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家居风水

东印度的风声、浪痕和云-强风水战斗机

时间:2023-06-27 来源:m.86027.cn

如果谈到二战中各国军事装备中打满全场的劳模,会发现这些劳模们过劳死其实都有着各类无奈的原因,装备的潜力能够被不断挖掘亦或者后继无人的尴尬。前者代表诸如BF109战斗机,而后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零式战斗机。而在水上飞机领域,旧日本海军也遇到了这样的尴尬,而这一次的受害者则是二式水战。以零战二一型为素体改造的二式水战,预想中本该是作为过渡使用的飞机,却因后继者的难产从开战伊始的兰印攻略不得不坚持到了联合舰队最后的疯狂菊水作战,同样也经历了类似零战高开低走的轨迹,阴差阳错成为了整场战争中旧日本海军水上战斗机的代表。而二式水战那珊珊来迟的后继者,便是强风水上战斗机。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水上飞机的性能已经和陆基飞机拉开了显著的差距,海军还要选择浪费资源单独开发水上战斗机呢?那1940年的海军参谋们一定会告诉你:水上飞机对起飞条件要求不高,不仅能被水上飞机母舰带着走,也能在码头就地部署。尤其是对于基建一般的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以及更远的新几内亚,水上飞机都能将能够大显身手。

昭和参谋们虽然思考方式素来异于常人,但是这次对水上飞机的运用理由却也称得上有理有据。首先在41年下半年,海军就派出陆攻秘密的对即将攻略的几个目标进行过侦察,香港和菲律宾都在其列,通过航空侦察,对于东南亚糟糕的基建,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他们的同行,米英鬼畜也打过同样的想法。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曾试图用主力舰载战斗机F4F野猫战斗机改装过水上飞机来针对二式水战。而英国空军在挪威,地中海以及重返亚洲战场的时候都考虑过水上战斗机,从而衍生了三种型号的喷火水上战斗机,不过都没有进入量产阶段。至于元首都表现出对水上战斗机的兴趣,用E型为基础,研发出了水上机版本的BF109W。意大利海军也交出RO44水上战斗机这样的产品,而老冤家法国人也在二战前夕生产出了21架瓦卢尔210水上战斗机搭配自己的水上飞机母舰可以说在风云变幻的四十年代,各大主要国家或多或少研究过水上战斗机这个领域,而最后走到量产这一步的,仅仅只有日意法三国而已。

  • 在F4F基础上加装浮筒的F4F-3S,不过时速388KM/H的数据直接让他在43年试飞后被军方放弃(不仅跑的没有二式水战快,格斗能力估计也玄乎,海军取消掉订单也可以理解)

不过产生研发专职的水上战斗机这个意向的背后,更多是之前水上飞机在中国战场表现俘获了海军长官们的心。面对中国空军的斗士和霍克战斗机,94式水侦在空战中和它们互有胜败。在这些屠幼作战中,水上侦察机的空战能力的存在感被无限的放大,既然水上飞机空战这么给力,海军就在招标计划书内重点强调要在新设计的零式水上观测机上强调保持一定的空战能力(对应的,零式水侦也被要求保留轰炸的能力,希望能重现94水侦在大陆战场的能够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多面手形象),在此基础上还要搞出个水上战斗机,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 海军在1940年对航空公司们给出的研发指标(最后一项水上战斗机兼爆击机的产物很有可能就是祥云之翼--634海军航空队小传 - 知乎专栏,具有减速板以及自动空战襟翼的末代水侦)

出于对水上战斗机的重视,海军敲定了由他们眼中对水上机开发最为熟练的的川西公司来负责强风的开发。川西此前负责的94式水侦、97式大艇以及二式大艇的性能都十分让海军满意。从另一种角度看,有水上飞机开发经验的中岛和爱知公司都在负责下一代舰上攻击机和水上侦查机开发、分身乏术下,川西公司也成为了承担这一重任的最佳人选。

