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学 > 面相

佛像开脸的奥义——东方古代面相学

时间:2023-06-28 来源:m.86027.cn

本文来自玉雕名家官网


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那佛像又是什么?“世人无知,不明因果”。所以菩萨慈悲,在人间显化,教化众生。东汉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许多多“形象教化”的宗教神像也随之产生。

▲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观音》

我国大大小小的佛像不计其数,材质工艺从泥塑彩绘到木石雕刻更是多种艺术风格并存,佛像众多,又皆为凡人所塑,那它是如何做到具有不同神性,栩栩如生的呢?答案就蕴藏在佛像的“开脸”之中。

▲木雕 观音

开脸,为雕刻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工艺中对于人物面部五官的刻画和塑造。众所周知,人物的神韵皆汇聚于面部,所以“开脸”是人物雕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往往关乎着作品的价值和表现美感。而佛像不止要表现出人之神韵,还要有佛性,针对佛头造像的具体仪轨就有 “眉间白毫相”、“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都是佛觉行圆满、超凡智慧精神实体化的外在显现。所以佛像开脸最难,其中又以汉传佛教观音造像最具代表性。

▲玉雕名家 作品《观音》

相对于汉传佛教中持重的如来,喜庆的弥勒,观音的开脸在神态的把握上要难雕一些,讲究面部流露出隐约预约的微笑,不能没有笑意,也不能笑的太外露。所以其嘴巴最难雕琢,需要微微的上翘,似笑非笑,但却给人一种亲和感。在脸型上,观音也不同于其他佛像的一味圆满富态,因为是女相,所以按照中国的传统审美是要一张“瓜子脸”的,但同时又要有佛之气度,所以观音的脸型要做到微收却不失福态,看上去神态端庄宁静慈祥。

▲玉雕名家 作品《观音》

汉传佛教在佛像的开脸造型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化特征,尽量弱化面部形态 起伏结构,从而突显意象圆润圆满的美感,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审美意识的体现。当我们仔细审视汉传佛教佛头造像,会敏锐地察觉到佛的开脸五官造型与中国古老的面相学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玉雕名家 王朝杰 作品《观音》

中国人很早就执着于完美面相的研究,融合阴阳五行的原理,从天、地、人和谐平衡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以均衡、圆满之相为最佳。而佛像的五官又历来讲求:“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容仪满足、正容貌而色不挠、面具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 ……”等等,我们不难发现佛的五官面相突出强调的是“圆相”,以“圆”为特征的就有十一处之多。

▲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观音》

“圆满”是佛教造像重要的形态特征,也是佛教审美主要旨趣。这种“圆相”同时又与中国古老面相学中“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等最佳形态的面部特征的表述有着诸多契合之处。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将“福相”等同与“佛相”,而佛像的“开脸”好坏在国人心中自然也影响着佛法的显现。

▲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观音》

在玉雕大师吴正森看来,佛教扬善弃恶的精神境界与千百年来人们赋予玉的高贵品质天然吻合,玉材特有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表现佛、观音那种超脱、庄重、柔美的气息,因此他尤喜欢以美玉雕琢观音。吴正森所雕观音造像,形象姿态自然,下颌微含,脸颊丰腴,眉目清秀,鼻直口小,眼微开,头略俯,嘴角微微上翘,呈似笑非笑之态,充满了女性柔美温婉的气息,同时又呈现出慈悲为怀的佛性光辉,有着亲切生动的艺术效果。

▲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观音》

有道是木石皆有佛性,一尊雕刻完美的玉佛雕像常常让人虔诚向往。当美丽神圣的佛像自温润的玉中显露世间,目之所及,最先是佛的低眉和微笑,于是悠然,随喜随缘。你若遇见,便是有缘。

这里是玉雕名家,摸不着的传统文化,看得见的玉雕作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玉雕知识,欣赏精美玉雕。

本文首发于【玉雕名家】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于玉雕,你可能还想了解以下内容:

  • 仅雕琢一个眼睛就有许多讲究?难怪观音玉雕火了这么多年!——【玉雕观音】
  • 观音从男到女的转变,宗教与艺术结合下的最美幻化像——【观音文化】
  • 玉雕名家吴正森:佛像东方式微笑背后的文化传承——【佛像文化】

上一篇:从面相学分析谁能“白手起家”?

下一篇:下巴和没有下巴的脸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