人彰过」两个层次来说明产生大悲的根源。

【注释】①机关苦事经文借用「机关」一抽即动,松手便不动的情形,譬喻无有固定不变的「我」的存在。但众生如果造了业因,果报便生生不息。②四大毒蛇又作「四蚖蛇」、「四蛇」。佛典中惯用毒蛇比喻人身之构成元素「地」、「水」、「火」、「风」四大,因而称之为「四毒蛇」。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载,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于一箧,此四大蛇之性各异,「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风」、「火」二蛇之性轻举,四蛇若相互乖违,众生便会产生疾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实地观察众生一切有为行的过去、未来。知晓众生从过去的无明、有、爱,因此而产生生死流转,在五蕴所造之宅中不能出来,使苦聚不断增长;菩萨知晓无我、无有寿者之相、无养育者相、无有在轮回之中反反复复流转的身体,菩萨远离了我、我所。从前际观后际,从后际观前际,都一无所有。将所有虚妄、贪着,都完全断除净尽,进而出离世间。总之,菩萨对于有这些的众生,没有这些的众生,都如实地知晓。」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这些凡夫愚痴而缺乏智慧,甚为可愍。对于那些无数的已经灭去、正在灭去、应当灭去的种种身相,如此最终会完全灭去的身相,不能面对身而产生厌恶的念想,却转而更加使如同机关的苦事得到增长,众生就这样随生死之流而不能还返,于五蕴所造的宅第中不追求出来远离,不知晓忧虑畏惧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诸慢见之箭,不能息灭贪、瞋、痴之火,不能破坏无明的黑暗,不能使爱欲大海干涸,不寻找具有十力的大圣导师;众生进入魔意般的烦恼稠林,在生死之海中,随从感官的波涛而漂流沉溺。』」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诸众生受如是苦,孤、穷、困、迫①,无救无依②,无洲无舍③,无导无目④;无明覆翳,黑暗缠裹⑤。我今为彼一切众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独一发心,不求伴侣;以是功德,令诸众生毕竟清净,乃至获得如来十力、无碍智慧。』」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观察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⑥;哀愍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⑦;解脱一切众生⑧;摄受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令一切众生普得清净,令一切众生悉皆调伏,令一切众生入般涅槃⑨。」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宣说此地菩萨所产生的「化他心」的第二个方面「大慈观」。此章有两层涵义:第一,菩萨「睹境兴慈」,第二,「广愿饶益」。

