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忏悔品

问题讲解

一.如何认识自性佛?

二.甚么叫“自性五分法身香”?

三.甚么叫做无相忏悔?

四.如何忏悔?

五.何谓自性自度?

六.如何发“四弘誓愿”?

七.甚么是“无相三归依”?

八.何以说“吾人自性,一体三身?”

九.如何以自心归依自性?

十.〈忏悔品〉中的“无相颂”真义何在?

一.

如何认识自性佛?

平常我们都是从表相来认识所谓的“佛”,例如看到一尊佛像,就说这是释迦牟尼佛,那是阿弥陀佛、药师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我们所认识的都是外面的佛。学佛修行,要紧的是认识自己的“自性佛”。

每一个人自己就是佛,但是你能认识自己是佛吗?”

过去,有信徒问禅师:“如何是佛?”

禅师说:“我不敢告诉你,告诉你,怕你不相信。”

信徒说:“不!禅师!我是诚恳地来向您问道的,您的话我怎么敢不相信呢?”

“喔!你相信,那你刚才问甚么?”

“如何是佛?”

“喔!如何是佛?你就是啊!”

佛性人人本具,但因凡夫众生不敢直下承担自己是佛,所以只能是凡夫。所谓“迷即众生,悟即佛”。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请黄檗禅师到他家里去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就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开光呢?”

所以,禅,要我们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认识自性,自己就是佛。

如何是自己的自性佛呢?有一次,六祖大师集合大众,他说:“有一样东西,无名无字,无背无面,无头无尾,请问你们大家,这是个甚么东西啊?”

与会大众都说不出是甚么,这时座下弟子神会挺身而出,说:“这是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会的佛性。”

神会回答以后,六祖大师就呵斥他说:“跟你们讲,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你偏要替他安个名字,叫做本源,称做佛性。将来如果你有办法的话,也只是个以佛法作知解会的人,不是大彻大悟的禅师。”

所以,禅的悟道,所谓认识自性,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不过,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的时候,他曾发出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执着一除,当下就是自性佛了。

讲到自性佛,我们的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你成佛了,佛界里并没有多增加一个,因为本来大家都是佛;你成佛了,凡夫里也没有减少一个,因为佛性在凡不减。佛与众生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所以“参禅悟道”,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佛性。

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举十点略作说明:

1常:俗云:“人生七十古来希”凡夫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但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恒常不变的。

2乐:娑婆世界,苦多乐少,充满生老病死诸苦,虽有物欲之乐,毕竟是短暂而虚幻不实的。但是在我们的佛性里,只有绝对安详自在的和乐。

3我:平常我们所讲的“我”,是妄计所执的“假我”;现在我们讲的“我”是“真我”。因为平常的我,无法自在,不能永恒;现在我们真如佛性的这个“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净:一块黄金,即使把它摆在污水烂泥里,仍不失黄金的明亮;我们的佛性,尽管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仍不失其清净自性。

5真:佛性真实不虚,你能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本性,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6实:佛性真实不虚,是实实在在的。

7善:佛性是绝对善美的,不带一点污染、邪恶、烦恼。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庄严的。

9广:佛性广大无边,大如宇宙虚空,因此,你能认识自己的佛性,则十方世界任我们遨游。

10静:佛性在安详寂静里,是随缘而动,随自然而生。

认识了常、乐、我、净、真、实、善、美、广、静,那就是我们的佛性。然而参禅学道的人,每每忘记了自己是佛,往往心外求法,心外觅佛,甚至于在心外之法又再生出许多的妄执分别。

过去有一位女居士,收藏了一尊非常庄严的白瓷观音圣像,后来她听说要让佛像灵感的话,一定要送到寺院里,在佛前烧香、礼拜、分一点佛的灵感回来。于是她决定把这尊白瓷的观音圣像请到寺院去分香、拜拜。

当女居士到了寺院,看见佛桌上已摆满了供品及等着分香的佛菩萨像,于是就把别人的供品和佛菩萨像移开,将自己的白瓷观音摆在中间,开始烧香祝祷。

可是,自己点的香,随风四处飘散,都飘到别人供的佛菩萨像上去了。女居士心想:“我的香怎么都给别人供的佛菩萨像闻去了,而我的白瓷观音反倒没有闻到这个香。”因此,她就自作聪明,把香环绑在瓷观音的鼻子上。这样一来,本来很美的白瓷观世音一下子变成了黑鼻子的观世音,所以,后来,这个白瓷的观音菩萨就叫黑鼻观音。

这是说明,佛性是超越时空,超越你我的对待法,然而凡夫众生因为有时间的观念,有方位的观念,有种种的分别、计较,因此不能认识自性佛。

天台学者道文法师有一天向研究天台教义六年,而后习禅有成的日本真观禅师请法,他说:“《法华经》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意义就是认为树木花草都能成佛,请问:花草树木真能成佛吗?”

真观禅师不答反问:“你挂念花草树木能否成佛,对你有何益处?你为甚么不关心自己如何成佛呢?”

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切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自性中流出,只要我们自己成佛,树木花草、大地山河就跟着成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我们心中的众生,只要我们自己证悟自性,一切大地山河都是我的。

所以,佛教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并不在高远之处,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发”,石头虽可发火,不经敲打,火不出来。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证,就如同“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那么,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执、我见,抛弃一切迷妄、分别,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见自本性。

二.

甚么叫“自性五分法身香”?

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在佛教里,自性、佛身、法身、佛性、真如等,都是指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法身。

当初佛陀在灵山会上,手上拿了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道:“你们看一看这颗摩尼珠是甚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随所见,分别说是青、黄、赤、白等不同的色泽。佛陀就将摩尼珠收回,舒开手掌又问道:“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是甚么颜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约而同的回答道:“佛陀!您现在手中根本没有东西,那有甚么摩尼宝珠呢?”

佛陀真实的告诉四天王道:“我将一般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宝珠在你们面前,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呀!”

