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鉴·命理存验50例》注释(4)
四、冯国璋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他反而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职务,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此词条来自百度百科)
戊午 乙丑 乙巳 庚辰
初十 丙寅,二十 丁卯,三十 戊辰,四十 己巳,五十 庚午, 六十 辛未。
河间八字,其佳处,固在时上独官,而小寒后癸水用事,丑辰中各藏癸水;又辰与子宫,半会水局,阴寒已极,得午支食神,所谓寒者暖之,亦一贵也。四十五岁巳运起,官星长生,食神乘旺,故自癸卯后,渐露头角。庚午十年,功成名就,辛运甫交,未届半载,旋即下台,盖杀来混官,争权无已。而己未年冲开丑库,癸水益泛滥,不亡何待?王夔石相国八字,系寒木向阳格,与此亦略同,惟庚金官星,未得支神之助,而食神亦未得禄,故略逊。王之八字为庚寅、丁亥、乙巳、戊寅,巳亥冲破长生,寅时又官星绝地,两相较量,自非河间之比。
注解:
胎元:丙辰;立命:子宫,为甲子。这是《人鉴·命理存验50例》所收录的第四例。以格局来论,乙生丑月,丑中所藏皆不透,天干透戊财庚官,戊旺于庚,可定为杂气正财格,逢财看官,财官两旺,本为美格,惜日元偏弱,只得辰根,急需水印来生身或强根来托身,丑辰虽皆藏癸水偏印,但水弱不流,只得暗中滋润弱木而已,幸得运走东方,补足木气,身旺能任财官,故能出人头地,但木运走得过早,木运之后又是火运,火为食伤,虽得财化通关,但身弱被火泄气,官又为火所扰,故虽早年发迹,至中晚年未免多成多败,时起时落,所得之官位虽高,然不过是虚衔或副职而已,不及早年之官位之既稳且实。
“河间八字,其佳处,固在时上独官,而小寒后癸水用事,丑辰中各藏癸水;又辰与子宫,半会水局,阴寒已极,得午支食神,所谓寒者暖之,亦一贵也。”冯是直隶省(省会为现今的河北省保定市)河间县人,此处以“河间”称呼其人,“河间八字,其佳处,固在时上独官”,意思是说,他的八字好就好在时上只有一个官星。“而小寒后癸水用事”,按照十二月令人元司令分野表,小寒后至立春前为丑月,内含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丑中藏有己癸辛,其中小寒后癸管6日,辛管3日,然后是己管18日,冯出生于1859年1月7日,1月6日为交小寒,按照人元司令分野表的说法,正是癸水司令之时,故“而小寒后癸水用事”。丑中藏有癸水,这一点上面已经说过,而辰中亦藏有癸水,故说“丑辰中各藏癸水”。 “又辰与子宫,半会水局,阴寒已极,得午支食神,所谓寒者暖之,亦一贵也。”申子辰三合水局,这里只有子辰,而没有申,三合不全,故子辰只能半合,“半会水局”应该是半合水局的意思,冬天天气冷,水当然也冷,而丑月是一年中最冷之时,故说“阴寒已极”。午中本气为丁火,丁为日干乙之食神,火能暖水,故说“所谓寒者暖之,亦一贵也”。整句话是说,这个八字的“贵”来自两个方面:1.时上只有一位官星,这是从十神的角度来说的;2.冯出生于冬天,为阴寒之时,需要火来调候,而年支午即是火,可以暖局,这是从调候的角度来说的。
“四十五岁巳运起,官星长生,食神乘旺,故自癸卯后,渐露头角。”冯十岁起运,四十岁走己巳大运。关于大运的走法,民间一般认为天干走五年,地支走五年,天干先走,地支后走。按照这样的说法,冯四十至四十岁走己运,四十五岁走巳运,这就是“四十五岁巳运起”这一说法的理据。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本人并不认同,根据《三命通会》等古籍的说法,大运以方隅为重,有很强的方向性,故以地支为重,见刊天干,况且干支组合是一个整体,不宜割裂开来。庚为冯之官星,丁为冯之食神,庚长生于巳,丁得午根,又得运巳之助,故说“官星长生,食神乘旺”。癸卯年为1903年,为光绪二十九年,此年冯刚好45岁,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结合其人生经历来看,确实是“自癸卯后,渐露头角”。
