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记 第二十六集
六祖坛经(第二十六集)
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26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智通禅师,曾经读《楞伽经》千馀遍,虽然经念得这么熟,可是经中要义他并不能悟得,他不能体会经里所讲的「三身四智」。「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是唯识讲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于是,他到曹溪参礼六祖,请求六祖为他解释经意。六祖说:「三身,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行持。」这个解释方法,可以说是直截了当,这是禅宗的特色;就在我们自己份上说明三身是一不是二。所谓性,就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法身。圆满报身是智慧。「智慧」一词比较难懂,因为智慧与世间的聪明并不相同。智慧是清净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间的聪明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则落在意识之中,所谓是意地中才有分别、执着、妄想,而智慧中决定没有分别、执着、妄想。佛在《楞严经》中,就从六根的作用当中指出我们的真性与智慧。经中佛说,我们六根的根性是不分别的。譬如,我们眼见色,见性见色没有分别,而眼识见色则有分别。不分别的是智慧,就是圆满报身;分别的是意识,非报身。千百亿化身就是我们的行为,行为有身体的造作、有口的言语、有心意的念头,一切行为总不出这三类,佛法称为三业。三业的造作何止千百亿?所以,千百亿在此处是形容词,形容其多。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教导他:「离开本性,我们另外说三身,就是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自性,就叫做四智菩提。」三身从一个自性而生,并不是三身各有一个自性。经中常说:「转八识成四智,会四智成三身。」悟三身无有自性,当然就明了三身是由四智而成,换句话说,三身与四智的关系非常密切。「四智菩提」,是悟后自性的起用;「八识」,是自性迷所起的作用。偈颂说:自性本来具足三身;换句话说,我们一切众生各个都有自性,人人都具足三身。因为我们迷了自性,所以见不到三身,要是悟了自性,不但三身你见到,而且四智也发明了。到这个时候,在佛法修学上真可以说是圆超、顿超。六祖说:「不离见闻缘」,并不离开我们日常生活见色闻声种种的境缘;「超然登佛地」,就能直接高证佛果。又说:「我今为你说,你要谛实的相信,再不要有疑惑,同时决定不可以向外驰求。」佛法称为内学,内,就是要从心性中去求,不能从外面境缘中去求。从境缘中去求,那就错了,永远不能开悟。这才可以说是菩提,才可以称为大道。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智通禅师说:「四智的义理,可不可以请和尚开示?」六祖说:「你既然会得三身,四智就应该明了,何必还要再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会了,哪有不明四智的道理!这是责备他,何必再问?「如果离开三身,别谈四智,这叫有智无身」。这个智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大彻大悟。大师虽然这么说,还是为他解释四智的义趣。
【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玻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此两首偈颂,可以说是道尽法相,学佛之人应当把它背熟,实在是妙极了。由此可知,大师虽然示现为禅宗的祖师,对于法相宗,他确实是甚深通达,由这首偈颂就能看得出来。唯识是非常繁杂的学问,可是在大师口里是既简单又明了,真正是难得!第一首偈:「大圆镜智性清净」,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时,这个时候是自性清净;相宗讲的大圆镜智,就是性宗说的自性清净。我们在性宗经典,对于「自性清净心」,我们见到的太多。何谓「自性清净」?慧海禅师解释:「心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湛然」是形容词,就好像水,水到非常清洁的时候,一尘不染、清净,从水面能清清楚楚看到水底,这叫做湛而寂。「圆」是圆满没有欠缺,「明」是光明,就是一切明了而如如不动。「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八字,是佛法修心重要的原则,这是修自性清净心,亦是修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心无补,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末那识的性质是执着,所谓人我执与法我执。只要有这两种执着,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有病,因为「我」确实是了不可得。我相,是第七末那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一分,所现的一个假相。在唯识讲「中间相分两头生」,这是真带质境,所以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可是众生迷执之后,这个迷执很不容易打破,于是他有四大烦恼常相随,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些确实是心里的大玻只要把我执打破,能破人我执、破法我执,第七识就转成平等性,也就是转成无漏。这个时候,他能与一切众生平等,以大慈悲心随顺一切众生。
在佛法修学中,「前五识与第八识是果地上转,第六识与第七识是因地上转」。因此,我们对于六、七识的境界相要特别深刻去研究了解。在做功夫的时候,最好是能把「我」,我相要扩大,这在修学方面来讲是一种方便法门,而且非常的巧妙。因为一般人的「我」实在太小,只顾自己,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这桩事与我自己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益?这个「我」就太小了。对修行人来讲,首先要把「我」放大一层,放大到我一家,这个我相就比执着个人要大得多。我们起心动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到与我整个一家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这就是把小我化成一个家,这个「我」就比较大了。从这里更能推广,推广到家族、邻里,推广到社会、国家,这个我相比小我就大得多。这样还不平等,为什么?我们以一个国家为「我」,对于其他的国家还是不平等。譬如,我起心动念要想做事情,与我们自己国家有没有利益?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只要是与自己国家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没有利益,这桩事情我们也可以做,这个「我」虽然说大,还是不平等。佛法讲到平等,必须把我相放大到尽虚空遍法界。以现代话说,不但对我们整个地球的一切众生,要以平等心去对待,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一体,同时更要看到外太空、他方世界也是我们自己平等心中所现之物。这样逐渐放大,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我执不必破,自然就化掉、就化解。比起小乘人破我执、破法执,方法实在是巧妙得太多。第六识清净了,所有一切心所统统都清净;第六识若是不清净、不平等,连带所有心理行为全都是染污,全都是不清净。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是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如果它分别一切法而不执着,没有妄念,能在分别中得到自在,这就是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同圆镜」,这是讲前五识。「成」是成就,「作」就是成办一切的事用,前五识转成智之后,都叫做成所作。成所作为何同大圆镜智?因为它是果地上转。成所作智正是根本智之后的后得智;大圆镜智是根本智,成所作智是后得智。
第二首:「五八六七果因转」,这是讲转识的次第,前五识、第八识是果地上转,我们最着重的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因为它是在因地上转。简单的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转识成智的最初方便。「但用名言无实性」,我们不要被经的言语文字所转,你懂得这个名词,要离开这个名字相。「若于转处不留情」,一悟悟至极处,不再退转,这就是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虽然繁兴,可是并没有动念。「繁」是讲染境虽然多、境缘非常复杂,可是我们的心永远是在大定当中,不为外境所惑。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智通禅师听了大师开示之后,恍然大悟,于是他说了一首偈,道出心得。智通禅师的开悟,是得力于千馀遍的读诵,这一点希望大家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