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的“风水过白”,独具匠心的“园林框景”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雪心赋》
阴阳平衡这种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环境科学方面也不例外。
“风水过白”就是这种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逐渐形成处理群组性建筑空间序列的风水法则。
为了表达的更学术我也是拼了。
《雪心赋》是风水学的经典名著,作者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故而名为《雪心赋》,为唐末著名风水宗师卜应天所作,也有学者认为是托名之作。
好吧,继续! Come on.
▼
作为一种建筑群落空间的处理手法,简单的说,站在建筑群落中的任何一个单体之中,放眼望去,在高度上要能看到视野所及的建筑的完整面貌,也就是面前的建筑的最高点要尽收眼底,并且有一定的富余,能看到一段天空。这段天空,就是“白”,类似于国画中的留白,“过白”是一个动态概念,有天空的光线穿射过来之意。
如下图分析所示,h便是“过白”。
▼
下图为从故宫的太和门回望午门,可以看出为何叫“过白”了,传统建筑在玻璃还没有发明之前,屋内都是比较暗淡的,外面的天空永远都是最亮的白色,让这段光线传过来,便是“过白”了。
屋内是黑,这段光线是白,黑白分明,屋内为阴,屋外的这段光线便是阳,就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亮,这段光线“过”到屋内,便是实现了阴阳平衡,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
如图岭南祠堂建筑的风水过白。
▼
何建棋在《潮汕民居研究》一文说: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间距要求,是站在后厅神龛前,能在后厅封檐板以下的视野里,望见前座建筑的完整画面,并已,前面那座建筑屋脊上,还要有一线天空被纳入画面。
“风水过白”的手法,在满足传统建筑空间围合以“藏风聚气”的同时,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建筑单体之间有足够的日照距离,并且附带解决了景观的完整性。
一石多鸟,完美!
▼
在还没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于日照间距规定的时代,这条风水准则的作用不言而喻。
阳光对室内的防潮作用原理图
▼
其实不难发现,在相邻两建筑物之间,亦或在门与建筑物之间(有点规模的门都是建筑形式),巧妙的调整它们间的距离,使门、窗对视线范围内的景物做了适当的选择处理,这一段距离也是传统建筑尽力追求的效果——空间景观序列——简单的说就是规划的建筑群轴线。
在这条极力追求的轴线上,利用牌坊、门楼、屋门等因素,形成园林造景上常用的“框景”效果。
切,不就是个框景效果吗?
说的那么神秘,原来就是个这呀?
别说话,看我的眼神!
▼
大表姐,先不要捉急!
还是有些讲究的,“过白”所“过”之处,
画面所取,
目之所及,
若有形缺,
便是犯忌。
就是追求完美无缺,一如你的容貌气质那般养眼,外形美观就是大吉大利了。就是在取景完整的情况下,前后建筑之间也不能局促而有压迫之感,这样也不吉。
看到了木有,是不是和园林“框景”的造景手法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不要小看“风水过白”原则下的这段距离,
没有了这段距离,床前就看不到明月光了!!!
▼
我们摒弃风水理念,单独看"过白",科学的说,这体现了古人传统建筑空间组合的审美。
在这种审美下产生了大量无与伦比的传世之作,即使是在园林中。
▼
例如,美出天际线的万寿山前山前湖景区中轴线的天际轮廓线。
颐和园前山中轴线上,从云辉玉宇开始到最高点佛香阁的视角“过白”。
▼
好吧,下面说框景。
后面,后面才是!
▼
这个比“风水过白”好理解多了。就是要有一个“框”,框里面要有景,That’s all.
框景是园林构景重要方法之一,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框景手法却大有作为,最高超的就是于平淡间抓住可取之景,经常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不仅仅是古典,现代手法使用比比皆是。
▼
充分利用门框、窗框、漏窗(这个是专门干这个的)、树木花草围合形成的框、自然形成的山洞、人为专门制造的景框等,有目的有预谋有选择地把优美的景物纳入“框”内的做法,形成犹如嵌入镜框的效果。
▼
框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有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
▼
框的形式是多变的。
▼
框的角度也是不拘一格。
▼
专门的为“框”而框!
▼
框景最重要的就是——意料之外,虽然是有目的、有步骤、有预谋的园林造景做法,但是要使身临其境的人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漫不经心之间,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骤然跳入眼帘,这样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传说中的——惊喜。人人喜欢,尤其女人!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
就和娱乐新闻的明星走光一样,看似女明星不小心走光了,实则是经过是前精心安排的。这个光怎么走,从哪走,怎么才能把这个光走出国际范,怎么才能上头条,看似不经意那都是设计出来的。(我什么都没说)。女明星的走光和景观设计师的框景、漏景,那是一个内功心法,所谓万法同源,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说,不会走光的女明星不是好的景观设计师!
▼
「风水·造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风水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