这是说明我们的自性就像一颗摩尼宝珠,每个人来看,所看到的颜色都不同。其实这个宝珠的颜色只有一种,是个人的境界不同,而有种种的分别。好像我们的法性,本来是一个,可是由于我们迷惑了,不能认识我们的自性法身,而在自性法身之外,做了很多分别。

因此,在《坛经》的〈忏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师一开始便主动提出,要为大众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谓“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谓戒香,就是要每一个佛弟子在自己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称为戒香。

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戒是佛教的法制生活。经云:“戒住则法祝”在佛教里,依在家与出家的不同,所受持的戒法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以及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

其中,五戒为佛教的根本大戒。所谓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五戒可得无量的功德利益。例如:不杀生而护生,自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婬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歎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饮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能灵敏。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它的根本精神只有一,就是不侵犯。例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富不侵犯;不邪婬,就是对别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信用、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他的智能、健康不侵犯。不侵犯才能自由,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強姦、嫖妓、重婚、拐骗,是犯了邪婬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等,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能够受持戒法,自然人格芬芳,道德远播,被人尊敬,因此,戒香胜于花香。

2定香:所谓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种善恶的境界,自心不乱,称为定香。

定就是要我们自己有原则、有立尝有主张,不轻易受世间的五欲尘劳所左右。受了定香的人,至少应做到:一、不为境转;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转。二、不为物动;就是不被世间的财富、金钱所动遥三、不为情惑;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情感所诱惑。四、不为势吓;就是不惧威武,不受势力胁迫。自己有定,就能知所进止;自己有定,就能随遇而安,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谓慧香,就是自心修行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作诸恶,即使做善事也不执着,敬上念下,爱护鳏寡贫穷者,称为慧香。

其实,学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转迷为悟,也就是要证悟般若智能。般若智能就是佛性,佛性虽然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是正如宝矿里即使有再多的黄金、白玉、钻石等财宝,如果不经开采,则永远也不会出土。智能的宝藏不经开发,一样不会现前。所以,要想有智能,就必须有三个次第:一、从听闻佛法而能获得智能;二、从思考研究而能获得智能;三、从修行实践而能获得智能。这就是慧香。

4解脱香:所谓解脱香,就是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觉无碍,称为解脱香。

世间上的人,往往受到名闻利养、人情世故、亲情眷属、男女情爱、人我是非、我执邪见等束缚,而不能自由解脱。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们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因为解脱,才能自在。

过去禅宗四祖道信初参僧璨大师时,他说:“愿和尚慈悲,开示我解脱法门!”

僧璨大师反问:“谁缚住你了?”

是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束缚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束缚还须自己解脱。我们能心无所缘,自觉无碍,这就是解脱香。

5解脱知见香:所谓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然对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须广学多闻,认识自己本心,通达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真性毫不变易,称为解脱知见香。

解脱知见香就是要我们在解脱的认知上、知见上、观念上,也就是从思想的本体里,能够不执空、不守寂、不攀缘、不分别、无人我对待,自然而然地不为世间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脱知见香,也就是所谓实践真理。

如果我们有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自然能透露禅悟的消息。那就是六祖大师为我们所传授的五分法身香。

这自性五分法身香说起来很简单,真正要实践并不是很容易。一般人虽然虔诚地信仰佛教,但是要他持守戒律、修习禅定、体悟智能、祈求解解、或是证悟解脱知见,这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个信徒,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请良宽禅师为他消灾、祈福、祝寿,禅师问他:“你要我为你祈求多少寿命呢?”

信徒说:“我想活八十岁。”

禅师说:“你现在已经六十岁了,距离八十岁只有二十年,二十年很快就会过去的。”

信徒说:“禅师!难道我可以求一百岁吗?”

“一百岁也只是增加四十年,也是一转眼就会过去的。”

信徒说:“难道我可以祈求一百二十岁吗?”

禅师说:“一百二十岁,也只不过是增加六十年;你已有六十岁了,再增加六十年,也是有如石光电火,刹那就过去了。”

“那怎么办呢?”

禅师说:“你要求无量寿,要求永恒的寿命啊!”

一般人只求身体上的长寿,这是不能解脱的。因为一百岁、一百二十岁的老人,日子很不好过,不但吃不动,走不动,听不清,看不到。甚至一百二十岁的老人,他一百岁的儿子可能已经先他而去,八十岁的孙子也死了,天天在为儿子、孙子送终,这种日子会好过吗?所以,只求肉体上的长寿,这不是正知正见,不是解脱知见。

过去,在山西五台县昭果寺,有一位解脱禅师,他曾经蒙文殊菩萨指示心印,后来更加谦卑的为大众服务,年月一久,功行日高。有一天,文殊菩萨想要试验他的修行,趁他早晨为大众煮早餐,做稀饭的时候,出现在解脱禅师的前面,解脱禅师看都不看一下,文殊菩萨大惊,上前就说:“喂!我是文殊菩萨!我是文殊菩萨!”

解脱禅师应声便说:“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

文殊菩萨一听,知道解脱禅师是真的觉悟了。因为解脱禅师能够觉悟自性,肯定自己,所以能“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

因此,研究《六祖坛经》、参禅学道的人,应该知道,自性五分法身香不从外得,要从自己的自性上去证悟,因为解脱不在他人身上求,你自己能悟道,当下就能获得解脱。

三.

甚么叫做无相忏悔?

忏悔,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谓忏悔,六祖大师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忏悔就是要我们反盛改过、迁善。

根据经典所说,凡夫一日所作,功少过多,甚至举心动念之间,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这些罪业就像乌云遮日一般,障蔽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已。

不过,佛经也说,一个人不怕犯罪,只怕不忏悔。忏悔可以消除罪业,好比衣服髒了,身体髒了,只要用水洗一洗,自然就干净了;田里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壮,旁边纵有一些杂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盐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咸无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自然转淡;一块石头,把它放在船上,藉着船的浮力,它就不下沈。

忏悔一如法水,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就像船筏,可以运载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譬如药草,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好比明灯,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一似城墙,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有如桥梁,可以引导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犹如璎珞,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在佛教的万千法门中,无论我们修学那一个法门,都必须以清净无垢的心田去纳受,因此忏悔是必要的修行。

忏悔,可分为“事相”上的忏悔与“理性”上的忏悔。

事相上的忏,就是藉礼拜、赞歎、诵经、布施、行善等行为而行忏悔。事相上的忏悔,只要有一分的忏悔,就减一分的罪业;有十分的忏悔,就减十分的罪业。如同一个生锈的铜器,你用一分的力量擦拭,它就洁净一分;你十分用心、用力,把铜器上面的铁锈统统去除,就十分的明亮、清净,这是事忏。

