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时间:2023-10-14 来源:m.86027.cn 专题: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 苦乐交 集

壹·人生之乐

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辣,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所希望的。人生有那些快乐呢?金榜题名是快乐、事业有成是快乐、妻贤子孝是快乐、财源滚滚是快乐、大病初癒是快乐、喜获麟儿是快乐、苦尽笆来是快乐……。大体而言,我们可以将人生的快乐分为外乐与内乐两种。

外乐是指感官所产生的快乐。具体而言,指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或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等五种欲乐。

内乐是指精神上所产生的快乐。例如:有些人喜好阅读,从神游古今中得到无比的快乐;有些人喜好写作,从文艺创作里得到许多的乐趣;有些人喜好静坐,闭起眼睛来,坐上一支香、两支香,在轻安中得到无限的喜悦;有些人献身于信仰,在信仰里得到平安的喜乐。

贰·人生之苦

人生既然有这么多的快乐,为什么佛教说一切皆苦呢?佛教所说的苦,除了身心因为遭遇逆境所感受的苦恼以外,主要是指“无常故苦”。无常剥夺了人们的青春,使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老朽毁坏;有些人家财万贯,衣食不缺,但是天灾人祸会将金钱夺走,不肖子女会将财产散尽,到头来一切都成为空无。当初恩爱的夫妻,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变成怨偶,甚至对簿公堂。事业有成的人虽然名利在握,却不一定能够持久……。由于一切无常,在时间上有生、注异、灭,在物质上有成、注坏、空,在生命上有生、老、并死,这是任何人所无法否认的事实。

其实,人们都有无常苦的经验,然而总是在欢乐来临时就忘却了痛苦。例如:有许多人在年轻时刻苦勤俭,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忘了过去所吃的苦头,开始挥金如土,沈迷在声色犬马中;有些人在害病的时候,吃足了苦头,因此想尽种种办法寻医治疗,保养身体,但是大病初癒以后,又回复过去饮食无度、通宵熬夜的生活……。佛教说苦,不但是要我们接受苦的挑战,禁得起苦的磨练,将苦难看成是人生的试金石去超越它,更要我们正视苦的存在,而去了解产生苦的原因,用适当的方法改善去除,以得到一个圆满快乐的人生。所以,佛教说“观受是苦”、“一切皆苦”,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与外界一般浅薄的厌世主义或虚无主义的内容大不相同。

参·苦乐中道

社会上有许多人不明白苦乐的真谛,而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然而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容易产生副作用;艺术文字上的创作,固然能将心里的感情宣泄无遗,但是多情易被情伤;学问知识上的获得,虽然能开拓人们的视野,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也很容易流于邪慧、狂慧,不仅使自己受害,犹有甚者,还会形成人 类的灾难;静坐轻安固然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如果没有佛慧作为前导,以为只要守意闭气,打通筋脉,就可以不落因果,超越生死,结果反而因为定慧不等而变成堕落的邪定,或者著于境界,走火入魔,自误误人;信仰虔诚可以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然而万一误信邪教,不但人格不能升华,反而遗害社会。

有人用种种的苦行来折磨自己,希望自己来世能享福报。在佛陀的时代,这种苦行外道就非常盛行,而现在世上仍存有这种误以吃苦作为修行的人。他们有的绝食自饿,有的只喝水,有的只吃水果,有的裸露身体,有的投渊卧冰,有的赴火薰身,有的自坠高岩,有的囓草噉污,有的睡在荆棘、灰土、树叶、恶草、牛粪上。这些人都是不明白苦的原因,因此,不但现世枉受灾难,后世仍然要轮回受苦。

有一种人以为有钱有势就是罪恶,明明有好的衣服可以穿,却故意穿得破破烂烂;明明有好的食物可以吃,却偏偏吃馊饭剩菜,藉此沽名钓誉,自命清高;有些人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他们不去检讨自己受到障碍的原因,反而批评那些拥有美屋华厦、业大财多的人是不道德、不清廉的。这些错误的观念应该要予以纠正,否则一味地贬抑富有,非议才能,歌颂贫穷,赞美软弱,长此以往,个人遭受的业报姑且不谈,蔚为风气,只怕徒然造成社会进步的阻力罢了!

