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阳明心学和子平八字命理拉一块?感觉无关紧要。真的吗?你对心学和子平了解多少?
先简单介绍子平。
子平由八字和命理两部分组成。
子平八字是认识自己的技术工具、途径,或者说是“捷径”之一,它也是易经的命理预测演绎模型之一;
而子平命理则是由术到理,从具体到抽象,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哲理升华,二者术理互证,相辅相成。从西方的哲学概念上看,子平命理也是人生哲学。儒学修身做事,到最后无非要求“致中和”。致中和同样也是子平之学的终极要求。
“子平哲学”这个概念,最早由民国命学大师袁树珊(读于北大及日本东京大学)提出,他的初心是希望推动子平学术登上大雅之堂。遗憾的是,他的心愿没有完成,后世应当继续努力。
中华文化为什么几千年源远流长,因为中华文化本自具足包容、创新精神。中华文化的根,在“道”上。即明“道”、修“道”、证“道”、行“道”。所谓“朝闻到,夕可死”,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精神!道的问题当然就是人类的根本问题。
学子平就是明道的途径之一。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阳明心学,应该说是陆王心学才合适。
很多人都想学会“内圣外王”的阳明心学,以建功立德,这当然有利于自己、国家和民族。但想在《传习录》这本书上找到答案或者途径,几乎不可能,当然不排除也有受益的。要知道,王阳明并没有著书,不是不能,是不可!言语道断啊!为什么孔圣人也不著书呢?为什么禅宗强调“传无字之书”呢?值得反省,思考。
中华文化在北宋发展到达巅峰,湖南道县周敦颐创立“理学”,为官方儒学代表。到了南宋,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铅山鹅湖寺(后改为书院,现保存完好)论道,经这一论辩,心学从此区别于理学,横空出世。
心学的核心世界观就是“我心即世界,心外无物”。理学不同,朱熹认为,人和世界,是两回事。人因为私欲太重,所以不明天理。这一观念后来被朱家王朝利用,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这当然是灭绝人性的价值观。陆王则认为,心即理,所以人心就是天理。推而广之,人心就是江山,民心就是天下。
到了明朝,心学一脉由王阳明而发扬光大。他经历过“龙场悟道”,千万不要忘记,修文县阳明洞口有一个“玩易窝”,这是王阳明读经研典坐卧下功夫的地方,由此可见,王阳明悟道前读书思考下了很大功夫。世上哪里有轻易的“明道”途径呢?
“道”未明,谈知行合一,显然是无的放矢。不知道人生究竟的意义,不认识自己,立什么志?纯粹是空想,梦想而已。不立志,谈知行合一,自然没得谈喽,方向都没有,行去哪里?
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每个人都只是也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明道”的过程,道明,才是“修齐”之始。道明,修齐,志立而后方言“立功”“立德”。这正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方向。
毫无疑问,先下功夫把书读通,才可能明道。读书的头等大事就是“明理”,不是为了拿个文凭,也不是为了工作而读书。学技术的,也要把背后的道理搞清楚。明理多了,日积月累,自然有朝一日能最终悟道,道明,人生必当豁然开朗,“我执”一破,朗朗乾坤。
要学通子平,也必须得下一番苦功。南怀瑾老师特别指出过,学子平能悟道。但不是一定,需要勤学苦练,不断在生活中验证和突破,久久为功。
同理,任何一门学问,只要一心不二,孜孜不倦,终有打破砂锅而通透的一天。此心保持一个学习,虚空的状态,如同大海,久了自然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深不可测。
明道了就了不起吗?还差的远呢!
六祖惠能,他不识字但同样可以闻道而开悟,恰好被五祖发现,于是在黄梅,五祖将衣钵传给了惠能。惠能接了袈裟并记下五祖嘱咐,“于无所住生其心”,连夜赶往广东,在一座山里做了十五年樵夫,之后才下山行道。明道之路可以很多,但修证的过程,必不可少,都要吃苦,都必须“知行合一”去事上“磨”,否则哪里有行道济世的“功夫”?凡夫厌苦,觉者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