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白话文: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
《华严经》卷第三十五
【题解】此卷包含第二「离垢地」及第三「发光地」的全部内容。
八、第二地:「离垢地」
关于第二「离垢地」,澄观将其分为三部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相,后彰地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为了方便阅读,我们依照澄观的判释,将「正说分」分为「明地相」与「彰地果」两部分来注译。
「赞请分」的五颂有两层涵义:其一,会中诸位菩萨为听到初地的殊胜境界而欢欣鼓舞,并起座同声称赞金刚藏菩萨。其二,解脱月菩萨心中知晓会众的愿望,代表与会的菩萨,请求金刚藏菩萨继续宣讲第二地的殊胜境界。
第二地「正说分」第一部分「明地相」所言的「地相」是指「清净戒」。而「清净戒」有二种净,第一为「发起净」。第二为「自体净」。
「发起净」的涵义是以十种「直心」趣向「自体净」。十种「直心」为「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
而「自体净」的基本内容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则分为三部分:
第一,「摄律仪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以「十善业道」翻转「十恶业道」。「十恶业道」为「杀生」、「偷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与此相对应,「十善业道」则为「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第二,「摄善法戒」的涵义是誓愿实践一切善法,即修习 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为「观不善」而生起摄持善法之愿行。第二层次为广观障碍以及对治法门,「五重善法」分别为「人、天十善」、「声闻善」、「缘觉善」、「菩萨十善」、「佛善」。第三层次则为结语。
第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这一内容,在经文中又分为两层次,其主体部分为第一层次「广明摄生」,最后一部分即为总结。「广明摄生」的涵义为「依大悲,利益众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其一为「智」。所谓「智」是指善知众生承受轮回之苦的因与果。其二为「愿」。世亲说:「『愿』者,复乐行大乘法,作利益众生义故,摄善法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其三为「行」。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修『行』者,自住善法,远离彼障,修行对治,亦令众生住善法故。」其四为「集」,即菩萨为救度众生而产生八种不同的心。其五为「集果」,其涵义是:「依前悲心起胜上欲,欲拔济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菩萨以十种心救度八种众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刚藏菩萨又向会众说明,十类众生中,每一类众生都须以前述「十心」来救度济拔。
第二地「正说分」第二部分「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初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爱语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持戒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第二「离垢地」的「重颂分」有十五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二地「离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离垢」的意义。「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故名「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故,亦称「具戒地」。第二地菩萨,在「十波罗蜜多」中,「戒波罗蜜多」偏胜,持戒功德,圆满清净。
九、第三地:「发光地」
关于第三「发光地」,据澄观的判释:「总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后辨地果。」为了方便阅读,我们依照澄观的判释,将「正说分」分为「明地行」与「辨地果」两部分来注译。
「赞请分」六偈中,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然后,与会大众以及上首菩萨解脱月先、后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三地之法。
「正说分」之一——「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至于为何以「厌」为名,据澄观的解释,此地以「厌」为地相,其涵义为厌恶并去除烦恼,进而对于凭借其去除烦恼的「四禅」、「八定」也同样须「厌」。
其一,「起厌行分」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这十种「深心」是:「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其二,「厌行分」是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内容。此部分又分为「修行护烦恼行」、「修行护小乘行」、「修行方便摄行」三部分。「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修行护小乘行」的涵义是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济度众生。「修行方便摄行」的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其三,「厌分」的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其具体内容,澄观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此「七相」又可分为三层次:其一,前四个回答修行方面的问题。「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于正法,「云何修」的答案是「摄心安住」,「何处修」的答案是「于空闲处」,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缘,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其二,「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其三,「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是说,这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
其四,「厌果」的内容为叙述前述「四禅八定」所引发之果。据澄观的判释,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无量行」。「四无量行」,也称之为「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为「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为「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为「喜无量心」;对于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为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因而名为「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经中,同时包含前述二义。第二层次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萨所具有的、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即「五种神通」。此部分经文所列顺序与一般经籍所列不同。此经依照「身」、「口」、「意」三业的顺序,可以将「五通」排列为三层次,即「神足通」属于「身业」,「天耳通」和「他心通」属于「口业」,「宿命通」和「天眼通」则属于「意业」。「五通」的大致内容如后:「身通」即菩萨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念之间,即便是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萨在修禅定中所获得的「天耳」,能够听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音。「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 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宿命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种族、寿命、苦乐等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萨以在修习 禅定中获得或者自得的天眼来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之力。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完全知晓众生过去与未来所受化及应该受化的行相。第三层次即为「总结」。
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内容与第二地相关部分大致相同。进入第三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忍辱波罗蜜多」为主。
第三地「发光地」的「重颂分」十八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第三地名为「发光」的意义。第三地菩萨,「四禅八定」功德,圆满清净。进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萨,因修持佛道,而开发出极明净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称之为「发光地」。
八、第二地:离垢地
(一)、赞请分
诸菩萨闻此,最胜微妙地,其心尽清净,一切皆欢喜。皆从于座起,踊住虚空中,普散上妙华,同时共称赞:「善哉,金刚藏!大智无畏者!善说于此地,菩萨所行法。」
解脱月菩萨,知众心清净,乐闻第二地,所有诸行相,即请金刚藏:「大慧愿演说,佛子皆乐闻,所住第二地!」
【章旨】此五颂有两层涵义:其一,会中诸位菩萨为听到初地的殊胜境界而欢欣鼓舞,并起座同声称赞金刚藏菩萨。这是前三颂的内容。其二,解脱月菩萨心中知晓会众的愿望,代表与会的菩萨,请求金刚藏菩萨继续宣讲第二地的殊胜境界。这是后二颂的内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然此庆闻亦属前地,以领前请后故,皆判属后。后二中,亦初序后请。」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中未有这五颂。这五颂的两个层面,从结构与内容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启后」的角度,一般将其判属第二地。
【语译】与会的诸位菩萨听了金刚藏菩萨对于初地「欢喜地」的叙述,为自己能够听闻此最殊胜、微妙的境界而欢欣鼓舞,其心完全由此而清净,心中弥满了欢喜。这些菩萨都从座位起来,踊住于虚空之中,都散播美妙的花朵,一起同声称赞说:「好啊,金刚藏!真是一位大智慧的无畏者!善于宣说此境界菩萨所修行之法。」
解脱月菩萨知晓大家的心已经清净,都乐于听闻第二地的所有诸行相。他随即向金刚藏菩萨请求说:「大智慧者,希望您继续演说,佛子们都乐于听您宣说菩萨所住的第二地的境界!」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相」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①。」
「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②、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③、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④、广心、大心⑤。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章旨】从此章进入第二地的主体部分——「正说分」。菩萨进入初地即「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接着,凭借清净戒而进入「第二菩萨离垢地」。「正说分」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明地相」。而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净戒」。世亲说:「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而此章即为「发起净」的内容,其涵义为以十种「直心」趣向「自体净」。
【注释】①深心关于此语,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十四翻译为「直心」,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不但将此位置的这一语词翻译为「直心」,而且将其后「十种心」的首位也翻译为「直心」。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十种『直心』者,依『清净戒』直心性戒成就,随所应作,自然行故。『直心』复有九种。」可见,世亲所据的经文中,此「直心」是统率其后九心的。澄观则力图圆融八十卷《华严经》的这一译法与《十地经论》的不同。《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今初标云『深心』者,深契理事故。《论经》云『直心』,而下列中总句同名『直心』,明知『深』、『直』义一名异。」而关于世亲上述释语,澄观也作了解释:「谓『发起净』中,顺理事持是『净戒』,『直心』则令『自体净』中性戒成就。然性戒有二:一、久积成性。二、真如性中无破戒垢。今称如持使得性成,故云『成就』。」②正直心菩提流支翻译《十地经论》卷四译为「直心」。而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则无此名目,从其十心的名称看是将「柔软心」分为「柔软心」与「调和心」两个层次。③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据世亲的解释:「柔软心」的涵义是「共喜乐意,持戒行故。」「堪能心」的涵义是「自在力故,性善持戒,烦恼不杂故。」「调伏心」的涵义是「守护诸根,不误犯戒,犹如良马,性调伏故。」「寂静心」的涵义是「调伏柔软,不生高心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而法藏、澄观则明确将此处所言的「心」解释为「菩萨戒」中的「律仪戒」所据之心。「菩萨戒」的「律仪戒」有三类:其一为「别解脱律仪」,或称「别解脱戒」,为欲廛戒,是指各别弃舍「身三、语四」之恶,以防护其非。其二为「静虑律仪」,或称「定共戒」,为色廛戒,是指获得「色界」之「定」者,在「定」中自然能够防护身语之非。其三为「无漏律仪」,或称「道具戒」或「道生律仪」,是指发「无漏道」自有防非止恶的律仪。④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关于此三种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五、『纯善』者,谓纯修妙善菩提分法,能忍诸恼如真金故。六、『不杂』者,《论》云:『所得功德,不生厌足,依清净戒,更求胜戒,乐寂静故。』谓虽得前句妙善而不厌,则不杂懈怠;乐于寂静,则不杂事乱。身、心俱寂,即是胜戒。」「无顾恋心」是指抛弃远离三界诸有的诱惑 。如佛的大弟子难陀出家之后,犹难忘其妻,屡归妻处。后以佛陀之方便教诫,始断除爱欲,证阿罗汉果。「摄善法戒」的涵义是誓愿实践一切善法之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习 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者。⑤广心大心此二心,澄观解释为「摄饶益有情戒」。「广心」涵义是:「大悲为物,不断有愿为『广』。」而「大心」的涵义是「大智随有而无染,故能作有情一切义利。」「饶益有情戒」,又作「摄众生戒」、「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等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修完初地之后,想进入第二地,应当生起十种深心。」
「这十种深心是什么呢?它们是: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这十心,得以进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①,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②!」
「性不偷盗③,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性不邪婬④,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章旨】从此后进入「明地相」的第二层次「自体净」的内容。此章为「自体净」之一「离戒净」的前三善道。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解释说:「离戒净者,谓十善业道。从离杀生乃至正见,亦名受戒净。」澄观说其为「摄律仪净」。所谓「十善业道」是指众生之「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的行为,又作「十善道」、「十善根本业道」、「十白业道」。此章则为「十善道」中的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
【注释】①远离一切杀生此指「不杀生戒」,为佛教徒的根本戒之一,又称「断人命学处」、「杀人戒」、「杀戒」,为禁止杀害人命的戒条。关于此「善业」的涵义,澄观作了详细解释,其最重要者为「离」字的涵义与「戒意念杀」的意义。后者见下注。关于「离」,澄观解释说:菩萨在地前已经除掉了「现行」即实体性的杀业,在初地则已经除掉了杀业的「种子」。在此地则为「除误犯」与「显性净」两个方面。此后的经文则具体宣示三种「离」:「一、因离,谓离杀因缘。二、『于一切』下,对治离,谓离杀法。三、『是菩萨』下,果行离,即离杀业。」②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此句中的「众生想」是指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关于此三句,澄观称之为「果行离」,其涵义为「揽因成杀,名业为『果』;今不正杀,故名『果离』。」此中的「名业」是指「名言」以及「名言种子」,前者是指语言、言语以及概念,后者则指由名言所熏成之「种子」,亦即将「名言熏习 」于「阿赖耶识」中,而形成引生自类各别之法的「亲因缘种子」。文中有二层:「一、微细,谓心念害。二、粗重,谓身行害。今经以细况粗。」(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这是说,菩萨连恼害众生之心都不生起,何况杀人呢?③不偷盗不与而取,称为偷盗。对他人重物,明知为他人之物,仍起盗心将其移离原处;又自手、或看人、或遣人、起盗心将他人重物移离原处,或明知非己物,但非暂时借用,亦未得主人同意,而起盗心将他人重物移离原处。——此即所谓「六种取」。④不邪婬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护之妇女;或指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而行婬。「非支」指行婬于产门以外之器官,「非时」指胎圆满时、斋戒时、病时等,「非处」指于灵庙中、大众前等处所,「非量」指过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间礼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⑤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关于此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护』有二种:一、不共护,谓他妻妾唯夫护故。二者,共护,谓亲族、媒定。『亲』谓父母,『族』即宗族,谓二亲亡殁,六亲所护;夫亡,子等所护;『媒定』谓已受礼聘。」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菩萨住于离垢地,其本性本来就远离一切杀生的行为和意念,不积聚刀杖,不怀有怨恨,而具有惭与愧的心理感受,具有宽恕与仁爱之心,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常常产生给予众生利益与慈念众生之心;这些菩萨并不厌恶这些众生,也不沾惹使他们产生恼恨,更何况将他们看作众生,故意地杀害他们呢!」
「这些菩萨本性不偷盗,菩萨对于自己的资财,常常知晓满足,对于他人很慈爱宽恕,不想侵犯损害他们;如果物品属于他人,就产生这是他人之物的想法,最终不会产生盗窃之心,菩萨对于草叶这样微小的东西也是别人不给予而绝不占有,更何况对于众生有助益的其余东西呢!」
「这些菩萨的本性不邪婬,菩萨对于自己的妻子很知足,不再追求其他的妻子,对于别人的妻妾、别人所保护的女子、由亲族所媒定的女子以及被法所保护的女子,尚不产生贪染之心,更何况去沾染她们并且以非道的行为对待她们呢!」
「性不妄语①,菩萨常作实语、真语②、时语③,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④,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性不两舌⑤,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⑥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⑦,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继续宣说「十善道」中四种「语业」的前两种——「不妄语」、「不两舌」。「不妄语」是指不讲虚诳骗人的话语。「不两舌」则是指不说离间他人的话语。
【注释】①不妄语「不妄语」的一般涵义是指不讲虚诳骗人的话。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将此处的「不妄语」解释为「违想背心,名之为『妄』。」可见,不妄语的基本精神是不说与心中所思所想不一致的话语。关于此段落的层次,据世亲的解释:「『离妄语』有二种离:一、对治离。二、果行离。对治离者,即是因离。」而「妄语因者,谓诳他心远离彼故,即实语成。如是实语,对治诳他心,即是因离。」在此处,经文所言「对治离有三种:一者,随想语,如经『常作实语』故。二者,善思量」,如经中所言常作「真语」。「三者,知时语,不起自身、他身衰恼故。如经『时语』故。」即不言说能够引起自己、他人烦恼等不愉悦情绪的话语。「果行离」则是指此处的最后一句,以「细」业尚不为,何况「粗大」之事呢?②实语真语大略言之,为真实之语。法藏、澄观之解释基本精神是,「语」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更重要的是包含着如言而行以及「言」与「心」的相应相合关系。③时语关于此处之「时语」,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将其当作三种远离「妄语」的方法之一,世亲说:「三者,知时语,不起自身、他身衰恼故。」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二十四将其译为「随语」。法藏《法严经探玄记》卷十一说:「『随时语』者,离过语也。自有发语,心、事俱实,而言不合时,自恼,恼他。菩萨不尔,善知时语也。」可见,「时语」是指以恰当的时机说出真实之语的意思。④覆藏语所谓「覆藏之语」有两层涵义:其一,实际上已经看见某些事情,心中已经知晓,而在言语层面则否认之,这是与真语相反的。其二,在实际外物层面,没有看见,而由于心的作用,在意识层面已经「见到」了,而在语言层面却说没有见到。这一表态,在实事层面是真实的,但在「见」即意识层面则是不真实的,因为说者忍住了自己的感觉层面的东西没有告诉对方。这是与「实语」相反的。⑤不两舌是指不说能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关于此段落的层次,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初,对治离;后『未破』下,果行离。对治离者,即不破坏行,此唯约心。果行离者,通心及事,即是差别。」这是说,「对治离」是指不作破坏他人关系之念想,「果行离」则是指「心念」与具体语言行为方面都远离两舌。⑥恼害澄观说:「亲旧成冤曰『恼害』。」(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可见,「恼害」是指使亲戚与故旧友朋成为冤家对头。⑦离间语十恶业之一,即离间人与人之间亲和之言语,又译作「两舌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的本性是不妄语,菩萨常常说实语、真语、时语,甚至在梦中也不忍作覆藏之语,菩萨无心这样作,何况故意违犯呢!」
「菩萨的本性不两舌,菩萨在诸位众生之间没有离间心、无有恼害心,不会将某些话语作为破坏别人的感受而故意向另外的人去说,不会因为想破除这人的某些看法而将那人说的话语说给这人听,二人的关系仍然未破坏的就不使其遭到破坏,已经破坏的就不再增加其程度,不喜欢离间人,不以离间人为乐,不想离间的话语;不管这些话语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都不说离间的话语。」
「性不恶口①,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②,现前语、不现前语③,鄙恶语、庸贱语④,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⑤,瞋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⑥,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⑦、柔软语⑧、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⑨、善入人心语⑩、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11、身心踊悦语12。」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继续宣说「十善道」中四种「语业」中的「不恶口」。「不恶口」,指不说粗暴及使人不悦的话。「不琦语」,指不说出于「散乱心」的杂秽语。
【注释】①不恶口不发粗犷之恶言骂辱他人。关于此段落的层次,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解释说:「依离恶口有二种离:一、果行离。二、对治离。果行离者,谓损他语能令他瞋。」而「对治离者,谓润益语,于中有二种:一者,不粗不疾语。二者,可乐语。」②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关于此四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今初四语次第相释。初一,总明语体。次,云何独害?以粗恶犷戾故。云何粗犷?苦他故。如何苦他?令他瞋恨故。此之四语,义一名异。」可见,这四语的意义是一致的,也即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③现前语不现前语据澄观的解释,其涵义为:「明其语时,谓前四有对面,不对面故。」此中,「前四」是指前文的「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可见,「现前语」与「不现前语」是指在言说「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之时,有当面与背后之分。④鄙恶语庸贱语据澄观的解释,此二语是说:「前语体不出二类:一、鄙恶,谓不逊故。二、庸贱,常无教训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鄙恶语」是指不恭敬的语言。「庸贱语」是指所说的语言没有能够给别人以教益之处。⑤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据澄观的解释,其涵义为:「前粗鄙之言,自违于戒。何以违戒?以能苦他,令他瞋故。云何苦他?不喜闻故。云何令瞋?闻不悦故。」⑥瞋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关于此七类话语,澄观解释说:此七类语言是从瞋恨、愤怒的心中发出的语言,使他人违犯戒律,产生瞋怒之苦。七类语言中,「『瞋忿语』是自瞋语体,下能令他瞋。」这是说,此七类语言的最大害处是使别人产生瞋怒之苦。「他瞋有二无饶益事:一、初五语,翻『喜』生『瞋』。谓闻而不爱,『如火烧心』;忆时不乐,故生『怨结』。『热恼』者,令心胸闭塞。二、末后句,违乐致苦。谓己有同意乐事,自身失坏,令他失坏,失坏相知之乐故。」其他数语易于了解,后一句「能坏自身他身语」是指这些语言能够破坏人与人之间已经建立的同心相知的融洽关系,不但破坏自己的快乐,也同时破坏了他人的快乐。⑦润泽语据澄观的解释,「润泽语」是针对「苦他语」、「令他瞋恨语」而言的,也就是以「润泽语」来去除「苦他语」、「令他瞋恨语」。⑧柔软语据澄观的解释,「柔软语」是针对「毒害语」、「粗犷语」,也就是以「柔软语」来去除「毒害语」、「粗犷语」。⑨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悦意语』翻上『瞋忿』,谓和悦意中而发言故。『乐闻』、『喜悦』翻不乐不悦,上说粗鄙,故不悦乐;今说顺人、天,故生悦乐。又『悦意』下三语,展转相释。」⑩善入人心语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善入人心』翻『如火烧心』、『热恼』、『怨结』。上以忿心发言,故如火烧等,今以言顺涅槃故,令善入人心。」11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风雅典则』却翻上『鄙恶』、『庸贱』。前则街巷陋音,今则言含经史,故『爱乐』、『悦乐』翻『不可爱、乐』,生三昧故。」12身心踊悦语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身心踊悦』翻『坏自身他身』,生亲善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的本性是不恶口,不说毒害语、粗暴语、使别人痛苦之语、使别人产生瞋恨之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瞋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此等等语言都完全舍弃远离。常常生起或者说出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
