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2章 包羲氏之王天下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今天,我们来研究孔子的《系辞》下传第二章。在这一章里,首先一个大前提大家要了解,就是这一章与上传六章,合起来是一个大案,其中重要的副题,是讲人类的进化史。前天一位同学还跟我谈到,说中国没有历史哲学,这是笑话。在《易经》里边,谈到历史哲学的有好几个地方,《序卦传》、《说卦传》里边都有。这一章里,有一个历史观点提了出来,这是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哲学三方面最重要的原则。
包羲氏作八卦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要注意这个“王”字,姓王的王字,右上边有个圈点。我们过去读书是以圈点来读音的,现在叫做破音字。这个王字就今成“旺”,与姓王的王一个字两个音。“古者包羲氏”,包字也要注意,包字左角下面打个圈圈,也是破音字,不念“bào”念“pào”。包羲氏是我们的老祖宗,另外大家又称为伏羲氏。在古时的王字不是当皇帝的意思,王是代表文化的兴起,文字的开始。《易经》叙述我们的文化是怎么来的呢?是“观象于天”,根据天文的法则而来。古代这个天文的“天”,包括了太空、气象等等的法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仰头一看,观察天文。观字要特别注意,由于老祖宗多少年代的观察,得到了科学的道理,使我们知道许多的科学知识,都是由天体的现象观察而来的。下面是“观法于地”,这个法字是指地球物理的法则而言。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就是观察地球上各种物理的法则。上观天文,观察天体的现象,下察地球物理各种不同的法则。以及“观鸟兽之文”,再看动物的世界,譬如说老虎身上的花纹,毛是怎么长的,这是对动物的研究。
“与地之宜”,上面这个地(观法于地的地),是观察地球的物理法则。下面“与地之宜”的“地”,是讲土地平面上的各种现象。“宜”包括了很多学问,从地球物理到动物与人乃至地平面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因为生长的地方不同,便有很大的差别。如南方人与北方人绝对不同,长江南跟长江北的人也不同;过了新竹以南的壁虎会叫,新竹以北的壁虎不会叫;北部长的植物与南部长的植物统统不相同,同一种植物,也以生长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军事家带兵,对每一个地方的人性,都要搞得非常清楚。山东的兵怎么带?广东的兵怎么带?南方的人聪明,但聪明人很滑头,聪明人跟着滑头是同一个符号;北方人老实,但老实跟笨是同一个符号。弄清楚了这些,才知道如何善于运用。哪个地方人脾气大,哪个地方人脾气小……人性与生长的地区的确有关系,所以做一个领导人很不容易。
“与地之宜”,古人一句话四个字,假使对这句话作更宽广深入的研究,那就包括很多的学问了,如地缘政治、地质的关系、人性与地域的关系等。就以本省来说,我刚到台湾有很多老朋友告诉我,中南部人看不起北部的人。我问他为什么?他们说北部人很滑头,南部人老实常受欺侮,所以他们看不起新竹以北的人。但是新竹以北的人又看不起他们北部的。他说像文山区的人很凶悍,喜欢打架……这些在历史上也可以找到证明。又譬如日本人把彰化叫恶化。当年日本人统治台湾时,起来抗日的以嘉义、彰化人为最多。日本人对彰化人恨死了,所以就叫它“恶化”。“与地之宜”就是人性跟土地的关系。如果我们观察宇宙,人也是宇宙间一种东西,跟一棵树、一头牛一样。所以中国道家称人为裸虫,人却自己吹牛,称自己是万物之灵。站在万物的立场看,人是万物里边坏蛋中的坏蛋,人什么都吃,是万物中最凶狠的。人一丝不带光光地来到这个世界,吃尽了这个世界,然后拍拍手光光地就走了。
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范围缩小,缩小到从人身体生命开始,再扩大观察天地万物,最后把它归纳成为文化精神的结晶。
“田”字的文化意义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始作八卦,开始画成八个图案,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开始。
