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二节 清朝在东北三省的设防和战备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中国近代战争史

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二节 清朝在东北三省的设防和战备

正当沙俄剑拔弩张,准备向我东北地区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之际,关内战事十分吃紧,因此,东北三省只能依靠原有驻军和防御设施,抗击入侵之敌。至1900年6月止,东北三省辈有防、练军一百一十七营三哨。其中盛京省五十二个营,吉林省二十九营三哨,黑龙江省三十六个营。按编制计算,总数可达五万八千余人,但实际不足五万人。以后各省又进行扩兵,人数稍有增加。此外,东北地区尚有四万四千余名战斗力很低的八旗兵。这些清军装备的武器,除一部分由国外进口、内地拨给和吉林机器局仿制的毛瑟、曼利夏步槍及克虏伯、格鲁森火炮外,还有不少抬槍、抬炮及其它旧式火炮。

除清军外,东北三省还有义和团及人民群众协助清军抗敌。但义和团运动的规模不如关内,力量没有关内强,组织更为分散,所以难以承担较大的作战任务。

东北三省的将军及其他军政要员,在如何对待沙俄入侵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严重地影响了战争准备。

黑龙江将军寿山,在沙俄重兵压境,形势危急之际,多次上奏朝廷,历陈沙俄“乘我畿辅危急,日为增兵之谋”的种种事实,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提出了“不得不战”、“不可不战”、“不可失机”等抗战主张。①他还分析了抗战的有利形势,认为:甲午战争以后,人们“负痛方深”;义和团的兴起,足见民心对沙俄之忿恨;在军事上,可扼守陆路要地,以静待动,截击深入我境、前后不能相顾的俄军。为了集中力量守卫边防,他建议朝廷“先清内患”,对沙俄“护路队”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盛京副都统、育字军总统晋昌,积极支持寿山的主张。他建议三省联为一气,并力抗战。伯都讷副都统嵩昆,也赞同寿山等人的抗战主张。但是,吉林将军长顺和盛京将军增祺,却极力反对寿山和晋昌等人的正确意见,认为“当此各国合谋,何可再树一敌”②,主张对沙俄的进逼实行不抵抗主义。

由于上述分歧,三省无法进行统一部署。主战的黑龙江将军寿山,只能调派本省的力量,加强战略要地的防御。1900年7月8日,沙俄阿穆尔总督格罗杰科夫以“护路”为名,要求将数千俄军经瑷珲、齐齐哈尔运往哈尔滨。寿山严词拒绝了沙俄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并积极进行临战准备。他奏请清廷分别委任瑷珲副都统凤翔、呼伦贝尔副都统依兴阿、通肯(今海伦)副都统庆祺为北、西、东三路翼长,分别指挥三路战守;委任安徽候补知县程德全为行营营务处,负责来往联络。此外,还向清廷请求调拨粮饷,商请盛京、吉林两省匀拨槍械弹药等物,准备抗击沙俄的进攻。

畏敌怯战的吉林将军长顺则根本不作临战准备。练军六营约三千人仍然分布在各城镇;新募五营散驻于铁路沿线;主力靖边防军十八营三哨,分布在三姓、宁古塔、珲春等七个城镇。同时,长顺还在6月底7月初以“奉旨招练”为名,对伊通、宽城子、伯都讷、哈尔滨一带的义和团进行严密控制,并遣散铁路沿线的大量民工。此外,对哈尔滨等地的沙俄“护路队”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任其在哈尔滨至双城子的铁路以及松花江沿线自由往来。

由于晋昌的积极主战及义和团斗争的影响,盛京省作了一定的防御准备:西部由仁字军、奉军共八营两哨驻守锦州、山海关一带;北部由仁字军、奉军共六营驻守开原、铁岭一带;东部有四营清军驻守凤凰岭、岫岩一带;南部由晋昌自率育字军十余营驻守熊岳、海城一带。

上一篇: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一节 沙俄入侵东北的准备及部署

下一篇: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三节 战争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