「性不绮语①,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②、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③、巧调伏④、语随时筹量决定语⑤,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继续宣说「十善道」的四种「语业」中的「不绮语」。「不琦语」,指不说出散乱杂秽语。
【注释】①不绮语即不说散乱污杂之语,亦不作巧佞之辩。关于此段落的层次,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解释说:「依离绮语有二种离:一、对治离。二、果行离。对治离者,善知言说时,依彼此语劝发忆念。修行时,若见非善处众生,令舍不善,安住善法。」而「果行离有二种:一、细。二、麤。远离此二故,言果行离。」②时语依据澄观的解释,此处的「时语」是此段落语义的核心。「『时』之一字,亦总亦别。总者,上言思审者,谓思合其时,语默得中也。云何为『时』?谓彼此无损,自、他成益时故。」这是指「时语」与「菩萨常乐思审语」的联系。而具体言之,「略说有三:一、教化时语,谓见非善众生,劝发生信,令舍恶就善,即『时』字别义。次二、教授时语,令其忆念。实语者,不颠倒,谓学承有本,转相教诲。后二释上,云何不倒?以言含于义故,称行法故。后三,教诫时语,令其修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此中,「教化时语」对应于「实语」,「教授时语」对应于「义语」、「法语」,「教诫时语」则对应于「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③顺道理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词语的涵义说:「谓有罪者制,无罪者听,为『顺道理』」。④调伏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于制听有缺,如法举之,数数毁犯,折伏与念,云『巧调伏』。」⑤随时筹量决定语澄观解释说,随时筹量决定语」是指菩萨针对时机确定计划称赞众生使其产生欢喜。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本性不绮语,菩萨常常以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为乐,这些菩萨对于戏笑尚且一直思审,何况故意说出散乱之言呢!」
「性不贪欲①,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性离瞋恚②,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③,永舍瞋、恨、怨、害④、热、恼⑤,常思顺行仁慈佑益。」
「又离邪见⑥,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⑦,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⑧。」
【章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继续宣说「十善道」中的三种「意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不贪欲」是指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不生喜乐之念,不起贪着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之欲望 。「不瞋恚」是指禁止产生一切忿怒之心。「不邪见」是指不产生、执持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
【注释】①不贪欲是指菩萨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不生喜乐之念,不起贪着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的欲望 。②离瞋恚是指禁止产生一切忿怒之心。澄观解释说:「离于忿怒含毒,故名『离瞋』。」以能治之心舍离「瞋、恨、怨害、热恼」,最终得到「顺行」与「仁慈佑益」。③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关于此六心,世亲、澄观都说是菩萨针对不同众生而产生不同的「能治之心」。④怨害关于此,澄观解释说:「障善名『怨』,增恶名『害』。」⑤热恼指逼于剧苦,而使身心焦热苦恼。关于此,澄观解释说:「忌胜名『热』,谓见他爱事;苦他名『恼』,谓见他不爱事。」⑥离邪见「邪见」指不正之执见,特别是指与佛法正理违拗的道理。⑦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此四句,从「人」的角度言之,是「邪梵行求众生」,也就是指追求「邪行」解脱的众生。其中,「菩萨住于正道」一句是「治异乘见,小乘对大非正道故。」而「不行占卜」一句是指「治虚妄分别见,即是邪见。夫吉凶、悔吝,由爱恶生,故云『虚妄』。」而「不取恶戒」是指「治于戒取」。「戒取」,又称「戒取见」、「戒盗见」,指就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之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如见牛狗死后生天,乃学牛狗之所为,食草啖粪,修非因非道之行,执迷此即生天解脱之因,此等妄见称为「戒禁取见」。最后一句「心见正直」是指「治于见取」。所谓「见取」是指执着自己的见解,安住不舍,而且强非为是,即近于普通人的成见。其中,第一句是指「愿邪,愿小乘故。次三,解邪,颠倒见故。然邪见、恶戒,唯是外邪。见取一种通于内邪,谓学大乘者,执语成见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⑧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据澄观的解释,「无诳」是指对治「覆藏见」(即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的,「无谄」是对治「诈现不实见」(即表面伪装讨还对方,实际上心底里并非真是如此)的,而「于佛、法、僧起决定信」则是对治「非清净见」的。「诳」、「谄」属于「行邪」,因为覆藏为非(不合于佛法),「谄」为「诈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是对治「信邪」的,主要包含「信世间故,又于三宝决不信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本性不贪欲,菩萨对于他人的财物、他人生存所使用的物品,不产生贪心,不想也不去追求。」
「菩萨的本性远离瞋恚,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一直生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弃瞋、恨、怨、伤害、嫉妒、恼怒之心,常常想着顺行仁慈、佑助增益众生。」
「菩萨又远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做占卜之事,不取戒取见,心中的见解正直,无有诳心,无有谄媚之心,对于佛、法、僧起坚定不移的信仰。」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章旨】此章为「明地相」的第二层次「自体净」之一——「摄律仪净」(也称之为「离戒净」)的结语,澄观称之为「结成增上」。今文虽简而具有三重涵义:其一,「如是护持十善业道」的意义为「遍护十善,即不阙义。」其二,「『常无间』即清净义,误犯之垢不起间故。」其三,「『常无断,即常护义。』澄观说:「具斯三义,得增上戒名。」(引文均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此护持十善业道,常常使其清净而无有间断。」
【说明】第二地「明地相」的第二层次「自体净」的基本内容是「三聚净戒」。至此,「三聚净戒」的第一部分「摄律仪净」部分,金刚藏菩萨已经宣讲完毕。此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以「十善业道」翻转「十恶业道」。「十恶业道」为「杀生」、「偷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与此相对应,「十善业道」则为「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①。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②。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相」的第二层次「自体净」之二「摄善法戒净」的内容。「摄善法戒」的涵义是誓愿实践一切善法,为「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习 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此章为「摄善法戒」的第一层次,其涵义为「观不善」而生起摄持善法之愿行。
【注释】①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此二句是说明「观智」的。其中,「堕恶取」一语有三种涵义:「一者,乘恶行往故,此即集因。《经》云『皆以十不善业』。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恼,此即能堕一切众生。三、常堕种种苦相处,斯即所堕恶趣。上二皆苦果。『业』者,因义。『道』者通『到』义。既要用不善,方堕恶道,则非无因所用。唯是不善,故非邪因。」所谓「十不善业」即「杀生」、「偷盗」、「邪婬」、「妄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此经前文称之为「邪见」)。②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据澄观的解释,此三句是说明菩萨于此所生起的「愿行」,「由念众生恶因果故,便起大悲,要心二利。」(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大正藏》卷三十五)「二利」即「自利」与「利他」。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心念:『一切众生之所以堕入恶道,莫不是因为其产生了十种不善之业(即「恶业」)。因此,我不但应当自己修习 正行,也应当激励他人,使他们也修习 正行。为什么要如此呢?如果自己不能修习 正行,而想使他人修习 正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①道,是地狱②、畜生③、饿鬼④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⑤乃至有顶处⑥受生因。』」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 ,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⑦。』」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摄善法戒」的第二层次「广观障、治,明摄善法」,其涵义是「观五重善法,于上上清净佛,善起增上心,求学修行摄善法戒清净行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此章为「五重善法」的前二种——「人天十善」、「声闻善」。
【注释】①十不善业即「十恶」,指众生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又称「十恶业道」、「十不善根本业道」、「十黑业道」。具体为:其一,杀生。其二,偷盗。其三,邪婬。其四,妄语。其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其六,恶口,即恶语、恶骂。其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其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其九,瞋恚。其十,邪见,即愚痴。起首三种属于「身业」,中间四种属于「口业」,最后三种属于「意业」,习惯称之为「身三、口四、意三」。②地狱音译作「捺落迦」、「那落迦」、「泥梨耶」、「泥梨」,为佛教所言的六道轮回众生之一,又称「地狱道」、「地狱趣」、「地狱有」、「地狱界」。关于地狱的类别,主要有:其一,八大地狱,又作「八热地狱」,即「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炎热」、「大焦热」、「阿鼻」(「无间」)等八大地狱。其二,「八寒地狱」,即「頞部陀」、「尼剌部陀」、「頞哳咤」、「臛臛婆」、「虎虎婆」、「媪钵罗」、「钵特摩」、「摩诃钵特摩」等八寒地狱。此外,「八大地狱」各有「十六眷属地狱」,即附属地狱,又称「十六小地狱」、「十六游增地狱」等。各类地狱皆由众生所造各种不同之业因,而招感不同之果报。③畜生音译为「底栗车」,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为佛教所言的六道轮回众生之一,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养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后来译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横且傍行之义。「傍生」是无智暗钝且其本处在大海中,后转而遍于人、天及地狱等。④饿鬼音译为「卑帝黎」,佛教所言的六道轮回众生之一,又作「鬼道」、「鬼趣」、「饿鬼道」。众生前生造恶业、多贪欲者,死后生为饿鬼,常苦于饥渴。饿鬼常居于阎魔王界,由阎魔王统治。亦有居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⑤天为佛教所言的六道轮回众生之一,与「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义。「天」为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之义,是享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的所在。佛教把世间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此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这些总称之为「天」。⑥有顶处音译为「阿迦尼咤天」、「阿迦腻咤天」,意译为「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的最究竟者,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生于此处的众生没有如同下地众生所具有的粗想烦恼,因此既是「非有想」又「非想」。⑦声闻乘「声闻」是指因声闻法而悟道,特指听闻佛说法而悟道,在佛教中为小乘。「乘」为运载之意,指能乘载众生至彼岸者。声闻之人由观四谛之理而出离生死,以达涅槃,故称「四谛」法门为「声闻乘」。「四谛」即佛教之根本教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众生受生的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中众生受生的原因。」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尽管是用智慧去修习 的,但由于其心狭小低劣的缘故,恐怖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缘故,阙失大悲的缘故,跟从其他闻声而得以理解了悟的缘故,因此,成就了声闻乘。」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①故,成独觉乘②。」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③。」
「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④。」
【章旨】此章为「五重善法」的后三善法——「缘觉善」、「菩萨十善」、「佛善」。其中,「菩萨十善」、「佛善」为最高、最殊胜的善法。
【注释】①因缘法因缘是佛教用来说明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其中,主要依据或条件叫「因」,辅助条件叫「缘」。佛教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成的。因缘全部具备,事物就存在;因缘散离,事物就不存在。由于形成「法」即事物的因缘是时时处在变动之中的,所以,诸法无常,诸法皆空。②独觉乘「独觉」又称「缘觉」,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独觉乘」与「声闻乘」同为佛教中之小乘,指到达缘觉果之法门,亦即指十二因缘之法。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辟支佛有三种相:一者,自觉。二、不能说法。三、观少境界。」经文中,「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即指「自觉相」;「大悲方便不具足故」即是指「不能说法」;「悟解甚深因缘法故」即是指「观少境界」。而「独觉乘」也有与「声闻乘」一致的地方,即世亲所说的「因集、畏苦、舍众生,辟支佛亦有此法。」③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等十句世亲解释说:「菩萨有四种相:一者,因集。二者,用。三者,彼力。四者,地依。」经文中,「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为「因集」;「具足悲愍故」为菩萨之「用」;「方便所摄故」即指「四摄法」,为菩萨之「力」;「发生大愿」下,都是显示十地之境界,即菩萨第四相即「地依」。「地虽有十,就三祇满处略举三地,以摄余七。一、『发生大愿』即净深心,初地。二、『不舍众生』,即不退转地。虽得寂灭不舍众生,即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即受大位地,是第十地。」关于第十地的描述有三句:「希求诸佛大智故」的涵义是「观求行证,智度满故」。「净治菩萨诸地故」的涵义是「尽净诸地障故」。「净修一切诸度故」的涵义是「尽净诸度蔽故」。最后一句「成菩萨广大行」为此段落的结语,其义为「结成自乘」。(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④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等四句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此四句包含四层涵义:「前三属佛,后一菩萨思齐。一者,灭,谓不善业道共习 气灭故,种智清净。二者,舍,谓乃至证十力、无畏不共之法,舍二乘故。三者,方便,谓于菩萨乘一切佛法,皆善巧成就故。四、菩萨求无厌足,故云『是故我今等行十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习 整治使其心清净,其心广大无有限量的缘故,具足悲愍的缘故,方便所摄的缘故,发生大愿的缘故,不舍弃众生的缘故,希望求得诸佛大智的缘故,净治菩萨诸地的缘故,清净修习 一切诸度的缘故,因此,成就了菩萨广大之行。」
「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的缘故,甚至证得十种力、四种无畏的缘故,一切佛法都得以成就。因此,我现今修行十善,应当使一切都具足,都清净。」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习 整治使其心清净,由于不跟从其他人的教诲的缘故,是自觉领悟的缘故,其不具备大悲方便的缘故,悟解了甚深的因缘法的缘故,因此,成就了独觉乘。」
「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章旨】此章为「摄善法戒」的第三层次「结劝修学」(即激励修学)的内容。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此的方便,菩萨都应当修习 。」
【说明】至此,「三聚净戒」的第二部分「摄善法戒净」部分,金刚藏菩萨已经宣讲完毕。「摄善法戒」的涵义是誓愿实践一切善法,即修习 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为「观不善」而生起摄持善法之愿行。第二层次为广观障碍以及对治法门,「五重善法」分别为「人、天十善」、「声闻善」、「缘觉善」、「菩萨十善」、「佛善」。第三层次则为结语。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①。』」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相」的第二层次「自体净」之三——「摄众生戒净」(这是澄观的称呼,世亲称其为「利益众生戒净」)的内容。「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这一内容,在经文中又分为两层次,第一层次为「广明摄生」,其涵义为「依大悲利益众生戒增上」。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一层「智」的总体概括部分。所谓「智」是指善知众生承受轮回之苦的因与果。
【注释】①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关于此三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依据世亲的解释说:「『果』有三涂不同,『因』有三时阶降。《论》名『时差别』。『三时』复二:一者,约心。谓如杀生,欲杀、正杀、杀已,三时俱重,名为『上者』。随一时轻,为『中者』。三时俱轻,为『下者』。二、约时。谓少时、多时、尽寿作等余有三品。」依照澄观的说法,「十恶业」中,从「心」的角度言之,无论是在意念层面,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在实施完成之后,都算作重罪的,属于上等之因,应当堕入地狱。而在意念层面、正在实施阶段、实施完成阶段,譬如在意念层面为轻的,属于中等之因,应当堕入畜生道。而在意念层面、正在实施过程以及实施完成之后,都属于轻罪的,属于下等之因,应当堕入饿鬼道。从「时」即持续性的角度言之,则有在较为短暂的时间段内、较为长期以及多次重复地造业,或者在一生一直持续不断地造业,等等三种区别。这三种情况都属于重罪的,属于上等之因,应当堕入地狱。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造业,为轻罪的,则为中等之因,应当堕入畜生道。在三种情况下都属于轻罪的,则为下等之因,应当堕入饿鬼道。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十不善业道中的上等为堕入地狱道之因,中等为堕入畜生道之因,下等为堕入饿鬼道之因。』」
「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①:一者,短命;二者,多病②。」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③。」
「邪婬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④。」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⑤。」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毙恶⑥。」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一层「智」的主体部分,即澄观所判释的「别显知果」层的前半部分内容。在此部分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较为详细地宣讲了「十恶业道」中的「杀生之罪」、「偷盗之罪」、「邪婬之罪」、「妄语之罪」、「两舌之罪」所导致的「异熟果报」(即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以及十种「等流果报」及「增上果报」。具体涵义请参见注释。
【注释】①二种果报关于此章中的果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十不善中,各有二果差别:一、报果差别,所谓三涂异熟。二、习 气果差别,即人中残报,是正报之余。《经》中『若生人中得二种』是。」这是说,依照「十恶业」的上、中、下三等的差别,「十恶业」之「异熟果报」分别为「地狱」、「畜生」、「饿鬼」。而「十恶业」的「习 气果报」则为生入人道而各自别受两种不同的果报,澄观说这属于佛教所言的五种果报中的「等流果报」、「增上果报」。所谓「异熟果」是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俱舍论》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七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无间灭之意根」等之「无覆无记性」为「异熟果」。大乘唯识学则将一切有情总报之果体(即第八识),称为「真异熟」;从「真异熟」所生之前六识别报,称为「异熟生」。「真异熟」与「异熟生」合称为「异熟果」。「异熟果」实际即指第八识,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所谓「等流果」是指从等同之因所流出之果。如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等流」一词,即指「等同流类」之意;以因与果之性质同类,故称「等流」。而资助主因之助因为「增上缘」,依增上缘所得之果,即为「增上果」。此外,又指能作因所得之果,即依助业之增上力所生的结果,亦即藉业之余势而显现之果,如相对于眼根,眼识是其「增上果」。②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关于此,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杀生中,杀令夭折,不终天年,故得『短命』,即正恶等流。二、未死受苦,故获多病,即方便等流。怖无精光,感外增上,资具等物乏少光泽。」「短命」与「多病」为「等流果」,资具等物乏少光泽为「增上果」。③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关于此,澄观解释说:「盗损彼财故,获贫穷,令其不得称意受用故,共财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损耗。」「贫穷」与「共财不得自在」属于「等流果」,而庄稼遭受灾害为「增上果」。④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关于此,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婬中令其妻,不贞故,方便詃诱故。婬之秽污感外臭恶尘坌。」「妻不贞良」与得不到随意的伴侣为「等流果」,而因其性行为而感得恶臭飞尘为「增上果」。⑤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关于此,澄观解释说:「诽谤约违境,被诳约违心,言无实故。外感农作事业多不谐偶。」「多被诽谤」与「为别人所骗」属于「等流果」,而「日常实物与农作方面常常不顺利」属于「增上果」。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毙恶关于此,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两舌中,令他离间故,亲友成怨故。由出不平之言,外多险阻。」澄观说,除去经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为:由于常说出使人不平静、不舒意的话语,因此外出经常遭遇困难、危险。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在十恶业中,杀生之罪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短命;其二,多病。」
「偷盗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贫穷;其二,与别人共同占有财物,不能够自在。」
「邪婬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其妻子不贞洁善良;其二,不能够获得满足心意的伴侣。」
「妄语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常常被人诽谤;其二,被他人所欺骗。」
「两舌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眷属乖戾离心;其二,亲族之间不合。」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①。」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②。」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③。」
「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④。」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⑤。」
