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第72讲
陰陽的变化——情
刚才讲到先天祖性,到底在哪里呢?“全寄于命”,全在我们现有生命中。“盖一落陰陽,莫非命也”,一旦有了这个有形生命,就落在陰陽中分成两层了。性也无所谓叫性,就是命,命中有性,只要修这个命功就行了。“且命元更转为情,盖陰陽之变合,莫非情也。”这又三个转折了,一旦变成这个后天生命,性在命中,在这个现有的命中,命在哪里?我们也找不到,现在用的是情、思想,七情六欲这个情,在佛家来讲就是妄念、妄想等等。我们有了后天以后,性在这个命中,命又转变了,变成情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思想不停,妄念不停,甚至于我们身心陰陽反复的变化,都是情的作用。譬如说精神疲倦,陰境界来了;精神好了醒了,陽境界来了。欢喜的、高兴的心境,脑子清楚、无烦无忧是陽境界;有烦恼有忧愁,喜怒哀乐发动了就是陰境界。这些“陰陽变合,莫非情也”,就是我们现在三个转折,三个变化。
“惟其性寄于命,故离中元精,坎中元炁,总谓之命。”我们先天的本性,同后天有形的生命合一,先天的性也在命中,所以说是性命合一。我们的肉体是个壳子,像是电器中陰陽两条电线接起来,才能发光起作用。在我们这个生命上,“离中元精,坎中元炁”——“元炁”不是呼吸之气,所以我常说,你们打坐等于充电,不用做什么工夫,它自然就在充电,充的是这个“元炁”。至于离中的“元精”,也就是我们一点灵知之性。你到了那一步,元精净化,气脉自然会动,自然打开了,不需要你忙来忙去搞气脉。“离中元精,坎中元炁”这两个代号我们晓得了,合拢来就是我们现在的生命,“总谓之命”。但是我们把握不住,因为被七情六欲这个思想妄想牵引住了。
“惟其命转为情,故曰,日中木魂,月中金魄,总谓之情。”这个生命一变以后,后天的用又变了,就只有思想、情绪。本性原来用太陽做代表,那个木魂就是肝脏这一部分,很重要,肝是管血的。“月中金魄”在生理上是什么呢? 金魄是属于肺的,呼吸的这一部分也很重要,这是有形的有形,都是因为气血的变动而显现。后天所有的作用离不开气血的作用,而气血作用配合上先天之性,变成后天生命当中的这个思想,总合起来都叫做情。
元神 元炁 元精——性
这里有个大问题来了,这些都是理论,这个性命之性在哪里呢?“只有祖窍中,一点元神,方是本来真性。”关于祖窍,道家的讨论很多,我们后天生命,本性就在上面。这些情绪尽管闹,气血尽管动,但后面有一个老板,那是我们生 命的根本,也就是性。这个性没有离开过肉体,它住在一个祖窍里。所以,在我们后天生命不叫它性,道家叫做元神,它有三个名称:元精、元炁、元神。这点元神才是本来真性,就是先天的明心见性的性,也就是庄子讲的那个“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可是在我们身上它在哪里呢?就在祖窍里,“方是本来真性”。
我们的生命,“ 元神为君”,元神是老板是皇帝、总统、主宰。“安一点于窍内,来去总不出门”,它就在我们身体祖窍里,但是它同天地同宇宙相通的,尽管通电来来去去,可是它没有离开过我们身体,没有离开过祖窍。所以他解释 《参同契》原文两句话,“岂非性主处内,立置鄞鄂乎”,就是这个道理,他解释得很明白。
现在我们晓得,道家讲有一个祖窍,佛家显教没有这些玩意,西藏的密教有没有提到这个呢?有提到,这个名称叫“生法宫”,在海底,是印度来的,也是印度一切瑜珈术各派同佛家共修的。譬如中国的道家把肚脐下面看得牢牢的,就 叫做守下丹田,有没有理由呢?也有理由。在藏密里头,丹田这一部分是脐轮,密宗是不肯讲的,认为是不传之密,不像我这样说出来。其实我认为这些都是渣子,真东西还不是这些,所以我不在乎。一般学密的人认为那个是宝贝,千古不传,密宗还有一个代名辞叫“化轮”,化生归一。老实讲,所谓化轮,我们欲界中的人,都是从下部化生出来,所以精虫卵脏都在这里。
