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白话文:孔奂传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陰人。其曾祖父孔王秀之,是齐朝左民尚书,吴兴郡太守。祖父孔至存担任过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亲孔稚孙,是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县令。
孔奂年幼丧父,由叔父孔虔孙收养。他好学,擅长写文章,经文史籍,诸子百家,无不通览。沛国刘显当时在学府最有名气,每次和孔奂一起讨论,很是佩服,于是拉着孔奂的手说:“从前蔡伯喈在读书做人方面都要与王仲宣看齐,我应该向蔡伯喈看齐,足下可与王氏媲美。”刘显不久把所藏书籍送给孔奂。
州里选举秀才,孔奂金榜题名。起初授职为扬州主簿、宣惠湘东王行参军,他都未就职。后来任镇西湘东王外兵参军,入任尚书仓部郎中,迁任仪曹侍郎。那时左民郎沈炯遭匿名信毁谤,将受重刑,事情牵连台阁,人人忧心忡忡,孔奂在朝廷据理以争,全部澄清。当时丹陽尹何敬容认为孔奂刚正不阿,请求补任功曹史。不久孔奂又将出任南昌侯相,时值侯景之乱,没去就职。
京城陷落后,朝中官员都被拘禁,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于是侯子鉴下令解其镣铐,用厚礼待他,让他执掌书记之职。当时侯景的士兵都放荡不羁,凶威四溢,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职,朝中官员看见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慢自如,毫不屈服。那时有人规劝孔奂说:“当今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加上獯羯又横蛮无理,你岂能跟他们讲礼义?”孔奂却说:“我性命还在,虽不能以死相拼,但岂能卑躬屈膝讨好贼寇,来保全自身呢?”当时贼寇掠夺百姓,拘禁豪门庶族,孔奂总是保护他们,得到他帮助的人很多。
不久孔奂的母亲去世,他伤心过度超过了哀礼。当时天下丧乱,都不能服三年的丧期,只有孔奂和吴国张种,在乱世中遵守法度,他们以行孝道而闻名。
侯景之乱平定后,司徒王僧辩先下征召令,任孔奂为左西曹掾,不久又命他任丹陽尹丞。梁元帝在荆州继位后,诏令孔奂和沈炯一起西上江陵,王僧辩多次奏请留下他们。元帝亲自写诏令给王僧辩说:“孔奂、沈炯二人,今暂且借给你。”可见朝廷重视孔奂之一斑。不久孔奂任太尉从事中郎。王僧辩任扬州刺史时,孔奂又补任扬州治中从事史。那时侯景之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典章制度,都不复存在,孔奂博识多知,甄别典故,所问的没有不知道的,当时的礼节制度,奏章文书,都出自孔奂之手。
高祖任宰相时,任孔奂为司徒右长史,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北齐派东方老、萧轨等人前来进犯,寇军抵达后湖,都城动荡不安,加之四面阻塞不通,粮饷运输跟不上,三军的给养,全靠京师,于是任孔奂为贞威将军、建安县令。当时因多年兵荒马乱,人口流散,强敌突然入侵,供给毫无来源,高祖限定日期决战,便命孔奂多做些饭食,用荷叶包着,一夜之间,得到数万包,士兵早上吃完,丢掉多余的,便去决战,终于大破贼寇。
高祖即位,孔奂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558),又任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一直是大郡,虽经贼寇騷扰,但还是较富裕。历任太守多搜刮民财,只有孔奂清廉自守,他的妻儿都不去官府,只有孔奂乘独舟公去郡,他所得的薪俸,随即分给孤儿寡母,郡内百姓非常高兴,称他为“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孔奂住所朴素俭约,便送给他一套衣服,一床毡被。