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鸡的四位名相之四:诸葛亮
属鸡的四位名相之四: 诸葛亮
诸葛亮可谓中国第一名相,妇孺皆知。
绝大多数中国人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了解诸葛亮的。罗贯中笔下的孔明先生聪明睿智,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的生存智慧。苏东坡笔下的孔明则多了一份潇洒,且看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正史《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却是一位名相。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
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以宰相的身分彪炳史册的。
宰相三国时称丞相。权臣篡夺皇位之前,大抵自居丞相以揽权。曹操便是一典型。“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挟”字活画了皇帝的窘态及皇权的衰微。后人有《邺中歌》一首,叹曹操:“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曹操生前未曾称帝,死后其子丕称帝,追谥操为“武帝”,史称“魏武帝”。“魏武挥鞭”即指曹操。
与权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忠臣诸葛亮。《太平御览》保留了亮的一段话: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诸葛亮集》)
说诸葛亮是忠臣,有以下几条根据: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大魏”。同年,诸葛亮引群臣上表,请刘备即皇帝位,刘备未许,亮说曰:
“昔吴汉、耿翕等初劝世祖(即光武帝刘秀)即帝位,世祖辞谢,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听了这番话,刘备才即皇帝位。
换言之,刘备是孔明拥戴登基的。刘备称帝,孔明称臣,君臣名分由此而定。此其一忠。
223年刘备病危,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在病榻称亮为“君”,把他与业已称帝的曹丕相提并论,实际上颠覆了先前的君臣名分,你可以效曹丕称帝,也可以辅佐嗣子称臣。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敕禅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同上)
如此说来,刘禅与孔明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子父关系。
败军之际、危难之间,诸葛亮受任奉命于白帝城。此其二忠。
同年刘禅继位,孔明仍任丞相。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大大小小的权力皆操于他一人之手。可谓权倾朝野,直到234年病故五丈原。期间,诸葛亮始终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无一丝取代刘禅之意。此其三忠。
凡此三忠,使诸葛亮赢得了天下第一名相的声誉。从此往后,中国历史上无一人能从他那儿夺取如此美誉。
诸葛亮一生,以出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段(181-207年)以躬耕为生;后段(207-234年)又可分两段,任丞相前(207-221年)为一段,任丞相后(221-234年)为一段。
有意思的是,前后两段时间几乎相等,都是二十七年。任丞相前后的时间亦相差不多。换言之,诸葛亮一生恰好有四分之一的时间任丞相。
循名责实,从实际政绩看,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合格的丞相,而且是一个优秀的丞相。“鞠躬尽瘁,死后而已”这八个字,他当之无愧。第一名相的美誉,也当之无愧!
221年刘备即皇帝位,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共理大政。
刘备在册封丞相的命文中说:“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把诸葛亮放在辅佐助理的位置,似寄以重任。
但刘备并没有授予他“开府”的权力。不开府,就不能设置僚属,丞相不过是皇帝的私人助理而已。加上一个“录尚书事”的头衔,就可以皇帝助理的身分主持尚书台的政事。“假节”即持节,节指符节,乃皇帝所授权力的象征,尤如手中握有钦赐上方宝剑。
既封丞相又不让开府,表明此时刘备心态平衡的缺位。一方面,策亮为相,是他唯一的选择,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投奔刘备的人才本来就不多,而堪当此任的相才更是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不封亮为相封谁呀?
另一方面,不让诸葛亮开府,设置僚属,乃是对他的防范。皇帝谁不想做?相权既振,皇权必衰,乃秦汉以来权力运作的不二法则。刘备当然要把最高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容外人分享。
刘禅继位后,仍以亮为丞相,但让开府治事。次年,又领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始作为蜀汉最高行政长官主持政事,方才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独立自主地治理蜀国。
诸葛亮早在隆中时便为日后的蜀国制定了“外结好孙权”的战略。刘备死后,惩东伐孙吴之失,他首先考虑的大政方针,就是对外与吴通好,续结蜀吴联盟,以摆脱战略上的被动态势。但恐孙权闻刘备殂陨另有异动,一时不知所措。
正当此时,尚书邓芝建议:“宜遣大使重申吴好”,并主动请缨为使。此议正中丞相下怀,亮即遣邓芝出使孙吴。
邓芝转达了诸葛亮的意愿,对孙权说:“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蜀吴夷陵之战前,为了集中全力对付刘备,孙权曾上书曹操称臣,后又向曹丕奉表,受封为吴王。曹丕要孙权把儿子送到洛阳作人质,孙权托词不允。邓芝抓住此事做文章,对孙权晓之以利害:
“大王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正当蜀吴二国重修旧好之时,曹丕倾全国之力,以三路人马向吴国发起进攻,并亲至广陵(今江苏扬州)临江阅兵,见孙吴沿江严加戒备,只好引军还归。孙权由是和曹魏翻脸,最终确定了联蜀抗魏的战略方针。
续结吴好,使蜀汉重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暂时解除了东顾之忧,有助于外拒曹魏、内修政理,也有利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目标。
228年,吴国太守周鲂伪降,诱魏将曹休举兵入皖。孙权派陆逊破曹休于石亭。次年,孙权正式称帝。
称帝后,吴国在承认蜀汉帝位前提下,“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蜀国群臣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勿顺”,一致主张“绝其盟好”。
诸葛亮力排众议,首先指明蜀汉联吴旨在“求犄角之援”,而不是“显明正义”。若与吴绝盟,蜀吴即成敌国,彼方“仇我必深”,己方则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若蜀吴“顿兵相持,坐而须老”,又给曹魏以可乘之机。