上述这些人最大的错误是在于不明白世间的真理,所以枉受辛苦,总在轮回。佛教认为:无明与爱欲所产生的执著妄想是导致苦的最大原因,形式上的苦行与乐行都无法得到解脱,惟有中道而行,远离苦乐爱憎,心中去除染著,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佛教里的二乘行人讲究离欲,以得到无余涅槃为解脱。在这些二乘的行者当中,也有一种修习 头陀苦行的人,但是他们与外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头陀行者明因识果,他们不标榜不合理的苦行,而只是以苦行来砥砺身心,破除骄慢,远离我执,去除憎爱。

佛教里还有一种修习 大乘的菩萨,他们并不呵斥欲乐,而是以慈悲智能来净化引导欲乐,并且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作为自度度人的目标。例如:《维摩诘所说经》形容维摩诘居士“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凡此都显示维摩诘居士虽然享有五欲,但是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如片云点太虚,一点也不妨碍他的修行。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大迦叶尊者反而自叹:“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根败之士,基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肆·究竟常乐

人生自来苦乐参半,然而因为世间一切无常,所以苦并不足畏,只要我们肯面对现实,冲破难关,苦尽可以甘来;乐也不足喜,如果我们耽于快乐,不知上进,乐极往往生悲。

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然而世俗的快乐,无论是属于感官方面的也好,或是属于精神方面的也好,都不是究竟、长久、真正的快乐,甚至是引人堕落的原因。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经云:“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所谓“法”,就是真理。真理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什么是法乐呢?五戒十善是法乐,六度四摄是法乐,四无量心是法乐,因缘果报是法乐,有空中道是法乐。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五欲六尘不拒不著;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世间不厌不求;心中有了法乐,到那里都能安然自在;心中有了法乐,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惟有以无边的法乐为舟筏,才能使我们度过生死的波涛,到达常乐的彼岸。

第二篇 五趣流转

壹‧前言

《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阶级;由于众生迷妄、造作,在三界里生死轮回,受无量苦,不能求得真实的安宁,因此有“三界苦轮”、“三界无安”的说法,甚至也有将三界比喻为火宅或大火聚的。

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三界火宅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五趣六道中,来来去去,轮回不已。所谓“生死如海深渊”,沉没其中的众生,有时贪生,有时怕死,贪生何能长生,怕死又何能免死?所以不生不死是最好的理想人生。学佛就是希望超越生死,获得不生不死的人生,也就是要跳出五趣流转,超越生死轮回,这就是所谓的“了生脱死”了。

贰‧何谓“五趣”

五趣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道众生。“趣”,就是所往、归向的意思。也就是众生依过去所造的善恶业而趣往天(六欲天)、人、畜生、饿鬼、地狱等所应往、所应生的地方,所以称为趣。

五趣众生同属欲界众生,欲界是五趣众生所杂居的地方,所以称为五趣杂居地。大乘经中多说六道(趣),也就是在五趣之外别立阿修罗,成为六趣或六道,而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别。此六道即十法界中的六凡。

又,五趣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为纯恶之所趣,如依瞋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愚痴趣往畜生;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与无漏的净土相对,因此总立名为恶趣。

六道如果以现实人生来譬喻,瞋恚心重的好比生活在地狱道,贪欲心重的好比生活在饿鬼道,愚痴心重的好比生活在畜生道,斗争心强的好比生活在阿修罗道,喜悦心深的则分别为人间或天道,因此人类也可说同时在六道中轮回生灭。

参‧五趣六道分说

一、天

六道当中,天趣最胜、最乐、最善妙、最高。诸天充满光明,自然光昼夜常照,以能照耀的缘故,因此名为天。

《起世经‧三十三天品》说,诸天的报身之相,没有骨肉,也没有大小便利不净,身体常放光明,不分昼夜,具有五种神通,形无障碍。

诸天“形无障碍”的殊胜情形,根据《正法念处经》说:“譬如一室,燃五百灯,光明不相逼迫,诸天手中置五百天,亦复如是,不窄不妨。”又说:“夜摩天或有一百,或有一千,皆共聚在一莲花须,同坐不妨,不隘不迮。”《大智度论》说:“第三禅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又,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没有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以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头发柔软润泽,牙齿白净方密,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