脉轮似电缆
这个所谓脉轮就像电缆,我们身体上电缆很多,包括神经系统从脐轮上来,就是密宗说的心轮,心轮又叫法轮,也有好多脉,道家叫这个为“绛宫”,当然是红色的宫殿,里头有神。所以中国、外国这一套东西都差不多,各有各的名堂,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心得。
再上来到喉轮,密宗叫“受用轮”,中国道家在这个地方叫“十二重楼”,这里的软骨头十二节,我们饮食由这里咽下去。喉轮这个地方,道家叫“生死玄关”。密宗说这一部分的脉轮如果打开了,就不会有妄念。所以这一部分脉轮没有打开之前,如说自己没有妄念那是骗人的,也骗了自己。实际上这里有两个管子,一边是气管,一边是食管。那个气管一个指头抵住就会死;食管割断了死不掉的。京戏中拔剑自刎是刎气管,气管一断就完了,食管砍了半个钟头也死不掉,缝得起来的。所以这个地方道家认为很重要,这个地方没有打通,说了了生死是不可能的!
头顶的顶轮,密宗叫做“大乐轮”,这一部分密宗比较讲得清楚,你看名字就懂。所以人要得大乐,是气脉全打通了,尤其顶轮气脉打通,人整天都在乐中。凡夫的快感都在下部,欲界众生的陰陽交媾,男女交往的一点快感,那很粗糙。顶轮脉打通以后,日夜在快乐中。所以佛家讲禅定,有离生喜乐、定生喜乐。如果顶轮气脉没有打通,是不可能得乐的!我们说这个乐,是有无比的快感,快感到了头发尖上去了。如果人到了这个乐境,世界一切的快乐都不在话下,都很低层,看都不要看。
祖窍在哪里
讲了半天,祖窍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介绍了那么多都是窍,窍就是有个孔有个洞,这个洞在哪里?譬如很多道家,你叩了头拜了门,还六耳不同传,密宗认为祖窍是眉间轮这个地方。老实讲,还不在这里,不过差不多的部位了。所以中国人有守这里的,也有守两个乳房中间的,守肚脐、守海底、守背上两个腰子命门、守夹脊的,好多派!我这样讲你们都欠我,因为我每一次求法都要花很多钱才得这个口诀,不但花钱又叩了很多头,至少你们都欠我很多头。
每一家每一派都认为这个祖窍在眉间这里,我常常告诉你们守不得,年纪大血压高不要守上窍,女性不要守下丹田,守了都会出毛病。男女守中丹田没有关系。道家画两个连环圈中间一点,这个是中宫,不是绛宫。大部分守中宫的,出毛病的很少,百分之九十都对,中宫保养胃,肠胃好了绝对没有错。但是祖窍就在这里吗?不是。这个原始的元性祖窍究竟在哪里?有时候在心,有时候在脑。
所以我常说可以在大学里,把我们东方文化,包括印度、埃及的,专门成立一个生命研究所,研究如何控制生命。譬如前年有一个美国朋友,天天到我这里来练身体,一身都是病,又有癌症,西药吃得很多。我给他吃些中药,开始还很有效,慢慢吃惯了也没有效了。我说,你呀要病好, 要跟太太分房,完全停止婬欲关系半年,好好吃药。他说,那我不是变成植物人了吗!但植物有情感没有冲动。
植物人是上了氧气,没有脑死,可是人等于死了,主要是脑的记忆、思想活动都没有了。这个里头值得研究了,现在科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方。真的入定不叫做植物人,真得定那一下,人就变成跟天地通,这是顶天立地。所以修定那个境界要气住脉停,就把前后脑的气脉充满了,充满了怎么样?念头不能动。念头乱动时气不能住,因此佛家道家要修到止息,真做到止息,做到了气住脉停,你命功就有把握 了。今天我都讲得很白,道理方法都在内了。如果你要我迷惑你,传个方法守这里守那里,乱七八糟到处都可以守,我坦白告诉你,那手指头也可以守。