孔奂说:“太守本身有很高的薪俸,办这些轻而易举,只是老百姓无救济,容不得我独享温饱罢了。谢谢你的好意,希望不给你添麻烦。”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擅长理政,继位后,诏命孔奂为御史中丞,兼扬州大中正。孔奂品性刚直,善于治理,多次上奏弹劾,朝廷官员很敬畏他。孔奂甚通治国之本,每次撰写的奏章,皇上无不称好,各官署滞留的事务,都交给孔奂处理。不久迁任散骑常侍,兼步兵校尉,中书舍人,掌诏诰,扬州、东扬州大中正。天嘉四年(563),孔奂再次担任御史中丞,不久任五兵尚书,常侍、中正职务不变。当时世祖患病,朝内诸事,都交给仆射到仲举和孔奂共同处理。世祖病重后,孔奂、高宗、到仲举和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人入宫呼医递药。世祖曾对孔奂等人说:“当今三方鼎立,百姓不能安宁,国内事情繁多,需要年长的君主。我想效法近世的晋成帝,远扬殷商之法,你们务必遵从此意。”孔奂便流泪抽泣着回答世祖说:陈书“陛下只是膳食不调,病愈之日不会久远,皇太子青春旺盛,圣德与日俱增,以令弟安成王之尊,足以成为周公、伊尹那样的辅佐,他若有废立之心,以我等愚忠,断不能奉命。”世祖便说:“古之正直遗风,又在你身上重现了。”天康元年(566),又任孔奂为太子詹事,二州中正职务不变。
世祖崩,废帝继位,任孔奂为散骑将军、国子祭酒。光大二年(568),孔奂出任信武将军、南中郎康乐侯长史、浔陽太守,代理江州事务。高宗继位,孔奂调任仁威将军、云麾始兴王长史,其他职务不变。他在职期间清廉节俭,行为规正,高宗便嘉奖他,赐给他五百斛米,且多次下诏书慰问他。太建三年(571),征召为度支尚书,兼右军将军。五年改任太子中庶子,和左仆射徐陵一起参掌尚书五条事。六年迁任吏部尚书。七年又加任散骑常侍。八年改任侍中。当时出师北伐,孔奂收复淮州、泗州,徐州、豫州酋长,相继降服,加封赏赐,纷至沓来,孔奂潜心接待,不曾有宾客等在门外。又加上鉴识人物,精通族谱,凡是被他选拔的,都录用为官,对他心悦诚服。
孔奂品性耿直,谢绝私下嘱托,即使是位尊太子、官高公侯之人,如果是隐情相求,他也始终不从。始兴王陈叔陵在湘州,多次婉言劝告有司,坚持谋求宰相之职。孔奂说:“三公之职,本以道德推举,未必是皇亲。”于是对高宗直言相劝。高宗说:“始兴王哪能居三公之位,况且我儿即使居公位,也须排在鄱陽王之后。”孔奂回答:“我之所见,也如陛下旨意。”后主在东宫时,想任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告诉孔奂。孔奂对陆瑜说:“江总具有潘岳、陆云的华丽,而无东园公、绮里季之内才,辅佐太子,实在难为他。”陆瑜如实禀告后主,后主很不满意,便自己告诉高宗。高宗想答应他,孔奂便上奏章说:“江总是文笔华丽之人,现今皇太子文笔不错,不用再从江总学习,以臣之拙见,应选择厚道之人,来辅佐太子。”高宗又说:“按照你说的,谁居此位最合适?”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品德高尚,性情敦厚机敏,可以担当此任。”后主当时也在场,就说:“王廓是王泰之子,不可任太子詹事。”孔奂又说:“宋朝范晔是范泰之子,也任太子詹事,前代没疑义。”后主仍固执己见,高宗最后还是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因此忤逆了皇上。孔奂耿直如此。
当初,后主想任其私宠为官,把此事托付孔奂办理,孔奂没从。右仆射陆缮调职后,高宗想用孔奂,已草拟诏书,因后主制止,未能实行。太建九年孔奂调任侍中、中书令、兼左骁骑将军、扬州东扬州丰州三州大中正。十一年孔奂迁任太常卿,侍中、中正职务不变。十四年,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兼前军将军,未授官,改为弘范宫卫尉。至德元年(583)去世,时年七十岁。追任散骑常侍,原职不变。孔奂有诗文集十五卷,弹文四卷。
其子孔绍薪、孔绍忠。孔绍忠字孝扬,也有才学,官至太子洗马、仪同鄱陽王东曹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