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笃行录:四、从善
四、从善
当仁不让
清代甲午年,地方变乱,胡 匪大起。杨善人(名柏字荫轩),始而宣讲善书格言,以挽人心。继而当地士绅,组设宣讲善堂于六家子镇,杨善人充当善东。乃招集地方青年学士,均入堂学习 ,四乡宣讲。且假神道以设教,训谕男女。家父因与杨荫轩相识,虽不识字,亦愿加入学习 。入堂内,凡打炕糊墙,扫除院落等,无不由家父为之倡。因系农人,故对于劳动诸事,尽力为之。暇时,则学习 善书,而备讲劝焉。
宣讲善堂,所招集之人,本以知书识字者为合格,家父系农人,且彼时目不识丁,而能择善以徒,毅然加入,其好学之诚,为义之勇,殊所罕见。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家父真知此理也。
夺志不怠
家父既入宣讲善堂,时而勤劳堂事,时而学习 善书,意甚得也。堂中新请到之督讲邢九先生,系清代秀才,见家父系农人,且不识字,乃告曰:『此种团 体内,不识文字者,不能容纳也。』家父闻之,答曰:『岂不识字者,皆恶人也?既不收容,亦不赖衣求食。』遂辞去。乃向杨善人索《宣讲拾遗》书一部,因出堂。乃赴六家子南八家子村,曰:『汝等在六家子讲善,我赴八家子,较汝等且多两家矣。』时只能讲一章书,竟敢在彼开讲。乡民男女,听者颇多,且赞成焉,盖因人情甚达也。三日后,讲堂遣人复请入堂云。
事无难易,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家父不识文字,加入讲善团 体,被人淘汰。在常人则必心灰意冷,而不肯为矣。家父只学善书一章,而敢宣讲,且博多人欢迎,非有不屈不挠之精神者,不能臻此。
书理疗病
家父既入善堂,对于劝人,非常尽心。虽无文字学识,而对于家庭伦理,及疾病来源,甚有考查,故当时颇重视。某日,宣讲堂之督讲邢九先生,在家有病,卧床 不起。其子赴堂内求神医治,讲堂派家父往治。家父不敢违命,乃随之去。行至途中,邢先生之子问曰:『汝有何医术?敢前往?』家父曰:『我本一农夫,未习 医,且未读书,有何医术乎?』邢某曰:『我父是一秀才。我弟兄三人,均系读书之人。汝不识字,又不习 医,将何以治父疾乎?』家父曰:『神派我来,并非我自行来的。汝若不信,我可回去。』邢某言:『我父最信神,我岂敢令汝回去?』家父曰:『若然,则我必去,治法我不知也。』至家天已晚,饭后乃见。邢九先生曰:『既奉神命而来,必有神术。请先生为我施神术,我无不信。病愈后,我且实行善事。』家父曰:『明日再看可矣。』乃眠息。次早,又与邢九先生共谈。饭后,家父曰:『汝系读书人。书岂不能治病乎?』邢九先生曰:『医书能治病,但我未习 之耳。』家父曰:『我闻书云四不正,不知为何书所云?』邢九先生愕然者久之,不知其来历。家父曰:『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等。究竟我且不知为何书所云,不过我曾闻其言耳。』邢九先生曰:『此《大学》所云也』。家父曰:『请为我解释可乎?』邢九先生逐句解释毕,家父曰:『先生正作此病耳。汝家男女老幼,无论何人在侧,汝均嫌恶,非有所忿懥乎?汝又怕儿辈不能过家,读书不能成名,非有所恐惧乎?又言神且逐汝于门墙之外,而妄行忧患。神本聪明正直,岂能如人之嫉妒?岂非有所忧患乎?既有财产,又有功名,本应知足作善,听其自然,汝又有修神祈福等意,岂非有所好乐乎?一不正即足致疾,况犯四不正乎?』语毕,邢九先生叩头曰:『我真枉读书矣,先生真神人也。自此我将四不正一笔抹煞,决不敢再犯。』因令家人扶起,向祖先及神位行礼,叩头数十,汗流浃背,而病愈矣。伊家人咸以为奇。
不识医术,而敢奉命治病;未曾读书,而以圣书治病。真奇人奇事!究之即由专心致志而得耳。家父善考查病人心理,故能得其要领。彼为读书人,以书医疾,彼自叹服,除去胸中一切块垒,其病安有不愈者乎?
