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工具类:中国历代纪年表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历史工具类

历史工具类:中国历代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一)旧、新石器时代[图文转载]

中国历史纪年表(一)

史纪时代

(王朝国号帝王庙号)

年代年号 附注 旧石器时代 170万年前—1万年前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5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5万年前--前3万5千年有古人类出土文物。

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传说史。猿人包括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后来的北京人的头结构又有了新的进步,北京人原始生活是使用粗制的石器。

母系氏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现在“姓”这个字就形象地体现了远古的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后逐渐衰落,过度到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之后是英雄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人口聚居区,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则形成了华夏部落群,炎帝、黄帝、蚩尤。

约五万年前,古人发展为新人(又称晚期智人)。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这时,人类体质形态上的原始性质完全消失,并因受居地环境的影响,逐渐分化为各色人种,现代人开始形成了。

新人遗迹主要的有河套人、柳江 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山顶洞人等。

河套人:从1922年以来在内蒙古与陕北、宁夏、甘肃相连的河套地区,发现古人类遗址多处。经过多年研究,最后确定河套人为由古人向新人发展的过渡形态。

柳江 人:1958年在广西柳江 通天岩的岩洞中发现一个比较完整的头骨(缺下颔)、两段股骨和一些零碎的体骨化石。是年代较早的新人。

山顶洞人:1933年,在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龙骨山山顶一个洞穴中,先后发现有分属于至少八个以上的不同个体的完整的头骨、上下腭骨、牙齿和体骨化石。约1万8千年前山顶洞人开始了氏族公社的生活。

此外,在台湾台南左镇、辽宁建平、山东新泰、四川资陽、吉林榆树、江 苏泗洪下草湾等地也发现属于这一时期的新人遗迹。

新石器时代 1万年前—4千年前

约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年前--前3000 华北平原及黄河流域开始有村庄出土。

约3000年前--前2000 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出土。

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年至3,000年)是目前陕西省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时的先民们已经种植粟类作物,并饲养猪、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的聚落生活。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磨制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制陶工艺比较原始,火候低、器类少,彩陶尚处于萌芽阶段。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 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年至2,100年)最早因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夏家店上层文化為中国重要文化遗址之一。该文化遗址因在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发现,依照考古惯例,以发现处所為名。另外,此于1960年发现的遗跡,之所以命名為「上层文化」,乃是為了同样在夏家店垂直出现﹔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区隔。

夏家店下层文化為西元前8世纪-西元前3世纪之青铜文化,分布地点為内蒙古辽河一带。在特徵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经明显纯熟,随葬戈、矛、短剑、鏃、饰牌青铜器常常于幕葬品中发现,因此视為青铜时代的晚期。

中国历史纪年表(二)三黄五帝时期(中国历史纪年表(二)

三皇

伏羲氏,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以木德王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陽)。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据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是世界混沌初开,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春秋时已建伏羲陵墓。

女娲氏三皇之一,是抟土作人的人类始祖;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三皇之一,传说中发明火的第一人,故人们把他称作“火祖”。同时又传说燧人氏诞生于商丘,其一生多活动于商丘一带。

 

《史记·三皇本纪》

[索隐]小司马氏云: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闢,下迄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今阙三皇而以五帝为首者,正以《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又《帝世》皆叙自黄帝以下,故因以五帝本纪为首。其实三皇以还,载籍罕备,然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论古史,不合全阙。近代皇甫谧作《帝王代纪》,徐整作《三五历》,皆论三皇已来事,斯亦近古之一证。

五帝

黄帝轩辕氏

颛顼高陽氏

帝喾高辛氏

唐尧

虞舜

公元前2600—公元前2100

红铜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是指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以红铜的使用为标志。

红铜即天然铜,质地软,不适合制造工具,所以红铜时代的人类仍以使用石器为主。中国何时进入红铜时代,目前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属于红铜时代,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经历红铜时代。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炎帝都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颛顼(拼音:zhuānxū),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陽东南),号高陽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传说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騷》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帝喾,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陽),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陽顿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

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放勋,也就是帝尧。

曹植作《帝喾赞》颂曰:“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姓祁,或说姓伊、伊祁,名放勋,又称陶唐氏,唐尧,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帝喾死后传位于挚,就是帝挚;帝挚不善,而让位于放勋,也就是尧。尧在位时,他的仁德使百姓爱戴,万国敬服。尧的都城在山西南部。

《尚书·尧典》记载:尧命羲氏、和氏观察天象,授时于百姓;委派禹的父亲鲧治水,可惜不成功;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暴虐凶恶,没有传位给丹朱;后来因为舜的德行而传位与他。

然而《竹书纪年》中记载尧并非禅让于舜。舜将尧囚禁,阻止丹朱与尧相见,从而夺取了帝位。

周武王時,追思元聖,褒封堯裔二十三世名京。遷至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其裔改姓堯。