所以这个祖窍,可以说“祖窍无窍”,这是我个人经验。我当年在西藏修密宗,他们说往生一定要从头顶上走,我说那太笨,那是修道学佛不到家的人才会这样说。有本事的从哪里走都可以往生嘛,真的!十万八千个毛孔,哪一条路不 跟宇宙相通?所以任何一点都是祖窍。这个祖窍不可守,你要打坐守一个祖窍,你就糟了!尤其身体,你把思想注意在那一部分,气血跟着思想就向那一部分集中,这一部分就自然有特别的感受。这个特别的感受,一般人没有智慧,都认为这个有效果呀!这个气脉动了!你注意力天天集中手背,这个手背就会变胖一点,因为你注意力在那里,气血就向那里集中,这不是道。以佛家的话来说,叫做系心一缘,把自己杂乱的思想,用某一个焦点把它统一起来。但统一以后仍要做工夫,不能老停在统一。当你不守窍时,气脉自然会通,这个就要参考丘长春的《青天歌》了。
丘长春的《青天歌》
《青天歌》讲得很清楚——“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修道最后是这样,自己把身心放下全空了,反正这个青天一片云都没有,一个杂念也没有。“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好的天气,天上一片云都没有,森罗万象都在这个天地笼罩之中,等于一个大的镜子照一切东西。假使我们这里一个大镜子照全堂的人,每人影子都在里面,镜子只是反映现象,这样叫做青天,叫做无念,叫做清净。万象森罗就镇百邪,看不清楚就是邪魔,有陰暗就不行,光明不显就邪魔旺。“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所有气脉自然都打开了,只要一动念要守窍就不对了。“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有念就有动,有念有动你还在里头运功,把下面海底连大便的气都向上冲了,又转来转去,那头脑能不昏吗?所以每个修道出来的头脑都越来越昏,大小便的浊气上来,叫做大小便中毒,这个浊气不能引上去的。“是以长教慧风烈”,所以要修到智慧。下面我都不需要讲了,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就通了。
丘长春是元朝道家北派的祖师爷,《七真传》里最小的一个徒弟,后来成为创宗立派的祖师。民国初年的同善社,一直演变到现在所谓的一贯道等各种什么教,都是丘派门下衍化出来的。丘长春最有名的《青天歌》,道书里面有,同学说找不到,后来一个机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找到了,还是那位朱同学的功劳。“青天莫起浮云障”,第一句话就是祖窍所属的,心中一念都没有,一片青天一样。密宗叫你观中脉蓝天,就是这个青天的蓝。我很怀疑,到底密宗是道家传过去的,还是道家是从密宗传过来的?这个学术的根源很难判断。
认清主与臣
现在我们回转来继续看注解,“精气为臣,严立堤防,前后左右,遏绝奸邪”,他说我们一点灵明不动,就一念清净。祖窍在哪里?不在内外,不在中间,不在任何一个部位,而无所不在,就在这个身体里。这个时候自然你就清楚祖窍了。真到这样,依佛家来讲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时,后天生命中的精气自己在成长,老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一口气不断,仍会成长,比年轻时慢,要耐心去修。老头子、老太婆们照样可以把握,就是要静,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所以这个一点祖窍灵明,一灵不昧,要静要定。为什么要打坐?因为静定久了,精气就会生长,生生不息。