【注释】①孤穷困迫此句为菩萨所睹众生的苦境的总句。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无父曰『孤』,明前无所恃。途尽曰『穷』,明后无所依。任重无替曰『困』,常受生死故。强力所逼曰『迫』,业惑所陵故。」下文四句是对此「总句」的具体解释。②无救无依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无救无依』释上『孤』义。《论》云,谓现报已受,不可救脱,当报因招,无善为依。」即无有善知识可以依靠。③无洲无舍关于此句,澄观解释说:「『无洲无舍』,释上『穷』义。溺于觉观波涛,不闻正法,智洲为对治故。在于生死旷野,不为善友慈舍庇故。」「洲」即智慧之洲。「舍」指善知识的大慈大悲之舍。④无导无目关于此句,澄观解释说:「『无导无目』,释上『困』义。离于寂静正念,思推究竟前导故。离于正见之明目故。既无导无目,非『困』如何?」⑤无明覆翳黑暗缠裹关于此句,澄观解释说:「『无明』下,释上『迫』义。『无明』者,无明住地旧烦恼故。『黑闇』者,四住客尘故。常起邪念故,为其覆翳不闻正法,故为彼缠裹。」此句是言「无明」等「五住」的后果。「五住」为生起三界一切「见」、「思烦恼」之根本依处,故称「住地」。具体是:第一,「见一切住地」,指三界之一切「见惑」。第二,「欲爱住地」,指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尤以「贪」、「爱」为重。第三,「色爱住地」,指色界之一切「思惑」。其四,「有爱住地」,指无色界之一切「思惑」。第五,「无明住地」,此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法二执中之「法执」。⑥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以下为此地菩萨救护众生的十种相。此二句为救度未来众生的两种相。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一、住不善众生,令住善法利益。二、住善法众生,令得安乐果,谓成彼善故。」⑦哀愍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关于此二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三、愍贫乏者,与资生具。四、修行多障者,令其成就。上二,救顺缘不足苦。」这是救度物质生活方面缺乏的众生。「顺缘」是指与解脱向度一致的方面。⑧解脱一切众生关于此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五、世间系闭者,令得解脱。」即对于系闭于世间的众生,使其从世间中解脱出来。⑨摄受一切众生等五句此五句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七的解释,内容为「令诸外道信解正法」。具体是:「六、未信,摄令正信。七、令离无利勤苦。八、疑惑众生,疑除解净。九、已住决定,劝修三学,以调三业。十、已住三学,令得涅槃。上三即解、行、证。《论》意皆为外道,理实后三,兼通余类。」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这些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此诸众生遭受如此的苦恼,孤单、穷途末路、陷入困顿、受到逼迫,这些众生无有救度和可以依靠的善知识,没有智慧之洲和可以遮挡风雨的屋舍,无有向导和正见之眼目;这些众生被无明所覆盖遮蔽,被黑暗所纠缠包裹。我现今为了这些所有众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独自发心,不求伴侣;以此功德,使这些众生获得毕竟清净,甚至获得如来所具有的十力以及无碍智慧。』」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此智慧观察所修的善根,都是为了救护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得到利益,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哀愍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修行成就;使世间一切众生得到解脱;摄受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远离那些苦恼,使一切众生完全获得清净,使一切众生都完全得以调伏烦恼,使一切众生都进入大涅槃。」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难胜地,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名为『智者』,能善决了故;名为『有趣者』,知经意趣,次第连合故①。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②。名为『觉者』,能观是处、非处故;名为『随智者』,不随于他故;名为『随慧者』,善知义、非义句差别故③。名为『神通者』,善修禅定故;名为『方便善巧者』,能随世行故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部分的第三层次——「彼果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章为「果胜」之一——「摄功德胜」的内容。「云何摄功德胜?摄闻、戒、智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七)十句中,前三句为「摄闻胜」,中间两句为「摄戒胜」,最后五句为「摄智胜」。

【注释】①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等三句此三句有两种解释:其一,次第配「闻慧」、「思慧」、「修慧」。其二,突出「闻」,即第一句指听闻佛说法,第二、第三句是指「忆持」即记诵经义。②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二句关于此二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次二,摄戒胜。一、忍辱柔和胜,即戒因成也。谓内怀惭愧,不诳幽明,自护七支,不招讥毁,故能持戒。二、戒无缺胜,即戒体成也。乃至命难不舍戒故。」「十恶」中的前七恶叫做「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婬」)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业。③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关于此三句的涵义,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后五,摄智胜。一者,因缘集智,此知法相智。无因倒因,名为『非处』。正因缘集,名之为『处』。知处治于非处,故名『觉』者。二者,证智知魔事对治,随识分别皆魔事故。三,知妄说智,异说对治,即知教智。正说为『义句』,邪说为『非义句』。邪、正交 杂,拣邪得正,名『善分别』。」此中,澄观所解释的「善分别」即八十《华严经》所译的「善知」,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将「名为『随慧』者,善知义、非义句差别故」翻译为:「名为随慧者,善分别诸法章句是义非义故。」此三种言修行中菩萨自身得到的好处,即澄观所说的「上五中,前三自利」。④为神通者善修禅定故名为方便善巧者能随世行故关于此二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四、神力起用智,依『定』起『通』,治邪依故。五、化众生智,折伏摄受,随世宜故。」这两种智慧是菩萨救度众生之所凭依。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五难胜地,之所以被称为『念者』,是因为其不忘记诸法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智者』,是因为其能够并善于决断了悟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有趣者』,是因为其知晓经的意趣,以及经的次第、连接、会合之处的缘故。在此地修行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惭愧者』,是因为其能够防护自己犯戒,也能够防护受他人牵连而犯戒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坚固者』,是因为其不舍弃戒行的缘故。在此地修行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觉者』,是因为其能够知晓什么是正因所在、什么是邪因所在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随智者』,是因为其不跟随他人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随慧者』,是因为其善于知晓正确的意义与不正确的意义的缘故。在此地修行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神通者』,是因为其善于修习 禅定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方便善巧者』,是因为其能够针对世间之不同状况而采取相应之行的缘故。」