伏羲——我们这个老祖宗,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人,到现在还很很弄清楚。据考证我们的历史,已经有两百多万年了。我们常说我们有五千年的光荣历史,五千年还是客气话,两百多万年是站在我们神话史上讲。相传伏羲皇帝是人首蛇身,有很多怪异的事迹。伏羲氏为什么要画这个八卦呢?是要我们后代子孙,可以由这个符号、文字开始,去了解、传达、保存宇宙间的神奇、奥秘。“神”是上下左右四方都通达的表示。大家看我们中国这个神字的写法,神字左边是个示字,是表示的示,这是中国字中的一个部首。我们中国人认识中国字,便要从部首开始。譬如我们查神字是属于什么部,一看就知道“神”是“示”字部。如果我们单独查这个“示”字,却又不同,示是从天字来,所谓一画分天地。宇宙本来是一个整体,人类加上横的一画,就像切西瓜一样一切世开分成两半 ,我们的上面就叫天,叫虚空,在我们两只脚底下的就是地,所谓一画分天地,所以一切文字从一开始。
一字上面再加上一横“二”就是上;一字下面加一画“二”(“二”字倒过来)就是下,这就是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中的指示。“二”、“二”(“二”字倒过来)就是我们中国过去的上下,现在这个“上”“下”是演进来的。上面我们抬头一看,太空里边有四条线,太陽月亮的光芒,“示”就表示头顶上有许多神奇的东西。
“示”与右边的“申”字配合拢来就是神。申字是从田字部来的。田是代表土地,“囗”这个方块是一片土地,也就是地球这个圆圈;中间一个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就是人类文化的代表了,意思是把土地分成一块一块的。假使这个土地中间的十字架向下走,出了门就是甲,属于雷电的部分,再加两条毛毛就是鬼。如果田字中的十字架向上走,出了头就是由,代表土地上的草,长出来了一点点。
其他与田字有关的字多得很。田字上边加雨,就是十雨了,下雨会打雷,便成雷字。打了雷到土地上,雷便没有了,就消化了,变成了電(电),于是把雷字加一个尾巴就变成了電(电)。到现在为止,我们中国文字真正常用的,也只有三千多字。拿来考试,包括教国文的老师在内,当场默写,能够写出两千字,恐怕少之又少,不可多得。所以能够认识一千多字,已经学问很好,可以运用了。我们中国文字据清朝康熙朝代的统计,约有十万多字,常常运用的只有两三千字,现在《康熙字典》保留的字大概有十万字左右,其它字只是偶尔用到而已。
上边我们说到这个“神”字,站在这个土地上,上下左右、四面交通,这就是神。宇宙的神秘就这样来,所以叫做神。我们老祖宗画八卦就是要“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如果明白了宇宙的原理,四通八达,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就是无所不通。我平时常跟人说笑话,逢到人家过分恭维,我就说不错!不错!我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就是中间不通人事。可惜就差那么一点,这是就我个人说的。那么真正要学《易经》,便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又通物理,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然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就是这个意思。
台湾闽南话菩萨叫神明,这个名称就是从《易经》来的。后来把这个名称变成宗教化了。实际上神明是科学化的言辞,“以通神明之德”,德就是讲它的用,“以类万物之情”,“以类”就是比喻,由这个八卦图案,就可以了解到其他的一切。
《易经》八卦这符号逻辑,究竟代表了什么?假设有人说它是代表陰陽,或者代表人体,那都是错误。这个八卦是一个整体的符号逻辑,什么都可以代表。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人体,也可以代表其他一切的事物。以人体来讲,古代易学八卦所代表的部位,头是乾卦,肚子是坤卦,眼睛是离卦,耳朵是坎卦等。可是到了内部去用,这八个卦的代表又不同了,所以它的运用是一个整体的符号逻辑,用到哪里都可以,这就叫做“以类”,比喻、比较同类性的万物的情宜,比较一切万物的情形,亦即所谓的“方以类聚”。
医技、易理与鬼神
上一次我们讲到十二辟卦这个图案,其中有三段,就是是道家经常用的医学的道理,是我们真正中医的道理。可惜现在真正的中医太少,一个真正的中医,如果不通《易经》,不通《内经》,不通道家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的。现在学医学的人,第一个目的就错了。因为他们不是抱着救世救人的心理去学医,而是为了职业方便,以职业、以赚钱为目的,违反了中国人学医的道理。
其次,现在学医的人只学到了医技——医学的技术,并没有学习到医理,所以,今天能够精通医理的医师很少。我们在这里看到许多学医技的人,但很少看到学医理学的。医理学的医师本来不是看病的,他是为医师们当顾问的。医师碰到一个病人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找医理学的医师。现在学医理学的人很少,多数是学医学的技术,是一个医学的匠人,医理没有办法读。要学中医,必须懂医理,所谓十二经脉所包括的问题和关系等。这个讲起来就很麻烦了,诸位也不是学医学的,我们暂时说到这里为止。
