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话 第九 护法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
第九护法品
问题讲解
一.武则天与中宗对佛教的关系如何?
二.慧安、神秀二师如何推崇六祖大师?
三.坐禅、习定能够会道吗?
四.甚么叫“无尽灯”?
五.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六.何谓实性?
七.不生不灭是常见外道否?
八.如何得入清净心体?
九.六祖如何护国爱民?
十.六祖大师为何不受皇帝的恩诏呢?
一.
武则天与中宗对佛教的关系如何?
六祖大师生当佛教兴隆的盛唐时代,尤其自从在黄梅五祖座下悟道得法以后,虽然人在南方,但在京城的则天女皇与中宗皇帝曾经数度派遣使者,要迎请大师进京供养。所以,则天皇朝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称是佛陀的虔诚弟子,佛学造诣深厚,今天佛教徒常诵念的开经偈,就是武则天的作品。尤其,则天皇帝对佛教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大乘八宗的丛林,奠定了后来中国佛教八宗蓬勃发展的基矗
今叙述则天女皇护持佛教的事迹如下:
1奉佛于首:唐朝自高祖、太宗以来都是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即位后,即下诏将僧尼列于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以佛法辅助治国。
2护法济贫:武后奖掖华严,曾经礼请实叉难陀法师翻译《华严经》。对于译经道场的护持,效法过去朝廷对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的译经道场,给予资助供养。所以,武则天不但亲临译场,并且供养法师饮食资用,译经工作完成时,还亲制御序;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讲《华严经》,深获武后赏识,赐号“贤首大师”,后来法藏大师更以镇殿“金师子”诠释华严深奥的义理,令武后更加佩服,特锡“康藏国师”之号,华严宗由于她的护持,更加兴盛。
她对国际佛教的交流也很重视,例如从印度来的沙门菩提流志,则天武后优厚礼遇他,安排他住洛陽佛授记寺,并且请他说法。义净大师从天竺返国时,带回近四百部的梵本经、律、论及佛舍利三百粒,武后亲自到东门外京郊跪迎。此外,武后学习佛陀慈悲的精神,设立悲田养病坊,帮助贫病之人。
3礼敬国师:武后临朝当政时,定僧官,曾诏请嵩岳慧安禅师与北宗神秀禅师入宫,亲自行跪拜礼,朝夕问道,并尊慧安禅师为“国师”。慧安国师入灭后,武后将他的舍利迎到宫中供养。神秀禅师也深受武后尊崇,受赐“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尊号。神秀禅师示寂时,武后为他辍朝五日,亲自送葬。
4开凿石窟: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唐代能光芒四射,武后的提倡,功不可没,尤以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的开凿,最负盛名。据闻,武后为了这尊佛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并主持开光仪式。大佛呈现的宏伟气魄,正是武后与当时大唐盛世的精神写照。
中宗从小就接受玄奘大师佛法的教育,有“佛光王”的法号,曾经发愿出家修道。登位之后,全心全意护持佛教,在位五年期间,做了不少护法的事迹,例如:
◆禁止《老子化胡经》的流通。
◆礼遇六祖惠能大师,赐予磨纳袈裟、水晶钵等。
◆延请高僧道亮等人入宫夏安居,为帝传授菩萨戒。
◆为义净法师所译经典亲制御序。
◆亲自参与菩提流志译经工作。
◆授与神秀大师谥号。
◆颂赐紫袈裟与慧安禅师。
◆实叉难陀自于阗再度前来长安时,亲自到郊外迎接。
◆迎请佛骨舍利到宫中供奉礼拜。
◆景龙二年(七○八),请画工把参与译经的高僧大德法相绘在林光殿的壁上,并亲撰赞辞。
武则天和中宗皇帝奉佛虔诚,并且承继太宗、高宗时的护佛事业,使得佛教的发展如日中天。因此,在《坛经》里也不断提到当朝的情形。
二.
慧安、神秀二师如何推崇六祖大师?
