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就是性格,读完增加的知识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
所谓“相”,并不仅是指五观或相貌,而且还泛指一个人的行为以及气质。
进一步的说,“相”所强调的是五官的神态举止——表情、气色、眼神,甚至包括面部微表情特征等等。
或者说,人的心理活动、个性、性格、心态、涵养等过去一切之经历,都会长年累月的积累,呈现到一个人的“相”之上。
我们举一些例子,许多人在高兴时,往往不可能嘴角下扬,不高兴时即使伪装高兴,也会皮笑肉不笑。
由此可见,五官神态最诚实——面相即性格。
当然,在现实当中,经常会有试图从五官上去揣度他人的人品,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如有人说嘴唇厚一点就实诚,眼睛小一点就小气或鸡贼等,这种看法当然有失偏颇,不够严谨,甚至非常肤浅,我实在是难以苟同。
为什么?
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性格,既是多种多样,也是不断变化的,二是通过面相之所以可以看出其人的性格,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而没有固定之不变的模式。
所以,面相即性格这一说法,强调的是经验而非结论。
言外之意,如果你把经验当成结论,并以此去揣度他人,那你就错了。
因为经验本身,只能作为推断的参照,而不能直接当成结论。
以我个人经验为例,我发现五官比例差,不协调——所谓“难看”的人,往往都是一些个性特异,情商简单的人。
而这一发现的背后,其实因为这些人往往会遭遇很多不平等的对待,甚至被忽视与歧视,或者被差异对待,从而使其人的内心变失去合作性,于是情商会变成很差,甚至偏激,偏执,敏感,脆弱。
反过来,这样的人,往往又能够抛开许多无谓的社交,从而可以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个人的爱好之上,最终会给这种爱好,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讲“难看”的人,大都个性特异,情商简单的道理。
由此可见,这些经验其实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积累,才总结出来的。
纵然如此,也不能将其当成结论,更不能以这样的经验去生搬硬套——不但人的五官会随着时间以及际遇在变,而且人之性恪也并非固定不变。
所以,以固定的模板去套人之五官或面相以及性格,当然是一种错误了。
正是有鉴于此,我们才讲五官虽然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但仍需要以许多经验为基础,才有可能做出某种推断。
而这其实正我们讲“面相即性格”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世说新语》《哲学史讲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