「名为『无厌足者』,善集福德①故;名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为『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众生入涅槃故。名为『勤求不懈者』,求如来力、无畏、不共法故;名为『发意能行者』,成就庄严佛土故。名为『勤修种种善业者』,能具足相、好故;名为『常勤修习 者』,求庄严佛身、语、意故。名为『大尊重恭敬法』者,于一切菩萨法师②处如教而行故。名为『心无障碍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间故;名为『日夜远离余心者』③,常乐教化一切众生故。」

【章旨】此章为「彼果胜」之二——「修行胜」的内容。经文十一句,前四句言菩萨自身的修行因果;后七句则显示「胜进」,其中前五句言「自利」,后二句言「利他」。

【注释】①福德又作「功德」、「福」,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是指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如布施等等。②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有广、狭二义。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据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此处是指佛、菩萨。③日夜远离余心者据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是言「离小乘行」,因此,此处的「余心」应该是指小乘修行者只知自利而不知利他的心念。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五难胜地,之所以被称为『无厌足』者,是因为其善于聚集福德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不休息者』,是因为其常常追求智慧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不疲倦者』,是因为其聚集大慈大悲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为他人勤奋修行者』,是因为其想使一切众生进入涅槃的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勤奋追求而不懈怠者』,是因为其追求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一旦发意就能够行动者』,是因为其能够成就庄严的佛土的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勤修种种善业者』,是因为其能够具足佛所具有的相、好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常常勤奋修习 者』,是因为其努力以佛的身、语、意三业作为自己的庄严的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大尊重恭敬法者』,是因为其在一切菩萨法师处都能够如教而行的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之所以被称为『心无障碍者』,是因为其常常以大方便智慧行于世间的缘故;之所以被称为『日夜远离余心者』,是因为其常常乐于教化一切众生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勤修行时,以布施教化众生,以爱语、利行、同事教化众生。示现色身教化众生;演说诸法教化众生;开示菩萨行教化众生,显示如来大威力教化众生,示生死过患教化众生,称赞如来智慧利益教化众生,现大神通力教化众生,以种种方便行教化众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勤方便教化众生,心恒相续,趣佛智慧;所作善根,无有退转,常勤修学殊胜行法。」

【章旨】此章为「彼果胜」之三——「教化众生胜」的内容,经文是以「四摄法」来说明此地菩萨教化众生法之殊胜处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此地勤奋修行之时,以布施教化众生,以爱语、利行、同事教化众生。住于此地的菩萨以示现的色身来教化众生;以演说诸法来教化众生;以开示菩萨行来教化众生,以显示出如来的大威力来教化众生,以显示生死所具有的过患来教化众生,以称赞如来的智慧所带来的利益来教化众生,以显现出大神通之力来教化众生,以种种方便行来教化众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如此勤奋地以方便来教化众生,其心一直相续,奔向佛的智慧;其所作的善根,没有退化和转变,常常勤奋地修习 学习 殊胜的行法。」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 。」

「所谓:文字、算数①。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②。又善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③。文笔、赞咏、歌舞、技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④。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⑤。」

「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⑥,为利益故⑦,咸悉开示⑧,渐令安住无上佛法⑨。」

【章旨】此章为「彼果胜」之四——「随顺世智胜」的内容,其涵义是「明染障对治,『染』即『烦恼』,『障』即『所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章的核心内容是五地菩萨修习 「五明」,以「五明」为随顺世间的智慧来救度众生。