诸天之所以能够感得庄严而无碍的身形,是因为他的善业力、自业力的缘故。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熏天香,飞行于空中,称为飞天。佛教的壁画、壁雕里经常出现飘逸的飞天,并且用飞天来庄严檀常

诸天的福报虽然殊胜,但是仍然有其痛苦。因此在福报享尽,“五衰相现”的时候,还是要受到犹如地狱一般的大忧恼。五衰相现指:

1.衣服先净今秽。

2.华冠先盛今萎。

3.两腋忽然流汗。

4.身体生出臭气。

5.不乐安住本座。 《涅盘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法句经》说:“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可见求生天上,终非究竟安乐之处。

二、人

根据《大毗婆沙论》的解释,人是“止息”的意思,因为在六趣之中,能够止息烦恼恶乱意念的,莫过于人,因此,人名为止息。

人,忍的意思。这是说,人对于世间的违顺之情,能够逆来顺受,因此名为忍。所以人所住的世界称“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表示娑婆世界苦乐参半,人安住其中,还有能力忍受生活。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际遇都不尽相同,甚至容貌、思想、行为、寿命、福乐等果报也都不一样,这是由于各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致。

如《业报差别经》说:憍慢放逸,不礼敬三宝的人,受出生卑贱人家的果报;为人挚诚不欺,不说人长短是非的人,则受口气香洁、身心安乐,人所爱敬称誉的果报;能够结缘广施、柔和谦恭、礼敬三宝的人,则受出生富贵之家的果报。可见福祸贫富的果报,完全是依每个人的善恶业而决定。

经上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即勇猛、忆念、梵行,因此,人是成佛的先导。经上又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在在说明人身的可贵,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人身,精进于佛道的完成。

三、阿修罗

阿修罗是“非天”的意思,这是因为阿修罗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

根据《长阿含经》说:阿修罗之女端正貌美,其男多丑陋。

有关阿修罗的业因,各种经典多举出瞋、慢、疑等三种生因。另外,根据《楞严经》卷九说:阿修罗因为业力的牵引,分为胎、卵、湿、化四生。

1.卵生:若于鬼道中以护法之力,乘小神通而入空中,此种阿修罗从卵而生,为鬼趣所趣。

2.胎生:若于天道中因降德遭贬坠,其所居之处,邻于日月,此种阿修罗从胎而出,为人趣所摄。

3.湿生:有部份较下劣的阿修罗,生起大海之心,而沈住于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此种阿修罗因湿气而有,为畜生趣所摄。

4.化生:有一种阿修罗执持世界,势力大而无畏,能与梵王、帝释天、四天王争权,此种阿修罗因变化而有,为天趣所摄。

常怀瞋心而好战斗,这是阿修罗的特征。因此,若有人容易动怒,又好与人斗,就是人中的阿修罗。

四、畜生

畜生之所以得名,是由于为人类所畜养的缘故,主要指家畜家禽。畜生又名“傍生”,因为其形状不如人的挺直,傍横傍行之义。傍生无智暗钝,本来生处大海之中,后来转而遍于人、天及地狱诸道等。

《瑜伽师地论》卷四说:“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

《正法念处经》卷十八说,畜生总共有三十四亿种,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依畜生的住处,可分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行动时间可分为昼行、夜行、昼夜行三类。

依《辩意经》记载,有五种业因得畜生报:犯戒私窃、负债不还、杀生、不喜听受经法、常以种种因缘阻扰他人举办斋会。

五、饿鬼

所谓饿鬼,据《大乘义章》卷八说: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

《瑜伽师地论》卷四指出饿鬼在饮食上有三种障碍:

1.外障:此种饿鬼常受饥渴,因此皮肉血脉枯槁,发乱面黑,唇口干焦,常以舌自舐口面,四处驰走求食,但是由于业力的缘故,所见到的泉池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食。

2.内障:此种饿鬼喉咙如针,口如炬,肚子大如鼓,纵得饮食,也不能啖饮。

3.无障:此种饿鬼在饮食方面没有障碍,但是他所饮啖的东西,由于业力所感,都燃烧变成火炭,因此也要受饥渴大苦。

《正法念处经》卷十六举出饿鬼的住处有二种:一种住在人间,一种住在阎浮提地下五百由旬的饿鬼世界。

众生之所以得饿鬼报的业力,据《业报差别经》载有十种:

1.身行轻恶业

2.口行轻恶业

3.意行轻恶业

4.起于多贪

5.起于恶贪

6.嫉妒

7.邪见

8.爱着资生即便命终

9.因饥而亡

10.枯渴而死

六、地狱

地狱是欲界中最为下劣的一道。地,“底”的意思,万物之中,地在最下,因此名为底;狱,“局”的意思,地狱众生受到拘局不得自在,因此名为地狱。地狱又名“无有”,在地狱中,没有义利,因此名为无有。 地狱的种类、名号繁多,一般分为: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合称为十八地狱。《大智度论》则分为:热地狱、寒地狱、黑暗地狱。

各类地狱是由于众生所造的种种不同的业因,而招感种种不同的果报。其中痛苦最为惨烈的是无间地狱。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载,无间地狱之所以称为“无间”,是指受苦无间、身形无间、时间无间、罪器无间、众类无间。(详见“天堂与地狱”)

招感无间地狱痛苦的业因是:

1.不孝父母,或杀害父母。

2.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尊敬经教。

3.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者伽蓝内恣行婬欲,或杀害僧伽。

4.伪作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

5.偷窃常住财物,乃至一物不与取者。

《楞严经直解》说:阿鼻地狱,就是大地狱,情业深重的众生便堕入此道,到了劫坏才能出离;但是如果兼有毁谤大乘的恶业众生,则虽然劫坏已,又转而寄居他方,无有出头的日子。为何会有如此的重报呢?因为谤法能令无数的人生起邪见,因而得此重报。

在五趣六道中,地狱因为苦楚深钜,心乱而无余力接受佛法;畜生则愚痴覆心,也不能接受佛法感化;饿鬼为饥渴大火烧身,也不能接受佛法,而天道与阿修罗则耽于逸乐,也不懂闻法的可贵,唯有人道苦乐参半,并且最有机会闻法精进,所以说五趣六道中,以人道最为难得、殊胜。人道是成佛的枢纽,但是如果不能把握人身、精进向道,一旦失却人身,再回头时,不知又将经过几劫的生死轮回、五趣流转,因此,经中以“盲龟浮木”来譬喻人身的难得。

肆‧结语

人的一期生命不过数十寒暑,当一期生命结束后,人又将何去何从呢?有人以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其实灯虽熄了,只要电源还在,换上灯泡,电源一开,灯仍会光亮。所以佛教认为人的生命结束后,或生天,或做人,或流转于其它五趣六道。总之,这个形体消灭了,又转换成另一个形体存在。譬如以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接一根烧完,但是火焰却始终不断,我们的生命之火也是像这样的相续不断。

有人认为“人死后必定为鬼”,这是很大的错误,人死后不一定为鬼。做鬼有做鬼的恶因,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更好的人,甚至还可以成圣贤、诸佛菩萨。而生命转递的主要依据,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力。我们既然知道生命是永恒的,就应该修心养性,立德立功,因为我们今生可以累积善业,让自己来生获得一个更美好的报身。

不过,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脱死,因为“生死”实在是痛苦的事。所以,超越五趣六道的轮回,是我们学佛所要努力的目标。

《五苦章句经》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这是说明三涂六道都取决于人心的一念。相同的,只要发菩提心,一样可以成圣成佛,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所以,如何超凡入圣,脱离五趣流转的痛苦,就在于我们如何在心地上用功夫,“心”才是学道者应该用心观照的。