西漢宣帝,因為漢宣帝說堯有犯諱:「具奏曰:「唐堯乃百聖至聖,五帝盛帝,今京兆尉堯濙,實其後裔!應合避諱」。」,故加食字改為饒。

,姓姚,名重華,號虞氏,史稱虞舜。舜是否有其人史学家们争论不清。一般认为舜的时代中华文明开始进入农耕的时代,并是道德观的开始。

傳說舜得到四方部落首領的推舉,於是堯委任其攝政。舜巡行四方,在堯去世後繼位。傳說他妻子娥皇、女英,是堯的女兒。舜繼位後,依照堯的做法,諮詢四方部落領袖,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因此後世的人亦視他為理想的君主。

後來舜在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今廣西東南),葬於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東南),娥皇、女英則在湘江 自殺。後人為紀念他,建有舜廟、舜陵。

司马迁《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又说:“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 南九疑。”

神农,傳說神農尝百草,教人医疗,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與黃帝為兄弟。

傳說神農氏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內臟清晰可見。神農氏嚐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甚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

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

炎帝,神农氏(有说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姓,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于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姜氏族為西戎一支,原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 界处,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衝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据说因「炎帝欲侵凌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為阪泉之战(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

面对著统领熊、羆、貔、貅、貙、虎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于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妇,游于华陽,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少昊,亦作少嗥,古五帝之一,姓风,名摰(亦作质),相传是古代东夷族首领。东夷族以鸟为图腾,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擅于治水与农耕。

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号金天氏。少昊陵在曲阜县城东八里,旧县村的东北隅。

五帝另一種解釋為,東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黃帝轩辕。

中国神话时代的历史,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古帝世系有巢氏之后,依次是燧人氏、华胥氏、庖牺氏和神农氏,就是非常真实的。在燧人氏之前,人类都是无名的,所谓有巢氏、燧人氏并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后人的"他称"。到了燧人氏时代末期,由于氏族的不断繁荣和分支,大家再没有名称就会相互混淆,必须创造氏姓以相互区分。因此,古人说"伏牺、燧人始名物虫鸟兽",便是与历史非常吻合的真实记录。从无氏姓的"有巢氏"与"燧人氏"到有氏姓的"华胥氏"与"庖牺氏",的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据《遁甲开山图》说:"女祸氏殁,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凡十五代,皆袭包牺氏之号"。说得虽不一定准确,但却足够证明伏羲氏时代的种姓制已相当丰富,民族语言也相当发达,她的"子系统"各氏族,都已知道在"包牺氏"这一"母系统"之下,为自己的族群分别命名了。

中国历史纪年表(三)夏、商、周

中国历史纪年表(三)

禹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

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陽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陽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陽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陽涧滨(涧滨)为中心、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陽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

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中国南方也在商朝前期进入了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湖南长沙的炭河里遗址,江 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铜器,证实了长江 流域也有发达的青铜文明。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癸(桀) 商前期 汤 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 铁器时代是指人们开始使用铁来製造工具和武器的时代。其与之前时代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发展,宗教信仰与文化模式。这是在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

虽然各地区进铁器时代的时间不尽相同,亦难以以准确的年份标示,但铁器时代与之前时代的区别仍是十分明显的。铁器时代是指已经能运用很复杂的金属加工来生产铁器。铁的硬度,高熔点与铁矿的高蕴含量,使得铁相对青铜来说来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运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远超青铜。而各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次序列举如下。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太丁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和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盘庚 商后期 盘庚 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纣) 西周 武王(姬发)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成王(诵) 康王(钊) 昭王(瑕) 穆王(满) 共王(繄扈) 懿王(囏 孝王(辟方) 夷王(燮 厉王(胡 )   共和 庚申前841 宣王(静) 甲戌前827 幽王(宫湦) 庚申前781 东周 平王(姬宜臼) 辛末前770 公元前770—前256   桓王(林) 壬戊前719 庄王(佗) 乙酉前696 釐王(胡 齐) 庚子前681 惠王(阆) 乙巳前676 襄王(郑) 庚午前651 顷王(壬臣) 癸卯前618 匡王(班) 己酉前612 定王(瑜) 乙卯前606 简王(夷) 丙子前585 灵王(泄心) 庚寅前571 景王(贵) 丁巳前544 悼王(猛) 辛巳前520 敬王(匄) 壬午前519 元王(仁) 丙寅前475 贞定王(介) 癸酉前468 哀王(去疾) 庚子前441 思王(叔) 庚子前441 考王(嵬) 辛丑前440 威烈王(午) 丙辰前425 安王(骄) 庚辰前401 烈王(喜) 丙午前375 显王(扁) 癸丑前368 慎靓王(定) 辛丑前320 赧王(延) 丁未前314

中国历史纪年表(四)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纪年表(四)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作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有:鲁、齐(姜齐、田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国。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屁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曾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见周朝衰落,辞官西行,过函谷关(河南灵宝西南),关令尹喜请为著书,遂作《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后,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是秦统一前的七雄征战时期,也是一个大混乱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仅是势力较大的七个国家,其他还有周、鲁、卫、郑等小国,以及北方的匈奴、东胡 、南面的百越、西南的巴蜀等,这些小国逐渐被七国吞并。