中国历史上,帝王护持佛教,与高僧往来密切的事例很多。唐朝时,武则天与中宗曾经下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可见慧安与神秀大师都是当朝所重的一代宗师。
神秀禅师对朝廷的贡献很大。他为国家制订礼仪制度,尤其在书信方面,做尺牍供皇朝参考。后来,神秀禅师的门徒与六祖大师的弟子,彼此对禅法的见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纷争不断,此乃两位大师所始料未及。
神秀禅师于,神龙二年(七○六)在洛陽寺灭度,朝廷下诏谥号“大通禅师”,首开帝王为僧伽赐号的先例;并且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亲来送葬,歧王范、燕国公张说、征士卢鸿都曾为他撰写碑诔。他的门人普寂、义福禅师等,并为朝野所重,实际上也是对神秀禅法的推崇。
此外,嵩山的慧安国师,于隋文帝时就已出家,他的相貌端雅,不染俗尘,修学法门无不该贯。隋大业年中,会集庶民,开通济渠,饥殍相望,师以乞得的食物救济病困。唐贞观年间,于黄梅山参谒五祖,遂得心旨,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六祖座下的大弟子怀让禅师,曾经向他问道,只是当时机缘未具,安师遣以参叩六祖,成就了怀让禅师的悟道因缘,由此可见慧安禅师对六祖大师的推崇。
武则天待慧安禅师与神秀禅师一样,同等尊以师礼。
有一天,武则天问慧安国师:“你多大年纪了?”
慧安国师说:“我记不得了。”
“怎么多少岁数你都记不得呢?”
安国师说:“生死之事,其若循环,环无其竟,应何计数?”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五趣轮回、六道轮回,如环无端,如何能以数计呢?
中宗神龙二年,帝赐紫衣,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备受尊崇。
但是,他们对六祖惠能大师更是推崇,因此,对于皇帝的诏请,慧安和神秀大师一致上表辞让,他们说:“南方的惠能禅师,曾经接受弘忍大师的衣钵传法,佛心印可,理当诏请他入京问道才是。”由此可见,神秀大师与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情,并不如传言般的势如水火。而且,神秀大师也曾屡次请人带信,派人迎请惠能大师北上传法,甚至几次上表,向朝廷荐举。只是,惠能大师每次都称疾固辞,他自谦说:“我形貌丑陋,身材矮小,如果到北方,北方人身材比较高大,见到我丑陋的样子,反而不信佛法,不如我不去。”所以,在《宋高僧传》里评论说,神秀与惠能禅师的德行,可以说在伯仲之间,彼此相等,不相上下。
三.
坐禅、习定能够会道吗?
六祖大师得法后,几经颠沛,最后回到曹溪,大弘禅法,一时四方学众纷纷投止,从之受学者如云,就连当朝皇帝也派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当时薛简曾问惠能大师:
“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甚么高见?”
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意思是说参禅修道,要用心去参,用心去悟,光是打坐不一定能够开悟。就如一般常听人说,某寺的佛、菩萨很灵感;如果没有心,纸画木雕的佛像怎么会有灵感呢?所以,灵感不在纸、木,而是在心。
六祖大师引述《金刚经》说:“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无证才是真禅。”所以,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有一首诗说:“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岂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失禅。”所以,禅在那里?“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禅虽然是静坐,也没有人识得,像孤月、寒泉一样,禅者和世间就是这样的閞系。
坐禅习定的人,须知有十种修行的法门:
◆坐处明净:参禅的地方要明亮洁净。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晓了于相:对于外境一切诸相,不一定要排拒,重要的是要了解它、明白它,要不执不拒。
◆令心自调:参禅的三步骤,要调身、调息、调心,尤其调心,要使妄心调伏。
◆制伏懈怠:参禅亦如临敌作战,要有大勇猛、大精进。
◆心无秽着:心里不能贪着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
◆心定常舍:心入定境,但不执着于境。
◆近学定人:要亲近学定的人,就是亲近善知识。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人很容易发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有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四.
甚么叫“无尽灯”?