【章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较为详细地宣讲了「十恶业道」中的「恶口之罪」、「绮语之罪」、「贪欲之罪」、「瞋恚之罪」、「邪见之罪」所导致的「异熟果报」(即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以及十种「等流果报」及「增上果报」。具体涵义请参见注释。
【注释】①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关于此,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恶口中,语体恶故,语用恶故。言恒有诤,违恼他人。外感荆棘、砂、卤等事。」澄观说,除了经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为:外感荆棘、砂土、咸卤等不顺利的事务与食物。②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关于此「等流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解释说:「言无人受,机不领故;语不明了,自绮错故。」而「增上果」为:「以言绮故,外感果,物不应其时。」(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物不应其时」为其增上果。③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关于此「等流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贪则念念欲多。感外增上,日日减少。」这是说,「等流果」为心不知足而多欲望 ,但「增上果」却是满足的可能与条件越来越减少。④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关于此,澄观解释说:「瞋恚中二种『等流』,似前轻后重。见其不可意故,求彼长短。二、恼害彼故,瞋,不顺物之情。外感增上,其味辛苦,又多恶兽毒虫。」(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瞋恨,故在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因前世瞋恼众人,使其不安稳,故在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这是「等流果」。而「增上果」则是常常只得食用辛、苦之食品以及遭遇猛兽毒虫。⑤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关于此果报,澄观解释说:「还生邪见之家,若水之流湿。心见不正,故多谄曲,总由不正故。外感上妙华果,悉皆隐没,似净不净,似安不安。」生于邪见之家以及其心谄曲为「等流果」,而虽然有上等美妙花朵,但却隐没不见,此即「增上果」。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恶口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常常听到恶声戾骂;其二,多有诤讼之事发生。」
「绮语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他的话语没有人接受;其二,他的话语无人能够明了。」
「贪欲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他的心不知足;其二,他的欲望 很多而不能满足。」
「瞋恚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常常被他人苛求、责备;其二,一直被于他人所恼害。」
「邪见之罪也能使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果有幸生于人道之中,即获得二种果报:其一,生于邪见者之家;其二,其心谄媚扭曲。」
「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一层「智」的结语部分,其涵义为无边的苦聚都是由「十不善业道」即「十恶业」所造成。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总而言之,十不善业道能产生这等无量无边的众多的大苦聚集。」
「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①,爱乐安住。』」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二层「愿」的内容。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愿』者,复乐行大乘法,作利益众生义故,摄善法故。」关于此中所言的「愿」与上下文的关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依智起愿,愿为众生自修善故。但离恶因,恶果自亡。愿修善因,善果自至。」
【注释】①园苑即「园囿」,有二义:其一,周以围墙,布置亭榭石木,间或畜有鸟兽的皇家花园。其二,泛指庭园,花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因此,菩萨产生了这样的念想:『我应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作为培育正法的园、苑,喜爱并且乐于安住十善道。』」
「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三层「行」的内容。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修『行』者,自住善法,远离彼障,修行对治,亦令众生住善法故。」关于此中所言的「愿」与上下文的关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行,依愿起行,如誓修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不但自己住在十善道之中,也激励他人使其住于十善道之中。」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①、慈心、悲心②、怜愍心、摄受心③、守护心、自己心④、师心、大师心⑤。」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四层「集」的内容。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集者,依增上悲复为念众生故,生十种心。复次,此心为八种众生故生。」这是说,菩萨为救度众生而产生八种不同的心。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利益心安乐心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菩萨为了使恶行众生住于善行,因此产生「利益心」。「为苦众生令得安乐」,菩萨因此产生「安乐心」。这是此章所涉及的第一、二种众生。②慈心悲心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菩萨为了使心怀怨憎的众生不再有怨憎而产生慈心,为了使贫穷众生远离苦难而产生救拔其出离苦海的悲心。法藏说第三类「怨」众生,第四为「贪」众生。③怜愍心摄受心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菩萨为了使喜乐众生不放逸而产生怜愍心,为了使外道众生信仰佛法而产生摄受心。④守护心自己心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菩萨为了使与自己「同行」即初步具备与其相近的境界之众生不退转而产生「守护心」。至于「自己心」是指菩萨「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是诸众生即是我身。」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则明确地将此类众生解释为「入法众生」。⑤师心大师心这两种心与前述八种不同,比之殊胜,因为菩萨面对的是与其同向大乘道者或者境界比自己还要高者,面对前者产生效法的念想,即「师心」,面对后者则产生更为强烈的「大师心」。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面对一切众生而产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
「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①。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章旨】此章为「广明摄生」五层涵义的第五层「集果」的内容,其涵义是:「依前悲心起胜上欲,欲拔济故。」此层十段文字,各有二层:「先观所化,后『我当』下,与济拔心。前即所治,后即能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菩萨以十种心救度八种众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刚藏菩萨又向会众说明,菩萨对于这十类众生中,每一类众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来救度济拔。此章为化度十类众生的第一类「颠倒众生」的内容。
【注释】①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依据世亲、澄观的解释,「邪见」为「总」,后三为「别」,合起来名为「四颠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见』。」这是说,在佛教所讲的道理之外推理思考,名为「邪见」。而对于涅槃「四德」——「常」、「乐」、「我」、「净」的错误理解则分别成为「恶慧」、「恶欲」。「『常』、『乐』二倒,名为『恶慧』,专念分别方得行故。『我』、『净』二倒,名为『恶欲』,不假专念即能行故,以性成故,由计『我』、『净』便欲名等。」这是说,对于「常」与「乐」,须通过分别计度纔能得出;而对于「我」、「净」则不需要通过分别思维,仅仅通过感觉、欲望 就可以产生计度(引文中「名」为名相、概念之义)。而「『恶道稠林』者,结其邪见为诸过因。『恶道』者,非正道故,显前颠倒为现行烦恼行处。『稠林』者,亦为随眠之因。」(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恶道稠林」则是总结前三颠倒的。「恶道」,顺着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稠林」,又作「谜」,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众生邪见烦恼,交 络繁茂,犹如稠林。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产生这样的念头:『众生确实可愍,堕入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等四颠倒。我应该使他们住于正见,走向真实的道路。』」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瞋、恨,炽然不息①。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②。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③。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二、三、四等五个方面,金刚藏菩萨继续向会众说明化度「欲求众生」的方法。因为这些众生向外追求「五欲」,因此名为「欲求众生」。此章的涵义,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为「化现得五欲受用生过」,即化度已经获得五欲而且产生过错的众生。此中的「五欲」是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注释】①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瞋恨炽然不息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所言的是追求、使用、占有财物中的排他行为及其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澄观说:「已得之物不与他共,于费用时生瞋过也。」而这一过错的破坏性有两方面:「一、斗诤,于言中。二、对怨,于心中,即分别彼我。」「由瞋恨故,思念作报,身心恶行炽然不息。」(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此过可以用「慈心」来对治。②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所言的是无限度地追求、使用、占有财物的心理和行为。「邪命自活」即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③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三毒」即「贪」、「瞋」、「痴」。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所言的是由于积聚财物而产生的过错。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由于分别彼与我,产生互相破坏的念头与行为,互相打斗、诤论,互相瞋恨,这些烦恼猛烈地燃烧,从不停息。我应当使他们住于无上大慈心之中。』」
「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贪取而无有满足的时候,为了追求财物、利益,不惜用不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生存。我应当使他们住于清净的身、语、意三业的正当生活之中。』」
「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常随从贪、瞋、痴三毒,种种烦恼因而猛烈燃烧,从不停息,不了解追求出离解脱的方法。我应当使他们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将其安置在清凉的涅槃之处。』」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暗、妄见、厚膜之所覆故①;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②;行旷野险道③;起诸恶见④。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⑤,知一切法如实相⑥,不随他教。』」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五个方面,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化度那些仍然未获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众生的方法。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追求有二种:一、追求现报,习 恶行故。二、追求后报,习 善行故。」此章为「追求现报」的过错,澄观将其归并为四种,具体见注释。
【注释】①一切众生为愚痴重暗妄见厚膜之所覆故澄观解释说,此二句是言众生「追求现报」所产生的四种过错的第一种——「愚痴覆心过」。其中,「『愚痴』是痴体,『重暗』是痴相,亦是痴过。余皆痴过:一『重暗』者,迷现在苦,不知是苦。二、『妄见』者,于现下苦妄见乐故,如见空华。三、『厚瞙』者,不见未来当受苦报,如眼厚瞙,都无所见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②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据澄观解释,此二句是言众生「追求现报」所产生的四种过错的第二种——「增恶远善过」。「入陰翳稠林」一句中,「陰翳」为「遮蔽」的意思,「稠林」则指密茂之森林,在此用来比喻众生邪见烦恼,交 络繁茂,犹如稠林。澄观说此句的涵义是:「增恶,由迷异熟,愚顺不善行,增长『结』、『使』,名『入陰翳稠林』。」此中,「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失智慧光明」一句的涵义则是「明远善也,痴为善行障故。」③行旷野险道澄观解释说,此句是言众生「追求现报」所产生的四种过错的第三种——「受苦报过」。其涵义为:「生死长、广,迥无所依,喻之『旷野』。多难障碍,复名『险道』。流转称『行』。」这是说众生行走在生死的旷野、险道之中。④起诸恶见关于此句,六十卷《华严经》及《十地经论》翻译与此略有不同。佛陀跋陀罗译本为:「随逐种种无量邪见。」(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二十四)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则为:「堕大黑暗处,随其所见到种种险道。」澄观则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此句是言「追求现报」所产生的四种过错的第四种——「无正对治过」。尽管八十卷《华严经》的译文与《十地经论》不同,但澄观还是沿袭了世亲的解释。⑤无障碍清净智眼关于此「眼」,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得净慧眼』是体。此眼有二能:一、见如实相。二、由见实相,即不随他。具斯二义,名『真慧眼』。」⑥实相又名「佛性」、「法身」、「真谛」等,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被愚痴、重暗、妄见、厚膜所遮蔽的缘故,进入陰翳的烦恼稠林,失去智慧所具有的光明,行走在旷野险道之中,产生、生起诸恶见。我应当使那些众生获得无障碍的清净智慧之眼,知晓一切法都如同实相,不跟随别人的指教。』」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①;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②;随逐邪道,行颠倒行③;譬如盲人;无有导师④;非出要道谓为出要⑤;入魔境界,恶贼所摄⑥;随顺魔心,远离佛意⑦。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六个方面,金刚藏菩萨继续向会众说明化度那些仍然未获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众生的方法。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说:「追求有二种:一、追求现报,习 恶行故。二、追求后报,习 善行故。」此章为「追求后报」的过错部分,澄观说,此章的十句有三层涵义,具体见注释。
【注释】①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此句为「追求后报」的概括,此后有八句分别具体阐述其义。澄观说,此句是阐述「随顺险道过。谓以迷出世胜义愚,造福不动业,求未来报,则常在险道。」「险道」即指「生死」,其原因在于:「由世间少善为根本故,则人、天报危,故名『险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②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将堕地狱畜生饿鬼」一句「明有苦,谓心虽求出,而行顺三涂,如临深渊故云『将坠』。」而「入恶见网中」一句「明迷苦,于苦果中妄生乐想,为恶见网萦,如世险道葛藟交 加。」「为愚痴稠林所迷」一句是言「迷于集因,谓为愚痴所覆,不知烦恼,不觉业空。若加深林,不见危险。」③随逐邪道行颠倒行此句的涵义为「明其造集,世寡正道,学即随邪。复起邪业,为『行颠倒行』,如险路多岐,动入豺狼之径,虽疲行不已,欲进返回。」(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④譬如盲人无有导师「譬如盲人」一句的涵义是:「显无道体,无正慧眼,但得果,贪着爱欲所盲。」而「无有导师」一句的涵义则是:「明阙道缘。『导师』者,谓佛、菩萨。既离明导,有二种失:一、当生恶道。二、今世、后世,虽处人、天,放逸障见,故佛虽出世,有不见闻,如盲。无导师,若不陷深坑,则坐而不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⑤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谓『为出要』者,正迷于灭,希求涅槃,而趣异处,谓于梵天乃至自在,依正之所以为涅槃,推斯邪解以为正见。如在险道,以塞为通。」这是说,由于迷恋于希望求得涅槃境界,而错误地依止于大梵天、大自在天,以其为涅槃境界,并且将此邪见推定为正见。⑥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非出要道澄观说,此句是显示在灭除烦恼问题上的障碍,「五种妙欲是魔境界。」「五种妙欲」即「五欲」,其有两种不同涵义:第一,指「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第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此处是指前一种涵义。⑦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澄观解释说,此二句是显示「追求后报」之失。「随顺魔心」为「依止怨,故失离恶法。」而「远离佛意」则显示「远善友,故失进善法,人、法俱失。」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行走在生死险道之中;将要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陷入恶见网之中;被愚痴稠林所迷惑;随逐邪道,行颠倒之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引导;将并非脱离苦难的道路当作脱离苦难的道路;进入魔的境界,被恶贼所摄持;随顺魔鬼之心,远离诸佛的旨意。我应当拔济其出离如此危险、苦难之处,使其住于无所畏惧的一切智之城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①;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②;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③;于所贪爱深生染着,住我慢原阜④;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⑤。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⑥。』」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七个方面,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化度那些「有求众生」的方法。所谓「有求」是「求三有中,正报之果故。」这里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第七方面的主旨是明确「道差别」,即「六趣流转」的状态。
【注释】①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依照澄观的解释,此句是讲众生轮回六道就如同漂溺于大河。而澄观又以唯识学的八识说来解释:「亦是赖耶瀑流,七识波浪。」这是说,此句中的「瀑流」是指「阿赖耶识」,而「波浪」则是第七「末那识」。依照这一解释,众生之所以轮回于六道是第七识执持第八识为真实的存在的结果,这也就是澄观所说的从「阿赖耶识」的瀑流中流出七识波浪。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等五句这五句是言「有求众生」的「自体相」。「自体有五种相:一、深。二、流。三、名。四、漂。五、广。」初句「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是指「深」,「即具足四流无量水故,为烦恼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总四流烦恼因深故,此苦果常流无竭。上二即漂溺处,于此生死而漂溺故。三、『爱河漂转』者,名也。前明四流,虽无惑不摄,爱润生死,由此漂溺,偏受河名。如愚堕河,爱即难出。」第四句、第五句「湍驰奔激,不暇观察」是指「漂」。这一层「有二义:一、显河急故,云『湍驰奔激』,谓虽宝爱身欲,令长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时。二、由急故,不能如实知其过失,亦复不见涅槃彼岸,故云『不暇观察』。是为如此漂溺。」第六句、第七句「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随逐』者,广也,谓随欲等觉遍觉五尘,故名为『广』,依此漂溺。」(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③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依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身见罗刹于中执取」一句的涵义是「执」,即「执着我、我所窟宅,不能动发,故云『身见罗剎于中执取』。」身见,音译作「萨迦耶见」、「飒迦耶见」、「萨迦邪见」,又作「有身见」,即认为身为「五蕴」之集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等之妄见,称为「有身见」。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而「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一句的涵义则是「转还,谓先舍欲,已得生上界。由身见执,还生下界欲念之中。」将这两句合起来言之,其涵义则是:众生由于有身见的缘故,而执着有真实的我存在,正是由于这种执着使得众生又堕入爱欲的森林之中,转生于下界的欲念之中。④于所贪爱深生染着住我慢原阜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于所贪爱深生染着」一句是言「中着」,即内心的执着,其涵义为「于受用时,求欲等乐着故。」而「住我慢原阜」一句则是言「增慢」,其涵义是「于受用事时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轻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上不停法雨,下不见性水(澄观解释为「佛性之水」),广平曰『原』。原自是高,原上加阜,则慢上过慢。」(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原」是指高原,「阜」是指土山。此句即以高原之上的土山譬喻「我慢」。⑤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三句的涵义是「三失」:第一,「安六处聚落」的涵义是「处善道中,无出离心」。「六处」为「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出生「六识」之处,指「六根」缘「六尘」,生起「六识」。第二,「无善救者」是「无救失」,众生「处恶道中,无人济拔」。第三,「无能度者」是指「异处去失,生诸难处不值佛世。」(世亲《十地经论》卷四)⑥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等七句此七句属于「能治」,即对治流转的方法。其结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为:「初,起化心。后『以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与善因,谓六度万行以为船筏。二、作救缘。三、令无苦患。四、令离集染。五、证涅槃寂静。六、令得菩提大智。」「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为其「起化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六句则依次为前述所言六种「化行」。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被大瀑流的波浪所淹没;进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在生死的漩涡之中洄转;在爱河之中漂转;湍驰奔激,没有闲暇观察;被欲觉、恚觉、害觉所指使,随逐不舍;众生由于有身见的缘故,而执着有真实的我存在,正是由于这种执着使得众生又堕入爱欲的森林之中,转生于下界的欲念之中;众生对于所贪爱的对象深深地产生染着,住于如同高原之上的土山的我慢之中;住于天、人、阿修罗三善道之中不知道出离,没有善于并且能够救助他们的人或者天神出现,也没有能够济度他们渡过生死河流的人或天神出现。我应当面对这些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以诸善根来救济他们,使他们没有灾患,远离污染,住于寂静的涅槃境界,住于一切智慧的宝洲。』」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①,多诸苦恼②,常怀爱憎③,自生忧怖④,贪欲重械之所系缚⑤,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⑥。我当令彼永离三有⑦,住无障碍大涅槃中。』」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八个方面,金刚藏菩萨继续向会众说明化度那些「有求众生」的方法。所谓「有求」是「求三有中,正报之果故。」这里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第八方面的主旨是明确「三界系闭」,即众生被关闭于三界之中而不能脱离。
