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学 > 面相

郝云律师|刑法解释的社会效果论证和刑事司法的民族主义面貌

时间:2023-06-28 来源:m.86027.cn

郝云律师|刑法解释的社会效果论证和刑事司法的民族主义面貌

刑法解释经常具有相当广阔的结论包容性,尤其在教义学理论工具本身多元的场合。

法教义学关于违反教义便导致违反规范的自身定位具有明显的理想性或者说“自说自话”属性。毕竟,规范不唯一,规范空间的解释亦不唯一,由此种规范及其空间嵌套出的解释怎会唯一?若真得出唯一结论,那么其教义化水平究竟是高还是低?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究竟如何认定,司法实践中往往不应、也不能追求由某种理论出发得出唯一结论的理想化教义学裁判过程,而往往是需要由刑事政策或者社会效果出发反过来寻找理论根据或者至少是在多种结论中辅助择优的现实衡平裁判思路。

我们讲法教义学,忠于刑法文本运用各种方法解读,目的便在于贯彻罪刑法定、守护国民自由。

但教义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理论学说各有所虑、结论总有矛盾。那么其中是否可能存在某种“过度解释”,以致物极而反:虽然其逻辑能够自洽,但结论却违背国民预测?若如此,其在可能更符合一般观念的其他教义学解释面前,何以正当?

若就具体问题,真要使国民观念让步于解释者的某种逻辑,那至少需要严格论证其不可替代性。毕竟,罪刑法定所要求的明确性,系刑法对国民的明确性,而非对解释者的明确性(解释者总能找到明确性)。

在法教义学蓬勃发展的当下,尤其应当注意,虽然法律的理性有其自身的逻辑,但若一种法律逻辑的结论完全背离常识,理性的实事求是之人便应当具备重新检验自己的法律论证的自觉。

在法教义学无法作出唯一结论、诸法解释众说纷纭、彼此无法说服的场合,社会一般观念或者说国民预测或许能够作为甄选法解释的标准:于罪刑法定的解释边界内,于法教义学的辐射范围中,在诸法解释间择一为裁判,当以符合或最贴近社会一般观念与国民预测者为佳。

强调法律专业判断不应脱离朴素常理人情,这并非司法民粹主义,而是为法教义学选取用于司法裁判之最终法解释,提供了植根于国民预测的切实可行的正当化方案。

毕竟,虽然学理上可以无尽探讨,但裁判却应当追求统一与稳定;刑法学的目的在于精细化地准确评价行为,而非刻意谋求“编织”一个为普罗大众所无法理解与接受的“曲高和寡”的以所谓“专业”为面具的特权领域。

法律神秘主义不应染指今天的刑法解释与刑事司法立场。

由此,在罪刑法定的框架内,尽可能地解释与正当化国民预测与法感情,或许应当成为刑法教义学所追求的功能与价值。

作者介绍:

郝赟律师,靖之霖(北京)律师事务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燕大法学教室》刑事法编辑,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专家讲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博士。

在学术刊物等专业平台发表专业研究文章数十篇,多次在各级、各类论坛及研讨会获奖、授课、受邀发言。

擅长刑事辩护、代理与控告、争议解决、合规与风险防控;经济犯罪、网络犯罪、刑民行交叉、商事法律事务、涉案财产处置。承办经济金融、涉互联网、数据信息、票据证券、银行税务、人身财产、社会秩序等领域案件。

联系方式及微信:13260156137;个人微信公众号:“应用刑事法学”;邮箱:yun_hao@foxmail.com。

专业研究:

1. 论文《论刑民行交叉案件中法秩序统一性的分层逻辑:由高利转贷罪展开》,发表于北京大学《刑事法判解》第24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版;

2. 论文《探寻刑法上占有目的非法性判断的民法根据:诈骗罪中的刑民交叉认定》,发表于中国法学会法学创新网,在南京大学第三届刑辩经纬论坛暨刑民交叉中的企业(家)刑事风险管控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

3. 论文《刑法解释中民事前置法的界定与作用: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例》,发表于北京大学《刑事法判解》第23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版;

4. 论文《论金融犯罪违法性的跨法域权衡判断》,获第五届鹭岛刑事法论坛暨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控制与金融犯罪辩护研讨会一等奖;

5. 合著《刑法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6. 系列专题研究论文《刑民行交叉案件的规范目的辩护:以案为索聚焦经济犯罪、网络犯罪、秩序犯罪》,在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及专业论坛、研讨会授课十余场;

7. 合著《金融从业犯罪风险与防范》,中国检察出版社2021年版;

8. 论文《商业创新被扩张认定非法经营罪的备位辩护方案:经济犯罪与网络犯罪的市场秩序逻辑》,发表于《中关村》2021年第8、9期,在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授课;

9. 论文《论债权之受领权能作为财产罪中的占有形态:网络犯罪的适用》,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第6卷第2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0. 系列专题研究讲座《由票据市场刑事法律风险源的识别与应对谈金融市场的刑事合规与辩护》,在专业论坛、研讨会及多家票据金融平台为律师、银行金融企业及从业人员授课十余场;

11. 论文《大数据的微研判:精细化标注赋能刑事合规实效化》,发表于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企业刑事合规高端论坛;

12. 合著《刑事司法大数据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13. 论文《套取承兑汇票出让他人贴现的刑法学分析》,获第三届中国票据研究中心高峰论坛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票据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三等奖;

14. 论文《“砍头息”型“套路贷”的定性辨析》,获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第五届警察刑事执法论坛暨新型金融犯罪惩治与防范研讨会三等奖;

15. 论文《担保贷款上高利转贷罪否定论》,获河南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刑事司法保障研讨会优秀奖;

16. 论文《论诉讼时效对物权请求权的不适用——评<民法总则>第196条第1、2项》,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科大法学》2019年第1期;

17.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第四届中德刑事法研讨会综述》,于2018年获官方发布;

18. 论文《紧急避险责任阻却一元论之提倡》,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学》2018年第2期;

19. 论文《核心卡特尔之本身违法原则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论文大赛优秀奖;

20. 论文《“直接适用的法”在我国的界定》,获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国际法论文大赛二等奖......

联系方式及微信:13260156137;个人微信公众号:“应用刑事法学”;邮箱:yun_hao@foxmail.com。

上一篇:脸相信吗?

下一篇:学会看医美面相,让你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