所谓无尽灯,就是取一灯分百千灯,灯灯相传,法脉无尽的意思。《维摩经》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荆”在佛教里,灯代表智能、光明、佛法、真理;学佛,就是要点亮心里的明灯,以照破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以信心为烛,以慈悲为油,以念为器,以光为功德”,以此无尽灯来灭除贪瞋痴三毒,来点亮内心的光明。学佛的要务,就是要点亮心里的灯光;外面的灯光纵使再亮,但是照不到自己的内心,唯有点亮心中的般若之灯,才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禅宗讲究传承,讲究一脉相传。在六祖大师之前,历代祖师均以衣钵为传承信物;到了六祖大师以后,虽然不再授衣传钵,可是他提倡无尽灯,也就是要我们每一个参禅的人把禅法灯灯相传,所谓“推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勘挑无尽灯”。只要我们舂米、推磨的功夫日深,铁杵终能磨成绣花针。只要我们参禅有所得以后,所谓“一花五叶,分灯无尽”,过去历代祖师的大法,就要靠我们点燃无尽灯,灯灯相传,才能赓续不绝。
五.
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在佛教里,一向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是指北传佛教。
过去佛教从印度对外传布,形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即是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
大乘是指发“上弘上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缘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一切佛法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行大:指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又能利他。自他两利,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智大:指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着,因此称为智大。
◆勤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从久远劫以来,发广大心,勤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巧大:指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畏大:畏即无所畏。指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事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另据《菩萨地持经》卷八所载,菩萨的七种大是:
◆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
◆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指菩萨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大:解,即解了。指菩萨由解十二部经,了知诸法的义理,全无疑碍。
◆净心大:指菩萨既能解了十二部经,依之而行,则能远离诸惑染,超过一切解行,心得清净。
◆众具大:指菩萨所修福德智能,都是成佛的资粮,毕竟证得无上菩提。
◆时大:时,即时数。指菩萨历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六度,毕竟当得无上菩提。
◆得大:指菩萨由前六种功德为因,证得无上菩提之果。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此外,大乘还有七种大性:
◆境大性:菩萨所缘的境界,即十方无量诸佛的世界,重重无荆
◆行大性:菩萨实践自利利他的修行,广大无边。
◆智大性:菩萨的般若智能,无所不知,尤其能够知道广大无我的法身实相。
◆精进大性:大乘菩萨,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在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方便善巧大性:大乘菩萨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所谓“以智能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
◆证得大性:菩萨证得如来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业大性:大乘菩萨穷生死际,示现一切菩提,建立广大的佛事。
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六.
何谓实性?
实性就是真实的自性,也就是真如佛性的异名。佛性在各部经典中称谓不一,名称繁多,略举如下:
《菩萨戒经》称之为心地,能生起万善。
《般若经》唤作菩提,以觉为体故。
《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
《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
《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
《金光明经》号曰如来,真常不变故。
《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
《大乘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
《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
《圆觉经》名为总持,流出功德故。
《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
《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
此外,佛性有时又称实相、般若、真如、真心等,可说是一法千名,应缘立号。不过,尽管名称再多,所指的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与诸佛如来所以能够并肩而坐,就是自性平等;平等的自性,就是实性。实性是“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实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这一种实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常住不迁,实相如如,犹如黄金,你可以把它做成耳环、手镯、戒指,尽管外相千变万化,可是黄金的自性永远是黄金。
实性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分别,实性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所谓法身实相不是哲学上的理论,不是知识上的分别,它完全是一个修证的境界。
有一次,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时,有一禅者因听讲至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时,禅师忽然失笑,孚上座讲罢,便请禅者喝茶,问道:
“我对佛学的研究,依文解义,我知道不够深契佛旨,适蒙见笑,希望您能不吝慈悲,给予指教。”
禅师:“座主刚才所讲的三德法身,在我听来,座主并不认识法身。”
座主:“我刚才所讲的,是那地方不妥当呢?”
禅师:“你再讲一遍。”
座主:“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禅师:“我不说座主讲的不对,只说座主对法身体相妙用未能认识。”
座主:“既然如此,请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你信得过我吗?”
座主:“我怎能不信呢?”
