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第67章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一对根境无碍,谓观根入定,应从根出,而从境出者,为显根境唯是一心,缘起无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
“第一对根境无碍”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再加上意识思想的意根。大家都想学佛成道,你说拿什么去成?做门要找木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把工具备好,修行的工具何处找呢?我们本来有的,就是父母所给我们的身体的机能。譬如念佛法门用头脑意识、心理意识来念;或者有些人听呼吸,则是用父母给的鼻子呼吸,以耳朵来听,一定要用这个“根”。“境”呢?是与根相对的外境,譬如鼻子管呼吸,呼吸作所缘外境观之;眼睛能够看一切光色,光色是物理世界自然的现象,也是外来的。
所以说根境是第一种相对,根境要无碍。普通人根境是有碍的,拿眼睛来说,眼睛没有障碍吗?眼睛很好,既没有近视也没有眼疾,就算近视戴上眼镜也没有障碍!其实障碍大了!人白天能看,黑暗却看不见,而狗和老鼠在黑暗中看得见。象这些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弟子就问过他,人的眼睛为什么白天看得见,夜里看不见,佛说这是因为我们眼睛虹膜少一种色素,而狗眼睛是红色的,就是现在所谓紫外线、红外线之类的,所以夜间也看得见。佛答复得很妙,现在看起来非常科学。实际上我们的六根如果修持成成就,可以达到无碍境界,普通是有障碍的。
年轻同学研究古代佛学就要在这种地方加上新观念,“根境无碍”只是一句古文,然而透过这句话可以了解,人的生命功能是无限的,只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生命的功能发挥出来,因此而受障碍。如果能把生命功能发挥到极致,人也可以修到天眼通,使眼根不受色尘、物理的障碍。那么天眼通怎么来的?修来的,怎么修来的?不是菩萨给你的,是你生命功能本来具有而把它发挥出来,怎么发挥?还是靠你本身的工具,它的方法只有两个:定慧。
“观根入定,应从根出”,这几个字你体会一下,文字都看懂了,但是进不去。譬如拿眼睛、眼根来讲,怎么样叫“观根入定”?从眼境界上进入定境,做得到吗?做不到!两眼一闭,前面黑洞洞的,定不定呢?还怕鬼呢!定什么!甚至有些看光,练境界、练神通,乱七八糟就来了,神通没练成,神通的兄弟“神经”得到了,然后眼睛也有了问题。
因此,怎么样才能观根入定?再拿眼睛来说,见而不见,不见而见,这样就由眼根入了定。譬如观自在法门,是从眼根入定,眼根而出;观世音法门听而不听,不听而听,从耳根入定,耳根而出。所以“观根入定,应从根出”,重点在“应”字上,应该从根上出定。“即此用,离此用”是禅宗马祖道一大师告诉百丈禅师的原则。在这个时候,就这样从根出定。当然有些人不一定如此,并不是说他不对。从根入定而从境跳出的,出到哪里去呢?智慧生出来,解脱了,不受境界的限制。佛法的目的在求解脱,初步在解脱生理习气的障碍和心理习气的障碍,这是两层哦!然后才能进一步解脱物理世界的障碍,而超越物理世界、超越身心。超越以后跳到哪里去?还在身心中,自在而已!非常自在。
所以有些人可以从眼根而入,从色境出定。我们眼根所观是相对的外境的色尘,色尘是佛学名词,亦即物理世界的光色。利用眼睛入定,何谓入定?心念止于专一的境界。然后眼睛对色尘而出定,怎么叫出定?达到身心解脱的境界,此即“从境出”。
然而“应从根出而从境出”的基本原理呢?“为显根境,唯是一心”,不管根与境,基本原理是心物一元,所以说根境二者相对,唯是一心所变现。这个心不是西方哲学所讲“唯心论”的心,也不是意识思维分别的心,意识思维分别只是心的一部分作用,换言之,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里所讲的心是形而上,本体的心。本体起用的心,唯是一心。
佛法的理性
那么接下来说“缘起无二,理性融通”。眼根是缘起性空,物理世界也是缘起性空。譬如眼前所见之光,是因电灯开了,而电灯是因缘所生,因有人发现电的原理等等许多因缘凑合而有亮光的境界。而亮光照见满堂的人,也是许多因缘凑拢,使一群男女老幼会聚一处。这些都是因缘凑合、缘起性空,本来在大家没有来以前,这层楼是空的;过一会下课了,人群散去,又是空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偶然的聚合,因为性空,所以有缘起的作用,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佛法所讲“因缘所生法”的理论,不过仍是基本所在,“缘起性空”还不是最高处。