【注释】①一切众生处世牢狱三界系缚犹如牢狱,而众生由于自己的欲望 却被关闭于三界之中,不能脱离。这是「三界系闭」义的总句,下文则分五个方面来说明众生追求所产生的过错:「一、苦事。二、财尽。三、爱离。四、有缚。五、障碍。」(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②多诸苦恼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无病难」,「无病是乐,病则有苦。」而「苦谓身诸病,苦恼谓心病,愁恼。」③常怀爱憎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资生难」,「爱彼资生,求而不得;憎彼贫穷,远之强会。」(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资生」是指衣、食、住之具,因为其能够资助人之生命,所以名之为「资生」。④自生忧怖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亲难」,「亲爱别离,故生忧怖。」(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⑤贪欲重械之所系缚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戒难」,「虽生上界,暂离犯戒,不免戒行相违,还为贪械所缚。」⑥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的涵义是「见难」,「虽得世间八禅定智,亦为无明所覆,与正见相违。」⑦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三有」有两种不同说法。第一种包含:其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其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其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第二种包含:其一,「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其二,「当有」,指未来的身心;其三,「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住于世间这座牢狱之中,有很多苦恼,常常怀有爱与憎恨之心,自己产生忧虑、恐怖,被贪欲这样的重械所系缚,被无明稠林所覆障,在三界之内不能够自己出离。我应当使其永远出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使其住于无障碍的大涅槃境界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着于我①,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②,依六处空聚③,起四颠倒行④;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⑤,五蕴怨贼之所杀害⑥,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
【章旨】此章为「集果」中的第九、十两个方面,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化度那些「梵行求」众生的方法。这两类众生都为出离世间而修梵行,但却都有缺陷。第九类为「邪梵行求」众生,其所选择的修行方法是错误的,这类众生即是外道众生,菩萨使其舍邪归正。第十类为「同法小乘」众生,所谓「同法」是指与菩萨同修佛法,但却以小乘为归趣,对于这类众生,菩萨使其舍权归实。
【注释】①一切众生执着于我这一章是针对外道而言的。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的解释:「谓执着于我过,然诸外道执见虽多,以我为本,断、常等见皆因此生。」这是说,经文中虽然只提到「执着我」,但因为「断见」与「常见」都是以「我见」为本而生的,所以此处所言应该指所有外道邪见。②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此句的涵义是「彼外道众生欲趣涅槃,以有我故,于五陰舍不能动发。」这是说,那些外道众生想归向涅槃,但却由于执着于「我」,住于五陰的舍宅而不能出发走向涅槃。③依六处空聚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所趣不真内入无我,故名『空聚』。我想妄计,遍于六根,故名为『依』。」「六处」为「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出生「六识」之处,指「六根」缘「六尘」,生起「六识」。这是说,外道修行的归趣不是进入真正的「无我」境界,而是依持于「六根」而执持「我」的存在。④起四颠倒行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解释说:「造行不正。既求涅槃,应行八正。翻行邪道,四颠倒行。以彼计蕴,身受心法为净等故。」「四颠倒行」即指依照四种颠倒妄见而做的修行,具体是:第一,「常颠倒行」、「乐颠倒行」、「我颠倒行」、「净颠倒行」。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等之行。⑤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四大毒蛇」是以毒蛇比喻人身之「地」、「水」、「火」、「风」四大。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载,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于一箧,此四大蛇之性各异,「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风」、「火」二蛇之性轻举,四蛇若相互乖违,则众病生。⑥五蕴怨贼之所杀害据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五陰随逐苦」。因为「五蕴具诸结过,常能害人善法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所以,佛经中常常以「怨贼」比喻「五蕴」结成的众生之身心。「五蕴」,又称「五陰」。「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由于执着于有我的真实存在,被拘禁于五蕴的窟宅之中,不追求出离,依持与六根,产生四种颠倒之行;被地、水、火、风四大毒蛇所侵犯扰恼,被五蕴怨贼所杀害,承受无量的痛苦。我应当使其住于最殊胜而无所执着之处,这就是灭一切障碍的无上涅槃境界。』」
「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众生其心狭小、低劣,不行最上一切智之道,虽想着出离,但却乐于声闻、辟支佛乘。我应当使其住于广大佛法、广大智慧之中。』」
「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章旨】此章为「摄众生戒」的结语,也是「自体净」即「三聚净戒」部分的结语。「摄众生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关于此句,澄观解释其涵义为:「结成摄生之戒,护持于戒,即前律仪及摄善法故,能增长慈悲之心,即益生戒。」(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如此护持于戒,善于并且能够使慈悲之心得到增长。」
【说明】「三聚净戒」的第三部分「摄众生戒净」部分,金刚藏菩萨已经宣讲完毕。同时,「正说分」之一——「明地相」部分,至此也就全部完毕。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净戒」。而「清净戒」有二种净,第一为「发起净」。第二为「自体净」。
「发起净」的涵义是以十种「直心」趣向「自体净」。十种「直心」为「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
而「自体净」的基本内容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则分为三部分:
第一,「摄律仪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以「十善业道」翻转「十恶业道」。「十恶业道」为「杀生」、「偷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与此相对应,「十善业道」则为「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第二,「摄善法戒」的涵义是誓愿实践一切善法,即修习 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为「观不善」而生起摄持善法之愿行。第二层次为广观障碍以及对治法门,「五重善法」分别为「人、天十善」、「声闻善」、「缘觉善」、「菩萨十善」、「佛善」。第三层次则为结语。
第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这一内容,在经文中又分为两层次,其主体部分为第一层次「广明摄生」,最后一部分即为本章的总结。而「广明摄生」的涵义为「依大悲利益众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
其一为「智」。所谓「智」是指善知众生承受轮回之苦的因与果。
其二为「愿」。世亲说:「『愿』者,复乐行大乘法,作利益众生义故,摄善法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四)
其三为「行」。世亲说:「修『行』者,自住善法,远离彼障,修行对治,亦令众生住善法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四)
其四为「集」。世亲说:「『集』者,依增上复为念众生故,生十种心。复次,此心为八种众生故生。」(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这是说,菩萨为救度众生而产生八种不同的心。
其五为「集果」,其涵义是:「依前悲心起胜上欲,欲拔济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刚藏菩萨向会众说明,菩萨以十种心救度八种众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刚藏菩萨又向会众说明,十类众生中,每一类众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来救度济拔。
(三)、正说分之二:「彰地果」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
「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①。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进入「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内容——「调柔果相」。「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含有三层涵义:第一,见诸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供养」、「受法」两部分,「受法」部分主要突出「十善」。第三,「所练净」,突出此地所修之果超出初地之果。
【注释】①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关于此譬喻的涵义,世亲《十地经论》卷四解释说:「初地中金,但以火炼,除外贪等粗垢故,说炼金清净。今于此地,复置矾石中煮,除自体明垢故,自性真净故,说性戒清净义。」这是将初地的譬喻联系起来解释此譬喻的。初地譬喻中所言之「金」只是以火冶炼,而此地之金则又将其置于矾石中煮,以除去自身的污垢。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以尊重心,又进一步接受、实践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以至成就菩提,始终不忘记不失去。」
「这些进入无垢地的菩萨,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中,远离悭、嫉等破戒污垢的缘故,由布施、持戒清净而圆满具足。譬如将真金置于矾石之中,如法烧炼之后,除去一切污垢,使其转而更加明亮清净。菩萨住于此离垢地,也是如此,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等破戒污垢的缘故,以布施、持戒清净而圆满具足。」
「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②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
【章旨】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爱语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持戒波罗蜜多」为主。
【注释】①四摄法即「四摄」,包括「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是菩萨应该修行的法门。「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 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使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都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②持戒指「十度」之一的「戒度」,即「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所修行四摄法中,以爱语摄居多;十种波罗蜜中,持戒波罗蜜居多;其余三摄以及九种波罗蜜多,并非不修行,只是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①,为大法主②,具足七宝③,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包含「在家果胜」与「出家果胜」两部分内容。「在家果胜」又有两方面: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经文中的「转轮圣王」。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等等。
【注释】①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轮王」。「转轮王」是佛教吸收印度传统神话而形成的四大洲的统治者,有金、银、铜、铁四轮王之别。「金轮王」统治毗提诃洲、赡部洲、瞿陀尼洲、拘卢洲四大洲,「银轮王」统治除拘卢洲的其他三大洲,「铜轮王」统治毗提诃洲、赡部洲二大洲,「铁轮王」则仅仅统治赡部洲。四大轮王都是从天感得轮宝而可降伏四方,也都是以各自所得轮宝得名。②大法主佛法之主。原系对佛之敬称,后转为说法之主。③七宝即金、银、琉璃、玻璃、真珠、砗磲、玛瑙等七种珍珠宝物。「琉璃」,为猫眼石之一种。种类有青、白、赤、黑、绿等各种颜色。古代人所说的琉璃实际上是指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甚至也将一种彩色的陶质釉也当作琉璃。「玻璃」,又作「颇梨」、「颇黎」、「颇胝迦」等,也称为「水玉」。在古代,「玻璃」与「琉璃」的区别主要在于颜色,玻璃呈现白色或者很淡的紫、红、碧等色,因此古人惯于以水或冰比喻其色。「真珠」,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殻内所产。「砗磲」,又作「车磲」、「车渠」、「紫色宝」等,音译作「麻萨罗揭婆」、「牟娑罗揭婆」等。据《增广本草纲目》卷四十六载,车渠乃海中大蛤,外殻上有似垄之纹,如车轮之渠,其殻内白晰如玉,故常被误作玉石类。后世多以白珊瑚及贝殻所制之物为砗磲。「玛瑙」,赤色宝之意,音译「阿湿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等,又作「石藏」、「胎藏」、「杵藏」。一般认为可能相当于今日所说的金刚石。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转轮圣王,作为大法主,具足金、银、琉璃、玻璃、真珠、砗磲、玛瑙等七种珍珠宝物,有自在之力。菩萨能够除去一切众生的悭、贪等破戒污垢,以善方便使其安住于十善道之中;作为大施主,周到地给予无尽的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①;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②。」
【章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出家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胜」则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注释】①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依照澄观的解释,此三句是从横向来说明出家菩萨所得胜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见千佛」的意思为「十方各百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义是知晓佛所加持给初地菩萨的神力。「能动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义是:面对对佛教有信仰的众生,可以为其显现震动国土的神通。②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是说明「自利」、「利他行」实现之速疾的。「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的涵义则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如果想舍弃家,在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弃告别妻与子、弃绝五欲,依照如来的教导出家学道。在出家之后,这些菩萨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获得数千种三昧。得以观见数千的佛,知晓数千佛的神力,能够使数千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能够示现数千个身体,而每一身都能够示现数千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解释说:「内证愿力,教智自在;又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称『愿智』。」(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凭借菩萨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数千』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明】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初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爱语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持戒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远离杀生不恼害①,亦离偷盗及邪婬,妄、恶、乖离②、无义语③。不贪财物常慈愍,正道直心无谄伪,离险、舍慢极调柔,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狱、畜生受众苦,饿鬼烧然出猛焰,一切皆由罪所致,我当离彼住实法。人中随意得受生,乃至顶天禅定乐,独觉、声闻、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④,自持净戒教他护。」
「复见群生受众苦,转更增益大悲心。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怀忿恨多诤讼,贪求境界无足期,我应令彼除三毒⑤。愚痴大暗所缠覆,入大险道邪见网,生死笼槛怨所拘,我应令彼摧魔贼。四流漂荡心没溺,三界焚如苦无量,计蕴为宅我在中,为欲度彼勤行道。设求出离心下劣,舍于最上佛智慧,我欲令彼住大乘,发勤精进无厌足。」
【章旨】此章之后为「第二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二「离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章的十颂颂「行」,即具体的修行内容。第一颂颂「发起净」的十种「直心」。第二、三两颂颂「律仪戒」。第四、五两颂以及第六颂前半颂颂「摄善法戒」。第六颂的后半颂至第十颂颂「摄众生戒」。
【注释】①不恼害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亲旧成冤曰『恼害』。」「不恼害」也就是不使亲戚与故旧友朋成为冤家对头。②乖离应指「两舌语」、「离间语」,指立于两者之间拨弄是非,使两者乖离,生起斗诤。③无义语指「绮语」。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可知,「无义语」为「绮语」的别名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八举出「绮语」的种种别名,其中,「于邪举罪时」,「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于歌笑嬉戏等时,及观舞乐戏笑俳说等时,有『引无义语』。」可见,「无义语」是指在言谈嬉笑中引用并无意义的话语。④放逸简称为「逸」,指放纵欲望 ,不留意应修之善事及应防之恶事。「放逸」的反面是「不放逸」。⑤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为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之中的最甚者,能使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以正直心、柔软心以及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与纯善心等,以及迅速出离生死的广心、大心,菩萨凭借此十种心进入第二地。」
「菩萨住于这一由戒成就的功德,远离杀生且不恼害众生,也远离偷盗及邪婬、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菩萨不贪财物而常怀慈愍之心,行于正道,其心正直而心无谄媚虚伪,远离险路、舍弃我慢,处于极调柔的心态,依佛所教而行,其心从不放逸。」
「那些地狱、畜生众生承受了许许多多痛苦,饿鬼众生则处于猛烈燃烧的火焰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其所犯罪过所导致的,众生应当远离三恶道而住于真实之法中。可以随意得以受生人道之中,甚至达到有顶天享受禅定之乐,独觉、声闻、佛乘道,都是凭借十善而得以成就的。菩萨如此思惟而其心不放逸,自己受持清净戒律,并且教导他人护持。」
「菩萨又见到众生承受众多痛苦,转而更加增强扩大了其大悲心。凡人、愚蠢之人没有正确的见解,常常怀有忿恨而产生很多诤论和诉讼。这些凡人、愚蠢之人贪求境界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我应当使他们除去贪、瞋、痴三毒。这些众生被无明这样的黑暗所缠绕所覆盖,进入大险道和邪见之网,被拘禁于生死之笼槛所构之怨中,我应当使他们能够摧毁无明的魔贼。众生在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等四流之中漂荡,其心也没溺于四流之中,众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就如同被焚烧一样承受无量的痛苦。众生执持五蕴这一宅第,将我拘限于其中,菩萨为了想济度这些众生而勤奋地行道。然而,世间也有一些众生被外道所设计的虚假的出离世间的方法所吸引,但其心确实仍然是下劣的;他们舍去了最上等的佛智慧,我想使这些众生住于大乘,因此,发誓勤奋精进从无厌恶满足地济度众生。」
「菩萨住此集功德,见无量佛咸供养,亿劫修治善更明,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普化众生行十善,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于世。「欲舍王位及财宝,即弃居家依佛教,勇猛精勤一念中,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此地菩萨皆能现,愿力所作复过此,无量自在度群生。」
【章旨】此章四颂颂「彰显地果」的内容。其中,第一颂重新阐述的是「调柔果利益胜」的内容,第二、第三颂重新阐述的是「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第四颂重新阐述的是「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住于此地,其所聚集的功德,可以使其观见无量的佛,菩萨对于这些无量佛都一一供养,在亿劫之中修治其心使其更完善更明净,正如将炼就的真金再行放入矾石中漂炼一番使其更白洁 一样。」
「佛子住于此地而得以作为转轮圣王,完全化度众生使其行十善,所有善法都得以修习 ,其目的就是成就诸佛所具的十力以救度世间的众生。菩萨修行到此,想着舍弃国王之位以及财宝,随即就舍弃了居家而依止于佛的教法;菩萨在勇猛精勤过程中,在一念之中,就获得了数千三昧而得以观见到数千的佛。」
「菩萨所具有的种种神通之力,此地的菩萨都能够显现,其大愿之力所作也不会超过此,他们以无量的自在之力济度众生。」
「一切世间利益者,所修菩萨最胜行。如是第二地功德,为诸佛子已开演。」
【章旨】此章为「重颂分」的最后一颂,金刚藏菩萨结叹自己向会众所阐述的菩萨第二地的境界。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最殊胜的大道,是为了群生得到利益的。如此殊胜的第二地之法,我现今已经讲解完毕了。」
【说明】第二地——「离垢地」的内容至此已经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将其分为三部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相,后彰地果。」「正说分」第一部分——「明地相」又分为「发起净」与「自体净」两层次。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离垢」的意义。「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故名「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故,亦称「具戒地」。第二地菩萨,在「十波罗蜜多」中,「戒波罗蜜多」偏胜,持戒功德,圆满清净。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五说:「此地中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皆约戒明。言邪行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业。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言最胜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为无边德。是以成于戒行,得于最胜无等菩提之果。」
第三,关于此地「离垢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二「离垢地」为「修戒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第二「离垢地」为「戒行」。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二「离垢地」为「戒度」即「尸罗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二「离垢地」「寄世间人、天乘」。
第四,关于初此地与第二「离垢地」的关系,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又说:「如初地说,此地亦如是。有者同,无者应知。此中,胜事者,于无量劫远离悭、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净等诸事胜故。于初地中,戒未净故,施亦未净。若尔,何故初地中说檀波罗蜜增上,余者不如?然彼檀波罗蜜等,此地中转胜清净故,以离悭、嫉破戒等垢,是故此地释名『离垢』。初地中,金但以火炼,除外贪等粗垢故,说炼金清净。今于此地,复置矾石中煮,除自体明垢故,自性真净故,说性戒清净义。」可见,第二「离垢地」是接续初地「布施波罗蜜多」而进行的修行。其超越于初地的地方在于持戒清净,使修行者的自体清净。
九、第三地:发光地
(一)、赞请分
佛子得闻此地行①,菩萨境界难思议,靡不恭敬心欢喜,散华空中为供养。
赞言:「善哉!大山王②,慈心愍念诸众生,善说智者律仪法,第二地中之行相。是诸菩萨微妙行,真实无异无差别③,为欲利益④诸群生,如是演说最清净。」
【章旨】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金刚藏菩萨所宣讲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实之理。
【注释】①此地行即第二地的行相、修行方法等。②大山王这是比喻,「大山」比喻其弘大、稳定,而「王」则是最上等、最殊胜的意思。③真实无异无差别关于此句偈语,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真实』者,契理故。『无异』者,千圣同辙故。『无差别』者,理贯事故。」④利益关于此语,澄观认为是对此二偈的总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说:「前偈有『慈』,后偈有『悲』,故云『利益』。」也就是说,菩萨以大慈大悲之心来济度众生,为众生带来解脱世间苦难的好处。
【语译】与会的佛弟子得以听闻这一地行,深深感到菩萨境界的难以思议,无不恭敬而在心中产生欢喜,纷纷将花散播于空中作为对于诸佛和金刚藏菩萨的供养。
与会大众称赞金刚藏菩萨说:「好啊!如同大山一样的王,以慈心愍念世间的众生,善于为众生演说智慧者所遵循的律仪法,也就是第二地中之行相。这是诸位菩萨最微妙的修行境界,是真实、无异而无差别的。您为了想使众生得到利益的缘故,如此演说最清净的第二地之法。」
「一切人、天供养者,愿为演说第三地,与法相应诸智①业,如其境界希具阐!大仙所有施、戒法,忍辱、精进、禅、智慧,及以方便慈悲道②,佛清净行③、愿皆说!」
时,解脱月复请言:「无畏大士④金刚藏,愿说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诸功德!」
【章旨】此章中三偈,前二偈为与会大众同声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三地之法,最后一偈为上首解脱月菩萨代表大众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与会大众讲解第三地之法。