有些人修到气脉动了,身体也跟它摇起来,非要动不可,这已经走岔了,所以冲关通窍,气脉发动时不要理,就是“精气为臣”的道理。你一念灵明不能做主,反而让你的脉做了主,君不成君,跟着臣在转;在禅宗来讲,你不能做主,跟着宾在转,因为这个生命精气神是宾;依佛家来讲,你是跟五陰里的受陰在转,一般修道的都跟着感觉跑,不能了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尽量让一点灵明做主,“青天莫起浮云障”,身上气机精气就发动了。因为“精气为臣”,要听你的指挥,你不要跟着它跑。
“严立堤防”,精气一发动,精神旺盛起来,我们世俗的欲念就来了,想跑去玩玩;实在不玩的,像我们吧,这个时候会多看一点书,还是把它消耗掉了。这还是不对,所以要“严立堤防”,像赚钱一样,越赚越多。“前后左右,遏绝奸 邪”,像是一个真命天子在上,前后左右小人奸臣等很多, 但什么意见都不采纳,自己很明白,一心做主。
所以《参同契》的原文“岂非情主处外”,“情”就是精发动,气脉就是情动,这是外面,不要跟着气脉跑。“筑为城郭乎”,自己心境一念灵明,这个是主宰,不要管那个气脉。越不管它,气脉发动越快,通得越快。一般人气脉发动就跟着感受跑,所以气脉永远通不了。我几十年看得多了,修道家学佛的有些人临老还是摇。我曾讲过,当年在四川自流井,一个八十的老先生,大家都说他有道,可是他坐起来那个头就摇。后来我问他,老先生你这个修的是什么工夫啊?他说,我现在等于你们讲的走火人魔,还找不到明师,这一关过不了。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是跟着受陰转,这一节通不过身体就成这样。他的思想感觉,把自己捆得太牢,就不能做主了,气脉反而变成毛病。所以要“青天莫起浮云障”,这个气脉是浮云一样,你不要管它,自然就通了。
不动不摇
“堤防既固,主人优游于密室之中”,一念灵明不昧,佛家叫正觉之性。密室并不是身体里有个秘密之处,因为不是固定的部位,所以叫做密室。《易经》上孔子讲,“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如果有个密室,一定会找得到, 真的密是无所不在,就在你那里,可是你就是找不到,这就是密室的意思。
“不动不摇”,如果气脉动了,不要跟着感觉跑,自己做主的一点灵明“不惊不怖”。有时候气脉发动到心脏,或者到别处,自己觉得好像要死了;像我的经验,反正迟死早死差不多,不理它就过关了。所以“不惊不怖”很重要,有时 候那些境界来了会吓死人的。所以修道你们不要玩,我劝你们年轻人不要好奇,这个事情要大勇猛,也要大智慧。所以《参同契》中告诉你,“故曰,城郭完全,人民乃安”,这个城郭自己要打好堤防。这个堤防是什么?就是做主的心念自性,性功就是命功。
“始而处内之性,已足制情”,气脉怎么变化都不管,不动摇。这个时候是本性一念灵明,“青天莫起浮云障”,一念动而不动,生而不生,那么“已足制情”,就制服了这个气脉。所以情来归性,真到达了一念不生。“既而营外之情,自来归性”,慢慢这样下去,气脉安定了,回到本性的范围,这个时候就是大定。禅宗其实也讲工夫,有时候是宾做主,气脉发动的时候,主人在那里看住不动,看你这个客人怎么跑,你跑来跑去,终归不能住在我家里,所以来者不迎,去者不留。这里也用到“宾主互参,君臣道合”,临济用“宾主,曹洞用“君臣”。
“此为坎离交会,金丹初基”,坎离交会叫做正统丹道,所以情来归性,真到达了一念不生,才是金丹的初基。“立命正所以养性也”,立命的道理、命功的初基,也就是性功。性、命是双修的,命功到了,性功也自然到了。这个身上的 气脉动,转来转去冲到这里那里,如果你一天到晚注意那些气脉,当然会生病。所以不管怎么样转动都不要理,那样不到一个钟头你气脉都通了。气脉之所以打不通,就是你跟着气脉跑,结果弄得肝又难过,胃又难过,你怎么不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