不过大家有学打坐的,经常听到打通任督二脉,学理便是从这里来的。
现在出国留学研究《易经》的很多。外国朋友研究中国文化常问:你们老祖宗是怎么样来画八卦呢?答案就是在这里,中国的文化是综合的科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一切科学、哲学、宗教等。譬如说“以通神明之德”,可以说是与宗教有关的。究竟天地间有没有鬼?有没有神?我的看法是:假使有上帝,便一定有鬼神,因为有了魔鬼,才有上帝,才有佛菩萨。你说存在,便都存在;你说不存在,便都不存在。《圣经》上说人死后要等到世界末日来时,再接受审判,可见灵魂是存在的了,所以中国人讲鬼神也没有错。假使说人死了没有鬼,那是唯物的。既然没有鬼,这个灵魂不存在,同样的道理,上帝和佛菩萨便也不存在了。至于是上帝好呢,还是佛菩萨好呢?那只是户口的不同,像三十六号好呢?还是七十二号好呢?其实都差不多,上帝与佛菩萨各管各的,都没关系。新年到了,每一家送条火腿,拜拜年,也都不错。所以人家问我信什么教,我说我信睡觉,这就是宗教所谓的“以通神明之德”的部分。所以说,中国文化的《易经》,是综合这许多许多东西而形成的。
人类文化的起源
下面这一段说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由于古人画卦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老祖宗要画八卦呢?大家请看下面这一段: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罔”就是现在的网,这一段的主题,就是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类文化的起源。上古的人同动物一样,所以道家把人叫做裸虫,裸体的虫。等于我们老祖宗发明了八卦以后,人类文明才慢慢开始。上古没有文字,便结绳而为盟,这就是古人的结绳之治。我们研究人类文化史,都知道上古的时候是结绳而治,就是把绳子打一个结,现在有的少数民族还保持这种习惯。在大陆上称之为少数民族,我们以前称边疆民族。台湾的山地同胞,三十年前也有这种习惯,他们没有文字,家中挂了很多绳子,绳子上有很多结子。像我们跟朋友有约时,便把它记在本子上,而他们与朋友做一件什么事,在什么时间,便拿条绳子打个结记住,以免忘记。不过,现在要研究这个也真麻烦,因为各地古人的绳结打得不同,高兴的事情和悲哀的事情,结子打得也不同,约会的事同交谊的结子又不同,所以很难研究。现在孩子们打的绳结,也是从这个地方慢慢演变来的。
上古的人是个裸虫,他们同动物争斗,以求生存,杀害别的生命,以维持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的人叫茹毛饮血。说得更明白些,我们古代人跟野兽一样,抓住什么就吃什么,不管是狗或者猴子等其他的动物,只要抓到了,连毛带血都吃下去。所以我们古人的盲肠长。过去西医有一阵子主张小孩子生下来先把盲肠割掉,近年来进步的西医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观念,不再主张随便割掉盲肠了。我们中国人却素来不主张把盲肠割掉,因为盲肠虽没有别的用处,但却专门用来消化毛。所以古人的盲肠非常长。这一点大家要知道。后来人慢慢进步,学会了用网罟打鱼、行猎。在水里边用的叫网,在陆地上抓野兽的叫罟,网是平面的张起来,罟是盖在洞上的,所以说“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人类慢慢地知道了用网捕鱼,用罟行猎,这种现象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开始,这种智慧便是从“”卦的启示而来,所以说“盖取诸离”。“离”是太陽,代表光明的开始,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别的动物便没有这一套。猴子过去吃水果,现在还是吃水果,没有进步,人却不同,这就是人类的可贵之处。
从农业到商业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后来我们老祖宗伏羲皇帝过世了。前面我们讲过,“皇帝”是我们后人叫他的,当时并不叫做皇帝,只是个君长。君字大家要注意,现在的写法是这样,古人的君字是这样的“”,画起来是一手持拐杖,拐杖下面一个口字,“”像一个年纪大的人拿一根拐杖一样。这就是象形文字的“君”,后来就用作皇帝了。这个意思是年龄大的人拿了拐杖,很有智慧,很有威望,是领导人的人。后人就把这种领导的人称为君,包羲氏就是古代的君长。伏羲以后的君长,我们叫他神农氏,他发明了农业。我们中国以农立国,便是从神农氏这个老祖宗开始的,他教我们“斫木为耜”。“耒”“耜”,住在城市里的同学不容易知道,乡下的同学一看就知道。“耒耜”就是犁地的犁,犁的头部是尖的,叫做耜,犁尖以上弯的部分叫做耒。神农氏发明农业,以教天下,用犁来犁田,既省力又方便。神农氏把这种技术教育民众,这就是我们农业文化的开始。用一个卦来代表,便是益卦。