【注释】①文字算数「文字、算数”指『声明』。「声明」指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学。澄观说,「声明」从总体上对治懦弱智,特别是在取或者给予别人物品时产生怀疑的「疑障」。②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此数句指「因明」。「因明」为印度古代的逻辑学,佛家称自家的逻辑学为「内因明」,称外教的逻辑学为「外因明」。③又善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此数句指「医方明」。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三、『又善』下,即医方明,即四大不调,众生毒相,病障对治故。『善』、『疗』能『断』,皆除『断』方便。『断』已不生,故名为『善』。『癫』至『蛊毒』,病相病因。于中,『颠』等内四大,『鬼』等外众生。『蛊毒』通二,有草毒、蛇等毒故。」澄观的解释,着眼于除去病因,因此,引文中着重对于经文中「善」、「疗」、「断」三字进行了解释,足资参考。④文笔赞咏歌舞等技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等四句此数句指「工巧明」。关于「工巧明」,佛教典籍也有繁杂的描述与分类,澄观对前述经文也有解释,恐繁不录。在此简单解释之。第一个分句,大致是说于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方面甚为密切的技巧。第二个分句,大致是指与建筑、植物种植等方面有密切关系的技巧与工作。第三句,是指属于工艺加工等方面的技巧与工作。第四分句,则是指占卜等预测方面的技巧与工作。⑤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此句指「内明」,佛教本身的智慧。佛教言,诸法唯心,心属于内,故叫「内明」,亦名「内学」。此处以「持戒」等偏指整个佛教智慧。⑥但于众生不为损恼此句连同其后的三句,言五地菩萨生起世间智慧具有的四种相。此句为第一种相,简言之,也就是不再给众生烦恼中再增添麻烦。⑦为利益故此句言五地菩萨生起世间智慧所具有的第二种相。这是说,菩萨即便是给予众生利益,也不使其执着。⑧咸悉开示此句言五地菩萨生起世间智慧所具有的第三种相,即为众生演示「三十七菩提分」之法,使其发起菩提心。⑨渐令安住无上佛法此句言五地菩萨生起世间智慧所具有的第四种相,即是众生安住于无上美妙的佛法,使其获得清净。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了使众生获得利益的缘故,世间的技艺无不去学习 。」

「这些世间技艺有: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都是菩萨所通达的;菩萨又善于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都能够使其断除;文笔、赞咏、歌舞、技乐、戏笑、谈说,菩萨都完全善于处理;国城、村镇、宫宅、园苑、泉流、池塘、草树、花药,凡是在世间陈列的,菩萨都能够使其各得其宜;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宝藏,菩萨都知晓其出产之地,并且能够开采出来显示给世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吉凶,菩萨都善于观察,没有任何错谬;持戒,入禅,神通,四无量行,四无色定等等修行,菩萨都完全亲身实践修行。」

「除刚縩所说的其他一切世间之事,只有不给众生造成损害和扰恼,而能够给众生以利益的,菩萨都完全开示给众生,使其逐渐地安住于无上佛法。」

【说明】「正说分」之一——「明地相」部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至此全部宣讲完毕。在此,将其基本内容小结如后:

第一,关于此「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七解释说:「第五地中,分别有三: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

第二,「明地行」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主旨为除掉慢心。此又有二:

其一,为对治「他地慢」,是指「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其胜相名为『胜慢』,今以十种净心为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经中所言十种净心为:「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

其二,为除掉「自地慢」的内容。所谓「自地慢」是指第五地之慢,「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从以为慢」(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以上文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来企求殊胜的修行相状。其对治方法,如经中所说:「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

第三,「明地行」的第二层次「不住道行胜」的主旨为:「不住道行胜,摄离痴乱行,智清净等无痴乱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也有两部分:

其一,为「所知法中,智清净胜」,其主旨为「自利护烦恼行」,即远离烦恼的修行,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以十门观「四圣谛」。