【注释】①诸智澄观说,此诸智为「三智」,但未曾指出「三智」的名称。「三智」的类别甚多,从此经的情形看,最有可能的有两种:其一,可能指佛、菩萨观诸法事理的智慧,即「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原出自《大品般若经》〈序品〉、〈三慧品〉,《大智度论》中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其二,可能指出自《成唯识论》卷十的「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二在解释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卷三十五「应说诸地胜智道」一句偈语时说:「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为地地中初、中、后相也。」「加行智」指在「加行道」所修得的智慧。「加行位」为唯识学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之第十回向之终,为住于真唯识性(即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别,引发对唯识之真见),修习 「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之「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根本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真如理性之「无分别智」;「后得智」由「根本智」所出,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象。②慈悲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慈悲』是『愿』,『道』谓道力。」③佛清净行澄观解释说:「『佛清净行』即无漏智。」④无畏大士「大士」为菩萨的美称,是「摩诃萨埵」的另外一种译法。「无畏」为菩萨所证得的智慧之力。澄观在《华严经疏》卷五十二中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
【语译】与会的大众继续齐声向金刚藏菩萨说道:「作为一切人、天供养者的您,为我们演说第三地以及与法相应的三智之业,以及与三智相应的、非常稀有的境界!大仙,所有布施、持戒之法,忍辱、精进、禅、智慧,以及方便慈悲之道,佛的清净行、大愿等等,我们都希望您能够为我们演说!」
这时,解脱月菩萨又向金刚藏菩萨请求说:「无畏的大士金刚藏,希望您演说进入第三地的方法,以及进入第三地而证得柔和心的菩萨所具的所有功德!」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①。」
「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②,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③,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④,广心、大心⑤。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章旨】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至于为何以「厌」为名,澄观解释说:「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直接言之,则为「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此章为「起厌行分」的内容,也就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
【注释】①深心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五将其译为「深念心」。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则解释为:「谓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则说:「若诸菩萨先于增上戒住,已得十种清净意乐,作意思惟,解了通达。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过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澄观也在《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中,引用了上述文字来说明,在修证第二地之后,菩萨又以十种「深心」忆念前二地之各十种「深心」,以此方纔进入第三地。②清净心安住心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依持于初地、第二地所获得的净心,产生这一可以依凭其进入第三地的「清净心」。依持于不舍弃「自乘」即自我解脱之心而产生「安住心」。澄观从「此二依前」考量,称此二心为「根本建立」。③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世亲解释此三心为:「志求胜法,起善方便。此能厌患当来贪欲。」而「依现欲不贪」,即「厌舍心」、「离贪心」之义。而「依不舍自乘进行」,则为「不退心」之义。④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澄观解释说:此三心为「修已成就」,即言初地、第二地修行已经获得的成就。依持于第二地,烦恼已经不能够扰乱其心。「明盛心」与「勇猛心」则显现所成就的善心。⑤广心大心澄观说,后二心是言「德用自在」。「广心」,晋译六十《华严经》译为「胜心」,菩提流支《十地经论》译为「快心」。澄观以为三者涵义是一致的,认为此处所言的「广心」、「大心」,其涵义与第二地、第四地都有不同。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进入清净的第二地,想进入第三地,应当生起十种心。」
「什么样的十种心呢?这十种心是: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凭借这十种心,得以进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①。所谓:无常②;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③;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④。」
「又观此法无救⑤;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⑥;爱憎所系,愁戚转多⑦;无有停积⑧;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⑨;如幻不实。」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行分」的内容。「厌行分」的涵义,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厌行分」分三部分,此章即为其第一部分「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其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第一层次为「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第二层次则言众生的生、老、病、死无能救护,以此显世间之态。
【注释】①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此句是「观无常」层次之义的概括。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言『如实相』者,此有二义:一、事实,谓『无常』等。二、理实,谓即『不生』等。」②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命行不住故,总明无常观。」此中「命行」为生命的流动、流转之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谓『命行』二字,是所无常法。『不住』二字,是无常义。相续名『命』,迁流名『行』。『命』举于内,『行』通内、外。」③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澄观解释说,此五句是解释「命行」的,此有二义:「一、随事,前内报以显无常;后二,外报,以显无常。二、据义,五句以苦等四观,共显无常。」此中,「内」指身内,「外」指身外。关于「苦」的涵义,澄观解释说:「谓三苦依三受,三受依触生故。依身转,方能生苦,即是无常。」「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转」即轮回流转之义。「不净」的缘由是「依饮食力,形色增损等」。(世亲《十地经论》卷五)「不安隐」的涵义是「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败坏」的涵义则是「依世界成,力成必灭故。」而「不久住」的涵义则是「依无我,谓资生依主,无有定力,属于五家。非一处住不定。」(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五家」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不久住」也就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存在。④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世亲、澄观都说此四句是言「何者是无常」。澄观解释说:「无常有二种:一者,少时无常,即『剎那生灭』。二、自性不成,实无常,谓三世缘生,俱无自性故,不成实体。即下三句:一、『非从前际生』者,过去已灭故。二、『非向后际去』者,现在即灭,无容从现转至未来故。三、『非于现在住』者,念念迁谢,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约三世迁灭,求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此中三世约相续门。」(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⑤观此法无救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说:「无常行中,无有救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则说:「言『此法』者,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这是此层涵义的概括句,而以下九句则是分别显示生、老、病、死四相。⑥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从澄观的解释观之,这其实是对死亡现象的四方面描述。「无依」是说,众生在走向死亡之时(依照佛教的看法,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走向死亡的过程。),无有可以作为依靠的对象,也没有任何拯救者。「与忧」是言面对死亡的担忧。「与悲」是言,死亡之时所显现出来的衰弱之相。「苦恼同住」是对死亡的那一时刻的描述。⑦爱憎所系愁戚转多关于此二句,澄观解释说:「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苦,妄生乐想,对治不入,故无救也。」「追求资生,境有顺违,故『爱憎所系』。」而「于受用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而合此二句则是:「谓受而不散,众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⑧无有停积关于此句,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于身老时,中、少、壮盛色,不可复集。」⑨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澄观解释说:此二句是言「病」。「贪、恚、痴火,炽然不息」是言「病因」,「于少、壮时,具『乐』等三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而于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能令免。澄观特别指出,「然病通始终,老时多故,《论》偏说老,老即病缘故。」可见,「众患所缠,日夜增长」是言病态。因为人老时,病多,因此,世亲《十地经论》卷五在解释此句时说:「于年衰时,无量病苦增长。」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进入第三地之后,即观一切有为法的最真实相状。这就是:有为法是无常的;苦的,不净的,不安隐的,败坏的,是不能够久住的;有为法是刹那生灭的,非从前际生的,非向后际去的,非于现在住的。」
「进入第三地的菩萨又观有为无常法是无救的;无所依靠的,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的;有为无常法是众生爱憎所系,由此众生的愁戚越来越多;众生无法使其停住与积聚;众生的贪、瞋、痴之火炽然不息,众生被众患所缠绕、日夜增长病苦;所有这些有为法都是如同幻觉而不真实的。」
「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①;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②。」
【章旨】从此进入「厌行分」第二部分「修行护小乘行」的内容。关于此部分的主旨,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修行护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众生舍狭劣心故。」也就是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行,去济度众生。此章为「修行护小乘行」的第一层次,其涵义为「趣佛智慧,明其生后,正护小心,求佛大智故。」
【注释】①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此五句的涵义是「摄功德大,即求佛菩提」,「菩提是『德』,修成名『摄』。」「见佛智慧,不可思议」一句是言「神力,摄功德大,智用不测故」。「无等」是言「无比德,学地无等故。」这两句是言佛的智慧「妙用自在」。「无量」是言「大义德,利他无量故。」「难得」是言「无讥嫌德,自行难得故」,即自己的修行境界甚为难得。「无杂」是言「不同德,外道无杂故。」而「无量,难得,无杂」三句是显示自利、利他的功德不同于外道,为「无利勤苦」,可见其「德行圆满」之相。②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关于此五句的主旨为「离惑、苦,得涅槃」。澄观又分其为三层:「一、『无恼』者,即离惑习 、无明,不杂故。二、『无忧』者,离苦。苦依根本亡故,忧悲随尽。三、得涅槃,有二义:一、得体,谓无忧畏城,亦是无余涅槃。二、得用,谓能建大事,亦无住涅槃。即后二句,不住生死故云『不复退还』,不住涅槃,故『能救无量苦难』。由俱不住,方是世间涅槃胜事。以斯为业,则翻有为之业矣。」(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见到有为法如同幻觉而不真实之后,对于一切有为法倍增厌恶远离之心,倍增进入佛智慧之心;菩萨见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佛的智慧是无等的,佛的利他行是无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难得的,佛的功德是无杂的;佛是无恼的、无忧的,到达无畏之城,并且不再退还,能够拯救无量的苦难众生。」
「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①。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②。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③。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④。是为十。」
【章旨】此章为「修行护小乘行」部分「护陜劣心」层次的前部份。菩萨观见众生沉沦 六道而产生十种悲悯之心,起十种悲悯之行。
【注释】①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这一句为悲悯行的总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由孤独无依,故生哀愍。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今众生上远慈尊,又无方便,下不利物;又阙善心,故云『孤独』。既孤且独,何所依救?」②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澄观解释说,此二句是针对「欲求众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热衷于向外追求「五欲」(即「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的众生,可称之为「欲求众生」。「贫穷困乏」一句是言:「已得心无厌足,故贫穷无依。经云『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未必无财方曰『贫』也。」关于「三毒火然」一句,澄观解释说:「未得他财,求无休息,故三毒火然,此即多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烦恼亦多。」而「三毒」为「贪」、「瞋」、「痴」。众生因欲求而生贪,贪心不能实现而产生瞋恨,不符合佛法之理即为「痴」。③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等三句澄观解释说,此三句是针对「有求众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所谓「有求众生」是指追求「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中正报果的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是指众生被关闭于苦果之狱。「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是指「集因覆障」。而「众生不善观察」是指由于产生「八难」的缘故,众生不能听闻佛法。「八难」是指「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八种不能听闻佛法的障碍。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着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④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等四句澄观解释说,此四句是针对「梵行求众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梵行求众生」是指小乘以及外道众生。前三句指小乘,后一句指外道。「众生无善法欲」是指「行小因,不求大因胜善之法」。「众生失诸佛法」是指「保执小果,不求菩提,为失佛法」。这两类众生「皆是增上慢人」。「众生随生死流」是指「不得大般涅槃,长随变易生死」。「众生失解脱方便」是指「外道,虽求解脱,以行邪故,失于方便。」(引文均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地观见了如来智慧的无量利益,观见到一切有为法的无量过患,就对于一切众生产生十种哀愍心。这十种哀愍心是什么呢?具体而言:观见诸众生孤独而没有依靠,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贫穷困乏,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的贪、瞋, 、痴三毒之火熊熊燃烧,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被三有的牢狱所禁闭,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被烦恼稠林一直覆盖障蔽,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不善于观察,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没有追求善法的想法,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失去佛法的根本关怀,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随生死之流轮回不休,产生哀愍心;观见诸众生虽然追求解脱,但却缺乏方便之法,产生哀愍心。这就是菩萨因观见众生沉沦 六道而产生的十种悲悯之行。」
「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①;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②;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③;应令涅槃④。』」
【章旨】此章为「修行护小乘行」部分「护陜劣心」层次的后一部份。菩萨以十种悲悯之心而「决志救度」众生。依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若直就经文,对前十类生此十心。」这是说,此处的十种心是针对前述十种众生而言的,具体对应关系见注释。而世亲则将其解释为四层:「我应救」为总体概括,而其余九句则又分为三层次。
【注释】①我应救依照世亲的解释,「我应救」的涵义是「救孤独故」,具体针对前章的「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一句经文。②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初三,何处救度?谓三道中,一、脱业结。二、净惑染。三、度苦果。」「业结」指「恶业」与「烦恼」。「惑染」是指众生因为迷于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而染污真性。「苦果」指身心苦之果报,为根从恶业而生。从总体言之,生死之果报都是苦的。可见,这三句的第一层涵义是从「业」、「惑」、「生死果报」之中将众生拯救、济度出来。这三种心的第二层涵义是:「我应脱」是「脱贫穷故」。「我应净」是「净三毒故」。「我应度」针对的是「度有狱故」。其对应的前章三句经文是:「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③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澄观依据世亲的解释说:「次五,以何行度?谓授三学。」即菩萨依持于戒、定、慧「三学」而济度众生。「应着善处,应令安住」二句是言「正授」。其「应着善处」一句是言「着戒善处」。而「应令安住」一句的涵义是「劝住定、慧三昧地故。定、慧合说,为四地已去方是慧地,此地定增故,慧是定中之慧耳。」其后的三句则是说明「授法利益」的。「应令欢喜,应令知见」是说明「戒益」的。「应令欢喜」的涵义是:「将受戒者,令除疑生信,众生受佛戒便同大觉,固应欢喜。」而「应令知见」的涵义是:「已受者,令知持犯,见其胜益,安固不动。」「应令调伏」的涵义则是:「定、慧益,灭除沈掉,故云『调伏』。」这是其第一种解释。澄观还记载了第二种解释。他说:「更有一理。授行五句中,初三是戒。初,着戒处。次,由持戒得心不悔,故云『安住』。后,由不悔得心『欢喜』。次一,授慧,故云『知见』。后一,授定,故云『调伏』。」(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而这三种心的第三层涵义是:「应着善处」的涵义是「着无覆障处露地坐故」。「应令安住」的涵义是:「住善观察故」。「应令欢喜」的涵义是:「得善法,欲生欢喜故。」「应令知见」的涵义是:「知见性、相,同佛法故。」「应令调伏」的涵义是:「调伏诸根,不随流故。」其对应的五句经文是:「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④应令涅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依据世亲的解释说:「后一,度果。云何救度成?令得有余、无余涅槃故。」这是说,菩萨济度众生的结果是是众生得到「有余」、「无余涅槃」。而其对应的前章的经文是:「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又称「有余依」与「无余依」。「依」为「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称为「有余涅槃」。更灭依身无所余者,称为「无余涅槃」。此二种涅槃,同为一体,只是「无余涅槃」显现在于命终之时而已。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地观见众生界的无量苦恼,发出大精进之心,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众生,我应该去拯救,我应该使其解脱,我应该使其清净,我应该使其得到济度;我应该使其着于善法之处,应该使其安住,应该使其产生欢喜,应该使其知见,应该使其心得到调伏,应该使其获得涅槃境界。』」
「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①,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②?』」
【章旨】从此进入「厌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摄行」的内容。关于此部分的主旨,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欲摄众生,不离无障碍智、究竟、方便等故。」澄观将此部分判释为四层次。此章为第一层次「发起摄行之因」和第二层次「思求方便摄行」的内容,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如是厌离一切有为等三句此三句为「发起摄行之因」的内容,其涵义为「依前三因以明发起」。三句的具体涵义是:「一、『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是牒护烦恼行为,离妄想因。二、『如是愍念一切众生』,是牒护狭心,为不舍一切世间因。三、『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是牒护小心,为发精进因。谓既知佛智胜益,则修行彼道以趣入故。然三因之中,初、后是智,中一是悲。悲、智为因,能求方便。」(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②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等五句此五句为「思求方便摄行」的内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既思三因,欲将有益之智,救可愍之众生。」又「思求方便者,亦只思前众生堕有为惑业苦中,欲令永灭,得大涅槃,未知方便,故思求之。」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厌恶远离一切有为之法,如此愍念一切众生,知晓一切智智(即佛智)有殊胜的利益,想依持于如来的智慧来救度众生,便这样想道:『这些众生堕入在烦恼的大苦之中,我用何种方便之法纔能将其拔济出来,使其住于究竟涅槃之乐中呢?』」
「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①;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②;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③;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④;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⑤。』」
【章旨】此章为「修行方便摄行」的第三层次「思得摄生方便」的内容。经文以逆推式的方式,宣讲了五种递进式的方便智慧,其中,佛智是究竟摄生之方便,后两种方便智慧为第三地菩萨所证。「五智」的具体解释见注释。