战国分为三个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前338年商鞅被杀是第一时期,这时期各种变法活动很多,各国都想通过改革走向强盛,著名的如秦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这一时期局势相对稳定。

前338年到前 288年齐秦相约共同称帝,和前284年六国合纵攻齐,是第二时期,各国军备竞赛加剧,战争频繁,大国兼并小国,最后形成了七雄,前288年秦和齐分别称西帝和东帝,斗争更趋激烈。

前284年到前221年,秦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了大统一。

战国时期有:秦、齐、楚、燕、韩、赵、魏等国。

中国历史纪年表(五)秦、汉(中国历史纪年表(五)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乙卯前306 公元前221—前206

秦始皇叫“赢政”,“赢姓”是通古斯-女真系民族的姓氏。事实上,“民族”可分成“血族”和“语族”两个概念。人类之初,群体间的接触很少,部落中的血缘和语言都很单纯,血族就是语族。到了人类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代,血缘和语言都变得非常混杂,所谓“汉族”、“蒙族”、“满族”、“突厥族”都是“语族”而已,它们的血缘则是“理还乱”了。从上述分析来看,秦部落的语言可能有较浓重的蒙古语特征。而说蒙古话的秦始皇,则可能是一个长脸的月氏-女真人。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孝文王(柱) 辛亥前250 庄襄王(子楚) 壬子前249 始皇帝(政) 乙卯前246 二世皇帝(胡 亥) 壬辰前209 西汉 高帝(刘邦) 乙未前206 -- 公元前206—公元23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朝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公元1年2月11日即农历西汉平帝元始1年1月1日

★ 历法体系:“中历”指中国的农历,也称夏历。“西历”指西方(特别是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世界)实际施行的历法体系,即公元1582年10月罗马教皇格列高里改历前,以奥古斯都修订后的儒略历为准;

格列高里改历后,以现行的公历为准;同时采纳通行的关于公元4年罗马失闰说法,将公元4年视为平年。因此,“西历”没有公元4年2月29日,没有公元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

1582年前,每逢百年均为闰年,与现行公历不同,因此采用了陈垣先生在《二十史朔闰表》中的做法,以西方实际历法为准。此外,近代西方考古学对公元4年罗马失闰的问题也颇多质疑,但因尚未有定论,暂且取“失闰说”。

★ 中国历史上没有采用寅正的时间段共有4个,即:

新王莽以12月为正(丑正)

魏明帝景初1~3年以12月为正(丑正)

唐武后载初1年~久视1年以11月为正(子正)。

唐肃宗上元2年~宝应(代宗初即位时亦用此年号)1年中间,有7个月的时间以11月为正(子正),但无年号。

★ [新]朝的创立者王莽是利用西汉末年政治腐败,通过外戚专政 来夺取皇位的。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取得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总揽朝政。平帝死后,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不到三年,王莽便于公元9年废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新]末民众起义。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刘秀在战斗中立了大功。地皇四年(23年)长安发生暴动,王莽被杀。新朝亡。不久,刘秀称帝于河北,建立了东汉王朝。

惠帝(盈) 丁未前194 -- 高后(吕雉) 甲寅前187 -- 文帝(刘恒) 壬戌前179 -- 戊寅前163 后元 景帝(启) 乙酉前156   壬辰前149 中元 戊戌前143 后元 武帝(彻) 辛丑前l40 建元 丁未前134 元光 癸丑前128 元朔 己未前122 元狩 乙丑前116 元鼎 辛未前110 元封 丁丑前104 太初 辛巳前100 天汉 乙酉前96 太始 己丑前92 征和 癸巳前88 后元 昭帝(弗陵) 乙未前86 始元 辛丑前80 元凤 丁未前74 元平 宣帝(询) 戊申前73 本始 壬子前69 地节 丙辰前65 元康 庚申前61 神爵 甲子前57 五凤 戊辰前53 甘露 壬申前49 黄龙 元帝(奭) 癸酉前48 初元 戊寅前43 永光 癸未前38 建昭 戊子前33 竟宁 成帝(骜) 己丑前32 建始 癸巳前28 河平 丁酉前24 陽朔 辛丑前20 鸿嘉 乙巳前16 永始 己酉前12 元延 癸丑前8 绥和 哀帝(刘欣) 乙卯前6 建平 己未前2 元寿 平帝(衍) 辛酉公元1年 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 丙寅公元6 居摄 戊辰公元8 初始 [新]王莽始 己巳公元9 建国 甲戌公元14 天凤 庚辰公元20 地皇 更始帝(刘玄) 癸未公元23 更始 东汉 光武帝(刘秀) 乙酉公元25 建武 公元25—公元220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凉州士族豪强董卓以诛宦官为名,进入洛陽,立汉献帝。另一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后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他又将洛陽的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 。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 中下游的孙权对垒。此时正在流亡中的汉皇室后代刘备也起兵欲兴汉室,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与江 东的孙权结合,形成孙刘联合抗曹的形势。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到孙权处说孙出兵,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曹操封魏公,迁都邺,后又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或蜀汉)。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 丙辰公元56 建武中元 明帝(庄) 戊午公元58 永平 章帝(炟) 丙子公元76 建初 甲申公元84 元和 丁亥公元87 章和 和帝(肇) 己丑89 永元 乙巳105 元兴 殇帝(隆) 丙午106 延平 安帝(祜) 丁未107 永初 甲寅114 元初 庚申120 永宁 辛酉12l 建光 壬戌122 延光 顺帝(保) 丙寅126 永建 壬申132 陽嘉 丙子136 永和 壬午142 汉安 甲申144 建康 冲帝(炳) 乙酉145 永憙(嘉) 质帝(缵) 丙戌146 本初 桓帝(志) 丁亥147 建和 庚寅150 和平 辛卯151 元嘉 癸巳153 永兴 乙未155 永寿 戊戌158 延熹 丁未167 永康 灵帝(宏) 戊申168 建宁 壬子172 熹平 戊午178 光和 甲子184 中平 献帝(协) 庚午190 初平 甲戌194 兴平 丙子196 建安 庚子220 延康