理性上的忏悔,是观实相之理,来达到灭罪的忏悔。也就是以我们的般若智能,从真如理体上观照罪业的自性本来空寂,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业是由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不起,当下即无罪业可言。所以,在佛光山万寿园有一首对联说:“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罪业是由我们的妄心所造,既是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一息,则罪业如霜露,日照即散;又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种观照“实相无相”,觉悟“罪性本空”的忏悔法门,称为“无生门忏悔”,也就是〈忏悔品〉所讲的“无相忏悔”。

依照佛经记载,忏悔的方法有多种,但均不离事忏与理忏。

天台宗所谓忏悔有三种方法:

1依戒律门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犹如大火,烧去一切情识障。

2依功德门忏悔:常行功德,供养三宝的修持,犹如春风,拂去一切烦恼障。

3依无生门忏悔:勘破生死,修习无我的修持,犹如净水,洗去一切知见障。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提出“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

1忏悔眼: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尽诸不善业。

2忏悔耳:耳根闻乱声,坏乱和合义,由是起狂乱,犹如痴猿猴,但当诵大乘,观法空无相,永尽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3忏悔鼻:鼻根着诸香,随染起诸触,如此狂惑鼻,随染生诸尘,若诵大乘经,观法如实际,永离诸恶业,后世不复生。

4忏悔舌:舌根起五种,恶口不善业,若欲自调顺,应勤修慈心,思法真寂义,无诸分别相。

5忏悔心:心根如猿猴,无有暂停时,若欲折伏者,当勤诵大乘,念佛大觉身,力无畏所成。

6忏悔身: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六贼游戏中,自在无罣碍,若欲灭此恶,永离诸尘劳,常处涅槃城,安乐心恬泊,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

忏悔是灭罪增福的最好法门,有关忏悔的对象,佛经举出十种:

1可以对诸佛菩萨忏悔。

2可以对父母忏悔。

3可以向儿女忏悔。

4可以对师僧忏悔。

5可以对弟子忏悔。

6可以对领袖忏悔。

7可以对檀越忏悔。

8可以对善友忏悔。

9可以对所化忏悔。

10可以对龙天忏悔。

忏悔要发心,至诚发心,罪业才能消除。因此,无论是向诸佛菩萨,或是对父母、师长等人忏悔,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发露。忏悔须要至诚恳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过错,不可覆藏,就如病患找医生看病,如果不把病症说出来,医生不能正确诊断、开药方,病就不会好。所以要发露不覆藏,如果有所隐藏,忏悔就无法得到完全的清净。

2要真心地改往修来。六祖大师说:“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因此,忏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的改往修来;懂得“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才是真忏悔。

四.

如何忏悔?

前文提到忏悔有很多法门,现在再从具体的方式与事例进一步说明忏悔的重要。

俗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法里有两种伟大的力量:第一、是自性不作恶;第二、是做了能忏悔。

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袪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一个人不怕造业,只怕不忏悔。例如佛世时,印度的阿阇世王曾经犯下了弑父篡位的弥天罪业,后来因为忏悔,终能得救。中国的悟达国师,累劫冤业感生人面疮,透过忏悔,终于冰释多生仇恨,并且留下一部“慈悲三昧水忏”,利益后人。

不过,一般人在平常都不会想到要忏悔,一定要到甚么时候才肯忏悔呢?

◆有病的时候,病苦折磨,他想到要忏悔了。

◆受苦的时候,艰难困苦来了,他想到要忏悔了。

◆困难的时候,做事时,这项不如意,那样不顺心,他想到要忏悔了。

◆年老的时候,他想到过去年轻时候种种非法、种种不是,就容易忏悔。

◆无力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力量了,那时候就想到要忏悔了。

知道自己错了才懂得要忏悔,往往悔不当初;甚至身陷牢狱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更是懊悔已嫌迟。所以,我们忏悔,要在平常的时候,要在我们有办法的时候。

如何忏悔愚迷、骄诳、嫉妒等恶业?《六祖坛经》说,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忏悔发愿,可以增长我们忏悔的力量: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从前所有的愚迷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所染,从前所有的骄诳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从前所有的嫉妒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载,在家信众的忏悔法有五种:一、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三、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四、六斋日不杀生;五、相信因果。

除了上述的忏悔方法以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六种忏悔:一、说好话忏悔;二、捐善款忏悔;三、勤劳服务忏悔;四、成就他人忏悔;五、用感恩报德的心忏悔;六、以礼佛谢罪的心忏悔。

忏悔是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例如:穿衣的时候,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何能不忏悔?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难报呢?穿衣服的时候,想到这件衣服是从工厂里的工人一丝一缕慢慢地织成,我能不爱惜它吗?所以,穿衣服就可以忏悔。吃饭的时候,所谓“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一粒米所以能到我们的口中,那是经过了农夫的耕作,工人的制造,商人的贩卖,同时还要结合水份、土壤、陽光、空气等宇宙间所有的因缘、力量,才能成为这一粒米给我们充饥填饱。我在吃饭的时候,怎么能不感恩忏悔呢?所以,在佛门里,饭前要念供养咒,饭后要念结斋偈,在吃前三口饭时要说:“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度众,主要的,就是要忏悔、感恩、发愿。

忏悔不但可以灭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经典记载,忏悔可得五种福德: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一切众生乐见乐闻;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得好名声;庄严菩提。

忏悔之后,罪业是否究竟清净,可以依忏悔当时的情状自我审查。忏悔的相状有三品:

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一般人学佛修行,无不希望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但是为甚么有的人有感应,有的人没有?感应的原理就同“月现江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菩萨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常游在毕竟空里,对大地众生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心中清净无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无波,月亮自能影现江心。所以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应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只要我们能时常藉着忏悔的法水来涤净心垢,自然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五.

何谓自性自度?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一再强调,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所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一个学生读书求学,如果完全依靠老师,自己不用心,绝不会有太大的长进。所以,学佛修行,三分靠老师,七分要靠自己,要“自性自度”,能够觉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度,这才是究竟之道。

有一位瑞岩禅师,他每天早上起来,总要先叫自己:“主人公!主人公!”然后自己回答:“有!有!”然后说:“你要醒一醒!你不要给人欺瞒!”自己又再答:“我要醒一醒!我不给人欺瞒!”所以,有一首诗偈说:“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本性,心外求法,那里能求到自己的根本呢?

白云守端禅在杨岐方会禅师处参禅,久久不能开悟,杨岐禅师很是挂念,想方便开导。有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禅师:“喂!你过去拜师父学道,你的师父是谁?”