从格局论命的角度,食神会克制官星,影响人的事业,故而除非有调解之神通关,否则食神合官星两旺并不是好事,冯之命戊财旺透,能通食官之关,所以他的食官两旺非但无害,反而有利,若没财通关,恐于他不利,所以说他“渐露头角”是由于他“四十五岁巳运起,官星长生,食神乘旺”这一理由并不充分,应该要加上财通关这一点才能解释得通透。还有,冯的八字身弱,癸卯流年正好令日元乙得强根,补足元气,食财官一气流通,全为“我”所用,故能逐步升官,这才是他“自癸卯后,渐露头角”的完整理据。
“庚午十年,功成名就,辛运甫交,未届半载,旋即下台,盖杀来混官,争权无已。”庚午大运为五十至五十九岁,这十年冯虽然“功成名就”,但亦经历诸多争斗,镇压过辛亥革命,参加过二次革命,先是亲袁,后又倒袁,后来成为北洋中坚,跟着又参与护法战争,与段祺瑞争权。从八字配合大运来看,两乙两庚,自是有争斗之象,财生官,食神既生财,又暗损官星,坐下又是伤官兼官星长生,身力不足,这些皆是令他卷入争斗场中,于动荡中既成亦损之象。“辛运甫交,未届半载,旋即下台。”冯于1917年8月代理大总统,时在庚午运内,1918年10月卸任,时在辛未运。查冯的大运,起运时间实为九岁八个月,照此,他应该是于1918年8月交辛未运,按大运天干地支各管五年的说法,他“辛运甫交”,8月到10月仅得两个月,故“未届半载,旋即下台”。辛未运庚辛并见,庚为官,辛为杀,为官杀混杂攻身,故“杀来混官,争权无已”,终因争不过段祺瑞而被迫下台。
“而己未年冲开丑库,癸水益泛滥,不亡何待?”冯于1919年12月26日突然病逝,时年60岁。1919年为己未年,未冲丑,冲破月提,至令“癸水益泛滥”,故“不亡何待”?事实上,“癸水益泛滥”这样的解释是不合易理的,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全局火土皆重,己未又是土,未冲丑,丑中之水动而被土填塞,根本就泛滥不了,也根本就无力化杀生身,作为食伤之火又泄气于财,无力制杀,致令杀攻身而亡。
“王夔石相国八字,系寒木向阳格,与此亦略同,惟庚金官星,未得支神之助,而食神亦未得禄,故略逊。王之八字为庚寅、丁亥、乙巳、戊寅,巳亥冲破长生,寅时又官星绝地,两相较量,自非河间之比。”
王文韶(1830—1908)清末大臣。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祖籍浙江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丰二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等,旋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至政务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此词条来自中华收藏网)
王的八字是:庚寅,丁亥,乙巳,戊寅。所谓寒木向阳,是指乙木生于寒冷之季节,得火暖局,这样的八字就属于寒木向阳格,这是从调候的角度来论的。比较王的八字和冯的八字,都是日元为乙,一个生于亥月,一个生于丑月,都是冬天寒冷之事,故就调候的角度来论,都属于寒木向阳格,因而“略同”。比较两造八字,王的庚金官星“未得支神之助”,丁火“食神亦未得禄”,“故略逊”。事实上,王的八字庚官长生于巳,丁食虽不见禄,但得寅巳为根,官星和食神都可以发挥作用,但问题是巳为亥冲损,庚为丁贴身所制,而冯之八字庚官得财生,食生财,财生官,各不相碍,故两相比较之下,王的命格不及冯的命格高。
至于“巳亥冲破长生,寅时又官星绝地,两相较量,自非河间之比”,上面已经讲过,巳为庚官之长生,为亥所冲,故说“冲破长生”,以十二长生来论,庚绝于寅,故“寅时又为官星绝地”,这是说庚官没得强根,难以发挥大用。
若以格局来论,王的八字属于正印格,逢印看官,官虽有,但为食所损,大运又走木火之地,非官印所喜,故王虽然贵为相国,然终究是为人臣,未如冯那样能成为掌舵人,尽管是代理,可毕竟还是大总统啊!