中国历史纪年表(六)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纪年表(六)

三国 魏 文帝(曹丕) 庚子220 黄初 公元220—公元265   明帝(叡) 丁未227 太和 癸丑233 青龙 丁巳237 景初 齐王(芳) 庚申240 正始 己巳249 嘉平 高贵乡公(髦) 甲戌254 正元 丙子256 甘露 元帝(奂)(陈留王) 庚辰260 景元 甲申264 咸熙 蜀 昭烈帝(刘备) 辛丑221 章武 公元221—公元263   后主(禅) 癸卯223 建兴 戊午238 延熙 戊寅258 景耀 癸未263 炎兴 吴 大帝(孙权) 壬寅222 黄武 公元222—公元280   己酉229 黄龙 壬子232 嘉禾 戊午238 赤乌 辛未251 太元 壬申252 神凤 会稽王(亮) 壬申252 建兴 甲戌254 五凤 丙子256 太平 景帝(休) 戊寅258 永安 乌程侯(皓)

甲申264 元兴 乙酉265 甘露 丙戌266 宝鼎 己丑269 建衡 壬辰272 凤凰 乙未275 天册 丙申276 天玺 丁酉277 天纪 西晋 武帝(司马炎) 乙酉265 泰始 公元265—公元316 从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北方的民族关系十分复杂。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利用各族人民反抗西晋的斗争,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欲望 ,纷纷建立由少数民族豪帅占最高统治地位的割据政权。八王之乱后期,参战诸王相继败死,匈奴族刘渊自称汉王,不久又称帝。刘渊死后,其子刘聪派兵攻陷西晋首都洛陽,俘虏了晋怀帝,西晋名存实亡。因此事发生在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史称「永嘉之乱」。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又称「永嘉南渡」。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俘了晋愍帝,西晋至此灭亡。

西晋享国51年,历三代四帝,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唯一统一的政权。

乙未275 咸宁 庚子280 太康 庚戌290 太熙 惠帝(司马衷) 庚戌290 永熙 辛亥291 永平 辛亥291 元康 庚申300 永康 辛酉301 永宁 壬戌302 太安 甲子304 永安 甲子304 建武 甲子304 永安 甲子304 永兴 丙寅306 光熙 怀帝(炽) 丁卯307 永嘉 愍帝(邺) 癸酉313 建兴 东晋 元帝(司马睿) 丁丑317 建武 公元317—公元420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 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 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 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南来士族祖逖曾率军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 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陽,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6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 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 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 流域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 」族军阀争杀的战场,各个「胡 」族首领纷纷建立政权,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史称五胡 十六国。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 )、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汉,总称十六国。在十六国时期,除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个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21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在百余年时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戊寅318 大兴 壬午322 永昌 明帝(绍) 壬午322闰 永昌 癸未323 太宁 成帝(衍) 乙酉325闰 太宁 丙戌326 咸和 乙未335 咸康 康帝(岳) 癸卯343 建元 穆帝(聃) 乙巳345 永和 丁巳357 升平 哀帝(丕) 壬戌362 隆和 癸亥363 兴宁 海西公(奕) 丙寅366 太和 简文帝(昱) 辛末371 咸安 孝武帝(曜) 癸酉373 宁康 丙子376 太元 安帝(德宗) 丁酉397 隆安 壬寅402 元兴 乙巳405 义熙 恭帝(德文) 己未419 元熙 十六国       公元304—公元439 北方存在的王朝: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 南北朝 宋 武帝(刘裕) 庚申420 永初 420—479   少帝(义符) 癸亥423 景平 文帝(义隆) 甲子424 元嘉 孝武帝(骏) 甲午454 孝建 丁酉457 大明 前废帝(子业) 乙巳465 永光 乙巳465 景和 明帝(彧) 乙巳465 泰始 壬子472 泰豫 后废帝(昱)(苍梧王) 癸丑473 元徽 顺帝(凖) 丁巳477 昇明 齐 高帝(萧道成) 己未479 建元 479—502   武帝(赜) 癸亥483 永明 鬱林王(昭业) 甲戌494 隆昌 海陵王(昭文) 甲戌494 延兴 明帝(鸾) 甲戌494 建武 戊寅498 永泰 东昏侯(宝卷) 己卯499 永元 和帝(宝融) 辛巳501 中兴 梁 武帝(萧衍) 壬午502 天监 502—557   庚子520 普通 丁未527 大通 己酉529 中大通 乙卯535 大同 丙寅546 中大同 丁卯547 太清 简文帝(纲) 庚午550 大宝 元帝(绎) 壬申552 承圣 敬帝(方智) 乙亥555 绍泰 丙子556 太平 陈 武帝(陈霸先) 丁丑557 永定 557—589   文帝(蒨) 庚辰560 天嘉 丙戌566 天康 废帝(伯宗)(临海王) 丁亥567 光大 宣帝(顼) 己丑569 太建 后主(叔宝) 癸卯583 至德 丁未587 祯明 北魏 道武帝(拓跋登珪) 丙戌386 登国 386—534