由农业社会慢慢演变,我们的历史进入了商业社会。慢慢地,人类的需要多了,盐了有了,布匹也有了,于是贸易开始了。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人类有了农业以后,为了各人的需要,于是“日中为市”。在中国大陆,至少一九四九年以前还有这个风气。西南一带叫赶场,北方叫做赶集,南方叫赶墟,西北一带叫做赶屯,这和在晚上去逛夜市,意义都是一样的。这种“日中为市”,或三天一次或五天一次,大家轮流,所谓“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就是噬嗑。以货易货,就是交易、贸易,易就是交换过来。那个时候还没有货币。货币的开始叫做宝贝,货币是以贝壳来当代表。我们现在朋友的朋,就是两串宝贝挂在颈上,古人与朋友出去游玩,带两串宝贝大家去吃喝,这就是朋友。这个时候,“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聚诸噬嗑”。“噬嗑”就是咬食的意思。上古时候没有文明,文明的开始,是由渔猎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其中经过了几十万年的痛苦奋斗。由农业社会进步到商业行为的开始,又经过了几十万年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还没有建立。上面所说的只是文明的开始而已。文明跟文化是两个观念。文明包括生活发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包括文字、艺术、种族思想种种观念的综合。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下面是第二个阶段。
变的开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神农氏没”,过了农业社会这个阶段,“皇帝尧舜氏作”,由轩辕皇帝开始,到了唐尧、虞舜这个阶段。“通其变,使民不倦”,这个时候人口增加多了,社会的结构变了,人们的生活不断地进步,领导人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教导人们。“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要使每一个老百姓,都能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文化的发展,都是根据大家的需要而来,这就是“宜”。《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人类的法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天地间的一切事情,随时变,随地变。跟我们一样,我们的生理、思想、情感也是随时变,随地变,没有不变的道理,不变是不可脂的。所以社会的形态到了某一个阶段,非变不可,你想保持不变是不可能的。“穷则变,变则通。”所以我经常说,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三字经六字经都邮口啦,像搭公共汽车一样,骂了半天,公共汽车已经开到中和啦,他还在骂。这一类的人到处都是,竞选落败了,做生意失败了,都是这样,一直在骂别人。所以大家都要做第一等人,知道怎么变,等它变到了,你已经在媾等着啦。
所以学了《易经》的人,要懂得这个“穷则变,变则通”的原则,知道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变,自己更要知道来适应变。要想上帝保佑你?没有这回事;菩萨保佑你?也没有这回事。自助则天助,自则则人助。自己不站起来,想靠上帝帮忙,菩萨帮忙,那是傻瓜,那是笨蛋,那是情感上没有办法的人的一种愚昧。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真能自己站起来,所谓天人合一,自助则天助,这是中国文化自助人助的道理。愚味的宗教徒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另外的人来掌握,交给佛菩萨、交给上帝,自己不做事,靠上帝、靠佛菩萨给他弄饭吃,没有这回事。所以《易经》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样才能大吉大利,所以《易经》的文化完全是人的教育。
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因此我们要效法我们的老祖宗,学学老祖宗们奋斗创造的精神!