禅师:“那你从现在起,停止讲经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起放下!”
座主就听从禅师所言,每日静心息虑,从初夜至五更。一天闻鼓角声,忽然契悟,便去扣禅师的门。
禅师:“教你传持大法,夜来为何酒醉?”
座主:“今日始知过去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紧,致使不能任性逍遥,从今以后不敢在语言文字上搬弄!”
座主便罢讲经,遍历诸方,终能名闻宇内。
法身,即真理之身,也就是吾人的本来面目,这法身平等自性是要体证的,所谓菩萨断一分生相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学佛修行,千般辛若,万般艰难,所希望的是甚么?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证悟自己的自性。能够认识自己的实性,也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七.
不生不灭是常见外道否?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一个本来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
在佛教里,由于各家对佛法义理的诠释各有不同,因此有各宗各派的学说。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把佛法分成三学和三系──印顺法师的真常唯心系、虚妄唯识系、性空唯名系,也就是太虚大师的法界缘起学、法相唯识学、法性空慧学。在真常唯心系的法界缘起学说里,说明众生心就是大乘心,人人有佛性,佛性、真如无阶级,如如不动。所以,六祖大师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大师所说的不灭,本自无生,当然是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常见的外道,和断、常二见不一样;不生不灭是如来的清净禅,是众生本具的佛性。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的相状,《大乘起信论》于是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称为一心开二门。
心真如门就是“真常唯心”,指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是绝对平等的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心生灭门是指心的动相,妄心随缘生灭,所以产生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妄心若除,则真如的体性自现。所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
有一首诗偈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竹子因风而动,竹子的影子拂过台阶,可是阶梯上的灰尘并没有动摇;天上的月亮投映在潭水里,但是水中并没有留下月亮的痕迹。意思是说,尽管宇宙世间的森罗万象不断在蛊惑着我们的心,但是真心理体丝毫不受影响,所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平凡亦自闲”。涛涛不息的流水,尽管如何的快速流动,可是境界永远都是静的;花一朵一朵的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的话,则尽管器世间有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其实,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的。
八.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
所谓“清净心体”,就是一种不动尧无差别的自性,是虽处生死,不受生死所转;虽在尘劳,不受尘劳染污的佛性。佛性没有得失、增减、染净,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成佛了,佛性没有增加一分;你未成佛,佛性也没有减少一分。佛和众生之所以平等,主要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清净的心体,也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在时间上,成佛有迟早,但是在本体上,佛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六祖大师说:“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善恶是对待法,心有了妄念,就有善有恶,如果本心里能把是非、善恶等一切差别对待放下,自然就能得入清净心体。
清净的心体妙用无比,所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间的森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的真心实性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的本性里可以显现出很多的妙用,所谓“万法归一,一生万法”。宇宙的现象千差万别,本体则一,所以一个不是少,万亿不是多。因为我们有清净的心体,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心无所住,那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证。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要紧的是,处是非时,不争是非,不被是非所动,因为,“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壮,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所以,我们如何到自己的清净心体?只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来的面目当下就会现前。
九.
六祖如何护国爱民?
佛教是个护国爱民的宗教,从教主释迦牟尼佛开始,他不但爱护人民,也爱护祖国。他曾经为了保卫祖国──迦毗罗卫国,免受琉璃王的大军侵略,佛陀不惜三番两次的日中路坐,以阻止琉璃王的大军攻打迦毗罗卫国。琉璃王为了佛陀坐在路中,也几次退兵,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就对佛陀说:“佛陀!太陽这么大,你不要一直坐在路中央,你可以到路旁的树荫下去乘凉。”
佛陀说:“亲族之荫胜余荫也。”意思是说,人要靠荫凉来遮蔽,亲族才是我们的荫凉。现在我的国家,我的亲族都要被你毁灭了,我还到树下乘甚么荫凉呢?