“缘起无二,” 无二就是一。在这里再插入一段话,“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两句话八个字,可以写成一部博士论文的专论,可以从科学、哲学、文学、宗教各个角度表达,然而最后都是无二之理,真理只有一个。那么在“缘起无二”这个基本原则上达到“理性融通”。这个理性不是指现代人用的术语“理性”,现代名词是表示道德行为学或者科学理性方法以及哲学理性主义的专有名词。通常我们说这个人有没有理性是现代的用法,也是借用佛学名词。佛学在唐宋已用“理性”二字,这个理性是指形而上,至高无上、本体第一义的真理。这个“性”是一切众生的至性、本体。所以不要把理性的意义与现代人所讲的理性混为一谈。
他说在这个道理上我们懂得了“理性融通”的基本原理。“是故根入境出耳”,因此你可以做到从眼根进入定境,从色尘的境界出定。注意“出定、入定”,有些人在观念上以为出定大概是从头顶上出去;入定是从头顶进入。在此要反问你,出定的出到哪里去?入定又入到哪里去?定是无所谓出入的,一个偶然静止的状态叫“入定”;把这个静止的状态变动了叫“出定”。出定、入定只是两个方便名称。如果把观念搞错了,以为是头顶戳个洞跳出一个婴儿翻筋斗、跳舞,那是神经分裂。
相反地,“境入根出亦然”,也有些人先从外境进入定境,从眼根而出定。现在我只是简单讲一点原理,什么叫根境入定的方法,非专修的实际经验无法懂得。所以我们不免会怪看佛经没有用,看了半天没有心得,那你只能怪自己,不能怪佛经。佛经在原理之中有方法,只是你找不出来而已!也可以说是自己读书不留意,如果把每一本书前后连贯起来,方法都在其中,这是第一对的道理。
学问里尝得禅滋味
第二对理事二定无碍,谓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动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缘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经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及乎出观,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辩无碍。
这一段就是佛学,一些年轻同学看现代白话写得佛学很好看,这一段却是佛经的话,每一句话含意深广,都是可以写专书的。
《华严经》所提出的第二对是“理事二定无碍”。理是理性的,刚才讲的理性就是学问之道,从佛学的思想进入;事是做功夫,专门从打坐、从修戒定入慧下功夫。理与事二者皆能达到如来大定最高境界,没有障碍,不起分别。本来理与事二者是相对的,我们经常感觉到,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孟子说四十不动心,而我们很难得不惑、不动心,有很多地方是我们搞不清楚、无法搞定的。世界上有许多事,在道理上这样做绝对通,到事实面来行不通,这类矛盾多得不胜枚举。譬如钱,在理论上,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资源是大家的。天下的钱乃天下人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理论上通,事实上做不到。世上有许多事,理与事二者很难合一。“理事二定无碍”我们在理上懂了,应该马上悟道、立刻入定,结果不能入定,可见事理二者绝对有障碍。做到了“事理二者无障碍”,达到最高境界,就是所谓悟道、圆通了。他先讲原理,原理也是事。
“谓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我们用逻辑方法去思维、推理,完全靠意识起分别作用,分辨到极点,也就是管子所讲,“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最后由事理穷到极点,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应该走到定的境界里,结果契入形而上最高的理,那就是宋儒所讲:“思入风云变幻中”。
精神可以入神,真正作学问,思想到极点,分别事相,理穷到极点而得定,事理无碍。
“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契就是相合,事理合一。所以禅宗所讲的证悟是事理合一,即由契理而使禅定到了家。此所以为什么禅宗以禅为标榜,以事入理为重要;以修定起慧为重要。因此契到相合于事理,自然到达如如不动境界。所以说,“入理即是入事”,真正学问到达了,一定得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中国古文的翻译为“释迦文佛”,换言之,他的文化成就登峰造极。
同样的道理,“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缘故。入事即是入理”,有些人从功夫入手,只要制心一处,修定修止观,用任何方法,“制心即理之事”,这事修便是理性的开发。要注意!很多学佛的朋友,尤其年轻同学,我们也从年轻人过来,很入迷于方法,这里学个法,那里求个法,反正这种事很简单,要哄他,随便编个东西就是一法,他就被你这个法给困住了。其实任何方法有个基本原理,就是要你制心一处,“而一缘故”,因为你做到心一境性,制心在一缘上,“入事即是入理”,你功夫到了,理也通了。
对境已入定心在看时亡
“而经文但云入正定”,永明寿禅师在这里点出什么叫入正定。佛经叫我们学佛入定,只叫人入正定,哪一种是正定?我打起坐来端身正坐,就没有入歪定,也没有入弓腰驼背定。那么,哪一种叫正定呢?正定就是事理圆融。“不言事理”,不再由事理两对立面去讲。