其二,为「利益众生,勤方便胜」。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进入此地的菩萨面对众生而产生大慈大悲化度众生的智慧光明。在「别起悲观」中,金刚藏菩萨首先向会众宣说菩萨于此地所产生的化度众生的大愿,即澄观所说的「化生愿」。其次,金刚藏菩萨为会众分「大悲」与「大慈」两方面来宣说此地菩萨所产生的「化他心」。

第三,「明地行」的第三层次——「彼果胜」的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又分为四部分:

其一,「摄功德胜」,即摄闻、戒、智胜。

其二,「修行胜」。经文十一句,前四句言菩萨自身的修行因果;后七句则显示「胜进」,其中前五句言「自利」,后二句言「利他」。

其三,「教化众生胜」。经文是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来说明此地菩萨教化众生法之殊胜处的。

其四,「随顺世智胜」。其涵义是「明染障对治,『染』即烦恼,『障』即所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其核心内容是五地菩萨修习 「五明」,以「五明」为, 随顺世间的智慧来救度众生。

(三)、正说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萨住是难胜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悉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复于彼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闻法,得陀罗尼,为闻持法师①。」

「住此地中,经于百劫,经于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以砗磲磨莹,转更明净②。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观察,转更明净。」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调柔行」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

【注释】①又更闻法得陀罗尼为闻持法师「陀罗尼」为「总持」之义,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是说,住于此地的菩萨,只是闻持佛法,因为般若智并未显现出来。但是,即便如此,此地修行之果也是甚为难得的,因为它已经不同于第三地之果,仅仅是对于世间之法的闻持。进入此地的菩萨所闻持的已经是出世间之法。②譬如真金以砗磲磨莹转更明净修证的最终目标是契入真如,而「事」即此地的修行之事相,菩萨于此地修行所显现出来的修行相状,就如同砗磲,以其打磨真金,即可使其更加晶莹明亮。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难胜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都恭敬尊重诸佛,承事供养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萨,又依照诸佛之法而出家修道。在出家之后,又多次听闻佛说法,即获得总持之德,成为闻持佛法的法师。」

「菩萨住于此地中,经过百劫,经过千劫,甚至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而更加明亮清净。佛子!譬如真金,以砗磲打磨使其晶莹,其转而更加明亮清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思惟观察,转而更加明亮清净。」

「佛子!菩萨住此难胜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宫殿光明,风力所持,不可沮坏,亦非余风所能倾动①。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智随逐观察,不可沮坏,亦非一切声闻、独觉世间善根所能倾动。」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教智净」的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以此地成就证净,从体起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智」为「体」,「教」为「用」,以此地所证得的「智」起摄化众生之用。

【注释】①如日月星宿宫殿光明风力所持不可沮坏亦非余风所能倾动这是说,菩萨在此地所证的境界远远胜于前地,也胜于第四地所说的摩尼宝珠之光。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住于此难胜地的菩萨,凭借方便智慧所成就的功德,是地前菩萨所具有的善根所不能比拟的。佛子,譬如日月星宿、宫殿等等光明,即便是大风之力也是无法将其破坏的,也不是一般的风所能摇动的。此地菩萨所具有的善根也是如此。菩萨凭借方便智慧,随逐观察,然而其善根是不可能被破坏的。此地菩萨所具有的善根并非如同声闻、缘觉所具有的世间善根,声闻、缘觉所具有的善根是能够被动摇,此地菩萨所具有的善根并非如此。」

「此菩萨,十波罗蜜中,禅波罗蜜①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五难胜地』。」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三、第四部分——「别地行相」和「总结地相」的内容。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其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多」为主。

【注释】①禅波罗蜜简称为「禅度」,全称为「禅波罗蜜多」、「禅那波罗蜜多」,即指「四禅八定」以及一切三昧等。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行的十种波罗蜜中,禅定波罗蜜居多;其余的九种波罗蜜,并非不修行,只是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五难胜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①,于诸众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见,能令众生住实谛中。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作是念:『我当于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与下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解释说:「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此章从两方面宣说「在家果胜」: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经文中的「兜率陀天」。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摧伏一切外道邪见,能令众生住实谛中」等等。