“我的师父是柴陵郁禅师。”

“柴陵郁和尚是开悟的禅师,你知道他怎么样开悟的吗?”

“我的老师有一次过桥的时候,跌了一跤,就觉悟了。”

“跌一跤,怎么觉悟呢?你怎么证明他觉悟的呢?”

“他跌了一跤以后,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禅师听了之后,便发出呵呵的怪笑声走了。守端禅师却因方会老师的一笑,辗转反侧,整夜失眠。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到法堂请示方会禅师:“老师!为甚么您一听我说柴陵郁禅师的诗偈便发笑不已?我有说错了甚么吗?”

杨岐禅师道:“你这个家伙!真没出息!你看我们寺院前面的广场上,经常有走江湖的在那里变把戏,弄个猴子在那里跳来跳去的,他们卖力表演,无非是为了博得观众哈哈一笑。你这么没有用,我跟你一笑,你竟然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见得你比玩猴把戏的人都不如,你还能参禅悟道吗?”

白云守端禅师一听,若有所悟地愣在那里。老师又说:“不必想,不必分别,懂就懂了,悟就悟了。”

于是老成守道的白云守端禅师,经过老师这样的方便权巧,一笑也能把他笑开悟了。

梦窗禅师因为在梦中梦见自己踢中了砖瓦,因此开悟了。他也有一首诗说:“多年绝地灭晴天,听得重重碍影物,一一眼中踢砖瓦,等闲踢中虚空物。”

此外,佛光禅师听到打板的声音,他开悟了。中峰明本禅师看到清泉流水潺潺流动,他也开悟了。玄沙师备禅师走路,经过一个山沟,一个不小心,踢中了一个石块,打到了自己的脚背,“喔!好痛啊!”他这一痛,痛得开悟了。所以,过去很多的禅师,听到打板的声音,开悟了;饭碗跌破地上,开悟了;一听钟声,开悟了;一听鼓声,开悟了。但是,今天我们不要说听到钟声、鼓声、板声,我们不能开悟,就是打雷,我们也不能开悟。过去有一位天然禅师,他就是听到打雷开悟的。

有位香严智闲禅师,在沩山禅师处参学,久久不开悟。沩山禅师一见智闲禅师就说:

“听说你在先师百丈处,闻一知十,闻十知百,聪明伶俐,很了不起。不过,我现在有一个问题问你:未出娘胎前,甚么是你的本分事?请试说一句看看,我为你印证。”

智闲禅师茫然不知应对,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请禅师替我解说!”

沩山禅师道:“我说,那是我的见解;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香严智闲于是回到僧堂,把所有语录经卷搬出来,左翻右翻,竟然没有一句合乎应对的话。歎息道:“说食不能当饱,画饼岂可充饥?”因此便把所有典籍付之一炬,发誓说:“这辈子不研究义学了,从今以后好好做个粥饭僧,免得浪费心神!”

香严禅师于是辞别沩山禅师,到南陽慧忠国师昔日住过的地方禁足潜修。有一天,在除草的时候,无意中抛掷一块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一声,“叩!”因而豁然大悟!所以,他就说了一首偈语: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悟道的偈语一说,传到沩山禅师那里,沩山禅师还不放心,就派另外的一个弟子仰山禅师,来考试智闲禅师。他说:“我听说师弟你悟道了,不过有时候光从字面上去知解是不算的,你如何从心地法门体悟自性,请道一句。”

智闲禅师就说:“过去穷,我还有立锥之地;现在穷,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仰山禅师把这个话回去禀告沩山禅师,沩山禅师一听,说:“啊!他是真的悟道了!”

禅,是一个机缘,是累积多少年的修行,到了那么一刻,众缘具备才能开悟。

南宋的时候,有一位张九成,听到蛙声一叫,开悟了。于是写下一首诗偈:“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

听到蛙叫,可以开悟;看到花开,可以开悟;看到花落,也能开悟。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彻大悟,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崇奉佛教,尝以居士而嗣黄龙祖心之法的宋代诗人黄山谷,有一次参访晦堂祖心禅师,闻到花香,开悟了。晦堂禅师就问他:“你有闻到香味吗?”

“好香喔!”

禅师说:“我何尝隐瞒你甚么吗?”

意思是说:“你看,这么好的禅、道,不都给你了吗?”其实,这不是晦堂禅师给黄山谷的,是黄山谷自己的机缘成熟了,因此他悟道了。

唐朝招贤会通禅师尝跟随鸟窠禅师学道,一学就是十六年。十六年来,鸟窠禅师没有跟他讲过一句佛法,也没有说过一个道理。会通侍者终于忍耐不住,就向鸟窠禅师告假,要到他方参学。鸟窠禅师一看,这个徒弟跟随我十六年,忽然要走了,就问:“你要到那里去啊?”

侍者说:“我要到诸方去参学。”

鸟窠道林禅师就说了:“佛法何必到别去学呢?我这里也有一些啊!”说完之后,立刻从身上拈起一根布毛,他说:“你看,这不就是佛法吗?”

会通侍者当下廓然大悟。所以,后来人们就叫他布毛侍者。

布毛侍者因一根布毛而觉悟,我们现在别说一根布毛不能觉悟,就是拿一件毛毯给你看,你也不见得能觉悟。布毛侍者他是经过十六年的功夫,到了那么一刻,才悟道的。又如佛陀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成正觉,开悟成道。我们现在即使天天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甚至天天看太陽,也不能开悟。因为佛陀是经过多少的苦行、多少的修持,慢慢的累积,到了那么一刻,因缘成熟,一下就悟道了。

近代的太虚大师,他曾在普陀山闭关,某夜,闻前寺开大静钟声而进入禅定,直到隔天清晨听到钟声才出定,但他以为还是昨天晚上的开大静。太虚大师经过了这次悟道的体验,从此真是“深入经藏,智能如海”。

所谓“见性成佛”,这是每个人的自家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本具,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六.

如何发“四弘誓愿”?