伦理理疗
家父在宣讲堂习 学宣讲。某日,率二人赴下坎子村廉宅讲善书(该村距六家子三里)。系家婶之母家,故未及邀请,即前往焉。彼处闻家父能劝病,非令劝病不可。该村附近三里有高家杖子赵宅,祖母及孙媳三人度日。孙甚愚,不能理家务。媳则二十余岁,有气臌之疾(俗名大肚子病),不能起床 者,已半载,百医无效,待死而已。彼之祖母,再四请求,家父遂赴伊家。入室内,见仰卧床 上,腹高于身者且半,饮食均须乃祖母手喂,便溺亦然。家父察其声音颜色,知其因气致疾,乃问曰:『汝欲生乎?抑欲死乎?』病者曰:『欲生。但恐病太重,不能生也。』家父曰:『如果信我,则能生。不然,不过三四日,即将呜呼,我且去。』病者闻之曰:『如果能好病,我断无不信之理。』家父曰:『汝系青年人,有病在床 ,汝祖母偌大年岁,为汝煎汤熬药,服事一切,汝不但不感恩,且一味生气,哪能无病?汝大概自过门以来,既嫌贫,又嫌夫愚,终日不乐,心中烦闷,口内不言,故成此病,汝太悖天理矣!如欲好病,我告知你一个方法。汝照办,即能好。不然,无希望矣。第一,汝祖母服侍汝时,汝要心中感恩,且要说我有罪了,有累祖母。每有所服侍,便说此言。暇时,要向汝祖母追问,汝家祖父如何度日?祖母何时过门?何时生汝翁父?何时娶汝婆母?翁父婆母均由何时去世?彼时汝夫几岁?如何长成?聘娶汝时,均系如何设法?详细追问,要知汝祖母之 千辛万苦。得暇便问,不必以汝病为心。如果诚心照办,即能有望,他法不必用也,亦不可用医药。』当时病人发誓言,我必照办,家父遂去。病者如是办理,三日即起床 ,七日而痊愈,十日后赴母家矣。闻之者,无不称奇。
妇女之疾,均源于不明理,不知足,且暗动气。气臌之症尤然。彼既嫌家贫,又嫌夫愚,而对于祖母,更是恨怨无已,每日除生气外,无他事,安得不生病?家父告知其感恩,问祖母已往之经历,则良心动而怨气消,所谓陽长陰消者是也。彼既畏死,其心之诚,当不必问,诚则灵矣。倘其病不至滨于死亡,则其法虽善,将难灵验若此。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吾谓善言之易入,亦惟将死之时乎?然亦危矣。
正气降邪
朝陽园团 山子南屯李宅,系家父之表兄弟同族。其妻罹邪病年余。平日不能起床 工作,邪病犯时,全身为球形,痰唾便溺,任意污秽,故室内不能居他人。巫医均束手。且有女,年十四,如痴如呆,见牲畜之粪便已干者,急拾起以食。家人忧心如焚,而莫可如何也。某年正月,家父至其家,在病人之西屋讲善书。病人犯邪气,大声曰:『谁在此吵闹?我不愿听,快走开。』家父知其自动,不能担此正气,乃曰:『我是讲善书,劝人做好事的,你为何不愿听呢?』于是到病室,正式与之谈论,而邪气百般支吾,并言他是某某大仙。家父曰:『既为大仙,何得害人?一家男女,不得安全,你岂非造罪么?』邪气终不服。家父观病人之形状曰:『莫非前世当看狱人,屈死人了。何以作此形状呢?』病人大笑而不答。次日,又与之谈论,终不去。家父是夜梦中观景,入一小户人家,见灶王位上,供一刺猬。已而醒,心甚不畅。晨饭后,入病人室,与其家人谈梦中事。病人大声曰:『那就是我也。』家父曰:『既是你,你就得走,不容你害人。』邪气乃央求送他,家父乃允其请。定于某日送之去,届时以往生咒及纸张等,焚化送之。病人之母女,均愈。
妇女好生邪病,社会流行久矣。溯其本源,或由心中忧闷,致成神经之病;或由身体污秽,而招邪气之疾。凡身体强健,精神畅旺者,决不罹此疾也。科学昌明,邪鬼作崇之说,究未能证明其有无。然而正气可以降邪,真理不可迷昧。家父之正气即足,故对于邪枉作崇者,甚愿除而去之。专请真理,不施异术,令其自退,其亦正气降邪之证欤!