其次点明“优与吴盟”,乃“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也”,劝臣属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只看到眼前那点事。
再次则进一步分析当前形势,指出孙
“权之不能越江(长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汉水),非力有余而利不取”,而是“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若蜀对吴、魏用兵,他们必将联合全力对付吾国。
最后揭示了“和吴”对即将北伐曹魏的重大意义,指出
“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
诸葛亮这番精辟分析说服了臣属,蜀汉对孙权称帝,不仅不反对,反而派使臣前去庆贺。
终亮一生,“外结好孙吴”的战略一直未变。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亦是诸葛亮在隆中制定的战略。出任蜀相后,他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施,以抚、和为主的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诸族聚居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在该地区,关于孔明的传说流传至今,就是明证。
在南中四郡(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生活的诸少数族,史称“西南夷”,同汉族长期交错居住,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南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耕,兼营畜牧业。该地区出产金、银、漆、朱砂和牛马,与蜀汉国计民生休戚相关,据史籍记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建兴元年(223年),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叟帅高定元杀郡将举兵称王。牂牁(今贵州凯里西北)太守朱褒据郡不受调遣。益州郡(今云南晋宁东)大姓雍闿杀太守,朝廷另派太守,又被他执送吴国。同郡大姓孟获追随雍闿起兵反叛,并煽动当地少数族同叛。
建兴三年,与吴结盟后,诸葛亮即分兵几路南征四郡。时雍闿已被高定元部下所杀,孟获代立为首领。亮先攻下越嶲,杀高定元,接着渡泸水(金沙江),深入不毛之地,以孟获在当地夷汉民众间威望甚高,乃采“攻心为上”之策,定计将其生俘,纵归使更战。凡七擒七纵,终于使他诚服,表示不再反叛。
同年秋,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牁)叛乱全部平定。
诸葛亮平定叛乱后,析分南中四郡为六郡,以便于管辖。又“即其渠率而用之”,就是尊重各族风俗习惯,不变更其部落组织,利用当地汉族豪强与夷族首领进行统治。还把强壮男子编入军队,连同家属万余户迁到蜀中,以充蜀军。
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先进文化,改变落后的耕种方式,传授织绵技术,促进手工业发展,修复古道亭驿,以便利商旅活动,对当地的开发与各族的融合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比较缓和的政策,强调“和”与“抚”,吸收上层人士到成都当官,如授孟获为御史中丞,并给以较高的待遇,等等。这些做法虽无新意,但与专以武力镇压,乃至斩尽杀绝的手段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也因此收服了人心。
“内修政理”的战略在诸葛亮任职期内也得到了切实的贯彻。与刘备一样,诸葛亮当政,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争取益州地方豪强与士大夫的支持,也能大力拔擢一些出身贫寒而确有才能的士人,例杨洪本是太守李严的功曹,亮发现这名小官很有见地,就提拔他任蜀郡太守。因而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
刘备死后,诸葛亮进一步调整当地士人与外地人士之间的关系,着意网罗与任用有名望有见识的人物。广汉名士秦宓,在刘焉、刘璋统治时,拒不接受州郡辟命。亮领益州牧后,派人把他请来,任他为别驾,后又任左中郎将等职。
诸葛亮当政期间,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不论何人违法,皆严惩不贷。例如,参军马谡极受亮器重。北伐曹魏时违反节度,为魏将所败。亮挥泪斩马谡于军中,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
诸葛亮重视恢复与发展蜀汉的经济,推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务农殖谷”,就是“惟劝农业,无夺其时”,增加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闭关息民”,就是“惟薄赋敛,无尽民财”,实行休养生息,让百姓有一个稳定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为了扩大粮食生产,诸葛亮重视水利建设,如在都江堰设置“堰官”,征发丁壮常驻,以维护其安全,还在成都外围修筑防洪工程。
为了满足军需,诸葛亮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以调整、充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督农系统 ,在一些郡、县保留或设置专职或兼职农官。为了解决军粮供给问题,亮“休土劝农”、“分兵屯田”,“耕者杂于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诸葛丞相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举措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据《文献通考》估计,在魏国户口锐减、吴国户口略增的情况下,蜀国户口却有所增加。221—263年间,户增8万,约增四成,口增18万,约增二成。
总的看,诸葛亮治蜀,要在审势攻心两途。宏观审势,微观攻心;执法先审势,用武须攻心。
宽严相济、恩威兼施的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何时宽何时严,何时放何时收。不当宽时宽,不当严时严,同样会翻船;不该放时放,不该收时收,同样会犯错。
诸葛亮执法“峻急”,史有记载。至于峻急的程度,晋人郭冲说,“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同时代人陈寿却说:“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各说各的,似乎都有道理,但皆失之于片面。
刑政尤如一把利剑,剑锋锐厉,加上出手迅捷,自然易出政绩,然而利剑也易伤人,一味亮剑宣威,高歌“该出手时就出手”,虽能收一时之效,出一时政绩,却难服众人心,反而易激起民怨,乃至民愤。
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赵藩所撰对联一副,上书: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对诸葛丞相治蜀政绩作了一个尖锐而不失公允,客观又不乏真情的评价,特别是在孔明被高度神化的氛围中点明了不足为训之处,难能可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