《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参禅学道,应该以发心立愿为下手的工夫。在世间上,读书求学,做人处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志愿、目标;参禅学道,当然更要发心立愿了。

在佛教里,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了“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监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到日本;宋朝永明延寿禅师,屡用公帑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面无惧容,只愿“将此一命,布施众生”。唐朝沩山禅师,发愿做一头老牯牛,来为众生服务,所谓“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这些高僧大德们,因为有菩萨的行愿,所以能完成他们的道德、修行。

现在,有的人发愿往生后捐出遗体、器官,这也是需要有大愿心、大勇气,如果没有愿力,如何肯这样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所以,这个世间,如果人人有牺牲奉献的愿心,就不会有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人人肯发心为人,就能为世间点亮明灯,增加热力。

发愿,有别愿和通愿。所谓别愿,例如: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来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普度众生的心愿;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文殊菩萨也是发十二大愿,他用智能活水润泽世间;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礼敬诸佛”,这是对人格的尊重,“称赞如来”,这是语言的布施等等;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像这种伟大的愿心,不但完成自己,也照亮了人间。所谓通愿,就是通于一切、普遍一切。例如: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发的弘愿,称为“四弘誓愿”。

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所以,有了大愿,才能成就。发心立愿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如何来发“四弘誓愿”呢?

众生无边誓愿度

学佛修行,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

如何才能度尽无边众生呢?《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因此,度众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佛法,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了悟生死,不再受轮回之苦,而不只是给他们吃穿饱暖,衣食无虞而已。

度众生,并非喊口号,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比方说爱惜时间,时间也是众生,爱惜时间就是度生;爱惜金钱,不要奢侈浪费,进而节约勤俭,就是度生。在政治上,爱护国家社会,树立国家、社会良好的形象,也是度生。和合众生、不挑拨离间、不诽谤别人的名誉,这都是度众生。乃至于一朵花、一棵树,尤其大自然的山水生态,我能保护它,不污染它、破坏它,不浪费水电资源等,这就是护生。所以,过去有的禅师不是拜佛,他不妄走一步;不是看经,他不随便点一支蜡烛。保护生态、爱惜资源,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基矗

烦恼无尽誓愿断

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更遑论度人。所以学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断一切烦恼。

烦恼,能恼害我们,烦乱我们,让我们不得安宁。例如贪欲,为了贪欲,种种的辛苦,种种的麻烦;瞋恚,为了瞋心,种种的不安,种种的苦恼;愚痴、邪见,更是蒙蔽我们的智能,使我们不能走上正道。所以,我们要发愿断尽贪瞋痴烦恼,所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尤其要不断的忏悔,忏悔如法水,可以洗净我们的烦恼,烦恼净化,那就是解脱,那就是自在。

法门无量誓愿学

俗云:“万贯家财,不及一技随身。”一般在家人士,要想生活无虑,都必须具备各种知识、技能,何况学佛修行,既然发心要度众生,不但要具备各种知识、技术,还要有佛法,所以,无量的法门,我们都要学习。世间的知识,出世的佛法,各种的技能,各种的服务,对一个真正学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拒细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在古代印度有所谓的“五明”,即:

◆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

◆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

◆医方明:卫生保舰医药的知识。

◆因明:逻辑推理、论理学。

◆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广,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这不过是在说明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

佛道无上誓愿成

古德说:“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成佛须经“百劫修相好,三只修福慧”,要经过千辛万苦的修行才能成就。成佛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难行能行,要“见贤思齐”;尤其不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大乘佛法,也是小乘佛教里所讲的“苦集灭道”:因为众生受苦,所以我们要发度众生的弘愿;因为众生有烦恼,所以我们要发愿断烦恼;因为众生要学道才能脱苦,所以我们要誓学无量法门;因为灭尽贪瞋痴烦恼的涅槃寂静,才是究竟的自在安乐,所以我们要发愿成就无上佛道。所以,小乘的四圣谛,就是大乘的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一般人大都只是用来做为早晚课的时候,在佛前唱诵,平时不敢讲,更别说要去实践了。因此,六祖大师勉励我们要发四弘誓愿。不只是要敢讲、敢说、敢唱而已,尤其希望大家今后都是四弘誓愿的实践者;能够把四弘誓愿落实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七.

甚么是“无相三归依”?

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做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归依三宝。

“归依”就是归投依靠,含有救济、救护的意思。我们在世间生活,有时自觉力量不够,希望有一些大力者做我们的依靠,如同小孩依靠父母,人民依靠领袖,跛者依靠拐杖,渡河需要船筏一样。因此,归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归依也不是拜神或拜师父;归依不是一时、一次,或者归依某一个人。归依,是确立信仰的表示,信仰佛教,就必须归依;归依三宝,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归依甚么呢?归依三宝。三宝就是佛、法、僧。宝,有世间的财宝,有出世间的财宝。世间上的财宝,是黄金、钻石、珍珠、玛瑙等;出世的财宝,就是佛、法、僧。世间上的财宝,能够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出世间的佛法僧三宝,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富有。所谓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法,就是佛教的经典、佛理;所谓僧,就是菩萨、高僧大德、弘法利生的僧团。

说到归依三宝,三宝也有好几种。有住持三宝、最初三宝、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一体三宝。我们现在归依的住持三宝,佛象是佛宝,经书是法宝,僧团是僧宝。化相三宝就是最初三宝,也就是最初成道的佛陀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的真理是法宝,五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的阿罗汉是僧宝。

另外,还有理体三宝,佛宝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真理之身;法宝是报身,是从法身所显现的庄严无比的身相;僧宝是应身,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化世间的佛陀。其实,法身、报身、应身,在理体上是一体的,法、报、应化身,叫做自性三宝。意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三宝的功能,不一定出家人才有三宝,或者佛陀才有三宝。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里,都具足有三宝的功德。比方说,我们自性的法身,就是佛宝;我们自性的真理,就是法宝;我们自性的清净,就是僧宝。所谓归依三宝者,其实就是归依自己,因为自己的自性里面就有佛法僧三宝。

所以,禅宗讲“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就是怕我们心外求法,不能直下承担。因此,真正的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也就是所谓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有一个信徒问禅师说:“我们要归依自性三宝,甚么叫做自性三归依呢?”