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共169年。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 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 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 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十六国后期,一个极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拓跋鲜卑逐渐强盛起来,打败后燕入主中原,在建立北魏政权(386-534年)之后,又消灭各割据政权,从而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按照史家的习惯,北魏统一北方的太延五年(439年)往往被视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孝文帝大举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陽。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历9代12帝,是对南北朝历史影响较大的一个王朝。

北魏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从5世纪下半期开始,其汉化趋势加快,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这一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引起了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六镇起兵,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

北魏孝武帝末年,权臣高欢、宇文泰将北魏辖区切割成东、西两块。东魏(534-550年)以邺城为都,历1主16年,西魏(535-556年)都长安,经3帝,共享国22年。东、西魏先后被北齐(550-577年)和北周(557-581年)取代。北齐是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的政权,立国28年,有3代6帝。公元577年,周灭齐,北方重新统一。北周是宇文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历3代5帝,计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隋。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北方五朝称之为北朝。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历史上叫做南北朝。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丙申396 皇始 戊戌398 天兴 甲辰404 天赐 明元帝(嗣) 己酉409 永兴 甲寅414 神瑞 丙辰416 泰常 太武帝(焘) 甲子424 始光 戊辰428 神(上鹿下加) 壬申432 延和 乙亥435 太延 庚辰440 太平真君 辛卯451 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 壬辰452 永(承)平 文成帝(濬) 壬辰452 兴安 甲午454 兴光 乙未455 太安 庚子460 和平 献文帝(弘) 丙午466 天安 丁未467 皇兴 孝文帝(元宏) 辛亥471 延兴 丙辰476 承明 丁巳477 太和 宣武帝(恪) 庚辰500 景明 甲申504 正始 戊子508 永平 壬辰512 延昌 孝明帝(诩) 丙申516 熙平 戊戌518 神龟 庚子520 正光 乙巳525 孝昌 戊申528 武泰 孝庄帝(子攸) 戊申528 建义 戊申528 永安 长广王(晔) 庚戌530 建明 节闵帝(恭) 辛亥531 普泰 安定王(朗) 辛亥531 中兴 孝武帝(脩) 壬子532 太昌 壬子532 永兴 壬子532 永熙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甲寅534 天平 534—550   戊午538 元象 己未539 兴和 癸亥543 武定 北齐 文宣帝(高洋) 庚午550 天保 550—577   废帝(殷) 庚辰560 乾明 孝昭帝(演) 庚辰560 皇建 武成帝(湛) 辛巳561 太宁 壬午562 河清 后主(纬) 乙酉565 天统 庚寅570 武平 丙申576 隆化 幼主(恒) 丁酉577 承光 西魏 文帝(元宝炬) 乙卯535 大统 537—557   废帝(钦) 壬申552 -- 恭帝(廓) 甲戌554 -- 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 丁丑557 -- 557—581   明帝(毓) 丁丑557 -- 己卯559 武成 武帝(邕) 辛巳56l 保定 丙戌566 天和 壬辰572 建德 戊戌578 宣政 宣帝(赟) 己亥579 大成 静帝(阐) 己亥579 大象 辛丑581 大定

中国历史纪年表(七)隋、唐、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纪年表(七)

文帝(杨坚) 辛丑581 开皇 581—618 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270年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但北周和南陈的皇帝都没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到了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后,这一任务才由隋文帝杨坚予以完成。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巩固统一成果的措施。他加强中央行政机构的领导,设立三省六部;又改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改革府兵制;重颁均田令;制定新刑律;新铸五铢钱;统一度量衡等。