【注释】①无障碍解脱智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是指「佛智」,而之所以名之为「无障碍解脱」,是因为其「无二障故,是离障解脱;具十智力,权、实无碍故,是作用解脱。」「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瞋」、「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实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实智慧;「权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机说法的方便智慧。②一切法如实觉「如实」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是说诸法之理体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关于此章中所言,佛智须依如实觉方纔成就的缘由,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八地得无生忍,觉一切法如实性故。若觉实性,方能尽惑,于事、理无碍故,佛智由起。」「无生忍」的意思是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忍」是心安住而不再动摇的意思。澄观说,修行至第八地所证得这一智慧是获得佛智的由起。③无行无生行慧光关于此名称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一切法不出二种:一者,自相,谓色、心等殊,是有为法体,故名为『行』。二者,同相,色、心虽殊,同皆生、住、异、灭所迁,举初摄后故,但名『生』。今四地菩萨了自及同,皆缘生无性,成无分别慧,故云『无行』、『无生』。下一『行』字,是慧行相,以『无行』、『无生』为慧行相。若如是行,则得八地,觉法自性也。」在此,澄观解释了「无行」、「无生」等语词的涵义。所谓「行」是指一切法的「自相」,而「生」则代指一切法的「生」、「住」、「异」、「灭」四相。而修行至第四地的菩萨则证得了「无行」、「无生」,因为他们已经了悟了一切法的「自相」与「同相」。菩萨在此所证的智慧之相则是以「无行」与「无生」为体的,因此,总称为「无行无生行慧」之光。④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的生成之所以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的原由是「此无生慧非『定』不发」,而「善巧」、「决定」、「观察」则是对此三地之禅的若干说明。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言『禅善巧』者,得三地满胜进分禅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禅,故名『善巧』。『决定』者,于他四地决能发也。『观察智』者,《论》云『自智慧观故』,谓即三地禅中之智,非前所发四地无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证慧,由三地禅中修慧而发。」可见,三地所修之禅为第四地之慧生起的前提。⑤善巧多闻此句是对三地之禅起用的条件的说明。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其涵义说:「此禅『不离善巧多闻』者,此中修慧,由后闻慧,方得起故。三节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闻』者,不取闻相故。」「多闻」是指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便产生这样的想法:想济度众生使其住于涅槃境界,不能够远离无障碍解脱之智慧;而无障碍解脱智慧,又不能够远离对一切法的如实了知;对于一切法的如实了知,又不能够远离无行无生行之智慧光明;无行无生行之智慧光明,又不能够远离禅的善巧决定观察之智慧;而禅的善巧决定观察之智慧,又不能够远离善巧多闻。」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 。」
「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①、依法②、随法、解法、顺法③、到法、住法、行法④。」
【章旨】此章与下章为「修行方便摄行」的第四层次「依思修行」的内容。关于其意义及其与上章的联系,澄观解释说:「上既逆推,本由『多闻』,今则顺行,先求闻慧而起闻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此章具体叙述了十方面的「求法行」。
【注释】①闻法喜法乐法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此三是从听闻之时的心理状态而言的。他说:「『闻法』者,无慢心故。二、『喜法』者,无妒心故。三、『乐法』者,无折伏他心问义故。」②依法关于此,澄观解释说,依持于大乘法而不忘失,而求取小乘道不能称之为「善」。③随法解法顺法据澄观的解释,「随法」是指「随自读诵」;「解法」是指「为他解说」;「顺法」是指「所闻法,静处思义」。「此三,约已得法自、他利时。」也就是,此三方面是从获得正法而起自利、利他之作用来说明的。④到法住法行法澄观解释说,此三方面是从修行的角度言之的。「到法」是指「依定修行到究竟」;「住法」是指「住出世间智」;「行法」是指「顺佛解脱行」。另外,「住法」、「行法」有拣择此法不同于「世间之行」的涵义。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观察了五种摄生方便智慧之后,更加倍地勤奋求取修习 正法。」
「菩萨日夜希望求得的是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①而不能生,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②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③。』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
「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
【章旨】此章为「修行方便摄行」的第四层次「依思修行」的后一半内容——「明求行因」。菩萨常常勤奋地追求佛法,「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五),其总体涵义是轻财、轻位而重法,特别是表达了「以一句之法能尽苦源,地狱多劫诚可甘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决心。而此「正修行以何为因?示现依寂静处思惟正观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五)。此中所说的「正修行」也就是前章的「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注释】①承事治事;受事。②三千大千世界是古代印度人对于宇宙构成的描述,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印度人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中所说的的「三千世界」往往是指一位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③相与相授与。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如此地勤奋追求佛法,所有珍贵的财宝都无丝毫吝惜,在他心目中没有任何物品是难得的以及必须重视的,只是对于面对能够宣说佛法之人而产生难得一遇的想法。因为这一缘故,菩萨对于自己身内、身外之财,为了追求佛法的缘故而都完全能够舍弃而布施给大众。菩萨没有恭敬的礼节不能做,无有憍、慢而不能舍弃,没有承事之心而不能产生,无有勤苦而不能承受。如果听闻一句未曾听到的法,产生大欢喜,胜过得到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如果听闻一偈未曾听到的正法,产生大欢喜,胜过获得转轮圣王之位;如果获得一偈未曾听闻之法,能够实践清净的菩萨行,胜过获得帝释梵王位并且在位无量百千劫。如果有人这样说:『我有一句佛所说之法,能够实践清净的菩萨行。你现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极大苦,我就会讲给你听。』菩萨这时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因为获得一句佛所说之法,实践清净的菩萨行的缘故,即便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中,尚且想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何况现在所说的小火坑不能跳入呢?!我现今为了追求佛法,应当承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之中的这般微小的苦恼呢?!』」
「菩萨如此地发起并勤奋地精进追求佛法,如其所闻观察并且修行。」
【说明】至此,「厌行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讲解完毕。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问题为:
第一,关于「厌行分」的涵义,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这是说,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内容统称为「厌行」。
第二,关于此部分的层次,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判释:「『厌行』有三种:一、修行护烦恼行。二、修行护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摄行。」
「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
「修行护小乘行」的涵义是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济度众生。
「修行方便摄行」的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此菩萨得闻法已①,摄心安住②,于空闲处③,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分」的内容。「厌分」的涵义,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解释:「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而「厌」的涵义则如澄观所说:「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关于「厌分」的内容,澄观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此章则涉及「修行」方面的四层次:「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澄观参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所述七种「作意」来阐述「厌分」,然所述顺序与《瑜伽师地论》略有不同。「作意」即为集中注意、使心警觉的心理活动。《瑜伽师地论》所述七种「作意」的前四种依次为「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而澄观所述则为「了相作意」、「摄乐作意」、「远离作意」、「胜解作意」。至于四种「作意」的具体内容见注释。
【注释】①此菩萨得闻法已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此中的「了相作意」为《瑜伽师地论》所列瑜伽师获得离欲界之欲的七种「作意」之一。②摄心安住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摄乐作意』。」关于「摄乐作意」,其要点为,在断除欲界烦恼的基础上,已经初步体会到禅悦,并以此心理功能而力图去除惛沉、睡眠、「掉举」等染污的心理活动。③于空闲处依据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何处修』,空闲通于事、理,则无处非修,即『远离作意』。」在「胜解作意」的基础上,多多修习 ,随即生起断除烦恼之道,于此「道」中「作意」即为「远离作意」。④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证得故,即『胜解作意』。然『口言』者,通于说、听故。」在「了相作意」的基础上,以所缘之相而发起殊胜的寻思,并进而修习 止观,称之为「胜解作意」。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得以闻法之后,摄止其心使其安住,在空闲之处这样寻思:『如所说修行就可以获得佛法,并非只有说法、听法方纔可以获得清净。』」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①,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②。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③。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④。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⑤。」
【章旨】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章涉及「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
【注释】①离欲恶不善法关于此句的涵义,佛教典籍解释不尽一致。玄奘翻译的《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六中说:「离欲」为远离「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离恶不善法」则是远离「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等「五盖」。因这五种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因此名为「五盖」。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则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对于「欲」的理解较为宽泛,对于「恶不善法」则包含了身、口、意三业所有不善法。远离「欲」,远离「恶不善法」则是进入初禅的前提条件。②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即为初禅的境界。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等五支。「寻」,旧译作「觉」,为心之粗分别作用;「伺」,旧译作「观」,为心之细分别作用。因为获得此禅定之人仍有「寻」、「伺」作用,因而又称「有觉有观」。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因而又称「离生喜乐」。「初禅」又包含「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因而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③第二禅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禅定中,远离初禅的「寻」、「伺」心理活动,于内心信相明净,因而称「内等净」;由于禅定之故,住于「喜」与「乐」之情态,因而又称「定生喜乐」。「灭觉观」则是「所离障,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乱于二禅。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为此所治,则病尽药亡。」(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第二禅」包含「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而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④第三禅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受乐」、「心一境性」等五支。于此禅定中,已离脱前二禅之「喜受」、「乐受」,住于「正念正知」,进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胜法而精进修习 ;已远离前二禅定之「喜受」、「乐受」,但仍然存有自地之妙乐,因而称「离喜妙乐」。「第三禅」包含「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之「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⑤第四禅此禅定具有「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禅定,离脱第三禅定之妙乐,因而称「舍清净」;仅忆念修养功德,因而又称「念清净」;由此之故,住于不苦不乐之感受中。「第三禅」包含「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是菩萨住在这一发光地之时,随即远五欲、远离所有恶不善法,心中仍有寻、伺作用,然而心已经能够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这就是菩萨住于初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继续修习 禅定,远离各种障碍,在此禅定中,远离初禅的寻、伺心理活动,于内心信相明净,住于喜与乐之情绪中,这就是菩萨住于第二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修习 禅定,离脱二禅之喜、乐,住于正念正知,进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胜法而精进修习 ,住于舍受,能够舍弃有念受乐,这就是菩萨住于第三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修习 禅定,先断除乐受,苦、喜、忧的情绪也得以灭除,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弃念清净,这就是菩萨住于第四禅时的境界。」
「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①。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②。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③。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④。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⑤。」
【章旨】此章前四句为「四无色定」的内容,后一句则回答了「何为修」的问题。「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说,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具体内容可参照注释。此外,与前一章衔接,澄观解释说,《瑜伽师地论》所言的七种「作意」中,「前修行因中有『观察作意』,后二作意在证入中。七中,前五通贯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后二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此中,「观察作意」起作用的「修行因」是指前述「厌行分」中的「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一句。而「加行究竟作意」与「加行究竟果作意」都在「四禅八定」之中贯穿。
【注释】①虚空无边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一层「空无边处定」所获得的境界。「空无边处定」又名「空处定」,在获得「四禅天定」之后,超越第四静虑,灭眼识相应之色想,耳、鼻、舌、身等四识相应之有对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障定的一切想,唯思惟「空无边之相」而安住之。这是「四无色定」的第一层次,其目的主要是勘破一切物质观念,仅念无边之空间,心中隔绝外界差别之相。在此定中,仍然厌身心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飞鸟出笼,自由 自在,因此称之为「空处天定」。②识无边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二层「识无边处定」所获得的境界。「识无边处定」又名「识处定」,是指超越「空无边处」,更思惟「识无边之相」而安住之。这是「四无色定」的第二层次,其目的是在「虚空无边处定」的基础上,更以之接触于内界,而念识之无边,屏除识中所起差别之相。在获得「空处天定」之后,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因此称之为「识处天定」。③无所有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三层「无所有处定」所获得的境界。「无所有处定」,又名「少处定」,超越「识无边处」,破其识相,更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之识,无量无边,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因此称之为「无所有处」。④非有想非无想处指「四无色定」的第四层「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所获得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又名「非有想非无想定」,超越「无所有处」,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前「识五边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后,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此「非想非非想定」无想,故异于「灭尽定」;又非无想,故不同于「无想定」。前之三定,虽在泯灭内、外之差别相,以至于所谓真空。然尚有「一切空」想,故须再进至于无想亦非无想而修炼之,即完全洞澈一切空观念之三昧法,比于四禅更富于观智。⑤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此二句为「何为修」的内容,即以不同法来顺化众生,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所说:「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三、为苦恼众生,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生故,入喜、舍无量。五、为邪归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义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在修习 四禅的基础上,超越一切色想,灭除有对之想,不念种种想,进入无边虚空,住于虚空无边处。菩萨接着修习 ,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进入无边识,住于识无边处。菩萨接着修习 ,超越一切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住于无所有处。菩萨接着修习 ,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住于非有想非无想处。菩萨只随顺法的缘故,修行而没有乐于执着的对象。」
【说明】至此,「厌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讲解完毕。有几方面可特别注意:
第一,「厌分」的涵义,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解释:「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而「厌」的涵义则如澄观所说:「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
第二,关于「厌分」的内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五、何时修?六、何为修?七、何所修?」澄观又将此七方面分为三层次:
其一,前四个回答修行方面的问题。「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于正法,「云何修」的答案是「摄心安住」,「何处修」的答案是「于空闲处」,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缘,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其二,「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
其三,「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
第三,此部分所讲的「四禅八定」为第三地「发光地」的核心内容,应该特别引起注意,注释因而也稍微详细了一些。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①,广,大,无量,不二②;无怨,无对③;无障④;无恼⑤。徧至一切处⑥。尽法界,虚空界⑦。徧一切世间⑧。」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果分」。所谓「厌果」,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地满,心中得无量等,是厌之果。」「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为『果』。」也就是说,此部分所言的内容是前述「四禅八定」所引发之果。据澄观的判释,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此章为其第一层次「行方便果」的内容。「行方便果」即「四无量行」,经文较为详细地叙说了「慈无量行」。
【注释】①此菩萨心随于慈此句为此章「慈无量行」的总体概括。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随』有二义:一、心不趣寂,动皆合慈。二、以此慈心随逐于物,如犊逐母。」「慈」的基本涵义是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②广大无量不二依照澄观的解释,此四方面的内容为给予众生「乐」,经文显示了「乐」的四方面「行相」。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说:「『广』者,与欲界『乐』,欲境广、多故。『大』者,与同『喜』、『乐』,谓初、二禅『喜受』俱,故高出名『大』。『无量』者,与不同『喜』、『乐』,三禅已上离『苦』离『喜』故,深故名『无量』。『不二』者,三『乐』平等与故。」这是澄观引用世亲的解释而略作发挥。澄观所记载的另外一种解释则为:「『广』则无乐不与。『大』谓菩提涅槃。『无量』谓穷来际。『不二』者,无一不与故。」③无怨无对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云何『障对治』?与不爱者与爱,此障对治,如《经》『无瞋恨』、『无对』故。」「障对治」的涵义就是「对治」「瞋」和「有对」两种障碍。「有对」即于法有碍之意,「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诸法,受障碍而不生,或被所取所缘之境所拘碍而不能转他境,称为「有对」。据《俱舍论》卷二十九,有「四无量」对治四障之说,即「慈无量」主要对治「瞋」。④无障这一句的涵义为「行清净慈」,其内涵为:「正断身心不调、睡眠、掉悔诸盖等。」(世亲《十地经论》卷五)「五盖」为「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⑤无恼此句是言「摄果」。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云何『摄果』?欲、色界中受正果、习 果,无苦事故。」即「慈心」之「定力」起于「色界」的正果,并无苦恼等事,因此称「无恼」。⑥徧至一切处澄观解释说:「『徧至一切处』即『法缘慈』,横遍十方,竖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诸法皆能缘念。然法有二种:一、缘圣、凡五蕴之法。二者,众生所有分别作业之法。此即所化差别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这是说,菩萨缘念一切凡、圣之法。⑦尽法界虚空界此二句说的是「无缘慈」。⑧徧一切世间此句为「慈无量行」的结语。澄观解释说:「末句云『遍一切世间』者,总结上慈,成无量义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据《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无量」一词,凡有三义:其一,以无量之众生为此「四心」之所缘。其二,此「四心」能牵引无量之福,其三,此「四心」能招感无量之果。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无量慈心,具有广、大、无量、不二的特性;此无量慈心又是无瞋恨,无有质碍的;是清净的;具有无恼之果报。菩萨的慈无量心徧至一切处。菩萨的慈无量心穷尽法界,穷尽虚空界。总之,菩萨所具的这一慈无量心徧及一切世间。」
「住悲①、喜②、舍③,亦复如是。」
【章旨】此章以前文对于「慈无量行」的叙述来比拟类推「悲无量行」、「喜无量行」、「舍无量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又解释说:「四种无量为四有情:谓缘『求乐众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喜』随『喜』,『有惑』不染。」最后一句即指「舍无量行」,为「有惑众生」发「舍无量行」。
【注释】①悲「四无量心」(也称「四无量行」)之一。「悲」为「悯伤」之意,即济拔无量众生苦之心。指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称「悲无量心」或「悲无量行」。据《大智度论》卷二十载,缘无量之众生,思惟离苦,而入于悲「等至」,称为「悲无量心」。又据《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悲无量心」能对治「四障」中的「害」障。②喜「四无量心」(也称「四无量行」)之一,即见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生喜悦之心。据《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悲无量心能对治「四障」中之「不欣慰」障。③舍「四无量心」(也称「四无量行」)之一,对无量之众生无爱无憎,住于平等之心,也即舍怨亲、喜乐、苦忧等念之心,并能舍贪、瞋、痴之烦恼。据《俱舍论》卷二十九载,「舍无量心」能对治欲界之「贪」、「瞋」。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于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也与慈无量行相同。」
【说明】「厌果分」的第一部分——「四无量行」之内容,至此,金刚藏菩萨已经宣说完毕。「四无量行」,也称之为「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为「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为「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为「喜无量心」;对于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在此经中,同时包含前述二义。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①,能动大地②。」