禅师说:“要等到石龟说话的时候,我才告诉你。”

信徒自认也是禅宗的行家,就说:“石龟说话了。”

禅师反问:“石龟向你说了甚么呢?”意思就是说,自性三归就是不可说,有说即非。

所以,归依自性三宝,就是归依自己了不得的一个无对待、无实相、实相无相的自性三宝,也就是无相三宝。

我们的自性三宝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归依三宝,可以获得无上的功德,三宝的意义是:

◆希有义:世间宝物,贫穷者不能得到,三宝也是如此,没有善根因缘的众生,百千万劫无法值遇,故名为宝。

◆离尘义:世间宝物,本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如此,绝离一切有漏的无明、妄想、尘染,是最极明净的,故名为宝。

◆势力义:世间宝物,能除贫穷,医治病毒等大势力,三宝也是如此,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

◆庄严义:世间宝物,可以庄严世间,三宝也是如此,具有无量的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

◆最胜义:世间宝物,在一切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如此,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为殊胜无上,故名为宝。

◆不改义:世间的真金,不论烧打磨链等,本质仍旧不变,三宝也是如此,因为是无漏法,所以不为世间的称、讥、悔、誉、利、衰、苦、乐八风所动,恒常不动,故名为宝。

三宝的功德巍巍,难可具说。根据经典譬喻,佛如良医,善疗众生病;法如药方,能除众生苦;僧如看护,常解众生恼。三宝的重要,譬若陽光、空气、清水,这是人生三件宝,佛法僧则为出世的三宝,都是众生得度的因缘,缺一不可。三宝又如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内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就像为自己的人生建设一座电力公司,成立一家自来水厂,开发一亩肥沃良田。皈依三宝能令我们认识自性,开发内心的宝藏。归依三宝的利益,无量无边,不归依,则无缘受用。

有一个寺院,住持和尚忽然生病了,没有办法和各方问道者讲话,就拜托他的师弟说:“你代替我去论道。”

师弟说:“师兄啊!你拿我开玩笑,我是一个苦行僧,我那里会说佛法?那里能跟人论道呢?”

师兄说:“也没办法,你就出去讲几句客气话好了。”

师弟不得已,坐上宝座。论道的人来了,看到一位大和尚,立刻就问:“甚么是佛?”

苦行僧心想:佛的历史我也不懂,佛是觉者,自觉觉了甚么?觉他觉了甚么?觉满满了甚么?我都不能回答,怎么办?不自觉就往东面看看,往西面看看。

来人说:“好啊!这回答得好啊!”怎么回答得好?甚么是佛?东面看看,西面看看,表示法身遍满虚空,充满法界,无处不是佛。于是再问:“甚么是法?”

苦行僧很难回答,又随意向天看看,向地看看。来人说:“好啊!我懂了,我终于懂了!甚么是法?就是自他平等,无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

接着又问:“甚么是僧?”

苦行僧一想:“你问这么多,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眼睛一闭,不睬你。

来人一看,“啊!回答得高啊!所谓僧者,原来就是庄严仪表、慈悲心肠,眼睛一闭,那个样子就是僧啊!”于是说道:

“你这佛法僧三宝回答得好,我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在家信徒要种福田,要布施,要结缘,甚么叫做福田呢?”

苦行僧一听,心想:“唉呀!你的问题这么多,算了,我向你投降了,你不必讲了。”就把两只手举起来。

问道的人更感动了,他说:“原来种福田不是用嘴巴说的,是要用双手去服务、去工作、去实践,这才是福田啊!”

所以,甚么是佛法僧?有时候,讲的人不知道,听的人也不一定能体会,原来,佛法僧当下即是。

因此,有时候我们为了发掘自己的自性三宝,不得不在形相上有个所谓归依常住三宝、住持三宝,但是,不要忘记,最终还是要归依自己的自性三宝,这才是“无相三归依”。

八.

何以说“吾人自性,一体三身?”

一般学佛的人都知道,佛陀有证悟实相的法身,有具足三十二相的报身,有随机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但是却很少人知道,我们自己的本性也具备有佛法僧一体的三宝,具备有法身、报身、应化身的这个三身一体。

所谓“三身一体”,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三个身体,而是在一体上就具备有三身的功能。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

1法身:人人都有真如自性,那就是我们的法身、本体。

有时候,我们以为身体是我们的,其实这一个臭皮囊不是我们的,身体是有为法,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但是在虚妄的假相身体里,却有一个真正无位的真人,那就是我们的法身、我们的真如、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法身常住不灭,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法身是不死的。凡夫一期的生命寿终时,死的只是身体。四大五蕴假合的色身会死,我们生命的理体、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永远常存,永远不死的。因此,人的死亡,正如衣服坏了,换一件衣服;身体坏了,就换一个身体。人之死,如同搬家,房子坏了,重换一间房子;身体坏了,换一个身体。人之死,就好像我们煮饭烧木柴,一根一根的木柴烧尽,炉火始终相续;我们的身体,张王李赵,驴腹马胎,但是我们生命的火是不会熄灭的。法身也可以说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生命的理体,是永远不死的。法身又如黄金,你把它做成耳环、手镯、戒指,做成碗筷,虽然形相不同,但是黄金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尽管是五趣流转、六道轮回,真如自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如果,能懂得这个道理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就会产生信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只一世,生命是永远不死的。能否懂得这个道理,就看你对于法身理体的体悟如何!

2报身:报身是由修行的功德所积聚,由修行的智能所增长,修行有了大智能、大福德、大因缘、大功德,就能圆满报身。报身不但有自受用,而且要能他受用,所以,报身的意义,就叫做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例如,佛陀修行成道,他的庄严法相,慈悲威仪,能令众生生起恭敬心,这就是给你的受用──他受用。甚至世间上,很多的学者讲学,你受用,他也有受用,他也能从自己所讲述的道理、学说中,自己有所得,自己能安住身心。又如世间一些慈善人士,办了许多慈善事业,别人固然得到大利益,他自己也得到盛名、功德。所以,自己受用,他人也能受用,这就叫做报身。

3应身:应身又叫应化身,为了度众而随缘随机应化。例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三现身,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你是甚么样的人,他就示现跟你一样,为你说法。再如释迦牟尼佛,有的弟子看他是一个普通的老比丘,有的弟子看他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庄严、崇高的佛陀。所以,应身者,就是应众生的机缘,随缘所现,随缘所变,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法身、报身、应身,讲起来是三个,实际上是一个。例如释迦牟尼佛,他有应身,但是他也有自受用、他受用的报身;他所以成佛,就是证悟到自己有一个真如自性,有一个永远没有生死,没有生灭,永远常在的法身。

佛陀证悟涅槃后,他有常乐我净四德,称为涅槃四德,即:

1不生不灭是常德:世间是无常的,能证悟到出世的法身,就永恒了,就有常德。

2不受内患是乐德:娑婆世界,八苦交杂,苦多乐少,种种的负担、拖累、纷争,假如证得了三身,就有了乐德,乐德就是永远快乐。

3离妄得真是我德:世间无常、苦空、无我,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所谓“镜花水月”;证悟成佛以后,就有一个法身理体上的真我,这就是我德。

