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盐铁会议
匈奴问题一直是中原国家非常头疼的难题,汉朝自开国以来就和匈奴作战无数,汉武帝时期,两方对抗更是激烈。连年出征已经让汉朝的国库日渐空虚,国家经济入不敷出。汉武帝迫切想增加国家收入,可是又不能向老百姓施压,愁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个时候,桑弘羊向武帝请命,说他有办法帮国家渡过难关,还能支付军队开支。汉武帝非常高兴,急忙问桑弘羊有什么好办法。
桑弘羊十分有经济头脑,他家世代经商,是洛陽城里最富有的人家,因此他小小年纪就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生财之道。虽然家中富裕,桑弘羊却没有继承家业,而是选择了当官,十三岁的时候,他被选为侍中进宫,随侍在汉武帝身边。他告诉汉武帝,民间有很多赚钱的生意,比如盐和铁。
汉朝开国以来,煮盐和冶铁都掌握在地方富商手里。盐和铁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所以这些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渐渐地垄断了全国的盐铁买卖,也积累了数不清的财富。桑弘羊建议汉武帝把盐铁买卖改为国家专营,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控制地方富豪的势力,还能让国家的财政收入飞速上涨。汉武帝批准了这一改革,还把桑弘羊提拔了好几级官职,最后,桑弘羊以御史大夫的身份掌握全国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即位。武帝临终前嘱托霍光和桑弘羊协助幼主管理朝政。霍光和桑弘羊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差异,霍光推崇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桑弘羊则推崇法家思想,因而两人在武帝时期就各自立派,水火不容。而此时,桑弘羊的经济改革已经实行了许久,这期间霍光几次提出停止盐铁专卖,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让他和桑弘羊原本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严峻。
两个人争执了很长时间也没能达成共识,霍光干脆请来很多贤良文士,和桑弘羊那一派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盐铁问题。这就是盐铁会议。
在召开会议之前,霍光派出几位大臣走访民间,一方面寻找贤良之士,一方面调查百姓生活水平,希望掌握更多有利的证据来证明盐铁专卖的弊端。
公元前81年,从全国挑选出来的贤良文士来到长安,盐铁会议正式开始。贤良文士认为盐铁专卖会导致百姓生活困难,而桑弘羊和丞相田千秋坚决反对废除盐铁专卖,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贤良文士提出,在盐铁专卖的过程中,有些官吏为了中饱私囊,故意抬高价格,或者降低质量,借此敛财,受害最深的一方当然是百姓。有些官商的盐吃起来有苦味,百姓不愿购买,只好顿顿清汤灌水;铁器的价格贵,做成的刀具却连野草都很难割断,农民不得已只好用手把野草扯掉。种种情况表明,盐铁专卖实际上是纵容官府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应该停止盐铁等其他由国家管制的生产事业,让百姓来接管,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桑弘羊却认为,要想国家收入能够提高,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否则王朝会逐渐衰退,外敌入侵时也没有反击的能力。
除了讨论盐铁,双方还针对当时的国家形势进行了辩论。首先是匈奴问题,对待匈奴究竟是该求和还是用武力镇压。贤良文士的意见是,求和比打仗要好,战争劳民伤财,不如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方式来缓解两国之间的关系,用仁义情礼来感化他们。同时还要解除边塞城镇重兵把守的局面,真正做到与民休息。桑弘羊一派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匈奴生性蛮横不讲理,和亲只能保证一时,不能完全让匈奴归顺,严厉打击是保证汉朝安危最好的办法。
在选择治理国家方式上,两方的意见也不统一。贤良文士提出,汉武帝末期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必须采取缓和安抚的政策来平息百姓的怨气,以德治国,以仁治国,先礼后兵,这才是英明的做法。桑弘羊一派则坚持主张以法治国,实行严格的刑罚手段,绝不给奸邪之人任何可乘之机。
霍光并没有参加盐铁会议,但他无疑是支持贤良文士一派。虽然双方争论激烈,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可以这么说,双方在思想上存在差异,但目的都是一样的。
盐铁会议结束后,汉昭帝没有全部废除盐铁官营,而是禁止了一部分盐铁专卖,改革的幅度虽然小,对减弱地主和富商势力的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对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和作用。盐铁会议之后,汉朝的经济慢慢地开始恢复,霍光推崇的儒家思想进一步得到了统治者的信任。
粗略看来,盐铁专卖确实会给国家带来很多好处,不但能增加国库收入,还可以打击地方强权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用武力镇压匈奴也不失为一个保证国家安定的好办法,但在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时候,过分坚持这些政策只能让矛盾恶化,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混乱,使得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而贤良文士深知百姓疾苦,了解民间艰辛,所以他们推行的政策大多以缓和社会矛盾为主,对国家的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要清楚一点,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盲目地施行一种政策同样会对国家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