在30年代起接连得到94式水侦,97式大艇,二式大艇的订单,对于成立不过几年的川西航空机来说,海军航空本部的大爷们简直比天皇还亲,对于这次任务更不敢有丝毫怠慢。川西公司的头牌设计师菊原静男亲自出马,这位堀越二郎在帝大的学弟,操刀了之前川西的所有航空机,而在未来,由他设计的紫电的出现,更是帮上了自己学长一把,填补了烈风量产前的空白。

众所周知,海军一向对于飞机性能有着极致追求,给强风的指标自然也是如此。他们要求,这一新式水上战斗机在飞行速度上必须超过零战二一型,空战性能也必须不亚于前者。活脱脱就是要求做出一个披着水上战斗机皮囊的空优战斗机。

为了完成海军的高指标,菊原静男设计的十五试水战上运用了很多新技术。例如火星发动机以及自动空战襟翼,为了布置浮筒,还把机翼位置设计成了中单翼,并运用了层流翼技术。发动机选用和机翼布置上都煞费苦心的融入大量新技术同时,螺旋桨也不甘示弱采用同轴反桨的双螺旋桨设计。回头看,如果海军指标没有如此过分,也许川西就不会选择火星发动机这样的大型发动机,也不会得上天山和雷电们一样使用大型发动机带来的震动问题,甚至连机体布局都是是另一样子,不过凡事毕竟没有如果......


  • 空战襟翼的核心,电动控制系统,利用水银和电极的接触联通电路来调节襟翼。

时间转眼来到了两年半后的昭和17年5月6日(1942年5月6日)。在兵库县的鸣尾冲(川西航空机大本营正在此地),火星发动机那巨兽咆哮般的轰鸣声中,十五式水战在洋面上高速的滑行,很快,橙黄色的试制机一头冲上了蓝天。

  • 强风一号机的同轴反桨双螺旋桨设计

  • 强风一号机在大阪湾的试飞


历时两年半的研发后,十五试水战终究是上了天一回,不过接下来,研发团队就该面对现实,针对试飞中表现出的毛病一番改改改了。然而这个时候,十五试水战已经不是第一个服役的水上战斗机了,二式水战早就作为海军的应急产品投入使用接近半年了。川西公司很有自信——稍微晚了半年而已,没有火急火燎的必要嘛。不过谁也想不到,十五试水战这么个试飞、调整、再试飞的过程,将要持续个一年半载......(菊原静男:看什么看,没看过找BUG的啊)


  • 中岛公司生产的二式水战,贯穿整场战争的水上战斗机主力

把视角拉回此时的太平洋战争前线。这半年间帝国海军经历了中途岛到南太平洋海战,昔日的机动舰队八千余海鹫已经折损过半,航母机动舰队也回国休整,而他们的航空队被留在了特鲁克重建,尽管这些倒霉的飞行员再过几个月就要因为伊号作战而被拖出来继续爆肝玩命。航母部队尚且无法得到充分休整,前线其他的部队同样也在所罗门空战这样的消耗战中苦苦支撑。如坐针毡的海军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十五试水战。在调整的半年间,川西被海军要求增加生产6架试验机,加上之前生产的两架,看上去这8架水上战斗机也是很客观的战斗力嘛。很快,这8架十五试水战便被投入到了前线。——前线的整备员们要是得知了这些即将交付的水上战斗机是什么德行,估计会想要组团提刀砍死做出这个部署决定的军官。

十五试水战试飞后这大半年间,关于川西公司如何调整这台暴露了不少毛病的水战,估计也能写本辛酸史了。先是同轴反桨的双螺旋桨设计因为加工难度和漏油腐蚀的问题,在无奈之下被取消,试制2号机上就换成了更传统的三叶螺旋桨以及火星13型引擎(13和4型仅仅在使用的螺旋桨有着不同,而马力共通)。但是新毛病也来了——火星发动机这样的大功率发动机在轻型机上将会表现出固有的力矩偏移,菊原静男原本考虑是利用同轴反桨的设计来抵消力矩,现在倒好,漏油问题依旧,现在还多了一个全速飞行下出现横摇的毛病。为了加快强风开发速度,开发团队在外形上借鉴了雷电的的纺锤式布局,而在同轴反桨和层流翼、收放式浮筒等颇具新意的设计上又和紫云有共通之处。自然而然的,强风也带上了这两款机型共同的毛病。幸好是火星发动机的功率还不算太夸张,不然强风还要和雷电一起担心发热的问题。