「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③。」
「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④;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⑤;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⑥;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⑧。」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果分」的第二层次「行功用果」的内容。「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萨所具有的、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即「五种神通」。关于此层次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从多分说但为邪归。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此章为「身通」的内容。「身通」即菩萨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即便是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的神通之力。
【注释】①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此句为「身通」的总句。「身通」,又名「神足通」、「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为唯佛所独具。依照世亲的解释,后文是从「世界自在」、「身自在」、「作业自在」等三种「自在」来说明「神足通」的,其中,「作业自在」又分为八个方面。②能动大地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世界自在」,即菩萨具有能够自由 自在地使大地震动的能力。③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身自在」,即菩萨具有能够自由 自在地或隐身,或现身,或一身变化为多身,多身又合为一身,如此等等的能力。④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世亲说此句以下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即菩萨具有自由 自在地行动的能力。「作业自在」有八种,此句为第一种「傍行无碍」,即菩萨具有自由 自在地穿越任何有质碍之物品的能力。⑤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的第二种「上行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飞鸟一般的自由 飞翔的能力。「跏趺」,为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大致言之,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此句是言,菩萨在空中飞翔之时,是以跏趺坐的姿势进行的。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据世亲的解释,此四句是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的第三至第六种。「入地如水」一句是言「上、下行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如水一般自由 自在地进入地下的能力。「履水如地」是言「涉水不没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在地面行走一般在水面行走的能力,不藉助于任何工具而不会沉没。「身出烟焰,如大火聚」一句是言「其身炽然自在」,即菩萨具有身体自燃如大火炬的能力。「复雨于水,犹如大云」一句是言「身能注水自在」,即菩萨具有犹如大云般从空中降雨的能力。⑦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据世亲的解释,此是言「身能摩扪自在」,即菩萨具有用手触摸接触太陽、月亮的能力。扪,执持,按住;蒙住;抚摸;揩拭。摩,摩擦;挨挤;抚摸。触,撞,碰;接触。⑧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据世亲的解释,这是说:菩萨能够在「梵世间」与「器世间」之间「随意自在转变」。「梵世」,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婬欲之故。「器世间」,又称「器世界」、「器界」,或单称「器」,即指自然世界、无生物界、物质世界。佛典中之「世间」,可分为「有情世间」(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二种。其中,山河、大地、草木、城宅等众生可居住、生活之国土世界,称为「器世间」。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获得了无量神通之力,能够使大地产生震动。」
「菩萨可以以一身变为多身,多身又化为一身,或隐藏起来,或现身出来。」
「菩萨能够在石壁大山等等障碍之中,自由 无碍地来往,就犹如在虚空行动一样;菩萨能够在虚空中跏趺而飞起来,就如同空中飞翔的鸟一样;菩萨能够如同入水一样自在地进入大地之中;菩萨能够如同在大地上行走一样,在水面上自由 行走而不会沉没;菩萨之身产生火焰,如同大火炬一样;菩萨具有犹如大云从空中降雨的能力;菩萨具有具大的威力,能够用手自由 自在地抚摸太陽、月亮;菩萨的身体自由 自在,能够自由 地在梵世与器世间转换。」
「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①,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②、虻③、蝇等声亦悉能闻。」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二种神通——「天耳通」的内容。世亲解释说:「『天耳』、『他心智』二通,口业清净。」「『二通』能知说法音、声、义故。以知他心故,随种种言音皆能尽知,依于此义,种种异名说随众生用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这是说,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
【注释】①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此句为「天耳通」的总句。「天耳通」,又称「天耳智通」、「天耳通证」,即以天耳缘「欲」、「色」二界之声 处所表现出的神通力。据《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五等所说,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而得的「色界」四大种所造的净色耳根,名为「天耳」,此耳能闻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因而名为「天耳通」。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这样解释此句:「『天耳通』者,随能闻、所闻如实示现清净谛闻故。『过人』者,远闻故过人。声者下乃至阿鼻地狱等声悉能闻故。」②蚊蚋蚊子。③虻古代俗字。据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所说:「啮人,似蝇」,「虻虫其实似蜂,而大小似蝇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天耳清净,远远超过人的耳朵,能够完全听闻人、天于近处或者远处所发出的所有声音,甚至蚊子、虻、苍蝇等等所发出的声音也能够完全听到。」
「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①。」
「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②。有烦恼心,无烦恼心③。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④。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⑤。定心,非定心⑥。解脱心,非解脱心⑦。有上心,无上心⑧。杂染心,非杂染心⑨。广心,非广心⑩。皆如实知。」
「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三种神通——「他心通」的内容。「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 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这种神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
【注释】①此菩萨以 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此句为「他心通」的总句。「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证通」、「智心差别智作证通」、「观心心数法智证通」、「心差别通」,是指菩萨在修习 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又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先审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后变异辗转相随,后更观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实知悉他人之种种心相。在前述经文中,于总句之后,从九个方面来说明「他心通」。澄观解释说:其一,「烦恼」、「苦」有「有」与「离」之分,「业」有善、恶之别,所以,这二十六心实际上贯穿了「苦」、「集」、「灭」、「道」四谛的线索。其二,二十六心都应该冠以「如实知」。「如实知」的意思为认清事实,并且把握了其最真实的本质。其三,此中,「心」之「见」非在心外见法,也非物外境。具体言之,是「自」即菩萨,「他」即众生并无分别;「能知」之菩萨心,与所知之「众生心」,并无分别。经文在言说「有贪心」与「离贪心」时,有「如实知」之语,其余二十四心则省略言之。澄观在此的解释,均可用于其余二十四心。②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等六句此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众生的三毒之心的有与无。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以初六心明『随烦恼』。谓随缘现起,烦恼相应,故名为『随』。非约小惑名『随』。言『有贪』者,于可爱所缘,贪缠所缠故。『离贪』者,远离如是贪缠故。下四例知,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为能治。」这是说,与「贪」、「瞋」、「痴」三毒相逐随而生的烦恼(即引文中的「缠」)并非「小随烦恼」,而是「无惭」、「无愧」二种「中随烦恼」以及「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大随烦恼」。远离如此的三毒之「随烦恼」,则为「离」心。③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关于此二心的涵义,世亲、澄观都言其是用来说明「随眠」的。「使」与「随眠」都是烦恼之异名。因「烦恼」驱使众生流转于迷之世界(生死),因此,称「烦恼」为「使」。小乘有部以为,因「烦恼」随逐众生,而且它幽微难知犹如睡眠,因而名「随眠」。而大乘唯识学则认为,烦恼的「种子」眠伏于「阿赖耶识」中,因此将其称之为「随眠」。因为《华严经》为大乘唯识学的宗经之一,所以,此处须以世亲的解释为最妥切。可见此二心的涵义是菩萨完全了解众生的「随眠心」以及「无随眠心」的情形。④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小心」是指「欲界」中的「人」。「广心」是指「欲天」即「欲界」中的「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之心;「大心」是指「色界」众生所具之心;「无量心」是指「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天」和「识无边处天」众所具之心。这四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之心态。⑤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这四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学三昧行」者所具的各种心态。「略心」是指「止」,「非略心」则是指不合于「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缘对象非一。「沉昧」即「惛沉」,指内心惛昧沉郁,使身心不能实践善行。「散心」指「掉举」之心,「非散心」则指专心于定境所得之智慧心。「掉举」,指浮动不安之心理状态。⑥定心非定心此二句是言,菩萨完全知晓获得三昧者与未获得三昧者的各种心态。「定心」是指修定者正确地进入根本「定」,「非定心」则是指修行者未能进入定境或者应该从「定」中出来而未能及时「出定」。⑦解脱心非解脱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获得解脱者与未获得解脱者所具的各种心态。「解脱心」是指「无缚之心」,「非解脱心」是指「有缚」之心。⑧有上心无上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具有增上慢的凡夫与没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各种心态。有「增上慢」者为「有上心」,无「增上慢」者为「无上心」。⑨杂染心非杂染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追求名声的凡夫与不追求名声的凡夫所具有的各种心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论经》名『求』、『不求』。心希求名闻即是『杂染』,反此『非染』。」⑩广心非广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大乘行」者与学小乘者所具的各种心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济为『广』,随阙『非广』。」「广心」即大乘行者所具,「非广心」即小乘修行者之所具。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地知晓其他众生的心。」
「具体而言则是:面对有贪心的众生,菩萨完全如实知晓其有贪心;面对离贪心的众生,菩萨完全如实知晓其离贪心;菩萨完全知晓有瞋心众生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离瞋心众生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有痴心众生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离痴心众生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有烦恼心众生的心态,完全知晓无烦恼心众生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人』之小心、欲界六天众的广心、色界众生的大心、无色界众生的无量心。菩萨完全知晓正确修止众生的略心,完全知晓众生不合于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缘对象非一的心态;菩萨完全知晓修三昧者的掉举之心,完全知晓专心于定境者所获得的智慧心。菩萨完全知晓正确地进入根本定的修定者的心态,完全知晓未能进入定境或者应该从定中出来而未能及时出定的非定心。菩萨完全知晓获得解脱者的解脱心,完全知晓未获得解脱者的非解脱心。菩萨完全知晓具有增上慢的凡夫的有上心,完全知晓没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无上心。菩萨完全知晓追求名声的凡夫所具有的杂染心,完全知晓不追求名声的凡夫所具的非杂染心。菩萨完全知晓大乘行者的广心,完全知晓学小乘者所具的非广心。」
「总之,菩萨对于众生的种种心态都能够如实知晓。菩萨就是如此以其所具有的他心智来知晓众生的心。」
「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①。」
「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②、坏劫③、成坏劫④、无量成坏劫。」
「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⑤,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
「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四种神通——「宿命通」的内容。「宿命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种族、寿命、苦乐等等的神通之力。
【注释】①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此句为「宿命通」的总句,「念」为忆念的意思。「宿命通」,又作「宿住随念智通」、「宿住智通」、「宿命智通」、「宿命通证」、「识宿命通」、「宿住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寿命、苦乐等等的神通之力。此智以慧为自性,随忆念之势力,能知诸过去生于欲、色界中之自、他有漏五蕴,故称「宿住随念智」;又此智因依色引发,故唯局限于「欲界」、「色界」,不通「无色界」。总句之后,经文则从两方面来说明「宿命通」的功用。澄观判释说:「初,念何等事?谓一生乃至多劫中事,此显念时分。次,『我曾下』,云何念?即念相差别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第一层次为「时间」,第二层次为所念之「行相」。②成劫为四劫之一。据诸经论载,「器世间」全坏之终,由有情业之增上力故,生微风,成立「风」、「水」、「金」三轮,于「金轮」上生出诸海山洲(须弥山、七金山、四大洲等),为「四王天」、「忉利天」二天。此「二天」也称「地居天」,为「人类」、「傍生」等的住处。其次成立「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四天,此四天也称为「空居天」。又自「空居天」至「无间地狱」,有情众生次第降生。此等「器世间」、「有情世间」形成之时期,即称为「成劫」。③坏劫为四劫之一,即介于「住劫」与「空劫」间,世间转趋坏灭之时期。此时期分二十「中劫」,有情众生经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坏尽,唯器世间(国土环境)空旷而住,至最后一「中劫」,器世间亦坏灭。器世间之破坏是由「火」、「水」、「风」等三大灾所次第破坏,相对于「住劫」时之「小三灾」,特称为「大三灾」。火灾由七个日轮出现而起,色界「初禅天」以下悉成灰烬;水灾由雨霖而起,「第二禅天」以下悉被浸没;风灾由风之相击而起,「第三禅天」以下悉被飘散。此「火」、「风」、「水」三大灾,也称为「劫灾」,然破坏仅至色界「第三禅天」以下,「第四禅天」以上不受破坏。④成坏劫此劫为《大毗婆沙论》所言的三劫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说:「劫有三种:一、中间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间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可见,「成、坏劫」是指「成劫」与「坏劫」的合称。⑤寿命人的一期生命。佛教讲众生有二种命:一为「命根」,二为「智慧命」。「命根」,指生命、生命之持续力,或众生与生俱来的生命机能或原理。「智慧命」,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忆念知晓自己以及无量众生的宿命差别。」
「具体而言就是:菩萨忆念知晓一生,忆念知晓二生、三生、四生,甚至十生、二十、三十生,甚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
「我曾经在某处,名字为如此,姓为如此,种族为如此,饮食如此,寿命如此,住世长短,以及于其中的如此苦乐。我在那死亡,生于那一个地方,从某处死亡,转生于这一地方,如此形状,如此相貌,如此的言音。」
「如此等等过去无量的差别,我都能够忆念。」
「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①。」
「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
「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五种神通——「天眼通」的内容。「天眼通」是指菩萨以在修习 禅定中获得或者自得的天眼来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之力。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宿命、生死智二通,意业清净。去、来二通,尽知众生过去、未来所、应受化故。」这是说,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完全知晓众生过去与未来所受化及应该受化的行相。
【注释】①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此句为「天眼通」的总句。「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天眼通证」,即以天眼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力。「天眼」有「修得」与「报得」二种,凡于人界修四禅定而得净眼者,称为「修得」;生于色界诸天而自得净眼者,称为「报得」。总句之后,经文则从两方面来具体说明「天眼通」的功用。第一层次为观见众生本有(即今生)之果及其形成之业因。第二层次则具体说明所见众生之因、果差别。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其眼清净远远超过人眼。」
「看见这些众生出生时、死亡时、容貌娇美时、容貌丑陋时,在善道、恶道中,等等如此,都是随其所造业而去投生。」
「如果那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如果那众生具足邪见以及邪见的业因缘,身体败坏生命终止之后,必然堕入恶道,转生在地狱中。如果那众生成就了身善行,成就了语善行,成就了意善行,不诽谤贤圣,具足正见;众生由于正见业因缘,身体败坏生命终止之后,必然转生于善道诸天之中。如此等等,菩萨的天眼都能够如实知晓看见。」
【说明】「厌果分」的第二层次「行功用果」的内容,至此,金刚藏菩萨已经全部宣说完毕。几个重要问题强调如后:
第一,「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萨所具有的、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即「五种神通」。关于此层次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从多分说但为邪归。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
第二,此部分经文所列顺序与一般经籍所列不同。五种神通之中,「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通于有漏,唯为世俗智所摄,「他心通」则通于无漏。依照「身」、「口」、「意」三业的顺序,可以将五通排列为三层次,即「神足通」属于「身业」,「天耳通」和「他心通」属于「口业」,「宿命通」和「天眼通」则属于「意业」。
第三,「五通」的大致内容如后:
「身通」即菩萨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即便是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的神通之力。
「天耳通」是指菩萨在修禅定中所获得的「天耳」,能够听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音。「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 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
「宿命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种族、寿命、苦乐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萨以在修习 禅定中获得或者自得的天眼来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之力。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完全知晓众生过去与未来所受化及应该受化的行相。
「此菩萨于诸禅①、三昧②、三摩钵底③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章旨】此章为「厌果分」的第三层次——「总结自在」。
【注释】①诸禅世亲、澄观均说此处的「诸禅」指前述的「四禅」。②三昧本指「三摩提」或「三摩地」,意思为「正定」,即指佛教徒通过修行形成的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心境。关于此处的「三昧」,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直接说:「『三昧』者,四无量。」而澄观则解释说:「四无量心」或「四无量行」本来也可以称之为「四无量等至」即「四无量定」、「四无量三昧」。③三摩钵底又作「三摩拔提」,意思为「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沉、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四静虑」即「色界」诸天,可分为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定」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关于此语,菩提流支所译的《十地经论》中,直接说:「『三摩跋提』者,五神通。」而澄观则不同意这种说法,《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说:「『三摩钵底』者,《论》云『五神通』。此应译者之误。合云『三摩呬多』,以此云『等引』,五通即所引故。『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非神通故。」可见,澄观认为,此处应该译为「三摩呬多」。而「三摩呬多」的意思为「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据《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等载,「三摩呬多」仅仅限于「定心」,而不通于「散心」,「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静虑」、「八解脱」、「三等持」、「三摩钵底」等四种。而前述的五种神通即为「三摩钵底」等所引发出来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在四禅、三昧、三摩钵底之中能够自由 自在地进入、出来,但是却不随其业力而转生,只是随应其能够满足菩提分的程度,凭借其意愿之力而生于其中。」
【说明】「正说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至此全部宣讲完毕。在此,将其基本内容小结如后:
第一,关于此「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明地行分」有四部分,即「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至于为何以「厌」为名,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澄观又说:「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可见,此地以「厌」为地相,其涵义为:厌恶并去除烦恼,进而对于凭借其去除烦恼的四禅八定也同样须「厌」。
第二,「起厌行分」的内容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这十种「深心」是:「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第三,「厌行分」也就是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内容。关于此部分的层次,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判释:「『厌行』有三种:一、修行护烦恼行。二、修行护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摄行。」「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修行护小乘行」的涵义是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济度众生。「修行方便摄行」的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第四,关于「厌分」的涵义,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解释:「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关于「厌分」的内容,澄观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澄观又将此七方面分为三层次:
其一,前四个回答修行方面的问题。「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于正法,「云何修」的答案是「摄心安住」,「何处修」的答案是「于空闲处」,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缘,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其二,「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
其三,「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
第五,所谓「厌果」,据澄观的解释:「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为『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也就是说,此部分所言的内容是前述「四禅八定」所引发之果。据澄观的判释,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次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无量行」。「四无量行」,也称之为「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为「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为「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为「喜无量心」;对于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因此名为「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经中,同时包含前述二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四种无量为四有情:谓缘『求乐众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喜』随『喜』,『有惑』不染。」最后一句即指「舍无量行」。
第二层次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萨所具有的、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即「五种神通」。此部分经文所列顺序与一般经籍所列不同。此经依照「身」、「口」、「意」三业的顺序,将五通排列为三层次,即「神足通」属于「身业」,「天耳通」和「他心通」属于「口业」,「宿命通」和「天眼通」则属于「意业」。「五通」的大致内容如后:「身通」即菩萨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即便是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萨在修禅定中所获得的「天耳」,能够听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音。「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 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宿命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种族、寿命、苦乐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萨以在修习 禅定中获得或者自得的天眼来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之力。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完全知晓众生过去与未来所受化及应该受化的行相。
第三层次即为「总结」。
(三)、正说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①。」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进入「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一部分——「调柔行体」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含有两层涵义:第一,「见多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福行」(即「供养」)、「回向行」以及「修智行」三方面的内容。
【注释】①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一切法不生不灭』者,即法性观,于清净法中不见增,故不生;烦恼妄想中不见减,故不灭。『因缘而有』,此有二义:一者,成上,由净法从缘生,故无可增;妄法从缘灭,故无可减。二、约不坏相故,虽体不生灭,不碍生灭。依对治因缘,离烦恼妄想,故灭;转胜清净,般若现前,故生。以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故知一切法不灭,妄想灭故。以此该后,则见缚等灭,是不灭之灭也。又以此三地世间满故,于禅定中为此实观,生起后地无生行慧,亦即善巧决定观察智也。」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地所证为「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两种智慧,因此,此句所言观法性本空,般若智慧现前,为在第四地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打下基础。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发光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萨观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因缘而有的。」
「见缚①先灭,一切欲缚②、色缚③、有缚④、无明缚⑤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⑥。」
「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⑦,谐顺心、悦美心⑧,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⑨,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⑩,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11,皆转清净。」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内容——「调柔行体」的第三部分「所练净」的内容。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断除「五住地烦恼」以及「三不善根」的微细种子,厌离世间胜于前地。
【注释】①见缚因为「见惑」能够缠缚众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见惑」为「见缚」。「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产生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而称为「住地」。此「惑」属迷「理」之惑,因此它为「五住地烦恼」之根本。了断此惑,始易入「见道」。②欲缚因为「欲界」的「欲惑」能够缠缚众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欲惑」为「欲缚」。「欲惑」即「欲爱住地」,为「五住地惑」之二。「欲」是「欲界」,「爱」是「贪爱」(即「思惑」),此「思惑」本来通于「贪」、「瞋」、「痴」、「慢」四者,但以「贪爱」的润生之义最强,故举其以表示「思惑」。「欲爱住地」包括除「见惑」、「无明惑」,且着于外在之「五欲」(「五欲」有两种涵义,此处是指「色」、「声」、「香」、「味」、「触」)之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③色缚「色」指「色界」,因为「色界」的「思惑」能够缠缚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之为「色缚」,又称「色爱住地」,为「五住地惑」之三。「色爱住地」包括「色界」之中的「无明」、「见惑」,其染着于一己色身的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④有缚又作「有爱住地」、「无色爱住地」,指「无色界」之思惑,为「五住地惑」之四。「无色爱住地」包括「无色界」之中的「无明」、「见惑」,其舍弃远离色贪而爱着己身之心的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⑤无明缚「无明」能够缠缚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其为「无明缚」,为「五住地惑」之五。「无明住地」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执」、「法执」中的「法执」,它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因此又称为「无明住地」。⑥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喻言『秤两不减』者,厌离世间胜于前地『信』等,入于厌火故,自在不失、减也。」如前所述,「初地」为「信乐行」,第二「离垢地」为「戒行」。因此,澄观所说的「信等」是指第一「欢喜地」、第二「离垢地」。这实际是说,此地尽管与第一地、第二地更加远离世间,但是,其比之二者殊胜的地方在于,并无失去与减少什么。⑦忍辱心柔和心此二心为十三心的总句。关于此二心,澄观解释说:「一、他加恶辱能忍受故。二、善护他心,谓他人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故。」这是说,「忍辱心」即忍受他人所加给的污辱。而「柔和心」则是以柔和之心来回应他人的侮辱。⑧谐顺心悦美心澄观解释说,这二心为「分别善护他心」。「谐顺心」的涵义是,针对他人误以为菩萨所作而怀疑菩萨、瞋恨菩萨,修行此地的菩萨则显现为其同伴而「与之谐和」。「悦美心」的涵义则是以「爱语诲诱」他人。⑨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关于此三心,澄观解释说:「分别加恶忍受,谓身加恶而不瞋,口毁辱而不动心,嫉害而忧恼不能浊,以万顷之陂方其量故。」⑩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据澄观的解释,这三心是说明「谐顺心」、「悦美心」与「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等心形成之原因的。澄观说:「『无高下』者,过去久离憍慢故,不自高举轻下于彼,由此能柔和护他。后二,即加恶不改之因:一、不望报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报故,众生于我有恩,法尔应忍。」11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据澄观的解释:「后三心显上二心离障。虽柔顺护他而非谄,实为利益,故不诳心;无隐覆谄佞,故无譣诐。譣诐者,谄佞也。」这是说,这三心是说明「谐顺心」与「悦美心」已经远离了「烦恼障」。菩萨虽然柔顺护持众生但却无谄心,因为菩萨确实是想给予众生利益的,所以就会无诳骗心;菩萨无隐藏遮蔽的必要,所以,就无有「譣诐心」。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其见惑首先灭除,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等都逐渐地微小薄弱。因为菩萨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都不积集这些烦恼的缘故,邪贪、邪瞋以及邪痴,都得以除去断绝,菩萨的所有善根都转而更加明净。佛子!这正如将真金善巧炼治,其重量并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明净。」
「菩萨也是如此。菩萨住于此发光地,由于不积集烦恼的缘故,邪贪、邪瞋以及邪痴,都得以除去断绝,菩萨的所有善根都转而更加明净。进入此地的菩萨的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如此等等,都得以清净。」
「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①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②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二、第三部分——「别地行相」和「结说地相」的内容。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忍辱波罗蜜多」为主,因此,进入此地的菩萨也是以「忍辱心」偏胜的。
【注释】①利行「四摄法」之一。「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都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济度众生的目的。②忍波罗蜜「忍」即「忍辱」,音译为「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译为「安忍」、「忍」。「忍」有三层涵义︰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忍受认可诸法无生之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慧」。「忍辱波罗蜜多」,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即「实相」上。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所修行四摄法中,以利行摄居多;十种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居多;其余三摄以及九种波罗蜜,并非不修行,只是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第三发光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①,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起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包含「天王果胜」与「禅定果胜」两部分内容。「天王果胜」又有两方面: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指经文中的「三十三天王」。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令诸众生舍离贪欲」等等。
【注释】①三十三天王即「忉利天」的音译,指住在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帝释天止住于中央(善见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计「三十三天」。山顶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于中守护诸天。帝释天所居住的善见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诸天众游戏之处。此天离大海八万由旬,与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也八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千岁。身长四分之二俱卢舍,衣长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 成婬(或说以风为欲),与人无异,然无诸不净。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三十三天王,能够以各种方便使众生舍弃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①;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②。」
【章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禅定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胜」则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注释】①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依照澄观的解释,此三句是说明出家菩萨所得胜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见百千佛」的意思为「十方各十千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义是知晓佛所加持给第三地菩萨的神力。「能动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义是:面对对佛教有信仰众生,可以为其显现震动国土的神通。②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二句是说明自利、利他行为实现的速疾的。「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的涵义则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在佛法中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获得百千种三昧。得以观见百千的佛,知晓数百千佛的神力,能够使百千个佛的世界发生震动;这些菩萨甚至能够示现百千个身体;而每一身都能够示现百千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内证愿力,教智自在;又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称『愿智』。」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数百千』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二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四摄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摄」。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忍辱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清净安住明盛心,厌离无贪无害心①,坚固勇猛广大心,智者以此入三地。」
【章旨】此章之后为「第三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十八颂分为五部分。此章一颂颂「起厌行分」,也就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
【注释】①无害心此即指「不退心」。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说:「依不舍自乘进行」,为「不退心」之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则解释说:「造行进善,若不胜进,则名为『退』,故异第二。若准《瑜伽》,所修对治,不复退失。故下颂云『不害』。若失对治,则有害故。」此中,「第二」指第二「离垢地」。《瑜伽》指《瑜伽师地论》。这是说,不舍弃大乘之行即为「无害心」。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具有清净心、安住心、明盛心,厌离心、无贪心、无害心,坚固心、勇猛心、广心、大心,智慧的修行者以此进入第三地。」
「菩萨住此发光地,观诸行法苦无常,不净败坏速归灭,无坚无住无来往。观诸有为如重病,忧悲苦恼惑所缠,三毒猛火恒炽然,无始时来不休息。」
「厌离三有不贪着,专求佛智无异念;难测难思无等伦,无量无边无逼恼。见佛智已愍众生,孤独无依无救护;三毒炽然常困乏,住诸有狱恒受苦。烦恼缠覆盲无目,志乐下劣丧法宝;随顺生死怖涅槃,我应救彼勤精进。」
【章旨】从此章开始的十二颂颂「厌行分」。关于「厌行分」的涵义,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厌行分」分三部分,此章五颂,前二颂颂第一部分「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其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后三颂颂第二部分「修行护小乘行」的内容,其要义为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济度众生。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进入第三地之后,即观一切有为法是苦的、无常的,是不净的、败坏的,最终都会归于毁灭;有为法是刹那生灭的,非从前际生的,非向后际去的,非于现在住的。菩萨又观有为无常法如同无药可救的重病一样,众生被忧、悲、苦恼等等烦恼所纠缠,众生的贪、瞋、痴三毒之火炽然不息,日夜增长,从无始以来从来没有停息过。」
「菩萨见到有为法如同幻觉而不真实之后,对于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产生厌恶远离之心,专心寻求佛的智慧而无任何其它念头;菩萨见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佛的智慧是无等的,佛的利他行是无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无边的,佛是无恼的、无忧的。菩萨如此地观见了如来智慧之后,就对于一切众生产生哀愍之心。菩萨观见诸众生孤独而没有依靠,没有任何救助与保护;菩萨观见诸众生的贪、瞋、痴三毒之火熊熊燃烧,观见诸众生常常贫穷困乏,观见诸众生被三有的牢狱所禁闭,承受无量的痛苦。菩萨观见诸众生被烦恼稠林一直覆盖障蔽而盲目,不善于观察,其志向低下恶劣而丧失了佛法的根本关怀;这些众生只是随顺生死之流轮回不休,并且畏惧涅槃境界。菩萨如此地观见众生界的无量苦恼,发出大精进之心,产生拯救众生的想法。」
「将求智慧益众生,思何方便令脱解?不离如来无碍智,彼复无生慧所起。心念此慧从闻得,如是思惟自勤励,日夜听习 无间然,唯以正法为尊重。国城财贝诸珍宝,妻子眷属及王位,菩萨为法起敬心,如是一切皆能舍。头目耳鼻舌牙齿,手足骨髓心血肉,此等皆舍未为难,但以闻法为最难。设有人来语菩萨:『孰能投身大火聚,我当与汝佛法宝!』闻已投之无怯惧。假使火满三千界,身从梵世而投入,为求法故不为难,况复人间诸小苦?!从初发意至得佛,其间所有阿鼻①苦,为闻法故皆能受,何况人中诸苦事?!」
【章旨】此章七颂颂「厌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摄行」的内容,其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注释】①阿鼻即「八热地狱」之一的「阿鼻地狱」,又作「阿毗地狱」、「阿鼻旨地狱」,意译为「无间地狱」。《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说,此地狱位于诸狱之最底层,有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七重城内有剑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狱卒。「阿鼻地狱」四门于门阃上有八十釜,沸铜涌出,从门漫流。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者,命终后堕于此狱。由于在「阿鼻地狱」受苦之众生皆不堪种种煎熬而痛苦叫唤,因而此处又称「阿鼻唤地狱」。又因「阿鼻地狱」之猛火烧人,而称「阿鼻焦热地狱」。另外,「阿鼻地狱」极广漠,非凡力所能脱出,其坚固犹如大城堡,故亦称「阿鼻大城」。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想依持于如来的智慧来救度众生,便思考用何种方便之法纔能使其解脱?济度众生远离如来所具有的无障碍解脱之智慧;而无障碍解脱智慧的产生,又不能够远离无行无生行之智慧光明。菩萨心中知晓,这些智慧都是从听闻佛说法而来的,如此想着,便勤奋不倦,日夜听闻修习 ,从不间断,并且只以佛的正法为最尊贵。菩萨如此地勤奋追求佛法,所有珍贵的财宝,包括妻与子、家属仆役,甚至是王位,都因为仅仅对于佛法产生崇敬心,因此对于这些都完全能够舍弃而布施给大众。菩萨对于自己的头、目、耳、鼻、舌、牙齿、手足、骨髓、心、血肉,舍弃这些都不算作难事,仅仅是以听闻佛法为最难之事。如果有人这样说:『我有一句佛所说之法,能够实践清净的菩萨行。你现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极大苦,我就会讲给你听。』菩萨听到这样的话语,立刻投身大火堆而无任何畏惧。其实,即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大火,尚且想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为了求法的缘故,并不将其当作难事,更何况是人间的这点小小的痛苦呢?!菩萨从初发意直到证得佛位,其间所有如同阿鼻地狱般的苦,为了听闻佛法的缘故,都能够承受,何况人间中的这一点点苦事?!」
「闻已如理正思惟,获得四禅无色定,四等五通次第起,不随其力而受生。」
【章旨】此章一颂颂「厌分」及「厌果」的内容。「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而「不乐不染即是『厌』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大正藏》卷三十六)。所谓「厌果」,即「四禅八定」所引发之果。「厌果」即「四无量行」,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及「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等「五种神通」。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在听闻佛说法之后,如理正确思惟,随即获得了四禅以及无色定,四无量心以及五种神通次第而起,但是却不随其业力而转生。」
「菩萨住此见多佛,供养听闻心决定,断诸邪惑转清净,如炼真金体无减。」
「此多作忉利王,化导无量诸天众,令舍贪心住善道,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百千三昧皆具足,见百千佛相严身,若以愿力复过是。」
【章旨】此章三颂颂「彰显地果」的内容。其中,第一颂重新阐述的是「调柔果利益胜」内容,第二颂重新阐述的是「摄报果利益胜」内容,第三颂重新阐述的是「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
【语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住于此地观见到很多佛,菩萨供养诸佛,听闻诸佛说法,其心坚定,断绝了诸烦恼,其心逐渐清净,如同冶炼真金,其体并没有减少。」
「菩萨住在此地,大多会作为忉利天王,化导无量的天众,使其舍弃贪欲,心住于善道,一心专求佛的功德。」
「佛子住于此地勤奋精进,百千三昧都完全具足,观见到百千佛相来庄严自己的身体,如果再凭借愿力,还要超过这些数量。」
「一切众生普利益,彼诸菩萨最上行,如是所有第三地,我依其义已解释。」
【章旨】此章为「重颂分」的最后一颂,金刚藏菩萨结叹自己向会众所阐述的菩萨第三地的境界。
【语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使一切众生都获得利益的菩萨的最上等的修行,如此第三地的境界,我已经依照其义解释完毕了。」
【说明】第三地——「发光地」的内容至此已经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判释:「总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后辨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发光」的意义。第三地菩萨,在「十波罗蜜多」中,「禅波罗蜜多」偏胜,「四禅八定」功德,圆满清净。进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萨,因修持佛道,而开发出极明净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称之为「发光地」。而依照佛教的思维逻辑,以「能」(即主体)、「所」(即对象)言之,则如澄观在数家解释的基础上的总结:「总有三义,立发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种净心为能发,胜定闻持为所发光。以安住地竟,方始闻法,修得定故。……二、以闻持为能发,胜定为所发。以闻法竟,静处修行,方发定故。三、以胜定、总持并为能发,彼四地证光明相以为所发。……十净心唯是能发,证光明相唯是所发,胜定一种通能、所发。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
第三,关于此地「发光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三「发光地」为「禅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第三「发光地」为「定行」。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三「发光地」为「忍度」即「忍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三「发光地」为「寄世间人、天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