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家居风水

在我的家乡,风水很好

时间:2023-06-27 来源:m.86027.cn

在我的家乡,风水很好

1

风水先生说

我们还在老家住的时候,我的外婆,有时也会来我们家住几天。

有一天,外婆正在门外乘凉。这时,走过来一个老汉,世外高人的模样。他对着我老家门前的山看了很久,又对着老家门前的水塘看了很久,然后对外婆说:“这个地方的风水不得了,要出大文人。”

外婆一听,又疑惑又惊喜地问:“哪里看得出要出大文人?”

这位老汉说:“你看,门前这座山,是典型的笔架山,要搁笔,笔要写字。门前这口水塘,就是装墨水的瓶子。有笔有墨,笔架正对着大门,这就是要出大文人的风水宝地。”

那个时候,我和妹妹还小,都读小学。爸爸是乡下中学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正满怀希望地一边做农活一边教书一边奋力写作投稿,想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一家人的生活环境。

后来,爸爸成功了。

他因为写作能力突出被调入县文化馆,把我们一家人也带进了城里。

爸爸真的成了作家,应该是风水先生口中的大文人了。

这是老家的风水起了作用吗?

一匹像笔架的山,一口常年不能蓄水的池塘,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2 最好的风水是什么

童年时,老家门前这座笔架山和这口池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欢乐。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恐惧。

门前的笔架山,到了晚上,黑乎乎的气势扑面而来,望着那里,我的脑海里会不由自主浮现出许多鬼怪的身影。夜里躺在床上,听着呼呼的山风和猫头鹰的叫声,恐惧更甚。

夏天,我喜欢到水塘边看大人们洗衣服。冬天,池塘的水漏干了,露底了,成了一个干土坝子,我和小伙伴们就在里面放肆奔跑,撒欢疯玩。

但是,因为常常不听妈妈的话,偷偷跑到水塘边玩而挨了一些打。

所以,我热爱它们,也敬畏它们。

比起我们家正处在风水宝地,我更愿意把这位世外高人老爷爷说的这段话,当成一个美丽的慰藉和期望,记在心里。

告诉自己,我是有机会成为大文人的,因为我的老家是块“风水宝地”。

爸爸在《背影——山里书事》(强烈建议读者朋友能回看此文)一文里写道:“……屋左屋右都有竹,从屋右走十几丈就到了用粗木搭成的小桥。河水是从上面笔直的岩壁处跌落下来的,一大坨一大坨雪白的水,不间断砸入潭中,击起数丈高的水雾震耳欲聋,老家人就叫他白水坨了。”

爸爸在这段文字里写到的老家并不是我笔下的老家。而是一个叫白水坨的地方。他在那里出生,长到十来岁时,才从白水坨搬到了后来住的这个地方——下莲花。

下莲花,在明月山脉的大山沟里。我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

当年,爷爷他们从白水坨搬到这里安居时,应该没有看过风水。巧合之下,我的老家就安在了这个被世外高人看成风水极好的地方。

风水是什么呢?真的是门前的笔架山,还是门前那口水塘。

最好的风水是家风。

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重视读书。

3 几代人的传承

我的曾祖父是普通的山民,目不识丁,给人钻山洞子挖煤拖煤为生。但他非常重视我的爷爷读书,我的爷爷能写一个“猫”字,他就高兴极了。

爷爷读书真还行,从来没有挨过私塾先生用竹块打他的屁股。要不是我的曾祖父在他十二岁那年因为贫穷去世,我的爷爷也应该是一个大文人。

爸爸在文章里写道:“父亲不能不离开学堂,走上了挑柴卖炭的求生之道。他天天翻读的书页,变成了永远也走不完的山道石板。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为止。”

读到爸爸写的这段文字,我不由得泪流满面。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当年离开学堂时的无奈与辛酸。我也仿佛看到了我的曾祖父,这个正当壮年却因生活艰苦就离世的人。

