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废系列之“王”姓救援指南
为什么要拯救“王”姓?“王”姓作为人口第一大姓,把常用汉字全部组合成名字给这些人用也不够。另外,因为“隔壁老王”给国人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这个姓氏总让人觉得不太放心。人多势众而又让人不太放心,真得排到急需拯救榜第一。
从可查的资料看,“王”姓自古就是第一大姓,偶尔被“李”短暂超越。但是“老王”分布很不均衡,显然更喜欢生活在北方:

- 音韵
1、和“王”同音的字:亡
和“王”同音的字就一个,而且还是一颗大地雷。
据《清代野记》载:“武进王颂平大令国均,戊辰进士,书法甚佳,殿试已列入前十本进呈矣,及胪唱,太后闻之曰:‘好难听。’盖‘王国均’之音与‘亡国君’同也,遂抑置三甲”。
这个野史是否为真就不去追究了,但是名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和“王”谐音的姓:“黄”。通常以“三横王,草头黄”加以区分。
- 人口,姓氏排名
1、各年“百家姓”排名长期霸占第一,重名是必然现象。我们一般给“王”起名都不好意思说“起名”,顶多说“选名”。
对这个姓,大家直接进入我们数据库选吧,不用废太多精力想了。放弃治疗为上策。
- 姓氏含义
1、最具有王者之气的姓氏,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起名“王者荣耀”了。
虽然这个姓氏气场大,但是除了新朝的“王莽”,好像其他朝代的国姓都不是“王”。也确实有点遗憾。
- 姓氏名人起名案例分析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后,接着率领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曾孙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点评】翦,羽初生也。一曰矢羽。——《说文》。王筠注:“翦者谓新生之羽,整齐之状也。”和他的战将身份很搭。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点评】日月昭昭,皓月当空,“昭”,“皓”都是明亮的意思。
王羲之东晋,303年—361年,琅琊临沂,书法家。
王献之东晋,344年-386年,琅琊临沂,书法家。
后人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
【点评】“之”作为虚词,在古人的名字中也经常出现,可以借鉴。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实官至司空、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镇南军节度使,封荆国公。身后追赠为太傅,谥曰文。因而被世人称之为“王荆公”、“王文公”。
【点评】《易·豫卦》:“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算是“王”姓里面很好的名字了。
王国维 民国,1877年—1927年,浙江海宁,国学大师。
【点评】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查重名请进入:
起名废系列之“王”姓拯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