“及乎出观,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永明寿禅师把佛经修持华严境界的方法作了一个分析。这一卷摘述华严境界的文字仍是序论。
“及乎出观”,如果真了解止观的方法,跳出观慧地境界,“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在那个现有的境界中,譬如我们现在的境界是电灯光下满堂人头,这是一个境界;后坐的人眼睛一扫,满堂后脑,这个就是观境。当我们眼睛看到后脑也好,头发也好,就起分别的意识,前面坐的是男同学?女同学?或年纪大的、头发白的、花的……等等,自然意识有分别色相的作用。这个分别色相是事观。真实的世界,眼根一看,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一配上,就看出是个什么环境,这是普通人的心理作用。
那么,进一步利用普通的心理作用进入佛法呢?佛法所说的定并不一定叫你盘腿,就是利用目前的境界,大家眼睛一张,分别前面的色相,观察到这个境界,回光反照马上入定,任何姿态都可以。入定并不是看不见前面的境界,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这个境界,与心境了不相干。不这个味道就可以体会进去了。所以在境界中言,分别色相是事观的道理。这个“事”前面要加个“斯”字,斯就是即,即事观也,白话解释就是:拿现在眼睛前面的环境,就可以进入定观的境界。不一定要入山林。坐在后坐的人往前看,就如同观看一片森林,入定了。
但是相反的,“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刚才提到对观境的描写,假定在场众人看到前面这个境界,意识马上起分别,即事而观的时候,这就是事观。但是当你回转来对你生理上的眼根来说,理论又不同了,自性空寂,无能观之性。意识分别心理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一般修行使第六意识不起分别并不是见性,那个能观的作用,自性本空,这个就是理上之性,所以叫做理观。反照自己,观自在能观之性本空,此即是理观。
“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辩无碍”,进一步呢?也可以将根与事综合而为智慧的修法。眼根与外面的现象,亦即根识与外在境界的理性结合,当下即悟,这也是禅宗的办法,“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切不必空,就可以达到分辨而无障碍的境界。
大家要注意!佛法最容易谈空,真正佛法有所谓五方佛,代表东方的药师如来;西方的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如来,这包含了宇宙的大奥秘;这样分配五方佛所代表的方位,是有大道理的。学佛不要空啊空!还有不空如来在那里等着,这都是釋迦牟尼佛介绍出来的,他创立这一套系统的理论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要搞清楚。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会通了,可以综合根境理事而无碍。这是第二对华严宗修持的方法原理。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三对事理二观无碍,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而反从理观起,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二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二观唯是一心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辩无碍。
事是功夫,理是理论,观是智慧观察,由思考、思维入手无障碍。
现在我们用普通语句表达,觉得非常吃力;如果不用普通语句表达,那很轻松,大可依文解义,用东西方哲学一大堆名词解释,堆砌文字,就是一大篇章,不过堆了半天还是一个人工造景的假花园,假人、假山、假亭、假流水,写文章本来就是造假庭园,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现在我们不走这个路线。
“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而反从理观起”,你要认识自己第六意识能够起分别,起思想作用的这个境界、功能,应该从现实事件上反照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一般学打坐,尤其学参禅、修止观、念佛;都是走这个路子,为什么呢?要你在那种环境的影响下,先观察出自己第六意识分别心的作用。这就是“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