4超脱迷惑是净德:成佛以后,能够超脱迷惑,离开了愚昧、无明、妄想,自然如同出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的清净莲花,则虽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却如生活在清净庄严的国土一样,这就是净德。

所以,如果我们的心上能有一念的清净光,这就是你悟里的法身佛;能有一念的无分别光,这就是你悟里的报身佛;能有一念的无差别光,这就是你悟里的应身佛。只要我们把心上的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发挥出来,我们自己当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也不是要把五蕴色身毁了以后,才有另外一个真身。在我们四大五蕴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体会到无相、无为,体会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们已证悟了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一体的佛陀了。

说到法身无相,无相的法身我们看不到,甚至于应身的释迦牟尼佛,我们也没有看到。法身、报身、应身,说是无相,事实上,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佛是清净庄严、威德慈悲,外相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曾说:“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为顺应世间而示现的应身佛。因为无形无相,众生易生断灭见。所以,在佛法里讲,“宁可起有见如妙高山,也不可起空见如芥子许”,你有见,有这个、有那个还好,如果你执无、执空,生起断灭空见,那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不可以生断灭见,我们要从佛的应化身上,再进一步的体会无为自性的法身。

唐朝顺宗皇帝,有一天问佛光如满禅师,关于法身、报身、应化身的问题。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从那里来的呢?现在涅槃了,灭到那里去了呢?我们经常说佛法常住世间,佛陀没有离开我们,现在我请问:“佛现在在那里?”

如满禅师回答说:“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如满禅师回答得很好,你要问佛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现在在那里?顺宗皇上,我告诉你,佛是从无为来的,不是有为法。灭到那里去?当然,也灭到无为的法身。从有形有相的应身,回归到无形无相的法身理体。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虚空有相吗?虚空是甚么样子?虚空是圆的呢?方的呢?长的呢?你能说出虚空是甚么样子吗?虚空无相,但又无所不相,比方说,你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长方形盒子里面的虚空也是长方形的;圆形的盒子,虚空在圆形的盒子里就是圆形的。因为虚空无相,所以无所不相;法身无形,所以无所不形。因为法身无为,你不要用有形、有分别的心去认识法身;法身遍满虚空,住在无形的地方,住在无念的地方,住在无住的地方。清净真如海,法身的理体是永远常住的。

佛光如满禅师回答以后,皇帝还是不太了然,进一步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无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意思是说,佛陀出生在迦毗罗卫国的王宫,在娑罗双树间涅槃入灭;佛陀分明住世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为甚么又说没有说法呢?世间上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天地日月,时间到了,自然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为甚么佛的法身就不生不灭呢?我们凡夫心里的疑情就是无法了解,有智能的人更应该进一步的分别这许多矛盾。

佛光如满禅师又再回答:“佛体本无为,迷悟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唐顺宗听到这里,豁然有所觉悟。

我们所讲的“吾人自性,一体三身”,你不要从生灭上看,不要从相上去看,要从无形、无注无相、无得的上面来认识。只要你自己能够无分别,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体,自然就会显现。我们自己无心,我们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会现前。

九.

如何以自心归依自性?

有一首偈语说:“纸画木雕泥塑成,现前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真心,但是这颗真心长久被无明覆盖了,无法显现作用。如同黄金、钻石,被埋藏在深山里,宝矿未经开采,不能出土;我们的真心未经雕琢,也不能显发光芒。六祖大师说,以自心归依自性,就是要我们肯定自己,开发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谓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种能。原子有原子能,核子有核子能,太陽有太陽能,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能量。我们自己的本性里面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常讲一样东西的性能如何,每一个人也有每一个人的性能,虽然理上“佛性平等”,但是事上“因果差别”。因此,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忙能闲、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万能的。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本性觉悟出来,我们也是无所不能。

如何开发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参禅悟道。参禅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当中许多不善、不净、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强求心、狂妄心熄灭;把轻视别人的心、贡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见的心降伏。扰乱我们自性的烦恼、无明去除以后,心里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乌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显现。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真心本性就能够发挥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谈到自性,前面讲过,每个人都有自性三宝──自性里的灵明觉照,就是佛宝;自性里的寂常圆净,就是法宝;自性里的融妙和常,就是僧宝。所以,世间上,甚么最有价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大如虚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自性,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的黄金、钻石都集合起来,也买不到我们的自性。因此,有很多有人格的人,你想用黄金万两买动他,他也不动念。

有一个参禅的人问曹山禅师:“禅师!请问你:世间上甚么东西最贵重?”

曹山禅师回答:“你要问甚么东西最贵重,我告诉你,死猫子的头最贵重。”

参禅的人很怀疑,“一个死猫子的头为甚么贵重呢?”

曹山禅师说:“因为没有人出价钱。”

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心本性,是最高尚、贵重的,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它的价值,不知道它的宝贵。

波斯匿王是一个护法虔诚的佛教徒,每次见到佛陀及比丘弟子们,都会恭敬顶礼,五体投地。但是大臣们看不过去,就劝谏说:

“大王!你是一国之主,你很伟大、神圣、崇高。你不要一见到那些比丘就顶礼、磕头,这样有损王的尊严,太不值得了!”

波斯匿王心想:“如何让大臣们了解,向比丘顶礼,并不贬损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这个道理很难说得让大臣们信服,于是就叫人从牢狱里砍下一个死囚的头,拿到街上叫卖,并且嘱咐叫卖的人要喊说:“波斯匿王的头!波斯匿王的头!一个一百块钱!”

结果非但没有人要买,而且大家一听到是波斯匿王的头,唯恐惹祸上身,纷纷把门关起来。

波斯匿王又再杀了一个猪头,同样叫人拿去叫卖,“卖猪头喔!卖猪头喔!一个一百块钱。”

大家一听,猪头只要一百块钱,纷纷抢着来买。后来,波斯匿王就跟大臣们说:“你们说我的头很宝贵,你看,我的头一百块钱都不值,那个猪头一百块,大家抢着买。所谓‘生王的头,不如死了的猪头’,你们说,我的头那里尊贵?”