我的身上流着曾祖父和爷爷的血脉。

更有他们传承下来的“热爱读书”的基因。

虽然我的祖辈是贫苦的山民,没有给我留下名利和家产,但我特别感谢他们传承给我的家风。

这份感谢,在自己也有了孩子后,尤为强烈。

我的爷爷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我的爸爸身上。爷爷教爸爸数手指头脚指头,加起来是几个,减去又是几个,这样的教育方法现在看来都很时髦,这就是从实践中认识数字。

爸爸骑在爷爷的脖子上,爷爷边走路边叫爸爸数头发。头发那么多、那么细,当然数不过来,爷爷用这样的方式来杀爸爸的傲气。生怕他骄傲自满。这个方法,智慧狡黠,极具个性。我没有在哪个教育专著里看过这种方法,爷爷,近70年前,就做了。

当我的爸爸成了爸爸,又对我和妹妹寄予了读书的厚望。

从小,我和妹妹都品学兼优,但爷爷不太爱表扬我们。

他对爸爸说:“我家几代人,就不能出个大学生吗?”我和妹妹把学习奖状拿回家贴了,爷爷看了并不喜形于色,反而“警告”我们:“奖状只是现在得行,不能保证以后能考大学!”

我读初一那年,爷爷在老家堂屋的桌子旁,端坐着,抄写着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黄氏家谱。

家谱需要重新抄写并更新,那些天,爷爷就一直坐在那里,戴着老花眼镜,抄写着。

我很感兴趣,拿过来翻看。写我们这一家时,我看到爷爷特别把我和妹妹的名字写了上去,后面附了一句话:两个孙女成绩优秀。

我看了很是开心。

瞧,爷爷心里惦记着我和妹妹的学习并暗自骄傲着呢。

此刻,当我写出这句话时,又是泪流满面。

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他还活着,端坐在那里,戴着老花眼镜,写着字!

他依然在用无声的行为教育着我们:要好好读书,做大文人。

勉强可以宽慰的是,爷爷都看到了我和妹妹考上大学。

妹妹和我在大学毕业工作后,又先后考上了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一个成了医生,一个成了老师。

可是,我和妹妹的这些“成绩”,爷爷都看不到了。因为他在2000年12月30日突然因病离世……

如果爷爷还在,看着妹妹“治病救人”和我“教书育人”的样子,该多么自豪啊!

爷爷,妹妹如此能干出息,我也表现不错,您看到了吗?

4

爷爷看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

我在社会上打了三年工后,才回校复读,于2000年7月,考上大学。(我的故事可以点击回看《一个“尘封”20年,彻底改变人生命运的读书故事》)

我的父母在我打了三年工后喊我回来复读重考,是一种魄力。

我的爷爷非常支持,这也是一种魄力。

爷爷这样的山里人,没有职位,没有学历,只认识一些字,会写一些字。当过几年村干部,为官特别清廉正直。

他有远见有格局,重视读书。正是这样的家风,滋养着我们的成长。

2000年7月,高考出成绩了,我考上了大学。老家没有电话,我不能第一时间通知爷爷。

但爷爷喜欢看新闻,他通过电视新闻知道高考出成绩了。

第二天一早,爷爷就从老家赶来城里。听到那咚咚的敲门声,我就感觉是爷爷。

当时我似乎还睡得迷糊……我听到爸爸给爷爷把茶泡好,然后才说:“黄瑶考上了。”

“哦,考上了就好!”爷爷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想来,在爸爸泡茶那几分钟,爷爷的心里是多紧张啊。

我也无数次懊恼地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在爷爷进门那一瞬间就马上告诉他这个喜讯呢?

我那么爱分享自己喜悦的人,怎么偏偏在那时装矜持呢?

