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1O.茵陈蒿汤__十三、利湿之剂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1O.茵陈蒿汤__十三、利湿之剂

1O.茵陈蒿汤 (张仲景)黄疸。

(《伤寒论》)

【歌诀】

茵陈蒿汤治疸黄①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②大黄栀子入阴黄③附子与干姜

亦有不用茵陈者仲景柏皮栀子汤

【词解】①疸黄:即黄疸.此是阳黄。

②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因湿热内蕴交 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熏蒸肝胆,胆热液泄,溢于肌肤所致。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伴有口渴,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如浓茶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③阴黄:多因寒湿内郁所致。症见皮肤黄色晦暗,伴有神疲身倦,手足不温 ,胃呆腹胀,大便不实,舌苔白滑或腻,脉沉细迟等。是黄疸两大类型之一。

【组成】茵陈六两(18g)栀子十四枚(9g)大黄二两(6g)

【用法】水煎,分三次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腹微满,冂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等。

【分析】湿热黄疸为本方的主证。腹微满为本方的次要症状。故方中茵陈苦寒,善清热利湿退黄,是治黄疸的要药,重用为君,并用它作方名。以栀子为臣,清热泻火,通利三焦,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引湿热从大便出。三药合用,使湿热瘀滞下泄,小便通利,黄疸自消退。

按:黄疸有阴阳之分,阳黄责之于湿热.阴寒责之于寒湿。本方为治湿热黄疸的第一要方。凡属阳黄证服本方后小便通利,颜色象皂角汁一样,色正赤,经一宿后腹胀就减,黄从小便而去。若治寒湿内郁属阴黄者,可将本方去栀子、大黄,加附子、干姜各(6g),以温 里散寒,利湿退黄。如再

加炙甘草(6g),即为茵陈四逆汤。(茵陈与四逆汤合用)

【附方】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栀子十五枚(9g) 黄柏二两(6g) 炙甘草一两(3g)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 服。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伤寒身热发黄。

按:茵陈虽是治黄疸的要药.也有不用它的。如栀子柏皮汤,只用栀子、黄柏清热利湿;炙甘草甘缓和中,以防苦寒药伤胃。本方与茵陈蒿汤均治湿热黄疸。但本方清热之力大于利湿,故适用于热重于湿的黄疸(阳黄而有发热的证候)。而茵陈蒿汤清热利湿并重,适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

上一篇:汤头歌诀:9.大橘皮汤__十三、利湿之剂

下一篇:汤头歌诀:11.八正散__十三、利湿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