但是有些人,乃至有些经典,走相反的路子,“反从理观起”,不从内心反省、不从第六意识下手用功,反而从做学问、研究理论着手。学问是学问、理论是理论,同我不相干。知识分子容易走入这个路线,理论得很多,事情过不去。“反从理观起”,他说事实上真到家的人,从理观起也可以。
“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二故”,先观察外面,由事物境界之理可以达到“真俗双融”。“真俗双融”难了!真俗是两个佛学名词。什么是真?得了道成佛证得自性真如,成道是达到超越世间的真理。物理世界、人事,三界以内都是世俗的。小乘佛法是离开世俗,专门修道,才能证得真如,所以出世法与入世法分开。大乘佛法不然,“真俗双融”,即真即俗,至高无上的道在哪里?就在人世间的世俗中。那么,你说佛法在哪里?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世俗呢?一样有,有莲花、七宝行树、鸟唱歌……,一天到晚念佛念法念僧,同我们一样在念,真中有俗,俗中即有真。换言之,这天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是中有非,非中有是;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一大堆,最快的利嘴说一万年也说不完。真俗不二,这是理上。
事实上呢?你看佛教诸尊的标志,只有出家的圣人罗汉们剃个光头,穿得简简单单,一切舍掉,表出世法。诸大菩萨可不然哦!又抹胭脂,又擦口红,又挂缨络,每位菩萨打扮得比我们还漂亮,大菩萨没有出世哦!他真俗不二。所以离俗即违真,认为有个真如、有个道可以出世也不对。如果有一个世界可以跳出,你跳到哪里去啊?我经常问同学一个问题,大家口头学佛都会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说慢点。跳到哪里先要找好地方,佛有说过有个第四界可跳吗?“不在五行中”,第六行可没有哦!所以大家不要口头乱讲,自己要认识清楚,必须真俗不异、真俗无碍。真俗无碍还是片面的,要达到“真俗双融”,即真即俗,入世间即是出世间,真出世间的人,也就是真入世间,所以释迦“文佛”,这个道理我们由此可以了解。
为什么是“真俗双融”呢?因为法界不二,用现代话说,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如果非要这样跳出来修才能成道,留了头发都不能成道,那法界有二了!跳与不跳、出与入都是双融双泯,不出也不入,出也即入。
分别心是般若智
“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注意!一般人学佛以后都害怕妄念,换言之,害怕分别心。这种学佛犯了一种毛病:不从智慧上、事观上着手。他告诉你“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分别智就是道智,没有它,你还成不了道呢!就是这么一件事,吃饱了饭,嫌饭讨厌,没有饭你饱不了肚皮。年轻入学佛说没有分别心就是道,我反问,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那么多啊?释迦佛讲的是菠菜(般若),我问菠菜与青菜差钱?他把分别智一转就是无生智,转其名而不转其实,看你能不能转这一转?这一转就是最难转,理上转还不是事上转,你想在事上转这个境界,三大阿僧祇劫也转不了。这不是功夫,这是智慧。
所以,禅宗永嘉大师有“一宿觉”之誉(此公案请参考《六祖法宝坛经》),他见六祖时,没有说话,故意傲慢,绕着六祖走了三匝,持杖而立,没有恭敬顶礼。六祖说何方大德!呵斥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说了几句话,彼此契合,永嘉便跪下了。最后六祖又问他:莫非你起分别心?永嘉大师答:分别本来就是在无意的状态,也不错啊!六祖说:是的、是的。永嘉大师本来谈完了话准备走,从浙江跑到广东,路途遥远,六祖以这个印证的因缘,留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叫一宿觉。
分别也不错,非理透不可。所以大家想去妄心,求真理,想去妄想而走入定境界,万生万劫也修不到,修到了也是大外道。非般若度、大智度不可。大家在这个地方请特别注意!
“二观唯是一心”,因此你要晓得,不管理观、事观,都是一心的作用。
“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辨无碍”,所以外境的事理,还有分别心意识的事理,要辨别清楚。学佛是非常重因明逻辑的,头脑要清楚分辨。
第四出入无碍,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乱。
刚才提到什么叫出定,什么叫入定,“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乱”,这是大原则,是佛法的大定。你真以为有个出定、有个入定?以为有个影子放光?可别入迷了!有没有这个作用呢?有,但理通了又不同。有人说死了以后要从头顶上走,何必一定从头顶走呢?我说哪里不可以走?浑身八万四千个毛孔哪里不可以出入?如果修成功了还有这样的限制,那我不修了!