  • 强风三视图

1943年12月21日,在试飞,调整,部署的一年半挣扎后,海军终于还是勉强的通过了验收,将十五试水战正式命名为“强风”(N1K1),并且正式开始量产(拖到43年开始量产的好处大概就是强风量产时候能把机炮换成九九式二号机炮,也就俗称的长管炮)。直到44年末停产为止,强风的量产型号即强风一一型,加上之前的试验机,一共生产了97架。这些飞机主要分布在南方岛屿以及本土的航空队手中,其中又以本土获得的强风居多。考虑到4个月前,同样是毛病不断的紫云也被正式验收,或许海军此时的条件确实放宽了不少,就算强风只能跑出484千米/小时的速度,远远比不一开始海军要的573千米/小时,还是通过了验收。——管它那么多呢,现在有的用就不错了。

正式参战后纪录较少,将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强风参战的足迹

  1. 934空的强风,于1944年初部署,用于加强安汶岛防空,在43年末,阿鲁群岛失守后,面对来袭愈加频繁的B17与B24机群,安汶岛以及身后的荷属东印度防空压力与日俱增。
  2. 昭南基地的936空强风,日志里注明了水战负责防空作战,而对潜警戒与日常哨戒由水侦负责。
  3. 第22特别根据地部队与强风合影
  4. 第一南遣舰队附属水上机队的目崎少尉击落了一架B24轰炸机,强风在作战中通常会在机群上空丢下3番(30kg)炸弹,这种定时引信的燃烧弹(九九式三番三号爆弹内封装的是黄磷)将会在机群中炸开,强风就会在轰炸机队形大乱时进行攻击。(强风可以携带两枚3番炸弹)

大津航空队的水上机滑台

  1. 强风部署地点不完全统计


至于川西飞行机是否有给强风考虑过改装的念头呢,这一点倒也是有的,强风改(N1K2)就打算更换上性能更好的火星23型发动机。23型的主要改进是加入了水和甲醇喷射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功率。而23型同样是雷电一一型所使用的发动机,功率高达1460马力,它在雷电上表现出的过热和甲醇系统喷射故障的老毛病是否会重现在强风改上,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日本海军第二款水上战斗机,强风在海军的战略构思中是很美的,不过过高的性能要求让他无缘开战时候的突进狂飙,等到他正式服役的时候,天空上的F6F,海盗们都能轻松屠杀零战21型这样的过时机体了,就算强风设计性能超过零战二一型,又能做什么呢?对于强风,唯一可以做出的评价只有“生不逢时”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航空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水上飞机在性能上已经被各式陆基和舰载战斗机远远甩开,纵使是其中佼佼者,也只能尴尬的靠拦截轰炸机为主业了,尽管其在拦截B24方面表现的并无出彩之处。

1945年2月26日,在千叶县馆山市的上空,一架强风看准了一架与零战缠斗的F6F,盘旋,开火,击落,一气呵成。这位‘人头狗’中的豪杰拿下了强风唯一可确认的空战击落纪录。

------------------------------------------------------------------------------------------------------------------------------------

感谢以下菊苣对本篇文章的大力协助:幻想乡的观察者,八原,Zero601,Flying Uncle,Antoinette,江湖夜雨,黄鼠狼爱吃鸡,Sam国之雪风。

上一篇:疯狂炫富的比弗利富豪:爱马仕成堆,珠宝论斤,迷信风水,嫁给“宋朝太子”,还是不开心~

下一篇:河南省交通厅风水灵异:“枪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