【注释】①兜率陀天王欲界第四天之王,又作「兜率天王」、「知足天王」。此「天」依空而住,于「五欲境」知止足。《弥勒上生经》说此天宫有牢度跋提大神,在发誓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时,额上出五百亿宝珠,此摩尼光回旋于空中,形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此「天」距离大海三十二万由旬,距上方之化乐天亦三十二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四千岁。身长一俱卢舍,衣长八由旬。行欲之相,由执手成婬。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兜率陀天王,对于世间众生所做的事情能够自在无碍,使众生住于真实的真理之中。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亿三昧,见千亿佛,知千亿佛神力,能动千亿佛世界①;乃至示现千亿身,一一身示千亿菩萨以为眷属②。」

【章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禅定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参见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为世亲对初地的相关部分的解释,关于第五地,经文中,「百」递进为「千亿数」。)而「三昧所作胜」则同样是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注释】①得千亿三昧见千亿佛知千亿佛神力能动千亿佛世界依照澄观的解释,此四句是说明出家菩萨所得胜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三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是言菩萨于此地所获得的无数「三昧」。第二句「见千亿佛」的意思为「十方各百亿他受用身。」第三句的涵义是知晓佛所加持给初地菩萨的神力。第四句「能动千亿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义是:面对对佛教有信仰的众生,可以为其显现震动国土的神通。②乃至示现千亿身一一身示千亿菩萨以为眷属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是说明自利、利他行为实现的速疾的。「示现亿数身,一一身亿数菩萨以为眷属」的涵义则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如果发奋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千亿数三昧。得以观见千亿数的佛,得以知晓千亿数佛的神力,能够使千亿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这些菩萨甚至能够示现千亿数个身体;而每一身都能够示现千亿数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内证愿力,教智自在;又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称『愿智』。」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千亿』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四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菩萨四地已清净,思惟三世佛平等,戒、心、除疑、道非道,如是观察入五地。念处为弓根利箭,正勤为马神足车,五力坚铠破怨敌,勇健不退入五地。惭愧为衣、觉分鬘,净戒为香①、禅涂香②,智慧方便妙庄严,入总持林③、三昧苑。如意为足正念颈,慈悲为眼智慧牙,人中师子无我吼,破烦恼怨入五地。」

「菩萨住此第五地,转修胜上清净道,志求佛法、不退转,思念慈悲无厌倦。积集福智胜功德,精勤、方便、观上地,佛力所加、具念慧。」

【章旨】此章之后为第五「难胜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五地「难胜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二颂分为三大部分。从此章一颂始,进入颂「明地行」部分。此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前四偈为「胜慢对治」的第一种「他地慢」,是指「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其胜相名为『胜慢』,今以十种净心为治。」其后的一偈三句为除掉「自地慢」的内容。所谓「自地慢」是指第五地之慢,「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从以为慢」,即以上章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来企求殊胜的修行相状。

【注释】①净戒为香此指「戒香」。以香熏于十方,比喻持戒者之德名远闻。由富有香气之树脂或木片等所制之成品,即称为「香」。以其原料之不同而分类,有「栴檀香」、「沉水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脑香」等,这些称为「五香」。佛教认为,持戒之香,其芳馨徧于世间,名闻满于十方,逆、顺风时都能够闻之;与栴檀、沉水或花叶之香顺风则闻之、逆风则不闻的情形并不相同。②涂香又作「涂身香」、「涂妙香」。以香涂身,以消除臭气或恼热。密教言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则能获甚大功德,故密教中以之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六种供养。③总持林「总持」,音译作「陀罗尼」,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以「念」与「定」、「慧」为体。这是菩萨所修之「念」、「定」、「慧」所具有的功德。「林」原为树木丛生之地,引申指行者修行之所。此处是以「树林」来譬喻菩萨所具有的「总持」之力。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已经获得第四清净地之后,思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法的平等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疑平等清净心、道与非道平等清净心,如此观察进入第五地。菩萨以四念处为弓,六根为利箭,四正勤为马,神足为车,以五力的坚固的铠甲破除怨敌,勇敢顽强不退转地进入第五地。菩萨以惭愧为衣,七觉分为花鬘,以净戒为香,以禅定为涂香,以方便智慧等美妙之物作为庄严,进入总持之林和三昧之苑。菩萨以如意为足,以正念为头颈,以慈、悲为眼睛,以智慧为牙齿。人之中的师子发出无我的吼叫,破除烦恼怨恨进入第五地。」