第三篇 四大皆空

壹·前言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误以为酒、色、财、气叫四大,因此戏称那些不贪酒、色、财、气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实“四大皆空”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现象及本质上的说明,它所蕴含的深奥义理,以及它与我人关系的密切,实非一般仅知追逐酒、色、财、气之徒所能理解。

贰·四大的意义及功用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 。

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温 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

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掺和水,加以火烧,故有水、火二大;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故有风大。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人体 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 热度是温 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例如:

1.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这是地大不调的病相。

2.全身膨胀,肤肉浮满,这是水大不调的病相。

3.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这是火大不调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闷忘失,这是风大不调的病相。

如果身体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会随著死亡。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在临命终时,有下列三种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体或骨骼的毛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全身像大地缓缓的陆沈于海中一样,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先是觉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样冰冷潮湿,然后感到像火烧一般的高热,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身体象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一阵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参·四大何以称“大”

宇宙世间一切物体,都是由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构造而成,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因此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以具有下列三义,所以称之为“大”:

1.体大:四大种的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

2.相大:四大种的形相广大,例如高山、深海、大火、飓风等,都是四大之相,故有“相大”之义。

3.用大:四大种的事用广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体 的器官发挥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长养万物,故有“用大”之义。

依《俱舍论》的说法,四大具有假、实的分别,即前文所说的坚、湿、暖、动四大,是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所谓的地、水、火、风,则是假四大、事四大。实四大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假四大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肆·何以“四大皆空”

四大虽然通于一切色法,但在不同的色法中,因为其中之一较为增长,所以世间上就有了林林总总的森罗万象。例如:山岳等坚物之中,地大较为增长;河海等湿物之中,水大较为增长。另外未显的三大,仍潜伏在其中,静待其它条件因缘和合而显现其相用。例如:流动的水在温 度寒冷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会凝结成固体的冰,成为地大;当温 度加热到摄氏一百度以上时,又会蒸发成气体,成为风大。

就人体 而言,四大不调,百病丛生,四大离散,则身躯坏灭,这时,我们的身体又在那里呢?所以,无论是世界万物,或是我人的身体,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罢了,并没有一定的实体。不仅如此,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坚、暖、湿、动四种特性,遇缘就会生起变化,因此,这些特性的当体也是了不可得。“四大皆空”,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

伍·结语

一般人因为不能了解“四大皆空”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上产生了很多痛苦。例如: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目睹亲朋死别,就感到忧伤不已,甚至,将自身以及身外之物执以为我和我所有,因此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追寻外在的装饰;为了娱乐自己的六根,向外驰求声色犬马;为了维护既有的名位权力,不惜造下恶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货利,在五欲尘劳中备受煎熬。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们了知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返观自照,在心灵上开发无尽的财宝,在精神上寻得永恒的幸福。

第四篇 五蕴非有

壹·前言

“四大”说明了宇宙物质世界因缘和合的现象,然而有情众生非仅具有物理机能,还拥有心意情识,它们又是如何在缘起法则之下运作呢?佛教的“五蕴”观念,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贰·何谓“五蕴”

《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五蕴就是说,世间的有为法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元素“积聚”而成的。

五蕴又称“五陰”,陰是“盖覆”、“遮蔽”的意思,意指众生因色、受、想、行、识五法遮蔽了我们本来的真如佛性,因而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

参·五蕴的内容

五蕴的意义略述如上,再就内容分述如下:

一、色蕴

色蕴,“质碍”的意思,凡是有形体、有障碍的,都称为色,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所积聚而成。人类的肉体,以及世间的山河大地、器皿房屋等,都是属于色的范围。依《大毘婆沙论》的说法,色可分为三种:

1.可见有对色:如颜色方面的青黄赤白等显色;形状方面的长短方圆等形色;动作方面的屈伸坐卧等表色,这些都是有形质,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因此称之为可见有对色。