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2000年9月18日,大学开学。

开学前,我和妈妈带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去老家给爷爷婆婆报喜。到了老家却没有看到爷爷。婆婆说,他病了,去幺姥家里住着看病了。

我的心里一沉,很难过。我听到妈妈叹了口气,对婆婆说:“哎,这黄瑶也考上大学了,日子越来越好,爸爸要多活几年啊。”

婆婆说:“就是想他多活几年啊。”

在老家等了爷爷一天,他没有回来,我们只好返程了。在返程的下山的路上,我们碰到爷爷。

他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翻过来看,翻过去看,满脸的笑,特别自豪。

5 家风一直在

今年春节回家,看到政府出资为我在老家独居的亲人长辈新修了房子。院坝前有了路灯,灯上挂着喜庆的红灯笼。红色的灯笼招展在老家的新房子前,与门前的笔架山相互映衬,这是今年春节回老家看到的最美风景。

因为新修了房子,曾经装满我童年足迹和记忆的老屋都被封闭了,贴上了“危房”的标志。

没关系,老屋传承给我们的家风还在。

老家,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新时代的愚公移山,让乡村公路拓宽并硬化成水泥路,让我们回老家的车程变得快捷而安全。

因为国家强大的基建能力,我的老家也有了信号塔,装上wifi,开通流量,在我老家这样的大山沟里,就能看到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里看到的一样的新闻。

独居的长辈,住着政府新修的房子,家里添置了冰箱彩电,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家里还有文学书籍。

他也关注我的公众号,虽然不太舍得用流量,但他会时不时用流量,读我的文章。

我这个亲人,虽然独居山沟,但依然努力跟上时代。他年过半百,为人善良又正派,即使每天只能躬耕田园,也依然坚守着青年时代喜欢读书的爱好。

我的婆婆活着时,虽然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她知道大学生、硕士、博士这几个学位的联系与区别。

她知道我和妹妹考上大学后,就对我们说:“你们还要考研究生。”

婆婆能知道这些,就是我这位亲人长辈给她讲的。

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我的亲人可以在手机上读文章,我可以在电脑上写文章,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让我们的家风得以用先进的时方式传承。

6

我要告诉优优鹿鸣我们的家风。

自从爷爷婆婆离世,我从来没有在暑假回过老家。2009年大年三十夜里,婆婆在睡梦中静静离去。

时隔12年,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老家。

爷爷当年种下的竹林,就像我们的家风,一直在。在炽热的夏天,竹林更显生机与繁盛。

这堆沙,从冬天摆到夏天,还在。

几十度高温,鹿鸣完全不知头顶的烈日为何物,依然玩得不亦乐乎。夏日午后知了使劲地叫和孩子自娱自乐的嘿嘿哈哈,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这正是熟悉而亲切的童年画面。

几十度的高温,我看着头脑发昏,生怕他热着,于是,撑伞给他遮阳,却只遮住了我自己。

看着优优顶着烈日跑向竹林那边,我知道,那并不是当年在这里跑的那个小姑娘。

但这个小姑娘,依然热爱读书,从婴儿起,她就对书感兴趣。现在,她的阅读习惯很好,写作和表达能力强。

她和弟弟,婴儿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做过一件事:给正在看书的外婆拿眼镜。

这得益于家庭教育,也是家风在滋养。

看着鹿鸣在烈日下发呆,我知道,这更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这明显是个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也喜欢读书,就像他的姐姐,像他的妈妈和小姨,像他的外公外婆及祖辈。

这是家风和基因,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影响着他的行为习惯

时光不能倒流,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必须要传承。

我可以给两个孩子讲述祖辈们重视读书的故事了。

我要告诉他们,我的老家,风景好,风水也好。

但最好的风水,是家风!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要热爱读书,并做一个正直、善良、有德、有爱的人。

没有任何人示范或者教育,但每到有花的地方,鹿鸣就会采一朵来送给妈妈!

这是家风传承里的“爱”!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十大风水大师

下一篇:浅谈风水命理学基础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