“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是我们文化的开始,我们人类这个裸虫,由于皇帝尧舜历代祖先的努力,这个裸虫竟穿上衣裳、戴上帽子,成了衣冠动物了。皇帝的妹妹发明了衣服,这就是乾坤两卦,这是另一个天地,另一种文化的开始,开始了我们中华灿烂的文化。人类文明由此慢慢地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人与人之间隔一座山一条河,便没有办法通过了,以后又发明了用木头做船,所谓: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风水涣是卦的名字,这就是说人类有了文化以后,慢慢进步,晓得把大木头中间挖空,放在水中不会沉下去,这样就发明了船。这是水上交通的开始,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黄河长江再不会阻碍人们的交往了,于是社会的结构更不同了,社会的形态又改变了,这就是“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人类的文明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可是人类这个裸虫很麻烦,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所以又想出点子。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牛也好、马也好,都被人类降服了,牛替我们耕地,马替我们驮东西,又为我们拉车作交通工具。人类自以为越来越聪明了,可以役使万物,弄得太没有节制了,所以古人就反对这种役万物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发、很残忍。他们讽刺说:河里的游鱼犯了什么罪,剐去了鳞儿还要放上葱花……人好残忍哟!人类发明了船以后,又利用车马使交通发达,这是随卦的阶段。
社会到了这个时候,文明越来越发达,但人类的问题也跟着来了,文明愈发达,人类的问题也越多。大家看我们台湾台北,越富有,犯罪的也越多,这就是政治哲学问题。人类善良与罪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人们当疾苦艰难的时候,容易做善事,所以穷人做善事的多,而有钱人则做坏事的时候多。到了这个时候,有强盗了,所以便要“重门击拆,以待暴客”了。
罪恶与文明并生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社会愈富有,文明愈进步,坏蛋也就愈多陰谋家一点大家不妨回过头来看看,几十年前我们到山地,他们没有门,晚上怕牛羊跑丢,随便弄个木头一栓就行了。现在不同了,也跟我们一样,门上也要上锁,一把锁还不够,还要好几把锁。这真应了“重门击柝”这句话,虽然门里加门、锁上加锁,但银行还是照样被抢,“以待暴客”,“暴客”现在我们叫强盗,叫土匪。过去四川人对强盗土匪,还要用古老的说法叫“暴客”。社会进步,人类就需要防止别人侵害,这就是文明的讽刺。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人类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奢侈了。开始我们老祖宗茹毛饮血,连毛带肉一齐吃下去,现在人们要把肉烧烧烤烤吃。田里打来的谷子、麦子,还要去了皮吃,把它加工制造,制成面粉、制成面包。我们今天的生活享受,便是从“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来的。“杵臼”,现在乡下人还可以看得到,用杵臼把稻子去壳。这个时候,我们的盲肠越来越短了,这就叫小过。小过与大过差不多,看来人类真是太过分了。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弦”就是弓上弦,弧就是弓。“弦木为弧”,就是用弦把木拉曲成弧。“剡”就是削,“剡木为矢”,就是把木削尖作成矢。社会的动乱多半是生活太优裕了。社会因富裕而变乱的占三分之二,因贫穷而变乱的不过三分之一。古人说富贵生骄奢,上骄下慢,自然要有变乱发生,你们看将来我们台湾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进步了,不但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连带战争武器也跟着进步,于是开始发明了新武器“弓箭”。聪明的领袖使用弓箭来威利天下,这就叫“睽”。
“睽”是什么意思?睽就是矛盾,违背。例如夫妇反目就叫睽违之卦,以后的社会永远是睽违的了。夫妇反目是什么意思?有位同学说是夫妇吵架了,吵架为什么叫反目呢?