所以,佛陀是一个忠孝双全的人。
六祖惠能大师,他也是一个非常护国爱民的大师。他的心地仁慈,在他隐居猎人群中时,每看到太小野兽,他就偷偷地把牠放了;他讲经传道,维护社会的秩序,给社会增加道德的力量。所以,六祖大师一直站在佛教的立场,希望有助于王教。
根据《心地观经》说,支配国家者,必须具有十德:
◆能照:有智能眼,可以看世间。
◆庄严:依他的福德智能,可以庄严国家、社会。
◆与乐:可以给人民安乐,国泰民安。
◆伏怨:可以去除灾难,消除怨恨。
◆离怖:能却八难,给人无惧,无有恐怖。
◆任贤:能够聚集对国家有所作为的贤人,分任国事。
◆法本:使人民能安住于国土。
◆持世:以法管理世间。
◆业主:善恶诸业归属国王。
◆人主:一切人民以王为主。
所以,惠能大师一再倡导“民要安,国要治”。自古以来,佛教在国家、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净化人心、维护社会秩序、辅助王教之功。佛教可以说是人民精神的重镇,因为有佛教,社会人民自有因果、道德观念,佛教可补法律的不足,可辅佐政治的清明。佛教和政治都是管理众人的事,彼此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关系。甚至证诸历史,佛教愈弘扬的时代,国运就愈昌隆;同理,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才能兴盛。
从佛门早晚课诵的内容,可以看出佛教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如每月初一、十五必诵的宝鼎赞:“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早课祝愿词:“国基巩固,治道遐昌……”;长芦禅师的“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等等,都是佛弟子对国势兴隆绵长的虔诚祝祷。日本的临济宗祖师荣西禅师留学大唐,回国之后,曾撰着《兴禅护国论》三卷,主张建设三禅院以护卫国家,利益众生。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是爱护国家的心和一般人是相同的。出家人虽然出家了,但是并不意味出国,并没有远离自己的国家邦梓,爱国不分你我自他、方内方外,为政不必高官厚位、权力在握,爱国没有错误,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才是罪过。国家需要广大的佛教徒投入行列,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为社会提供心理建设、精神武装,给予社会大众苦难时的安慰,失望时的鼓励。
十.
六祖大师为何不受皇帝的恩诏呢?
如前所说,六祖大师是一个护国爱民的高僧,然而唐朝的则天女皇与中宗皇帝几次下诏请他进京,为甚么他一再称疾固辞呢?虽然《坛经》里没有说得十分详细,不过可以推想而知,六祖大师所以没有应诏进京,原因有几点:
1在当时,神秀大师在京城里的声望很高,虽然神秀大师也曾向朝廷荐举惠能大师进京,不过一山终究难容二虎。再者,神秀大师既然德高望重,有他在京,北方也就有了佛法的中心,何况,南方也需要佛法的重镇。尤其五祖弘忍曾嘱其与岭南有缘,为了不违背师父遗嘱,所以六祖大师固辞进京。
2凡是参禅的禅者,都有远离市镇尘嚣,不慕荣华富贵的出离心。六祖惠能大师生于民间,出身寒门,虽是一个贫苦人,但是根机不凡,开悟了,并且得到五祖的衣钵传法,成为禅宗六祖。在他的心里,对荣华富贵,他没有羡慕的心。所以,几次的诏书,都因为他一心只想广度众生,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出离心,因此拒绝入京。
3前文说过,六祖大师出生在乡村,从小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他自觉自己长得很矮小,而北方人都比较高大,他担心自己到了北方,外表无法令人生起尊敬;因为对人不尊敬,对法也就不尊敬,因此不受皇诏入京。
惠能大师因为有以上三个顾虑,因此辞不进京。其实,在中国佛教史上,“丑僧俊道”的人很多,参禅学道,重在发心愿力要大,不一定要“外相庄严”。六祖大师圆寂以后,刘禹锡曾经为六祖大师撰写碑铭,碑铭上说:“五师相承,授以宝器,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爰来,如水之东,饮以妙药,差其瘖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虽然和玄奘大师的风格不一样,玄奘大师曾经数度随唐高宗御驾出巡,而六祖惠能大师却只安居一方。不过,人虽在一方,而他的声望德行,仍为国家社会所敬重,其影响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