所以,如来大定无出入,起定即是入定,散乱即是定;定即是散乱。“故起定而心不乱”,此乃是真定。如果打起坐、闭起眼睛是入定,下了坐就没有定,那不叫修佛,叫修腿。把腿一盘就有佛法,没盘腿就没有佛法,难道佛法只是两腿法?所以要起定而此心不乱。无出入之境,无散乱之境,随时在定。
事理配根境四通并八达
若以事理相望,应成四句,谓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若以事理相望”,那么,这个道理要深入研究,必须“以事理相望”。“相望”是中国古文,拿现代白话讲说是这个事实和理论,两相对照比较起来,或者说两头对等比较,古文就是四个字:事理相望,构成四个纲要。
“应成四句,谓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他说有时候你的定,是从现实进入,从现实出来,这是一种。另一种从现实、事实上进入定境,从理性、智慧上跳出来;或者理性进入定境界,理性跳出;或者理性进入定境界、现实、事实上跳出来。这些分析起来多复杂,诸位不要怕没有书写,爱写文章有的是题材,随便抓一个题目发挥,尤其写博士论文,小题大做、冷题热做、东南西北、上下古今五千年的理论都套进去,这个博士论文不成问题。
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
此所以华严内容之丰富!换句话说,何以那么丰富?因为思想、智慧太高了!每个逻辑都产生许多的分门别类,假定认生理与外境相对来讲,又有四个纲要。
谓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
永明寿禅师写到这里也怕啰嗦,因此一语带过,上面的原理懂了,下面也就懂了。根是六根;事是做功夫的事实、现境。从六根入,从外境界、事实上起定。总而言之,你要靠智慧去思考。“一一思之,皆有所由”,都有它的原理,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逻辑的条件。
又或以理观对于事止,谓契理妄息也;或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也;或事观对于事寂,谓观于一境心不动摇也;或理观对于理寂,亡心照极也。
我们平常看完一部经,很难从中抓出几个要点,永明寿禅师就像做化学实验的提炼,引经据典,抽出佛学经论中的要义。
他说这其中有些是“理观对于事止”,从原理上反照观察,在功夫事相上进入定境界,这在华严佛学的名词叫“契理妄息”,理到了,妄念自然停息,等于禅宗的法眼禅师有一首偈子: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心行处灭。到达了形而上真理的境界,没有话讲,什么比喻都没有用,因此佛在《金刚经》上说他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最后一概推翻在人世间的口供,这是释迦牟尼佛做的事,明明说了那么多佛法,他推得清洁溜溜,这个就是“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的道理。
真神通与真神经的分界
四十五卷讲到华严宗修证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都属于理论上介绍,实际上理、事是合一的,事就是功夫,不过,通常我们都把理与事分开了。事实上,这是人的智慧不透彻,自己在心理上把理、事分隔了。其实理真正到了,事上也会有转变,理彻比打坐或做别种功夫还要重要。理到了,事一定到,好比平常处事做人,忽然在道理上懂事了,在心理上的喜悦与工作上的快速便利,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在听理的时候,感觉上虽然没有像讲实际的一套功夫那么有趣,其实它有比实际修持功夫还有重要之处,请大家特别注意!
上次讲到华严宗“以理观对于事止”,由理上智慧的观察、理解,而能“事止”,就是功夫到了定的境界。“谓契理妄息也”,契就是合,真正透入理,理变成一个事实,那么一切烦恼妄念自然止息了!
“或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也。”有些人走事观的路子,就是从功夫、修定入手。这里不说“事到”,而说“事观”,就是说,我们在做功夫、修定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呆坐或呆板的念佛、修止观,那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念佛?谁在念佛?为什么修定?谁在修定?这中间有许多理要透彻,所以说事境要观。事观透彻,拿禅宗来讲,就是最后的彻悟或大彻大悟。所谓语,是理到了极点,谓之“理寂”。事观到了极点,达到形而上境界,形上、形下合一了,即一般所说的明心见性,自然寂然不动,那么,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念。有一点千万注意!无念并不是无知,真达到妄念止息无念以后,无所不知,更空灵!譬如神通、智慧,基本上必须从无念而来,这是真神通,不是假神通。假神通多得很,这个也晓得前生,那个也晓得来世;这个也看到光,那个也看到光,红的、绿的……,那都不相干!那些的确不是神通,多半是神经,也不是多半,几乎是全体。所以真神通要达到无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