各位想一想,男女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四只眼睛对看,像磁铁吸住了一样,动都不动了。到两个人有了意见,不爱了,你看这一边,他看那一边,两个人的眼睛看的方向相反,就叫反目。反目就是睽违之卦。
人类社会的睽违,是因为文明到了极点,谈和科共存,那是政治口号、是理想的,不可能的。只有武力、只有强权、只有力量,才可以勉强做到假道德的境界,这就是人类的和平哲学。原因是政治问题固然重要,经济问题也很重要,经济好了以后,社会会更坏,道德会更堕落。所以,社会是因战争而贫穷,不是因贫穷而战争。战争是富裕强盛了以后发生的,生活贫穷的人不会屐战争。大家看优裕生活的人,他们帮忙你、救济你,他觉得是好玩的,那是生活的艺术,不同真同情呀!惟有穷人才能真正同情人,大家可以研究研究社会心理学看。由此可知进步了的社会永远是睽违的。孔子由于这样的感慨,所以倒过来说。
文物衣冠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上古穴居而野处”,人类原始的生活,开始是住山洞。说到住山洞,那真是一种享受,尤其西北的山洞,西康那里的山洞,那真舒服,住在山洞里边冬暖夏凉,没有霉气,没有潮湿。如果在台湾山洞修道,一定很容易修成功,就是很快修到涅槃啦!不过是要带着棺材去修道才可以,因为不要三个月湿气就发了,就涅槃了。台湾这时的山洞是不能住的,要住,非西北高原的山洞不可,那真是好,冬天不需要暖气,夏天不需要冷气。
上古人“穴居而野处”,像野生动物一样,晚上睡觉跟猴子一样,住在树上。后来因为人类文化发达,自己骄傲起来了,人为万物之灵,“易之以宫室”,有了宫殿房子,“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在人类文化上,是这样的壮观、华丽。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的人死了以后,没有像我们现在人一样。中国文化在台北市街头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古今中外文化都有。一个死人抬出来,又有吹鼓手,又有西乐队,又有和尚,又有道士,又有师公,脱衣舞……什么都有,吹吹打打吵“死人”。中国哪有这样的古礼?这里边根本没有文化,不晓得内政部管礼仪的管些什么?几十年来一样都没有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四个字最为重要,就是“文物衣冠”。像我这衣冠是满洲的,三百年来都是满洲的,当然我们现在是五族共和了,勉强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文物。但现在各位身上穿的,那不是中国人的衣冠,也不是中国人的发型啊!文物衣冠都不是,尤其吵“死人”的葬礼更不是。又不是佛教,又不是道教,不知道是些什么教!结婚的礼也不是。从前叫拜堂,拜天地,后来叫文明结婚。文明结婚还有傧相。现在不叫傧相啦,爸爸妈妈把女儿带来送给你,然后抱一把白花走啦!那个白花大家有没有考据?晓得它的来历吗?
