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初一十五的规矩和忌讳 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和规矩

时间:2024-04-23 来源:m.86027.cn

初一十五的规矩和忌讳  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和规矩


初一十五的规矩和忌讳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广大群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俗。这个习俗来自于佛教,佛教规定信佛者初一十五要吃斋、诵经、敬佛,其实就相当于礼拜日了,进而在民间流传开来。初一、十五讲庄严庄重,就不要去做这些理发之类的事,也是对菩萨一种尊重。

在每月初一十五这个日子里,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平安顺遂。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会放烟火、舞狮子等节目,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不过,每月初一十五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忌讳。比如说,不要洗头,因为这会导致祖先不满,让吉祥神灵离开家门。另外,也不能在这一天修房子,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也不适合结婚,因为这会使得夫妻之间的感情不顺,容易出现矛盾。同样,也不宜打官司,因为往往会败诉或者得不偿失。

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和规矩

初一:拜年、吃年糕
春节的第一天,也是新年的开始。人们会在清晨放鞭炮,象征着“开门大吉”。随后,家人会互相拜年,向长辈行拜年礼。在餐桌上,年糕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代表着团圆和富贵。而在这一天,人们不会扫地,以免扫走好运。

初二:迎婿日、祭财神
初二又称“迎婿日”,每年到了初二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同时会向亲人表达祝福。同时,这一天也是祭财神的日子,人们会在家中举行祭祀财神的活动,祈求新一年财源滚滚。

初三:赤狗日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初三的时候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扔穷、迎灶神
初四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人们会吃上一顿折罗,就是宴会吃剩的饭菜。同时会将前几天剩余的食物烹饪成一道大杂烩。同时,人们还会清扫庭院,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扔掉”,以迎接未来的好日子。此外,初四也是迎接灶神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要祭拜灶神。

初五:祭财神、开市、赶五穷
在初五这一天,南方有着祭拜财神的习俗(北方是初二),期望财源滚滚。同时,各地的市场也开始重新开市。此外,初五也是“赶五穷”的日子,人们往往黎明即起,便开始打扫卫生。

初六:送穷
初六也被称为“送穷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送穷”,意味着送走贫穷和不幸,迎接新的一年。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独特风俗,反映了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七:吃面条
初七被称为“人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女娲创造万物的次席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吃七菜粥,以求吉祥如意。此外,吃面条也是一种习俗,象征长寿。

初八:谷日节
据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节。这天天气晴朗,则祝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中国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

初九:祭天公
初九被称为天日,人们会祭拜天公,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准备香花、斋食,向天空祈福。

初十:石不动、吃馍饼
初十被称为“石不动”,据说这一天不宜移动石头或使用石制工具,以免伤害庄稼。同时,人们也会吃馍饼,以求来年万事顺遂。

十一至十五:准备元宵节
从初十一开始,人们开始准备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购买灯笼、准备节日食品,表演舞龙舞狮,以及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为元宵节的到来做准备。

上一篇:过年有哪些习俗 初一十五的规矩和忌讳

下一篇:上香的规矩和忌讳 烧香不许两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