由诚而明
清代甲午年,地方变乱。杨荫轩力行善事,施衣放米,远近贫人,咸倚赖之。时有同族王玉衡等三人,素无正业,常与匪人往还。某日,持袋牵驴,且带槍,前往借米。至杨宅,声言因匪人屡欲绑票,我等代说,故未来绑,非借与若干不可。杨荫轩欲令其满载而归,同族人不依,因之顿起口角。杨宅族人齐集,将王玉衡等绑缚,报告强抢,送至朝陽官府。此事决非杨荫轩之本意,但不能自主耳。当时胡 匪闻说,多人欲焚烧杨荫轩之房屋,为之复仇。家君闻知,以为杨柏乃地方善人,竟遭大祸,我非去救他不可。我曾存羊角哀舍命全交 之志,此其时也。主意既定,由田中归来晚饭后,向祖父告辞曰:『我将往杨柏家,为他办官司事。』祖父曰:『汝系农夫,哪能办呢?』家父曰:『我将舍命去办。他要受了祸,我等生活,亦无趣味。』语毕,乘夜偕表叔李全魁前往(表叔系为求膏药)。行三里许,家父忽见前面,明如白昼,约半小时之久。当时不觉,忽然又黑暗。家父曰:『适才何明亮乃尔?』表叔曰:『未也。』家父曰:『我见得真切,何得谓之无有?』语未毕,即曰:『杨柏先生之事,非六个月不能完结。我须赴县几次,某次如何现象,均一一知之。』并言将来国家如何变法,胡 匪何时消灭,未来之事,预为说出者甚多。及至二道沟村,宿于白宅(系华之外祖家)。次日,亲身往见杨柏先生。杨柏虽不信,然因事累身,亦不得不然,乃听家父办理。始终均与前言无异。因家父着手办理,胡 匪知非杨柏出心送官,故亦未加害。
家父存羊角哀之志久矣。但以未遇相当之人,故未施行。杨荫轩,系一善人,而竟遭意外之祸,家父乃毅然前往。抱舍命救人之志,故尔夜间见明如昼,竟得前知,所谓由诚而明者此也。幻耶真耶?真耶幻耶?抑亦真性之光发于外而不自知耶?请方家赐教。
与人为善
舅父白勤,字俊卿,亦在宣讲堂助讲善书。外祖母逝世,立志守墓三载。既殡后,乃宿于墓侧不返舍。家族里戚,多人相劝不之徒,乃祈家父往劝焉。家父私谓舅父曰:『汝果能庐墓三载,始终不懈,我父弃世时,亦必庐墓三载以为和。勿听他人言,有始无终也。』舅父由是志益坚,然白宅家人不知也。舅父果庐墓三年,请旌表[ 旌表:jīng biǎo,表彰。后多指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以示表彰。]焉。
庐墓而居,虽孝子之本心,然荒原旷野,填冢累累,三年之久,决非易事。家父对于此事,本属极端赞成,特恐中途退志,贻笑大方,故尔言将来必为之和,以助其志。此岂常人之见,又岂空言乎?
践言庐墓
舅父庐墓时,家父曾劝其始终勿懈,并言将来为之和。是年秋,祖父病故,家父乃毅然为之。曰:『我必践言,勿令伊舅笑也。』于是,在墓侧搭草棚,遇饭时赴家取饭,祭毕而后食。然因平日有劝病之名,故往求者,逐日增多。相传既远,百里外且有来者,村中各家,住宿患人已满。当时之愈疾者,不知凡几,因之佥称为王善人云。
庐墓尽孝,践言尽信,劝病立功。家父一生行事,皆有目的。非同泛泛者比。不计利,不沽名,盖皆本至性以为之。至劝病即愈,是求之者诚,言之者真,故能愈疾,并无其他异术。传之既远,说法不同,故有奇异之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