2.不可见有对色:譬如声、香、味,虽然不能以眼见,然而可用耳、鼻、舌接受,因此称为不可见有对色。

3.不可见无可对色:又名无表色,即指第六法尘,既不可以眼见,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触,因此称之为不可见无可对色。

二、受蕴

受蕴,“领纳”的意思,是根身领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种作用。受的种类大致可分两种:

1.身受: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境所生的感觉,可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受顺境而起的叫乐受,乐受易起贪心;受逆境而起的是苦受,苦受易起瞋心;受非顺非逆境而起的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则起痴心。

2.心受:意识对境所生的情绪。意识领纳顺境所起的感受称为喜受,意识领纳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做忧受。

苦乐二受的感觉较弱,忧喜二受的感觉较强,但是身、心二受也有连带关系,譬如:身受热袭,则感心烦;凉风吹拂,则感愉悦,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为用。总而言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称为受蕴。

三、想蕴

想蕴,“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也就是认识外境时,摄取境相,在心中产生概念的作用。诸经论多有解释,如《杂阿毘昙心论》说:于境界能取像貌;《五蕴论》说:于境界所取种相;《广五蕴论》说:能增胜取诸境相。综上所述,对于已领受的境界,再加以分别想象,就叫做想。

四、行蕴

行蕴,“迁流造作”的意思,是对于心中的概念产生思虑决断,乃至造作动身发语的行为。《增一阿含经》说:“云何行陰?所谓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陰。”又说:“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及身、口的善恶行为,都是属于行。

五、识蕴

识蕴,“了别”的意思,是心对于外境明了识别的作用,如眼能了别青黄白黑,耳能了别好恶音声,鼻能了别香臭之味,舌能了别酸甜苦辣,身能了别冷暖软硬。《俱舍论》卷一说:“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大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因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境只取总相来分别,所以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

换句话说,识蕴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由于识的了别,使境增明,使思想等有所领导。

由以上叙述,可以归纳“色”是物质的一切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一种作用。若以人体 而言,色蕴属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受想行识四蕴属心理,是触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感情(受)、观念(想)、意志(行)、认识(识)。

肆·五蕴非有

既然说世间的有为法都是由五蕴积聚而有,何以又说“五蕴非有”?这是因为“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本无实在的自性,因此说“非有”。这可以从属于色蕴的物质与受想行识的精神两方面,再做进一步说明。

就物质方面来说,色蕴是四大假合而有,本无实性。就精神方面来说,受想行识等四蕴都是对境而生。所对的色蕴既非实有,能对的四蕴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当体皆空。所以“五蕴非有”,可说是佛教“无我观”的具体表现。

伍·结语

有情众生在五蕴的分析下,只不过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反观我们在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下,往往因执著于“我……”或“我的……”而千般计较,万般苦恼,甚至为了一己的私欲而危害他人,自恼恼他,造业轮回,无有出期。原始佛教所说的“无我”,主要就是用来对治我执,所以,这时的“无我”是指“人无我”,也就是“人空”。到了部派佛教,论师辈出,他们用分析的方法来了解一切法,以寻求各类现象最后存在的元素,因此在物质现象方面开出十一种色法,在精神活动方面又列出心、心所、心不相应行等诸法,此外,更有非物质非精神现象的无为法。部派学者各执其理,自成一家,每一个流派都认为自己所分析出来的“法”,就是最终的实在,各有其自性。大乘中观学者于是提出“法空”,也就是“法无我”的思想,来破除这些法执,主张所有的实法观念都是由妄心而起分别,产生主客对待的结果。大乘后期的祖师大德们甚至更大力阐扬人我双亡的彻底真空境界,以期将一切执著打破,安立在无住的空性中,任运消遥。

由此可知,“五蕴非有”的真理,由有情生命的分析,发展到整个宇宙世间,不但帮助我们洞悉万有的实相,也开拓了我们的人生观,使我们了解到自己与心、自己与身、自己与物、自己与他人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身、心、物三者之间也互相影响。如果我们能抱持无我的态度待人处世,放下执著贪爱,就能与身、心、物的关系协调,从而享受到快乐的人生。

上一篇: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下一篇:星云大师:生命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