「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五地之后,转而修行殊胜的、最上等的清净之道,又转而寻求尊上殊胜的道的缘故,思念大慈大悲而对于众生无任何厌恶,救度众生而永不困倦,并且获得不退转的心。进入此地的菩萨,积集福与智等助道之法,精勤修习 永不休息,产生善巧方便智慧,观察照明上上地,被佛之力所加被,具有念智之力。」

「了知四谛皆如实,善知世谛、胜义谛,相谛、差别、成立谛,事谛、生、尽及道谛,乃至如来无碍谛。如是观谛虽微妙,未得无碍胜解脱;以此能生大功德,是故超过世智慧。」

「既观谛已知有为,体性①虚伪无坚实,得佛慈愍光明分,为利众生求佛智;观诸有为先、后际,无明黑暗、爱缠缚,流转迟回苦聚中,无我、无人、无寿命;爱、取为因,受来苦;欲求边际不可得。迷妄漂流无返期,此等可愍我应度;蕴宅、界蛇、诸见箭,心火猛炽、痴暗重,爱河漂转不暇观,苦海沦湑阙明导。如是知已勤精进,所作皆为度众生。」

【章旨】此章六颂三句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二层次「不住道行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摄离痴乱行,智清净等无痴乱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引文均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章中,「初两偈一句,颂『所知法中,智清净』。后『既观知』下,四偈半,颂『教化众生,勤方便』;于中,初一偈颂『总观有为虚伪,起慈、悲二心』,次一偈半颂『悲观中,观缘集苦』,次一颂半颂『观深重苦』,后半颂『大慈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

【注释】①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了知四谛都是真实的真理,善于知晓世俗谛、胜义谛,相谛、差别谛、成立谛,善于知晓事谛、生谛、尽无生谛以及道谛,甚至如来无碍谛。如此观谛虽然微妙,但是仍然未获得无碍殊胜的解脱。然而菩萨仍然能够凭借此产生大功德,因此,此地菩萨所得仍然超过了世间智慧。」

「进入此地的菩萨在观谛已经知晓有为法的体性是虚伪的,无有坚实不变的实体存在之后,就获得佛的慈愍光明,为了利益众生而追求佛智;菩萨如实地观察众生一切有为行的过去、未来,知晓众生从过去的无明、有、爱,因此而产生生死流转,使苦聚不断增长;菩萨知晓无我、无人、无有寿者之相;菩萨知晓众生以爱、取为因而产生未来之苦,众生无边无际的欲求是难以满足的。这些在六道中轮回的迷惘众生,没有从轮回中返回的日期,面对如此可怜的众生,菩萨产生应该济度他们的大愿;众生在五蕴所造之宅不追求出来远离,不知晓忧虑畏惧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诸慢见之箭,不能息灭贪、瞋、痴之火,不能破坏无明的黑暗,在爱欲之河中漂流而无暇仔细观察,在苦海中沉沦 而没有大圣导师。菩萨已经知晓这些而勤奋地精进修行,其所有作为都是为了救度众生。」

「名为『有念』、『有慧』者,乃至『觉』、『解』、『方便者』。」

「习 行福智无厌足,恭敬、多闻、不疲倦。国土、相好皆庄严,如是一切为众生。」

「为欲教化诸世间,善知书数印等法;亦复善解诸方药,疗治众病悉令愈。文词歌舞皆巧妙,宫宅园池悉安隐;宝藏非一咸示人,利益无量众生故。日月星宿地震动,乃至身相亦观察;四禅无色及神通,为益世间皆显示。」