辛酉601 仁寿 炀帝(广) 乙丑605 大业 恭帝(侑) 丁丑617 义宁 高祖(李渊) 戊寅618 武得 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

唐高祖 。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陽(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 615 ),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

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以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见唐太宗)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

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立己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在度过一段闲散失意生活后,死于太安宫。

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曰: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 南、剑南、岭南。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明年,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又增二州六县。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州县数殆同贞观,然羁縻州郡,不在此数。开元二十一年(733),又因十道分山南、江 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为十五道采访使。复于边地置十道节度使、经略使: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陽、平卢、陇右、剑南、岭南五府。其盛时疆域东至安东府(治今朝鲜平壤),西至安西府(治今新疆库车),南至日南郡(治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治今蒙古哈拉和林)。安史乱后,河西、陇右陷于吐蕃,至大中(847-860)、咸通(860-874)始复。乾符(874-879)以后,天下大乱,至为衰败。天佑元年(904),朱全忠迁唐都于洛陽。至四年,哀帝李逊位于梁,唐传二十帝,历二百九十年(其间有武则天革唐为周十六年)而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但就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 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 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二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是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武后载初,公元690年,始用周正。武后天授称帝,改国号为周,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武后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唐武后永昌元年應該有十二個月,但是到了十一月時,武后改元為「載初」以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改採子正,故永昌元年只有十個月,少掉了兩個月。而載初元年十一月時,武后又改元為「天授」,仍然沿用月份為十一月,因此天授元年只有十一及十二月兩個月份。此後,武則天都一直採用子正,直到久視元年的十二月底,原本下一個月應該為「久視二年元月」但是武后又回復改採『寅正』,將「久視二年元月」改為「久視元年十一月」。因此久視元年會有兩個十一月及十二月。這種因為歲首調整而多出來的月份,有點像是閏月,但又不是真正的閏月,因此它稱為『虛閏月』。

★陈抟(约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他生于唐朝末年,五代宋初道士,由于其出身低微,所以有关他的籍贯、家世、乃至生卒年月,史无定论。

《宋史》说他是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一说他是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县)人。

他是道教的著名神仙,旧时命相行业奉其为祖师。元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陈抟享年118岁,而庞觉的《希夷先生传》则认为陈抟活了190多岁。

传说陈抟随渔人姓陈,取名抟,抟是圆团 的意思。陈抟自出后生一直不会说话,直到四五岁时,一次在涡水岸边游戏,有个穿青衣的妇女召唤他过去喂乳吃,从此才开口说话。据此传说陈抟当为安徽亳州或河南鹿邑人,因两地紧邻,皆在涡水流域,行政区划,朝有变更,交 叉隶属,或亦有之。

后唐长兴二年(931)陈抟举进士不第,于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父母过世后,离开家乡到泰山去。后唐明宗亲写诏书见他,陈抟长揖不跪。明宗待他愈加恭敬,赐号清虚处士,赐予宫女三人。

太宗(世民) 丁亥627 贞观 高宗(治) 庚戌650 永徽 丙辰656 显庆 辛酉661 龙朔 甲子664 麟德 丙寅666 乾封 戊辰668 总章 庚午670 咸亨 甲戌674 上元 丙子676 仪凤 己卯679 调露 庚辰680 永隆 辛巳681 开耀 壬午682 永淳 癸未683 弘道 中宗(显又名哲) 甲申684 嗣圣 睿宗(旦) 甲申684 文明 武后(武曌) 甲申684 光宅 乙酉685 垂拱 己丑689 永昌 庚寅690 载初 武后改国号为周 庚寅690 天授 壬辰692 如意 壬辰692 长寿 甲午694 延载 乙未695 证圣 乙未695 天册万岁 丙申(腊)696 万岁登封 丙申696 万岁通天 丁酉697 神功 戊戌698 圣历 庚子700 久视 辛丑701 大足 辛丑701 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号 乙巳705 神龙 丁未707 景龙 睿宗(旦) 庚戌710 景云 壬子712 延和 玄宗(隆基) 壬子712 先天 癸丑713 开元 壬午742 天宝 肃宗(亨) 丙申756 至德 戊戌758 乾元 庚子(闰)760 上元 辛丑761 -- 代宗(豫) 壬寅762 宝应 癸卯763 广德 乙巳765 永泰 丙午766 大历 德宗(适) 庚申780 建中 甲子784 兴元 乙丑785 贞元 顺宗(诵) 乙酉805 永贞 宪宗(纯) 丙戌806 元和 穆宗(恒) 辛丑821 长庆 敬宗(湛) 乙巳825 宝历 文宗(昂) 丙午826 宝历 丁未827 大(太)和 丙辰836 开成 武宗(炎) 辛酉841 会昌 宣宗(忱) 丁卯847 大中 懿宗(漼) 己卯859 大中 庚辰860 咸通 僖宗(儇) 癸巳873 咸通 甲午874 乾符 庚子880 广明 辛丑881 中和 乙巳885 光启 戊申888 文德 昭宗(晔) 己酉889 龙纪 庚戌890 大顺 壬子892 景福 甲寅894 乾宁 戊午898 光化 辛酉9O1 天复 甲子(闰)904 天祐 哀帝(柷) 甲子904 天祐 五代十国 后梁 太祖(朱晃又名温 、全忠) 丁卯907 开平 907—923   辛未911 乾化 末帝(瑱) 癸酉913 乾化 乙亥915 贞明 辛巳92l 龙德 后唐 庄宗(李存勖) 癸未923 同光 923—936   明宗(亶) 丙戌926 天成 庚寅930 长兴 闵帝(从厚) 甲午934 应顺 末帝(从珂) 甲午934 清泰 后晋 高祖(石敬瑭) 丙申936 天福 936—946   出帝(重贵) 壬寅942 天福 甲辰944 开运 后汉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 丁未947 天福 947—950   戊申948 乾祐 隐帝(承祐) 戊申948 乾祐 后周 太祖(郭威) 辛亥951 广顺 951—960   甲寅954 显德 世宗(柴荣) 甲寅954 显德 恭帝(宗训) 己未959 显德 十国       902—979 存在的王朝: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