白花是西方的文明。它的来历是很久以前(在欧洲不记得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有对男女偷情野合,父母不答应婚姻的故事。他们在野地里结合,然后女的要回家了,男的很过意不去,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女的,就把郊外的野百合摘了一把送给她,表示爱她,让女的抱着回家了。这就是它的来历,是一本叫《也是历史》的书里边记载的。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这一本《历史》是记载野史之考据的。现在男女结婚也抱一束白花,就表示“野合”,然后还要签约,准备打官司时好作为证据。
另外呢,打上领带。领带是什么?是西方古时海盗用的。大家看欧洲过去两三百年前的历史,海盗在海上由于风太大,吹得裤子比腰还粗,便把那些帆布割下来绑到腰里,一看蛮好看的,以后就变成领带了。我们现在这些做法,新娘抱的是代表偷情的白花,男人打的是海盗的领带,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婚姻。然后法官坐下来盖个印,送给你带回去。这个没有文化的时代,真可叹为观止。《古文观止》不读啦,我们现在读的是“今文观止”,这个文化看到头了!所以说是观止,到家了。
葬的异俗
“古之葬者”,上古的人死了,“厚衣之以薪”,很接近墨子的思想。人类的葬俗有很多种,我们中国是用土葬,印度人用火葬(现在我们也提倡火葬),还有水葬,有天葬,金木水火土都有。
世界各地的葬俗很多很多,生与死在各地的风俗,如果研究起来写一部专书,定定很畅销。这些听起来像说故事一样,但都是事实。站在中国文化立场来看,都不过与不及之弊,只有我们中国人比较中庸。我们中国古时,“厚衣之以薪”,拿条树枝包得紧紧地,“葬之中野”,把墓穴挖得深深地,埋在土地里。“不封不树”,没有记号,埋到土里就算了。譬如我们现在造坟墓,立碑就叫做封,封就是封界限。树不是栽树的意思,树就是记号,立的标记就叫做树。“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是上古时候,父母去世以后,实行三年之丧,这个风俗大约也几千年了。魏晋以后,父母之丧,一定要三年。现在我们已经复古了,“丧期无数”,这是很遗憾的。不过也还有例外,像这里有几位老朋友,父亲九十多岁死了,还是依老规矩服丧过去父母去世第一就是报丧,报丧是你到人家店铺或家门口,不管里面的人年纪大小,跪下来磕头,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赶紧扶起来,不可以进大家大门的,嗑了头就走了。现在经常有死了父母的、丈夫的、太太的……一路哭,哭到人家客厅里坐下又哭,这个是不可以的。不过我这里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古人报丧,是不准进门口的。守丧要三年,这三年不可以参加喜庆活动,不拜年也不算是失礼。过去还看到有些人在丧期中名片还印一个小字“制”,就知道他还在守丧期中,礼不到不怪。同时至少一百天不准理发、不准刮胡子。不过现在有些老同事要守制,不刮胡子、不理发,我就劝他,时代不同了,改一改从宽,从俗好了。那位朋友一定不改,后来经过我们一再劝他,才勉强守了四十五天。这些规矩都是有它的道理的。现在人死了,不管男女老幼,泡在药水池里,像安平港渔民缸里泡咸鱼一样。那种药水的味道,不知道大家闻过没有,真叫人吐饭三天。儿女们把父母送到殡仪馆不管了,当天晚上就去跳舞了,因为死人已经送到殡仪馆了,没有事了。然后到出殡的时候,殡仪馆用刷子把尸体刷得白白的,衣服穿好,化妆师来擦擦粉,入殓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你不能仔细看,看了以后,还是觉得火葬干净,一把火烧了就算啦!
古人是“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在这个地方孔子跟墨子一样,反对厚葬,认为太过分了。“棺椁”,棺材外还套一个东西,那很贵重,太阔气了,“盖取之大过”,所以是“大过”。
教育文化的功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字开始了。“百官以治”,政治制度也建立了,应该是好景象啊!但卦名是“夬”,这不是好现象,陽气快要完啦!由《易经》的道理,从这一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哲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看法,并没有打很高的分数。所以,教育对人类文化究竟是罪恶还是功劳,这一哲学上是一个大问题。文化、教育对人类是否真有好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