【章旨】此章四颂半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三层次——「彼果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初半偈,颂『摄功德胜』。次一颂,『修行胜』,于中,『如是一切为众生』句,兼颂『教化众生胜』。后三颂,『起世智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被称为『有念者』、『有智者』,甚至『觉者』、『有趣者』、『方便善巧者』。」

「进入此地的菩萨因为其善于聚集福德的缘故,被称为『无厌足者』;因为其在一切菩萨法师处都能够如教而行的缘故,被称为『大尊重恭敬法者』;因为其常常追求智慧的缘故,被称为『多闻者』;因为其聚集大慈大悲的缘故,被称为『不疲倦者』。因为其能够成就庄严的佛土的缘故,被称为『一旦发意就能够行动者』;因为其能够具足佛所具有的相、好的缘故,所以被称为『勤修种种善业者』;因为其常常乐于教化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被称为『日夜远离余心者』。如此等等,菩萨所修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缘故。」

「菩萨为了教化诸世间众生的缘故,善于知晓书、数、印等法;也善于了解医疗方面的知识,具有这方面的技能,疗治众人之病使其完全痊愈。菩萨也善于书写文字诗词,歌舞也很巧妙,也能够建造宫宅园池,使其非常安定;对于埋藏于世间的所有宝藏都知晓其出处,并将其告诉给世人,使无量的众生都得到利益。菩萨对于日月星宿以及大地的震动,甚至众生的身相都仔细观察;对于四禅、无色定以及神通,为了使世间众生获得好处的缘故,菩萨都将其显现出来。」

「智者住此难胜地,供那由佛亦听法,如以妙宝磨真金,所有善根转明净。譬如星宿在虚空,风力所持无损动,亦如莲华不着水,如是大士行于世。」

「住此多作兜率王,能摧异道诸邪见,所修诸善为佛智,愿得十力救众生。彼复修行大精进,即时供养千亿佛,得定动刹亦复然。」

「愿力所作过于是。」

【章旨】此章四颂,颂第五地「正说分」的第二部分「辨地果」的内容。这也是澄观所说的「重颂分」的第二部分。前两颂颂「调柔果」,第三颂以及第四颂的前三句颂「摄报果」,第三颂的最后一句颂「愿智果」。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具有智慧者住于此难胜地,供养那由他数量的佛,也仔细地听诸佛说法,如同以美妙的珍宝打磨真金一样,菩萨所有的善根都转而更加明亮清净。譬如星宿在虚空中是任何大风都无法损坏动摇的,也如莲华不沾染污泥,大士就是如此行于世间。」

「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兜率王,能够摧伏异道诸邪见,所修诸善都是为了获得佛智,希望获得十力而以其救度众生。菩萨又修行大精进,即时供养千亿数的佛,获得千亿数的三昧,能够使千亿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

「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千亿』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如是第五难胜地,人中最上真实道,我以种种方便力,为诸佛子宣说竟。」

【章旨】此章为「重颂分」的最后一颂,也是澄观所说的「重颂分」的第三部分。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结叹自己向会众所阐述的菩萨第五地的境界。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如此菩萨第五难胜地,人中最上等、最真实的修行之道,我凭借种种方便智慧之力,已经为佛子们宣说完毕。」

【说明】第五地——「难胜地」的内容至此已经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判释:初,赞请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位行”,后「辨位果」;第三“重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世亲《十地经论》卷七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第五地中,分别有三: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难胜」的意义。如《成唯识论》卷九所说:「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一也解释说:「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总之,修行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使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因为其难为而菩萨能为,因而称之为「难胜地」。

第三,关于此地「难胜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五「难胜地」为「四谛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四地已上皆慧行,于中,四、五、六地是寄二乘慧。」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五「难胜地」为「禅定度」即「禅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第五「难胜地」属于出世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上一篇:华严经白话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

下一篇:华严经白话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