中国历史纪年表(八)宋、辽、西夏、金(中国历史纪年表(八)

北宋 太祖(赵匡胤) 庚申960 建隆 960—1127

从公元907年唐哀帝李逊位,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 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 ,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建都开封(今属河南),其创建者为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五代初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李存勖,把后梁朱温 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立下赫赫战功,李存勖很喜爱他,让他留典禁军。后唐天成二年(927),赵弘殷之妻杜夫人,在洛陽夹马营分娩,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共历九帝,前后一百六十八年。这长达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阶段中,可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陈抟献意太宗征灭北汉取河东了,太宗兴师,果然大获全胜,一举灭了北汉,俘获了北汉王刘继元。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徽号。

北宋端拱元年(988)的一天,陈抟对弟子贾得升说:“我明年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后要游峨嵋山,你去张超谷中开凿一间石室。”第二年,陈抟从峨嵋山回来,石室已成,他欣然来到其中,写下了几百字的遗表,大意是说:“我的寿数已有终期,圣恩已难以留恋,已于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到了那一天,陈抟命人灭掉烛火,独自一人留在石室中,用左手撑着下颌而死,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癸亥963 乾德 戊辰968 开宝 太宗(炅,名匡义,光义) 丙子976 太平兴国 甲申984 雍熙 戊子988 端拱 庚寅990 淳化 乙未995 至道 真宗(恒) 戊戌998 咸平 甲辰1004 景德 戊申1008 大中祥符 丁巳1017 天禧 壬戊1022 乾兴 仁宗(祯) 癸亥1023 天圣 壬申1032 明道 甲戌1034 景祐 戊寅1038 宝元 庚辰1040 康定 辛巳1041 庆历 己丑1049 皇祐 甲午1054 至和 丙申1056 嘉祐 英宗(曙) 甲辰1064 治平 神宗(顼) 戊申1068 熙宁 戊午1078 元丰 哲宗(煦) 丙寅1086 元祐 甲戌1094 绍圣 戊寅1098 元符 徽宗(佶)

辛巳1101 建中靖国 壬午1102 崇宁 丁亥1107 大观 辛卯1111 政和 戊戌1118 重和 己亥1119 宣和 钦宗(桓) 丙午1126 靖康 南宋 高宗(赵构) 丁未1127 建炎 1127—1297   辛亥1131 绍兴 孝宗(昚) 癸未1183 隆兴 乙酉1165 乾道 甲午1174 淳熙 光宗(惇) 庚戌1190 绍熙 宁宗(扩) 乙卯1195 庆元 辛酉1201 嘉泰 乙丑1205 开禧 戊辰1208 嘉定 理宗(昀) 乙酉1225 宝庆 戊子1228 绍定 甲午1234 端平 丁酉1237 嘉熙 辛丑1241 淳祐 癸丑1253 宝祐 己未1259 开庆 庚申1260 景定 度宗(赵禥) 乙丑1265 咸淳 恭帝(繁显去掉右边页) 乙亥1275 德祐 端宗(昰) 丙子1276 景炎 帝昺(昺) 戊寅1278 祥兴 太祖(耶律阿保机) 丁卯907 -- 907—1125   丙子916 神册 壬午922 天赞 丙戌926 天显 太宗(德光) 丁亥927 天显 戊戌938 会同 丁未947 大同 世宗(阮) 丁未947 天禄 穆宗(璟) 辛亥951 应历 景宗(贤) 己巳969 保宁 己卯979 乾亨 圣宗(隆绪) 壬午982 乾亨 癸未983 统和 壬子1012 开泰 辛酉1021 太平 兴宗(宗真) 辛未1031 景福 壬申1032 重熙 道宗(洪基)