这个意思,就是叫我们不要在形相上来论价值。

人在世间上,有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等等的差别;但是,在自性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的时候,第一句宣言就是说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每一个人的性能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自性,“未曾生来未曾灭,未曾有来未曾无,未曾秽来未曾净,未曾喧来未曾寂,未曾少来未曾老,无方所来无内外,无数量来无形相,无实相来无音声。”我们的法身自性,无色无味,无形无相,无男无女,无生无灭,无老无死,无内无外。自性是“绝生佛之假名,超一切之对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超越一切的自性,所以,我们要归依自己的真心本性。

如何归依自性呢?假如平常你觉得这个道理太玄,不容易捉摸得到,那么,你从具体的日常生活起居之间去用心,就可以体悟我们的真心佛性。

有人问禅师:“甚么是真心、佛性?”

禅师回答:“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定时休息,定时饮食。”

“唉哟!这么简单啊!”

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睡觉能睡得好,吃饭能吃得饱,这就不容易了,早晨起来,作息之前,能静坐,持之以恒,这就不简单了。所谓“菩提心好发,恒常心难持。”饮食适量,不要过饱。好的不起贪心,坏的不起瞋心,吃饭的时候,远离贪瞋,那不就是最高的生活艺术吗?“以独处之心来待客,以待客之心来独处”,不管有人、无人,你的心都是一样。所谓平等心、平凡心,这不是很大的享受吗?谨言慎行,言出必行,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果你能说话谨慎,不惹麻烦,生活就不会发生意外。把握机会,不轻易放过,这个世间上,道就是个机,禅就是个机,所以,一念一觉之间,要紧紧把握祝“凡所有时,再思而行,已过不悔,展望将来”。不要常追悔过去,要能远眺未来;要有英雄的无畏,要有赤子的爱心。睡觉的时候,好好的睡,如常眠不起;起床的时候,立即离床,如弃敝屣。你能如此生活的话,你就有禅,你的自性本心自然就能发挥功能。

所以,道,不分出家、在家,只要你能够有道、有禅,你就有了佛法。

有一个老和尚,虽然八、九十岁了,每天忙着晒香菇,晒咸菜。寺里的住持看到了,“长老!天气这么热,太陽这么大,怎么要你晒香菇呢?”

“我不晒香菇,那我做甚么呢?”

“要晒,也不要在这个时候呀!太陽这么大,天气这么热!”

老和尚说:“不在这个时候晒香菇,那要到甚么时候才能晒香菇呢?”

所以,禅,要我们把握住自己的性能,就是那么一刻。如临济禅师说,我们们每一个人的肉体里,都有一位无位真人,每一个人都有自性、真心。遗憾的是,这个真如自性没有发挥功能,正如有很多的人,把钱埋在家里的地下,或者把钱存着不用。再多的钱财,你不用,都不是你的;钱用了,才是你的。能力,你不肯用来帮助别人,虽有力量,那也不是你的。所以,世间上,金钱是我们的资源,要好好的运用;能力也是我们的资源,要好好的运用,六祖大师告诉我们,“自心要归依自性”,就是要我们开发佛性的能量,用来造福世间,普利人天,这就是我们参禅学道的用力之处。

十.

〈忏悔品〉中的“无相颂”真义何在?

佛教的经典,处处指陈佛性人人本具,每个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并不须有所增加或改变才会光明。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光明;我们本来的面目与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证、有得,就不是本来的面目了。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因此,在《六祖坛经》的〈忏悔品〉里有一首“无相颂”,内容是说: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这一段“无相颂”是六祖大师教我们如何顿悟,如何找寻自己的法门。

所谓“迷人修福不修道”,这是说,现在一般的民间信仰,大都建立在贪求上,例如只晓得向神明要求平安、求幸福、求升官发财等,这是贪心。纵使无贪,有一些人布施行善、修桥铺路,却只知修福,不知修道。甚至于有一些佛教徒,只知修福不知修慧,不知道行解并重、福慧双修。

佛经里有一则叙述“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的故事:

有兄弟两个人,一个是修慧不修福,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生活艰难,连饭都不得吃,所谓“罗汉应供薄”。另一个是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后来投生为皇宫里的一只大象,身上披满璎珞、珠宝,但是,终究还是畜生。所以,布施、供养虽然是福报无边,却还在五趣六道里,还是会轮回。如果能够福慧双修,就能灭罪。

说到灭罪,灭罪必须忏悔。“各自性中真忏悔”,就是要能认识大乘中忏悔的真义。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教里,不怕犯罪,只怕犯了罪不知道忏悔。犯罪并不是很严重的事,即使犯了无边的罪业,只要肯忏悔,就如同肮脏的东西,遇到清水,就能洗净。忏悔如法水,能够洗净罪业。

说到忏悔,在佛教里有许多忏悔的法门,例如:

1以戒律门求忏悔。戒律门就是守法、持戒,守持戒律可以防非止恶,例如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吸毒。若能持守五戒,当然就能灭罪。

2以功德门求忏悔。功德门就是你去布施、行善,为人服务。以行善做功德,也能灭罪。

3以无生门求忏悔。无生门就是从自性上认识罪业本空。罪业在相上讲,有造作就有罪;但是从真如佛性上讲,罪性本空。所谓“心中有罪将心忏,心若无时罪亦亡”,一切罪业都是因为我们的分别心妄动,才有是非,才有罪业。如果无心,那就是真心,真心是不会被染污的,好比你把黄金、钻石摆在臭水沟里,隔个一百年、两百年,再把它拿出来,黄金还是黄金,它是不会受染污。我们的自性虽然随着我们的无明、烦恼流转在五趣六道,但是真心自性没有减损分毫。

4以作法忏忏悔。作法忏就是礼拜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大悲忏等,藉着礼拜忏仪来忏悔业障。

5以观想忏忏悔。观想忏就是观想佛的光明、相好,如此身心清净,自能灭罪。

除了以上忏悔法门以外,《宝王三昧论》的十不要求,也能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第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我们无论做甚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服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羮,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以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辩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布袋和尚说得好:“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如果我们能了解六祖大师“无相颂”的真义,能放得下是非、憎爱,能够宽却肚肠,凡事多忍耐几分,让人一步,何等快活!即使冤家对头,也能“冤家宜解不宜结”。凡事能用一种谅解的心,自然能证得六波罗蜜,自然能得度。所以,有的时候,只要我们心正、心诚,不求佛,佛自在我们心中,这就是“无相颂”的真义。

上一篇: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 忏悔品 译文

下一篇: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经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