乙未1055 清宁 乙巳1065 咸雍 乙卯1075 大(太)康 乙丑1085 大安, 乙亥1095 寿昌(隆) 天祚帝(延禧)

辛巳1101 乾统 辛卯1111 天庆 辛丑1121 保大 西夏 景宗李元昊 1032 显道 1038—1227 宋明道元年(1032年)其父卒,元昊以太子嗣位。1038年称“吾祖”(可汗,皇帝),国, , , 号大夏,都兴庆府。

献宗死,被国人拥立为帝。1227年,蒙古军围夏都兴庆府,六月,李眈降,被杀,西夏亡国。   开运   广运   大庆   天授   礼法   延祚 毅宗李谅祚 1049 延嗣   宁国   天祐   垂圣   福圣   承道   奢单都   拱化 惠宗李秉常 1067 乾道   天赐   礼盛   国庆   大安   天安   礼定 崇宗李乾顺 1086 天仪   治平   天祐   民安   永安   贞观   雍宁   元德   正德   大德 仁宗李仁孝 1140 大庆   人庆   天盛   乾祐 桓宗李纯祐 1193 天庆 襄宗李安全 1206 应天   皇建 神宗李遵顼 1211 光定 献宗李德旺 1223 乾定 末主李眈 1226   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 乙未1115 收国 1115—1234   丁酉1117 天辅 太宗(晟) 癸卯1123 天会 熙宗(亶) 乙卯1135 天会 戊午1138 天眷 辛酉1141 皇统 海陵王(亮) 己巳1149 天德 癸酉1153 贞元 丙子1156 正隆 世宗(完颜雍) 辛巳1161 大定 章宗(璟) 庚戌1190 明昌 丙辰1196 承安 辛酉1201 泰和 卫绍王(永济) 己巳1209 大安 壬申1212 崇庆 癸酉1213 至宁 宣宗(珣) 癸酉1213 贞祐 丁丑1217 兴定 壬午1222 元光 哀宗(守绪) 甲申1224 正大 壬辰1232 开兴 壬辰1232 天兴

中国历史纪年表(九)元、明、清(中国历史纪年表(九)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丙寅1206 -- 1279—1368 蒙古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明宗于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位。

拖雷(监国) 戊子1228 -- 太宗(窝阔台) 己丑1229 -- 乃马真后(称制) 壬寅1242 -- 定宗(贵由) 丙午1246 -- 海迷失后(称制) 己酉1249 -- 宪宗(蒙哥) 辛亥1251 -- 世祖(忽必烈) 庚申1260 中统 甲子1264 至元 成宗(铁穆耳) 乙未1295 元贞 丁酉1297 大德 武宗(海山) 戊申1308 至大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壬子1312 皇庆 甲寅1314 延祐 英宗(硕德八剌) 辛酉1321 至治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甲子1324 泰定 戊辰1328 致和 天顺帝(阿速吉八) 戊辰1328 天顺 文宗(图帖睦尔) 戊辰1328 天历 明宗(和世'左王右束') 己巳1329 -- 庚午1330 至顺 宁宗(懿璘质班) 壬申1332 至顺 顺帝(妥懽帖睦尔) 癸酉1333 至顺 癸酉1333 元统 乙亥1335 (后)至元 辛巳1341 至正 太祖(朱元璋) 戊申1368 洪武 1368—1644   惠帝(允炆) 己卯1399 建文 成祖(棣) 癸未1403 永乐 仁宗(高炽) 乙巳1425 洪熙 宣宗(瞻基) 丙午1426 宣德 英宗(祁镇) 丙辰1436 正统 代宗(祁钰)(景帝) 庚午1450 景泰 英宗(祁镇) 丁丑1457 天顺 宪宗(见深) 乙酉1465 成化 孝宗(祐樘) 戊申1488 弘治 武宗(厚照) 丙寅1506 正德 世宗(厚熜) 壬午1522 嘉靖 穆宗(载垕) 丁卯1567 隆庆 神宗(翊钧) 癸酉1573 万历 光宗(常洛) 庚申1620 泰昌 熹宗(由校) 辛酉1621 天启 思宗(由检) 戊辰1628 崇祯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丙辰1616 天命 1644—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宗(皇太极) 丁卯1627 天聪 丙子1636 崇德 世祖(福临) 甲申1644 顺治 圣祖(玄烨) 壬寅1662 康熙 世宗(胤禛) 癸卯1723 雍正 高宗(弘历) 丙辰1736 乾隆 仁宗(颙琰) 丙辰1796 嘉庆 宣宗(旻宁) 辛巳1821 道光 文宗(奕詝) 辛亥1851 咸丰 穆宗(载淳) 壬戌1862 同治 德宗(载湉) 乙亥1875 光绪 溥仪 己酉1909 宣统

上一篇:历史工具类:中国历代帝王年表

下一篇:历史工具类: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